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征 极致素食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优质大豆”乐队歌手,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别吃朋友”的创始人和领导者。
  他的素食资历:十年,极致素食主义者(不吃蛋、奶和蜂蜜)。
  他经历了:单纯吃素,“只为消减自己的欲望,不带宗教色彩和动物保护目的”,第二阶段是“开始为动物朋友争取权益”。
  他遭遇:网上被谩骂,被人称为苦行僧。
  他不会:强迫别人吃素或者有某种优越感。
  他享受:素食后,内心宁静带来的快乐。
  
  解征很瘦,面庞如刀削。每说完一句话,他的嘴角便略有些夸张地习惯性上扬,然后注视着对方。蓄了多年的长发被束起来,隐隐地藏在印有暗色碎花图案的户外头巾里。脖子上白色的绳圈格外扎眼。
  他是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别吃朋友”的创始人,领导者,三名全职员工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致素食主义者:不吃蛋、奶和蜂蜜。
  这一天,他的乐队“优质大豆”要在民谣酒吧微薄之盐演出,同场的还有80后女诗人刘雯的“甜蜜蜜”乐队和他的朋友冯言—他们都是素食者,同时也是动物保护主义者。这场名为“鞭织谎言”的公益演出,目的是号召更多的人,拒绝观看动物表演。
  演出开始,刘雯身缠纱布和铁链,扮演伤痕累累的猴子;冯言在舞台前竖起了一整面栏杆,扮演牢笼中的大象;最后上场的解征,将脖子上的白色绳圈栓在由舞台四周伸出的绳索上,他成了不可动弹的表演者,就如那些被栓起来在人类的鞭子下卖命演出的动物一样。
  演出从下午3点延续到5点,来捧场的多数是已经熟悉的朋友,还有一些则是从豆瓣、微博上看到演出信息,专门跑来的年轻人。他们并不一定都是素食者,但他们也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素食者。
  除了在舞台上呼吁素食、“别吃朋友”,解征已经很少在生活中主动向他人念叨他的素食理念了。在他的周围,素食者和肉食者以彼此尊重的和平姿态相处着。就像在“鞭织谎言”的现场,他的肉食性朋友和素食朋友们一起忙里忙外,前后张罗。演出结束后,他们也会吃上一顿由相熟的素菜馆子送来的外卖——和解征在一起,吃素早已是心照不宣的事。
  演出过后,朋友们默契地开车送解征和他“别吃朋友”的工作人员回到位于西北六环外的凤凰岭。那里是他和同事生活工作的地方,如果没有进城的演出或活动安排,他们便在这里呆着。
  1979年出生于辽宁鞍山的解征是家里的老二,在他之前,家里还有个哥哥。与几乎所有家庭的孩子一样,老二可能注定是要“搞点事”出来的。
  解征从小便不喜欢校园生活,1998年,他和几个哥们一起组建了“优质大豆”乐队,唱“很重很重的那种金属”,从那时候起不再去学校。1999年,乐队开始在北京的几个摇滚酒吧如“豪运”演出,解征离开了熟悉的家乡开始北漂。那并不是他父母所期望的生活,但他们无法阻止。
  2001年前后,解征越来越感到疲惫和空虚,“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傀儡,仿佛牵线的木偶,身上绑着密密麻麻的欲望,完全被欲望所操控。”这种感受来自于他曾经阅读书籍的烙印,也来自于他自己的反思,解征觉得他需要戒掉这些轻易操控着他的东西。于是他开始戒烟、戒酒,而后戒掉了肉食,最后甚至戒掉了因为庆祝每天第一单生意而养成习惯的可乐。减少欲望,会让你离幸福近一点,解征说他从那时起开始体会到内心宁静带来的快乐。
  从2001年开始,解征吃素已10年,他将这10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为了吃素而吃素,第二个阶段则开始为动物朋友争取权益。
  他的乐队也在那一年开始了长达5年的休整。在这期间,解征成了一名设计师,为一些公司企业设计logo。他开始吃素,为的是消减自己的欲望,既不带宗教色彩,也不是今天的动物保护目的。
  2006年前后,他曾一度恢复吃肉,还为一个饲料厂设计logo。然后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我看到一个阴暗的房间里躺着一头已经死去但还没有被送去用开水烫的猪。我慢慢靠近它,看到它闭着眼睛,睫毛长长的。那时候我就想,如果这是Lucky(解征的狗)我该多难过。”梦里猪很容易就变成了狗,解征看到自己的宠物躺在眼前,闭着双眼,一阵难过,他说,“我当时莫名地想,那如果这是我最好的朋友呢?”梦中的画面变成了他最好的朋友的脸孔,解征说他一下子难过起来。
  醒来后,他开始用各种动物剪影为那家饲料厂设计logo,摆着摆着,却摆成了今天“别吃朋友”的logo模样:猪和牛分别组成眼睛,一只鸡放在鼻子位置,一条鱼则代表了人的嘴巴。最终饲料厂的单子没做成,NGO的名字反倒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别吃朋友”,他说,那是他的真实感受,没有想要以此“压迫”别人的意思,“当你真的把他们当成了朋友,你才会觉得那些伤害都是残忍而没有必要的。”
  “别吃朋友”成立后,动物保护为主题的摇滚演出也成了解征和“优质大豆”的主要任务,“别吃朋友”、“拯救黑熊”、“拒吃猫狗肉”、“拒绝皮草”等主题,贯穿了他们2006年起的所有演出,门票收入则全部用于捐赠相关动物保护、环保NGO机构。“别吃朋友”这个名字往往会有人在第一时间感到压力,他们说,这让自己“听起来似乎很残忍”。但解征并不认为这是他为这个草根NGO起名的初衷,“我只是真的有一天觉得动物其实都和我们的朋友一样,有生命,很美丽。如果我们失去体会那种美丽的机会,那会很可惜,也会让我们做很多错事。”
  院子里自己播种和侍弄的蔬菜,不喝瓶装水,洗碗不用洗洁精改为天然的茶籽粉。外界会有人将解征的生活形容成“苦行僧”,解征并不赞同,“我觉得很快乐,因为现在每天都能看到星星。当你能直观地看到水、植物这些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时候,你就不会那么容易无所谓了。”而他的父母在反对他特立独行多年之后,终于成了他环保和动保主张的忠实拥护者。
  
