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周易》不仅开启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力量。用读原典的方法,对《周易》进行了哲思,可以引领人生改变世界,提高境界,把握未来。《周易》对于自然、社会、人类规律的总结:“自强不息”[1]“厚德载物”[1-110页],至今仍然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可以遵循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阴阳;变通;中和;易道;意象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中华智慧的根,是中华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头。因此,中华民族是《易》的民族。《易》有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之称。《汉书•艺文志》上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据史载,“三圣”是伏羲、周文王、孔子。然后《易》有“三易”:夏为《连山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商为《归藏易》,《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周为《周易》,《周易》以乾卦开始,传承而来就是今天的《周易》。[2]它也开启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它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里,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比如说莱布尼兹关于“二进制”风靡全球,就得到了阴阳学说的启发。其实《周易》为两部分组成:一是《易经》,即六十四卦。它包含卦象、挂名、卦辞和爻辞。据司马迁记载“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3]。二是《易传》,因解说的部分叫做“传”,所以《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这是极有价值和内涵的部分。那么对于现代社会,《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对我们还有那些启示?
1 “生生之谓易”[1-141页]
什么叫“生生”?佛家说“长生”;道家讲“徐生”;基督教则用“永生”。《周易》上讲“天地之大德曰生”,[1-153页]意谓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生”是天的特性,也是人的特性,落实于人就是人主体性力量的存在。《周易》各卦产生的过程就体现了“生”的品格。《说卦》上讲,“乾,天也,故称为父;坤,地也,故称为母。”[1-171页]父母交感变化就化生了震、坎、艮、巽、离、兑,三男三女,他们与乾、坤两卦合起来便形成了八卦,八卦的不断重叠产生六十四卦,这个过程就是生生不息的过程。正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148页]亦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4]中国的自然春夏秋冬,岁岁循环;中国的历史以天干地支为纪年,60年一个循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维方式。
《周易•系辞上传》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
占。”[1-146页]是说:《易》里面包含了四种变化的道理:用它来研究语言逻辑的人,非常推崇严谨简洁的言辞,根据他对自然“变化”规律的描述,可以用它来观察事物的运动。根据易对事物表象的规定(即长宽高、属性组成等),可以制造器具,根据它对占卜道理的揭示可以用来预测吉凶。所以《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时俱进、和谐社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否极泰来、乐天知命、立竿见影、物极必反等都是出自《周易》。它其实告诉我们,人应该如何认知世界,人应该如何认知自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
只有变易才能生生,生生才能富有,“富有之谓大业”。[1-141页]这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富有,还有精神财富的富有。中国人讲“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周易》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167页]是因为后继者没有一种创业的意识和道德。 生生和富有另一层涵义是“日新”,“日新之谓盛德”。[1-141页]“日新”就是“日日新,又日新”,用现代的话讲就是不断地创造。如果没有不断地创造,就不可能“富有”,也不可能“生生不息”。所以《周易》上讲“日新之谓盛德”。怎样才能保持不断地生生和富有?这要依据《周易》乾卦九三的爻辞所讲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163页]。君子终日要勤奋不懈地工作,到了晚上又能够不断的反省自己,这样就不会有灾祸。所以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5]。
2 “变通者趋时”[1-152页]
“变”是《周易》的灵魂。易名三义:变易、不易、简易。变易是核心。《周易》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它教导人们用观天察地的方法去探索宇宙,理解自然界必变、所变、不变的原理,掌握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所以学《周易》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可为将相”的道理了。其思想基础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一思想暗合了辩证法的规律,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历史上,王安石的变法;张居正的改革;魏源、龚自珍更法;康有为、谭嗣同搞戊戌维新都是为了适变。
