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美德教育;幼儿;德育;家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3-0028-01
德育是为一个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品德又是一个人素质中核心的部分。一个成功的人,大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过程,有一定连续性、一致性和发展性,德育是这一过程的起点。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民族文明的体现。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文明礼貌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这种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必须在幼儿阶段养成。现代社会呈现出开放性、多元化特点,各类思想和信息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幼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品德教育。我园作为“美德在我心”儿童美德教育工程的试点园,近年来对儿童美德和德育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探索。
“美德在我心”儿童品德教育是一个致力于中国乃至世界的为儿童品德教育而努力的服务性组织。它的整套课程系统贯穿了孩子们在学习每种美德时所需要发展的概念、技能和语言,生动有趣,富有特点。它包括歌曲、游戏、故事、分类卡片和互动活动,是专为学前儿童挑选和设计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励大家把美德付诸行动。
美德教育对52种美德的诠释贯穿了“人类一体”、“多样化中建立团结”等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观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教育者,从小培养孩子的美德,让他们的诚实、博爱、和谐与服务等人类品质有机会得以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美德无法靠强加和灌输养成,通往美德的最好途径是环境和榜样的作用。因此,幼儿园无疑是学习和实践这种教育的最佳场所。叶圣陶在《习惯与自然》一书中指出:“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文明礼貌的行为,必须走进环境,点点滴滴地熏陶”。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鲜明、美观、高雅的外在环境有助于幼儿保持健康向上的学习状态;充满爱意的环境则有助于孩子产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环境与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更是培养和引导幼儿美德养成和内化的榜样。所以,美德课程中提出,首先做一个“准备好的美德教师”。那么,怎样才算是合格的美德教师呢?“美德在我心”课程从教师的着装、语言、上课前的准备、榜样作用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如,将一切烦恼都置于课堂之外,使自己谦虚,将自己放到同孩子一样的高度;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问题,必须首先看看在自己身上是否有可以先改变的地方等等。
这些要求不是停留在形式方面,而是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把这一切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使这些灵性的品质体现在行动中,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美德文化理念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和社会、学校共同育人的使命。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发展潜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美德,让家庭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和最重要的一站。
作为教育者,若要让诚实、整洁、团结、服从、责任心、服务、谦虚等美德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就必须将其系统化,成为一门课程,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同时又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教学相贯通。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或达到目标的一种途径,教育者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教育方式让孩子把美德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或习惯,上升为一种成长的力量,最终影响人的一生。
编辑:陈富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3-0028-01
德育是为一个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品德又是一个人素质中核心的部分。一个成功的人,大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过程,有一定连续性、一致性和发展性,德育是这一过程的起点。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民族文明的体现。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文明礼貌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这种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必须在幼儿阶段养成。现代社会呈现出开放性、多元化特点,各类思想和信息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幼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品德教育。我园作为“美德在我心”儿童美德教育工程的试点园,近年来对儿童美德和德育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探索。
“美德在我心”儿童品德教育是一个致力于中国乃至世界的为儿童品德教育而努力的服务性组织。它的整套课程系统贯穿了孩子们在学习每种美德时所需要发展的概念、技能和语言,生动有趣,富有特点。它包括歌曲、游戏、故事、分类卡片和互动活动,是专为学前儿童挑选和设计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励大家把美德付诸行动。
美德教育对52种美德的诠释贯穿了“人类一体”、“多样化中建立团结”等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观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教育者,从小培养孩子的美德,让他们的诚实、博爱、和谐与服务等人类品质有机会得以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美德无法靠强加和灌输养成,通往美德的最好途径是环境和榜样的作用。因此,幼儿园无疑是学习和实践这种教育的最佳场所。叶圣陶在《习惯与自然》一书中指出:“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文明礼貌的行为,必须走进环境,点点滴滴地熏陶”。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鲜明、美观、高雅的外在环境有助于幼儿保持健康向上的学习状态;充满爱意的环境则有助于孩子产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环境与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更是培养和引导幼儿美德养成和内化的榜样。所以,美德课程中提出,首先做一个“准备好的美德教师”。那么,怎样才算是合格的美德教师呢?“美德在我心”课程从教师的着装、语言、上课前的准备、榜样作用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如,将一切烦恼都置于课堂之外,使自己谦虚,将自己放到同孩子一样的高度;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问题,必须首先看看在自己身上是否有可以先改变的地方等等。
这些要求不是停留在形式方面,而是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把这一切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使这些灵性的品质体现在行动中,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美德文化理念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和社会、学校共同育人的使命。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发展潜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美德,让家庭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和最重要的一站。
作为教育者,若要让诚实、整洁、团结、服从、责任心、服务、谦虚等美德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就必须将其系统化,成为一门课程,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同时又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教学相贯通。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或达到目标的一种途径,教育者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教育方式让孩子把美德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或习惯,上升为一种成长的力量,最终影响人的一生。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