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资产价格屡创新高、气候变化、耕地减少,都在拉动包括粮食、饮料、糖等在内的软商品价格进入牛市。而在全球化趋势下,新兴市场国家对这些农产品需求的结构性上调,则是一个根本性的推动因素。
在几十年一遇的大牛市中,几乎所有资产品种都会打破价格新高。全球股价已创新高,并在继续挑战新高。全球债市3年前已创出新高。石油价格在扣除通胀因素后今年曾非常接近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金价以美元计算贴近历史纪录,不过以实际价格计算则大约是历史高位的60%。多数工业大宗商品价格均已创造历史高位。至于房地产,盎格鲁一萨克逊(美、英、澳)以及新兴市场(尤其是金砖四国)的旺市将世界房价拉至新的高度。
不过,农产品价格却表现得出奇地淡静。以实际价格计算,目前的小麦价格仅是其历史高位的35%,棉花为25%,咖啡为20%。唯独的例外是糖,其背后的动力是蔗糖转乙醇,还得感谢石油价格。
当然,今天的经济环境、市场供需、风险意识,与3年多前牛市刚起步时有明显的不同,也没有一个市场法则规定所有资产品种在牛市中必须打破纪录。不过,笔者有以下观察。
目前,财富的增长速度仍然远远快过资源的增长,太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可投资资产。各国央行货币紧缩政策均属点到为止,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全球资金流动性却依然旺畅。世界经济的调整,出奇地顺利,美国房地产可以说是目前可预见的唯一一个对全球增长较明显的负面风险因素。可是以美国的工资增长速度、按揭利率水平、联储减息空间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更多是成交量、建筑量的萎缩,未必有房价急跌。房价不大跌,消费便不会大跌。
农产品的全球消费量已经连续5年超过农产品的生产量,这是有资料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包括小麦、玉米、大豆在内的大多数农业商品的世界库存水平,均处在历史低位,有些更处超低位。在连续7年没有出现足以影响全球农产品收成的恶劣气候之后,干旱今年来袭,导致澳大利亚、美国大幅减产。恶劣气候在周期中,往往连续出现数年。
本世纪以来,全球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农产品却正在成为五花八门的能源转换过程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更重要的是,全球化趋势下新兴市场国家对农产品的需求正在出现一次结构性的上调。笔者认为,这是拉动农产品价格牛市的一个根本性因素。
其实分析农产品需求,只需看看中国自己。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过程。耕地以每年4-7%的速度消失(近年略有改善,但是农地变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年轻劳动力以每年1200—1800万的速度脱离种植业。在全球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笔者认为中国农业生产下降是难以避免的。
同时,中国的肉类消费却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今天的人均肉类消费是1978年的50倍,而仍只有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3。每一单位肉类饲养需要耗用4单位谷物。
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的国策。农民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收入应该是今后政策的重点。提高农民收入只有通过“离土脱粮”来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必然带来中国饮食、消费习惯在更大范围上的巨变。
笔者相信中国粮食自给率,可能出现十年前石油自给率那样的下滑。这一变化对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冲击,未必小过中国需求对石油、大宗工业商品价格的冲击。粮食自给率下滑,势必会带来国家安全方面的忧虑,不过如同石油,自给率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和需求提高的双重夹击。另外,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购买美国农产品可能是削减巨额贸易不均衡、赢取美国民心早晚要走的一步。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起飞,已不再是中国的独家故事,这从最近公布的各国吸引外资额上可见一斑。2001年时,除中国、墨西哥在吸引FDI上排名靠前外,其他发展中国家鲜有入榜。2005年则有中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印度等一批新兴国家入围FDI前二十名大国。与2001年相比,它们的GDP翻了一番,人均GDP年增长达到10%,五年内外汇储备更暴涨三倍。这些国家的崛起以及收入的提高,势必带来农产品需求的上升,何况它们背后还有越南、孟加拉、捷克、委内瑞拉等一批较小的活力渐现的新兴国家。
在几十年一遇的大牛市中,几乎所有资产品种都会打破价格新高。全球股价已创新高,并在继续挑战新高。全球债市3年前已创出新高。石油价格在扣除通胀因素后今年曾非常接近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金价以美元计算贴近历史纪录,不过以实际价格计算则大约是历史高位的60%。多数工业大宗商品价格均已创造历史高位。至于房地产,盎格鲁一萨克逊(美、英、澳)以及新兴市场(尤其是金砖四国)的旺市将世界房价拉至新的高度。
不过,农产品价格却表现得出奇地淡静。以实际价格计算,目前的小麦价格仅是其历史高位的35%,棉花为25%,咖啡为20%。唯独的例外是糖,其背后的动力是蔗糖转乙醇,还得感谢石油价格。
当然,今天的经济环境、市场供需、风险意识,与3年多前牛市刚起步时有明显的不同,也没有一个市场法则规定所有资产品种在牛市中必须打破纪录。不过,笔者有以下观察。
目前,财富的增长速度仍然远远快过资源的增长,太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可投资资产。各国央行货币紧缩政策均属点到为止,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全球资金流动性却依然旺畅。世界经济的调整,出奇地顺利,美国房地产可以说是目前可预见的唯一一个对全球增长较明显的负面风险因素。可是以美国的工资增长速度、按揭利率水平、联储减息空间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更多是成交量、建筑量的萎缩,未必有房价急跌。房价不大跌,消费便不会大跌。
农产品的全球消费量已经连续5年超过农产品的生产量,这是有资料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包括小麦、玉米、大豆在内的大多数农业商品的世界库存水平,均处在历史低位,有些更处超低位。在连续7年没有出现足以影响全球农产品收成的恶劣气候之后,干旱今年来袭,导致澳大利亚、美国大幅减产。恶劣气候在周期中,往往连续出现数年。
本世纪以来,全球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农产品却正在成为五花八门的能源转换过程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更重要的是,全球化趋势下新兴市场国家对农产品的需求正在出现一次结构性的上调。笔者认为,这是拉动农产品价格牛市的一个根本性因素。
其实分析农产品需求,只需看看中国自己。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过程。耕地以每年4-7%的速度消失(近年略有改善,但是农地变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年轻劳动力以每年1200—1800万的速度脱离种植业。在全球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笔者认为中国农业生产下降是难以避免的。
同时,中国的肉类消费却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今天的人均肉类消费是1978年的50倍,而仍只有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3。每一单位肉类饲养需要耗用4单位谷物。
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的国策。农民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收入应该是今后政策的重点。提高农民收入只有通过“离土脱粮”来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必然带来中国饮食、消费习惯在更大范围上的巨变。
笔者相信中国粮食自给率,可能出现十年前石油自给率那样的下滑。这一变化对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冲击,未必小过中国需求对石油、大宗工业商品价格的冲击。粮食自给率下滑,势必会带来国家安全方面的忧虑,不过如同石油,自给率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和需求提高的双重夹击。另外,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购买美国农产品可能是削减巨额贸易不均衡、赢取美国民心早晚要走的一步。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起飞,已不再是中国的独家故事,这从最近公布的各国吸引外资额上可见一斑。2001年时,除中国、墨西哥在吸引FDI上排名靠前外,其他发展中国家鲜有入榜。2005年则有中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印度等一批新兴国家入围FDI前二十名大国。与2001年相比,它们的GDP翻了一番,人均GDP年增长达到10%,五年内外汇储备更暴涨三倍。这些国家的崛起以及收入的提高,势必带来农产品需求的上升,何况它们背后还有越南、孟加拉、捷克、委内瑞拉等一批较小的活力渐现的新兴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