《系辞》上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1-152页]“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变既是空间的,表现为物体位置的变化;又是时间的,表现为时光的线性流程。《系辞上传》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1-149页]最大的象是天地,最大的变通应是春夏秋冬四时的更迭。“与时偕行”《周易》讲了三次:乾卦文言传有“终日乾乾,与时偕行”[1-164页] ;损卦言“损益盈虚,与时偕行”;[1-102页]益卦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1-1102页]要“时止则止”,止于至善;“时行则行”,[1-105页]有所为有所不为。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描述四时的变化:“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天道重“行”;地道重“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之德是:元,动机要纯正;亨,处事要谨慎;利,利益要合理;贞,为人要公正。宇宙一切都是动态的,人的命运和宇宙一样都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这叫做“日日新,又日新”。乾的特征之一是变化多端。因为天、地、人有阴阳、刚柔、仁义,所以取六爻。乾卦六龙的变化是:潜、见、惕、跃、飞、亢。坤的特征是柔刚,其象征是马,坤卦柔刚的变化是:动、入、深、显、静、代,这亦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乾坤之道就是各尽其责。梁启超先生曾在他的《饮冰室文集》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孔子向人们讲述他的一生阶段性变化时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愈矩。”孟子亦讲述了他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是说:“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满全身叫作美,充满并且能发出光辉叫作大,光大并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圣,圣又高深莫测叫作神。老庄修道亦要经历:浊、静、清、安、动、生 ,即“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3 中和之谓美
“中”在《易经》中首先是指中位。每卦六爻,1、3、5阳当位;2、4、6阴当位。2、5爻分居上、下卦之中,号称中位。西方的圆是几何学的圆;中国的圆是太极图的圆,所象征的是无限循环的圆,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周易》的“中”在哲学上亦指“中道”。“中”不只是方位的概念,中道应理解成恰到好处。孔子讲“过犹不及”。“中道”与“和道”合称中和之道。《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老子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中道”趋向于“和道”,是宇宙之根本性质,是宇宙真、善、美的总来源,既然宇宙的真善美都来自于和,那么,人类的创造,也应以天地自然之和为师,以和为根本法则。
什么是和?我们还可以看看故宫的建筑。第一个殿就是“太和殿”,第二是“中和殿”,第三是“保和殿”,后面还有三个殿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故宫六个大殿的建筑就是按照《周易》六爻所建。这里有了“太和”、“保和”,为什么还有一个“中和殿”?如果知道《周易》的既济卦(上坎下离),我们就可以清楚,“既济”卦是“离”卦和“坎”卦的重叠,“离”在下,“坎”在上,“离”是火,“坎”是水,在“既济”卦里面,九五是阳爻,在阳位;六二是阴爻,在阴位。五是奇数,二是偶数,阴在偶数位,阳在奇数位,称为“得位”,九五为至尊的位置,古代皇帝称“九五至尊”,与其相对应的六二阴爻,是臣位,君臣和谐为“得中”。九五、六二两爻阴阳相应,叫做“和”,既得位又相应和谐,所以称为“中和”。“乾清宫”是皇帝平时办公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帝结婚的地方,皇后、太后可以在那里活动,中间是“交泰殿”,“泰”卦是“坤”在上,“乾”在下,这时候,阳气向上,阴气向下,便可以交感和谐。《周易》上讲,“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1-92页],天地不交万物就不通,上下不交万物就不成,“交泰殿”就是取《象传》“天地交泰”的意思,也就是“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一个交合,这是故宫仿照《周易》思想的排序。
中和由“中”与“和”两个概念构成。 中是对和的修饰,所以基础是和。中国人重视和,和作为一种理想的世界模式,它包括许多不同层面、不同意义的和。《周易•文言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1-166页]这“四合”概括起来,就是人与天和。中国古代所理解的天含有自然、鬼神、规律等多种意义。这多种含义中,“自然”是基本的。如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人与人的仁者爱人、和为贵,身与心的尽善尽美,感性与理性的过犹不及,不同文明的和而不同,家庭关系的家和万事兴,经商的和气生财等等。
“和”与“同”之不同。“同”,是同一反复,而“和”,则是对立或多样的交融。“和”与“同”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同,因为只是量的增加,没有新质产生,所以不是创造;“和”则因为是对立的或多种事物的交融,必然产生新物,所以,本质是创造。
4 不易之易道
