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下面结合本人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考,谈一些个人观点。
一、数学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致力于学习中。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抛出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你在第几组第几个?”“你在第几排第几个?”“我(你)在你(我)的前、后、左、右第几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我曾听过一堂区级观摩课“认识线段”,教者为开头导入的情境创设制作了这样一段多媒体动画:①这节课小天使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多媒体演示:小天使挥动智慧棒撒出五颜六色的毛线)②咦!小天使要毛线干什么呢?(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只要你开动脑筋,这些漂亮的毛线会带给你知识和本领,相信你们一定会学得很愉快。)③哦!是吗?那就让我们赶快拿出自己所带的毛线来吧!
而我在教学时就直接设计让学生捏住毛线的两端体验不拉紧和拉紧后的变化,作出比较。回头思考一番,确实应向这位教师学习,她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把动画引入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探究欲,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数学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房间,并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床在电视机的左面”……在学完“统计与可能性”,我设计了这样的延伸作业:回家后,你准备统计什么?如:柜子、椅子的数量。这样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观察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正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了“分一分”后,会分类清理书包;学了“数一数”后,会摆筷子招待客人……可见,新教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是如此的广泛与重要。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基于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生活数学进入学生视野,进入课堂,诱发学生内在的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因此,我认为“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这就是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时的感悟。于是,我就把它放到了课堂教学中来研究,尝试三方面:
1.例题生活化
在教学“进位加和退位减”后,我设计了一题综合应用:“妈妈有100元钱,要买一套衣服,可以怎么买?应付多少钱?请你想办法帮妈妈解决难题。”
学生甲:我买一件内衣和一条牛仔裤,应付83元。
25+58=83(元)
学生乙:我买一件内衣和一条时装裤,应付89元。
25+64=89(元)
学生丁:买内衣和牛仔裤我还会这样算:
100-25=75(元)
75-58=17(元)
100-17=83(元)
……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表扬,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
2.导入生活化
我曾上过这样一堂公开课:教材上出示的情境是“图书角有60本书,我们借走了35本,还剩多少本书?”我就想是否能选一例与学生联系更紧的。上课前我发现教师里到课的老师有9位,而全班学生数是47,这与“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教学内容正好对上号。于是我就让学生数老师的个数,再说出学生的个数。板书:“我们班有47个学生,现在又来了9个老师。”于是我又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多几人?”由复习“进位加”再引出“退位减”。我认为,这样引入新课的方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地、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环境中,选择这样直接关系学生的事例,让学生感到亲切,发现数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3.练习生活化
我在教学“确定位置”后,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房间,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学完“统计”后,让学生回家统计窗的数量,柜、桌、椅等各种家具物品的数量,使练习的设计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一、数学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致力于学习中。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抛出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你在第几组第几个?”“你在第几排第几个?”“我(你)在你(我)的前、后、左、右第几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我曾听过一堂区级观摩课“认识线段”,教者为开头导入的情境创设制作了这样一段多媒体动画:①这节课小天使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多媒体演示:小天使挥动智慧棒撒出五颜六色的毛线)②咦!小天使要毛线干什么呢?(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只要你开动脑筋,这些漂亮的毛线会带给你知识和本领,相信你们一定会学得很愉快。)③哦!是吗?那就让我们赶快拿出自己所带的毛线来吧!
而我在教学时就直接设计让学生捏住毛线的两端体验不拉紧和拉紧后的变化,作出比较。回头思考一番,确实应向这位教师学习,她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把动画引入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探究欲,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数学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房间,并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床在电视机的左面”……在学完“统计与可能性”,我设计了这样的延伸作业:回家后,你准备统计什么?如:柜子、椅子的数量。这样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观察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正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了“分一分”后,会分类清理书包;学了“数一数”后,会摆筷子招待客人……可见,新教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是如此的广泛与重要。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基于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生活数学进入学生视野,进入课堂,诱发学生内在的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因此,我认为“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这就是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时的感悟。于是,我就把它放到了课堂教学中来研究,尝试三方面:
1.例题生活化
在教学“进位加和退位减”后,我设计了一题综合应用:“妈妈有100元钱,要买一套衣服,可以怎么买?应付多少钱?请你想办法帮妈妈解决难题。”
学生甲:我买一件内衣和一条牛仔裤,应付83元。
25+58=83(元)
学生乙:我买一件内衣和一条时装裤,应付89元。
25+64=89(元)
学生丁:买内衣和牛仔裤我还会这样算:
100-25=75(元)
75-58=17(元)
100-17=83(元)
……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表扬,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
2.导入生活化
我曾上过这样一堂公开课:教材上出示的情境是“图书角有60本书,我们借走了35本,还剩多少本书?”我就想是否能选一例与学生联系更紧的。上课前我发现教师里到课的老师有9位,而全班学生数是47,这与“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教学内容正好对上号。于是我就让学生数老师的个数,再说出学生的个数。板书:“我们班有47个学生,现在又来了9个老师。”于是我又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多几人?”由复习“进位加”再引出“退位减”。我认为,这样引入新课的方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地、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环境中,选择这样直接关系学生的事例,让学生感到亲切,发现数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3.练习生活化
我在教学“确定位置”后,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房间,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学完“统计”后,让学生回家统计窗的数量,柜、桌、椅等各种家具物品的数量,使练习的设计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