  FAMOUS:吃素之后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解征:人变得简单了,欲望少了,对幸福的感受能力强了。
  
  FAMOUS:你会花力气去改变周围的非素食者吗?
  解征:“别吃朋友”会倡导素食,但是周围不吃素的朋友也不会去劝,认为就非要吃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有的人确实被影响了,比如刘雯也开始吃素了,但是有的人不吃肉难受,也不会非要人家吃素,不过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吃素,一般也都会去素菜馆。
  
  FAMOUS:你是否因为吃素有过那么一点优越感?
  解征:没有优越感。
  
   FAMOUS:从你的个人感受而言,吃素是否可以真的改变环境?
  解征:可以。当你吃素的时候,尤其是自己种菜,你会发现水的重要,我现在就不用洗洁精了,茶籽粉一样洗得很干净。洗衣服啊洗头洗澡什么的用水都会很留意。身边的人也在慢慢被影响,朋友们现在都很注意这些。大环境我没有去考量太多,但我相信每个人的小环境好了,大环境也差不到哪去。
  
  FAMOUS:你是否因为吃素遭遇过尴尬或者攻击?
  解征:很少,有也是在网络上。但是网络这个东西,肯定会有负面的,甚至谩骂的东西,很正常。
  
  
其他文献
20年前,如果你在饭局上碰到一个素食者,肯定会在心里嘀咕,“应该是个佛教徒吧?”20年后,你大概会想,“他是健康潮人?动物保护者?还是环保主义者?”新素食者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去影响身边的人,北京有一个“别吃朋友”的素食团体,他们定期举办倡导素食、拒用熊胆、拒绝皮草、关爱城市动物等演唱会,收入捐赠给所需动物保护团体;有一些人开办素食餐馆,以餐馆作为宣传环保理念的阵地;还有些人在网上写博客写素食菜谱,推
期刊
因为主持《非诚勿扰》而走红全国的孟非,  正在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他的工作,不只是每周陪着言谈出位的  姑娘小伙们相亲这么简单,  他的名字是收视率的保障,他的档期要以半小时为计量单位,  他的代言从皮鞋、手机到电动车,数不胜数。  对待名利,他保持着难得的清醒,还有戒备的距离,  中庸便是他人生的信条,他坦然告诉记者,  “我是个没什么性格的人。”    在年轻的同事眼里,孟非是个有趣的
期刊
如果不是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的“性侵门”,如果不是IMF被总裁接班人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拉加德是谁,谁在乎?2011年5月,卡恩终于如大家所预测的“栽在女人头上”。这位任职还不满4年的IMF总裁,在被指控对一名女服务进行了性侵犯后,除了为大众带来更多谈资外,还为IMF留下了一地鸡毛。  最让人头疼就是谁来接卡恩的班?  按照惯例,欧洲人执掌IMF,美国人执掌世界银行。这样的人事安排出于利益平衡的
期刊