“易”的“三义”之一不易,“不易”讲得是“易道”。 什么是“易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1-169页]就是不易之易道。这里提出了三个概念:“理”、“性”、“命”。这三个概念在后来“理学”开山之祖周敦颐那里做了重要的发挥,他在《通书》中有专门一篇文章叫做《理性命》。
“穷理”就是穷“易理”。朱熹讲只有“格物”而后方能“穷理”致知。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学,依朱子所说格他父亲王华北京官署里的竹子之理,结果未果而中途病倒。“穷理”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事务现象的背后是什么。王阳明按照朱熹的方法没有“格”出来,那么这个“理”究竟在什么地方?王阳明穷尽儒、道、佛之书,后来他悟到了“吾性自足”,“理”就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就是理。这样他就开出了与朱熹不同的路经,一个是“理学”的路经,一个是“心学”的路经。
何谓“尽性”?首先,“性”就是我们说的人性,对“性”的本性,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人性是善的,有人说性是恶的,也有人说性是善恶混的。其次,“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郭店楚墓竹简》里讲“性自命出”。这说明“性”是“天”给我们的,是先天的。孟子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欲所蒙蔽,因此坠入恶。所以我们应该去除私欲,把我们放逐的“本心”找回来,这叫做“求放心”。所以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够“尽心”,才能够“知性”、“知天”。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可以理解为“天命”和“命运”。 佛家叫“佛”;道家叫“天”;基督教叫“上帝”。其实“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命”是“天”赋予的、不可改变的必然性,所以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那么“运”则是可以自己掌握的,比如读书学习、人际关系、改变环境、积德尽责等等。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动中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周易》上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1-166页]就是说我们只要“穷理尽性”就可以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掌握它。
5 简易之意象
老子说“大道至简”。意象是中国美学、文学的中心范畴,是意境理论的基础。《周易》最早提出“意“与”象“的概念,构筑了意象理论的雏形。具体说来,《周易》提出两个重要的命题:
其一是观物取象。《周易•系辞传》的两段话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1-153页]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1-143页]具体说来,《周易》象的来源,一是靠观察:观天察地,观鸟兽之象;二是靠选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此基础上“拟诸其形容”,然后“象其物宜”。体现了从物象到心象再到形象的过程,是反映论与创造论的统一。这亦是郑板桥谈画竹时的意境: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周易》的“观物取象”以及“象者,像也”,其实并不是通向模仿,而是通向象征。中国艺术其实是象征主义艺术。诚如齐白石老人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从中国的绘画、雕塑乃至诗歌、书法、小说皆可看出。
其二是“立象以尽意”。[1-158页]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1-149页]《周易》本意是强调易象的象征性,实际上揭示了一条规律:形象大于规律,诚如宋人邓椿在其《画继》中说 “画是文之极”。《周易•系辞下传》探讨了卦象尽意的规律。它说:“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周易》(卦)取名小,它所象征的事类广大,所寓含的旨意深远。所系的卦爻之辞有文彩,它的语言隐晦而又合乎中理,它所论述事情既明显而又深藏内涵。总之“立象以尽意”,以小见大,以个别见出一般,正是现象的本质特征。《庄子》对该问题的论述最为丰富,其观点可归纳为“得意忘言”说,后来构成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即王弼将之发展成“言—象—意”的三层结构,其观点可归纳为“得意忘象”说,极大地影响了此后中国的文学艺术。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周易》是儒、道之源。儒、道两家分别发挥了《周易》中“天行健”和“地势坤”的阴阳之道,使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周易》凝结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智慧。今天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但《周易》里的哲理,以及对于自然界、社会、人类规律的总结,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109页]“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仍然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可以遵随的行为准则。真正了解《周易》,我们会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朱熹:《周易本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9.
[2]南怀瑾:《易经杂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
[3]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7.3.
[4]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
[5]来可泓:《孟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
关键词:阴阳;变通;中和;易道;意象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中华智慧的根,是中华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头。因此,中华民族是《易》的民族。《易》有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之称。《汉书•艺文志》上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据史载,“三圣”是伏羲、周文王、孔子。然后《易》有“三易”:夏为《连山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商为《归藏易》,《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周为《周易》,《周易》以乾卦开始,传承而来就是今天的《周易》。[2]它也开启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它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里,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比如说莱布尼兹关于“二进制”风靡全球,就得到了阴阳学说的启发。其实《周易》为两部分组成:一是《易经》,即六十四卦。它包含卦象、挂名、卦辞和爻辞。据司马迁记载“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3]。二是《易传》,因解说的部分叫做“传”,所以《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这是极有价值和内涵的部分。那么对于现代社会,《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对我们还有那些启示?
1 “生生之谓易”[1-141页]
什么叫“生生”?佛家说“长生”;道家讲“徐生”;基督教则用“永生”。《周易》上讲“天地之大德曰生”,[1-153页]意谓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生”是天的特性,也是人的特性,落实于人就是人主体性力量的存在。《周易》各卦产生的过程就体现了“生”的品格。《说卦》上讲,“乾,天也,故称为父;坤,地也,故称为母。”[1-171页]父母交感变化就化生了震、坎、艮、巽、离、兑,三男三女,他们与乾、坤两卦合起来便形成了八卦,八卦的不断重叠产生六十四卦,这个过程就是生生不息的过程。正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148页]亦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4]中国的自然春夏秋冬,岁岁循环;中国的历史以天干地支为纪年,60年一个循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维方式。
《周易•系辞上传》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
占。”[1-146页]是说:《易》里面包含了四种变化的道理:用它来研究语言逻辑的人,非常推崇严谨简洁的言辞,根据他对自然“变化”规律的描述,可以用它来观察事物的运动。根据易对事物表象的规定(即长宽高、属性组成等),可以制造器具,根据它对占卜道理的揭示可以用来预测吉凶。所以《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时俱进、和谐社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否极泰来、乐天知命、立竿见影、物极必反等都是出自《周易》。它其实告诉我们,人应该如何认知世界,人应该如何认知自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
只有变易才能生生,生生才能富有,“富有之谓大业”。[1-141页]这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富有,还有精神财富的富有。中国人讲“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周易》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167页]是因为后继者没有一种创业的意识和道德。 生生和富有另一层涵义是“日新”,“日新之谓盛德”。[1-141页]“日新”就是“日日新,又日新”,用现代的话讲就是不断地创造。如果没有不断地创造,就不可能“富有”,也不可能“生生不息”。所以《周易》上讲“日新之谓盛德”。怎样才能保持不断地生生和富有?这要依据《周易》乾卦九三的爻辞所讲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163页]。君子终日要勤奋不懈地工作,到了晚上又能够不断的反省自己,这样就不会有灾祸。所以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5]。
2 “变通者趋时”[1-152页]
“变”是《周易》的灵魂。易名三义:变易、不易、简易。变易是核心。《周易》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它教导人们用观天察地的方法去探索宇宙,理解自然界必变、所变、不变的原理,掌握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所以学《周易》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可为将相”的道理了。其思想基础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一思想暗合了辩证法的规律,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历史上,王安石的变法;张居正的改革;魏源、龚自珍更法;康有为、谭嗣同搞戊戌维新都是为了适变。