她是:歌手、作家、演员  她的素食资历:近六年  她经历了:看起来光鲜,但“情绪低落,身心俱疲”。  她遭遇:担心素食会营养不良,素食后“反而胖了”,“过一年体重才开始稳定”。  她不会:攻击肉食者,“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你不用去强调跟它对立的那一面。”  她享受:素食之后身体轻松,想法也变得很清爽。    她试着把过期的指甲油涂在一双旧鞋子上,然后穿着这双涂着青色、绿色、蓝色以及一些淡金色的鞋子出
期刊
六年前,  她因李厚霖的欺骗而崩溃。  对生活惶恐到一塌糊涂,惊慌渗透到每一个细节。  今时再次触及这个敏感话题,  她似已卸下了防备,  露出一隙俗称“闷骚”的东西,哼唱起林夕的词。  迈过30岁的秦海璐,懂得了爱,坚持着爱。  她的心里,依旧暗藏着一朵红玫瑰。  33岁,拿过代表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奖项,  有一位安全感充沛的男友,女人要奋力追求的,她都已经有了。无需焦躁,生活按照她的步骤悄然推
期刊
9·11十周年,和以往不同,人们似乎正在回避那些刺激性的画面,转而投向温暖的瞬间。  埃利奥特一家与世贸中心仅隔一个街区,爆炸和坍塌把他们的幸福感瞬间抽空。在躲避之后他们选择逃离,十年后,小镇的平静终于消弭了梦魇。    灾难降临  2001年,9月11日清晨,在仅与世贸中心相隔一个街区的翠贝卡街区里,一户人家里传出了男婴的啼哭声。男婴叫山姆,他的爸爸是埃利奥特,妈妈是诺琳。  翠贝卡街区离格林威
期刊
30岁过后的邓超开始读史铁生的书,也开始看《聆听父亲》,试图理解困境下的人生。    邓超初见,像是现代版的“白杨”,刘海向后梳起,在脑后扎成一个小辫,黑色的九分小脚裤,露出一截脚踝。在采访中,他一本正经,甚至过分乖巧,偶尔会突然冒出一句“我好饿啊”,让人感觉他游离在这个空间之外,在演着一幕名为“演员独白”的即兴戏剧。  我们坐在停电的摄影棚里,一个机器发出单调的长音,让人焦躁,却无法停止。邓
期刊
她是:《原素》电子杂志出版人  她的素食资历:一年半  她经历了:小学三年级之前,对某种味道的排斥和过分敏感,不喝牛奶,不吃任何肉。之后觉得“实在太瘦了,看起来像一个骷髅”,开始尝试吃一点肉,直到无肉不欢。顿悟后开始吃素,迅速成为“纯素者”。  她遭遇:很多美食不能跟男友一起分享,去餐厅吃饭的各种尴尬,不太能闻肉味而楼下是个饭馆。  她不会:把素食变成一种布道,“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选项,选或不选都
期刊
她是:“微博素食”博主,拥有粉丝超过三万。  她的素食资历:三年  她经历了:独自吃素,拥有上万素食朋友定期交流聚会,平台发展瓶颈期。  她遭遇:承受“落单”的失落和找不到饭友的孤独,建设微博平台“偶尔会有撑不住的感觉”。  她不会:在资金和精力等多重压力下放弃“微博素食”这个平台。  她享受:看到有人能够接受素食、改变偏见甚至决定尝试的时候,那种感觉“是金钱、名利都还不来的”。    “就叫我‘
期刊
他是:蔬食餐厅维根小屋老板,致力于推广“蔬食”理念,认为这是素食由小众走向大众的关键一步。  他的素食资历:二十年没有吃过肉。  他经历了:从光学博士到蔬食营养博士,让食素进行从小众到大众,从生存到生活的改造。  他遭遇:对频繁换城市的厌倦,眼看着素食者很小众,显得偏激。  他不会:认为只有吃素才会健康,跟非素食者有距离。  他享受:过自己的生活,在家吃简单的东西,安安静静地生活。    维根小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