《系辞》上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1-152页]“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变既是空间的,表现为物体位置的变化;又是时间的,表现为时光的线性流程。《系辞上传》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1-149页]最大的象是天地,最大的变通应是春夏秋冬四时的更迭。“与时偕行”《周易》讲了三次:乾卦文言传有“终日乾乾,与时偕行”[1-164页] ;损卦言“损益盈虚,与时偕行”;[1-102页]益卦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1-1102页]要“时止则止”,止于至善;“时行则行”,[1-105页]有所为有所不为。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描述四时的变化:“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天道重“行”;地道重“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之德是:元,动机要纯正;亨,处事要谨慎;利,利益要合理;贞,为人要公正。宇宙一切都是动态的,人的命运和宇宙一样都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这叫做“日日新,又日新”。乾的特征之一是变化多端。因为天、地、人有阴阳、刚柔、仁义,所以取六爻。乾卦六龙的变化是:潜、见、惕、跃、飞、亢。坤的特征是柔刚,其象征是马,坤卦柔刚的变化是:动、入、深、显、静、代,这亦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乾坤之道就是各尽其责。梁启超先生曾在他的《饮冰室文集》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孔子向人们讲述他的一生阶段性变化时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愈矩。”孟子亦讲述了他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是说:“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满全身叫作美,充满并且能发出光辉叫作大,光大并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圣,圣又高深莫测叫作神。老庄修道亦要经历:浊、静、清、安、动、生 ,即“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3 中和之谓美
“中”在《易经》中首先是指中位。每卦六爻,1、3、5阳当位;2、4、6阴当位。2、5爻分居上、下卦之中,号称中位。西方的圆是几何学的圆;中国的圆是太极图的圆,所象征的是无限循环的圆,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周易》的“中”在哲学上亦指“中道”。“中”不只是方位的概念,中道应理解成恰到好处。孔子讲“过犹不及”。“中道”与“和道”合称中和之道。《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老子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中道”趋向于“和道”,是宇宙之根本性质,是宇宙真、善、美的总来源,既然宇宙的真善美都来自于和,那么,人类的创造,也应以天地自然之和为师,以和为根本法则。
什么是和?我们还可以看看故宫的建筑。第一个殿就是“太和殿”,第二是“中和殿”,第三是“保和殿”,后面还有三个殿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故宫六个大殿的建筑就是按照《周易》六爻所建。这里有了“太和”、“保和”,为什么还有一个“中和殿”?如果知道《周易》的既济卦(上坎下离),我们就可以清楚,“既济”卦是“离”卦和“坎”卦的重叠,“离”在下,“坎”在上,“离”是火,“坎”是水,在“既济”卦里面,九五是阳爻,在阳位;六二是阴爻,在阴位。五是奇数,二是偶数,阴在偶数位,阳在奇数位,称为“得位”,九五为至尊的位置,古代皇帝称“九五至尊”,与其相对应的六二阴爻,是臣位,君臣和谐为“得中”。九五、六二两爻阴阳相应,叫做“和”,既得位又相应和谐,所以称为“中和”。“乾清宫”是皇帝平时办公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帝结婚的地方,皇后、太后可以在那里活动,中间是“交泰殿”,“泰”卦是“坤”在上,“乾”在下,这时候,阳气向上,阴气向下,便可以交感和谐。《周易》上讲,“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1-92页],天地不交万物就不通,上下不交万物就不成,“交泰殿”就是取《象传》“天地交泰”的意思,也就是“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一个交合,这是故宫仿照《周易》思想的排序。
中和由“中”与“和”两个概念构成。 中是对和的修饰,所以基础是和。中国人重视和,和作为一种理想的世界模式,它包括许多不同层面、不同意义的和。《周易•文言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1-166页]这“四合”概括起来,就是人与天和。中国古代所理解的天含有自然、鬼神、规律等多种意义。这多种含义中,“自然”是基本的。如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人与人的仁者爱人、和为贵,身与心的尽善尽美,感性与理性的过犹不及,不同文明的和而不同,家庭关系的家和万事兴,经商的和气生财等等。
“和”与“同”之不同。“同”,是同一反复,而“和”,则是对立或多样的交融。“和”与“同”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同,因为只是量的增加,没有新质产生,所以不是创造;“和”则因为是对立的或多种事物的交融,必然产生新物,所以,本质是创造。
4 不易之易道
“易”的“三义”之一不易,“不易”讲得是“易道”。 什么是“易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1-169页]就是不易之易道。这里提出了三个概念:“理”、“性”、“命”。这三个概念在后来“理学”开山之祖周敦颐那里做了重要的发挥,他在《通书》中有专门一篇文章叫做《理性命》。
“穷理”就是穷“易理”。朱熹讲只有“格物”而后方能“穷理”致知。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学,依朱子所说格他父亲王华北京官署里的竹子之理,结果未果而中途病倒。“穷理”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事务现象的背后是什么。王阳明按照朱熹的方法没有“格”出来,那么这个“理”究竟在什么地方?王阳明穷尽儒、道、佛之书,后来他悟到了“吾性自足”,“理”就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就是理。这样他就开出了与朱熹不同的路经,一个是“理学”的路经,一个是“心学”的路经。
何谓“尽性”?首先,“性”就是我们说的人性,对“性”的本性,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人性是善的,有人说性是恶的,也有人说性是善恶混的。其次,“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郭店楚墓竹简》里讲“性自命出”。这说明“性”是“天”给我们的,是先天的。孟子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欲所蒙蔽,因此坠入恶。所以我们应该去除私欲,把我们放逐的“本心”找回来,这叫做“求放心”。所以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够“尽心”,才能够“知性”、“知天”。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可以理解为“天命”和“命运”。 佛家叫“佛”;道家叫“天”;基督教叫“上帝”。其实“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命”是“天”赋予的、不可改变的必然性,所以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那么“运”则是可以自己掌握的,比如读书学习、人际关系、改变环境、积德尽责等等。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动中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周易》上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1-166页]就是说我们只要“穷理尽性”就可以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掌握它。
5 简易之意象
老子说“大道至简”。意象是中国美学、文学的中心范畴,是意境理论的基础。《周易》最早提出“意“与”象“的概念,构筑了意象理论的雏形。具体说来,《周易》提出两个重要的命题:
其一是观物取象。《周易•系辞传》的两段话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1-153页]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1-143页]具体说来,《周易》象的来源,一是靠观察:观天察地,观鸟兽之象;二是靠选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此基础上“拟诸其形容”,然后“象其物宜”。体现了从物象到心象再到形象的过程,是反映论与创造论的统一。这亦是郑板桥谈画竹时的意境: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周易》的“观物取象”以及“象者,像也”,其实并不是通向模仿,而是通向象征。中国艺术其实是象征主义艺术。诚如齐白石老人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从中国的绘画、雕塑乃至诗歌、书法、小说皆可看出。
其二是“立象以尽意”。[1-158页]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1-149页]《周易》本意是强调易象的象征性,实际上揭示了一条规律:形象大于规律,诚如宋人邓椿在其《画继》中说 “画是文之极”。《周易•系辞下传》探讨了卦象尽意的规律。它说:“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周易》(卦)取名小,它所象征的事类广大,所寓含的旨意深远。所系的卦爻之辞有文彩,它的语言隐晦而又合乎中理,它所论述事情既明显而又深藏内涵。总之“立象以尽意”,以小见大,以个别见出一般,正是现象的本质特征。《庄子》对该问题的论述最为丰富,其观点可归纳为“得意忘言”说,后来构成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即王弼将之发展成“言—象—意”的三层结构,其观点可归纳为“得意忘象”说,极大地影响了此后中国的文学艺术。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周易》是儒、道之源。儒、道两家分别发挥了《周易》中“天行健”和“地势坤”的阴阳之道,使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周易》凝结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智慧。今天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但《周易》里的哲理,以及对于自然界、社会、人类规律的总结,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109页]“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仍然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可以遵随的行为准则。真正了解《周易》,我们会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朱熹:《周易本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9.
[2]南怀瑾:《易经杂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
[3]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7.3.
[4]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
[5]来可泓:《孟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