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给力”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415722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探讨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上了日程。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肩负人类未来希望的青年学子,尤其是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途径: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有意识地融入文化差异知识的讲解;二是在授课形式上,要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关注;三是开设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开设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交通和通讯手段高度发达,整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不再受制于国界,日益频繁。不管愿意与否,人们每天都在与不同文化群体(包括来自不同职业群体、年龄群体、性别群体等)的人打交道,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是让人们认清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有效的交往,人们才能相互理解,才能就涉及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才能维护共同生活的地球,才能和平共处,才能共同发展繁荣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肩负人类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来说,培养与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就至关重要了。外语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在他们大学学习过程和未来的工作中,会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异域文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应该探讨如何提高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敏感性与自觉性,开扩心胸,开放头脑”(许力生,2008:序言IV),使之“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多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以更加灵活、更富创造性的方式去与和自己有着不同文化取向的人们进行交往”( 许力生,2008:序言IV)。
  但是目前,在外语专业教学中,人们却把重点过多地放在了语言教学和考试能力的培养上。通过让学生背单词、死记语法规则、做练习、参加各种考试、参加各种比赛,提高他们的外语成绩,却忽略了对异域文化知识的讲授与传播,忽略了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开发和培养。以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例,在语法、词汇方面,他们可能与外国人沟通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实际的交流中却常常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或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中国学生和外教交流时,不自觉地就想尽量多地去了解这个人,就会去打听他们的年龄、身高、体重、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等。在我们国家,这是友好的表示;而在英语国家,这些信息都属于个人隐私,是非常保密的。尤其是对于两个不太熟悉的人,询问这些是非常不恰当的。笔者在上大学时,和一个同学去拜访外教。寒暄了没几句,同学就问:“Have you solved you personal problem?”这句话在语法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外教却没有听懂。于是同学进一步解释:“I mean, ‘Have you got married yet’.”外教听后脸色顿变,“I think that is my private problem, not personal problem.”当时的场面很尴尬,同学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不知道外教为何突然间生气。他认为,自己已经选择了一种很婉转的方式来问外教了—你的个人问题解决了吗?这种说法在中国很平常,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教的也没有错,“个人问题”译成personal problem 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英语里面,personal problem却不是这个含义。而且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婚姻状况是很隐私的信息,不该随便打听。这个同学学好了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但是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于是在与外教的交流中遇到了麻烦。这也是目前中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介,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外语教学一定要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习外语语言的过程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过程。语言、文化、交际三者不可分割,外语教学内容应该是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不需要、也不可能给学习者“制造”一个纯粹的、单一的目的语文化环境,以便让他们在习得外语的同时习得某一特定文化,而是要帮助他们学会在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中以自己真实的文化身份用目的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无论这目的语是不是他们的母语)进行交流并解决交流中发生的问题。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很有必要开发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根据自己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笔者认为,在外语专业的日常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有意识地融入更多关于文化差异知识的讲解。该方法可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教学中进行。
  1.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如在《综合英语》课程讲到《现代大学英语》(3)第五、六课Twelve Angry Men时,教师可以把教学重心从语法知识的讲解向对比中美司法制度的异同方向倾斜。让学生查找美国陪审团制度和中国审判制度的有关内容,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并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会对两国的司法审判制度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果遇到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应对。
  2.引导学生从跨文化角度对课文涉及的话题进行思考,从而让他们对跨文化交际逐渐形成基本的认识。如讲解《现代大学英语》(4)第四课A Drink in the Passage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对歧视问题,尤其是种族歧视问题的讨论,从而在讨论中发现歧视问题背后隐藏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原因。很多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如“代沟”。针对此话题,教师可以把《现代大学英语》(3)第二课Discovery of a Father和第四课Wisdom of Bear Wood放在一起讲,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思考和讨论—剖析“代沟”存在的原因,从而找出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交往的有效方法。讲到《现代大学英语》(4)第三课Why Historians Disagree时,让学生就课文引申的问题进行思考—Why people disagree。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从广义上来讲,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存在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与他人的交际。从而学会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差异,学会“求同存异”,学会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3.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最明显的文化差异莫过于语言差异了。在讲解语言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挖掘语言差异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从而达到更好地学习语言的目的。例如在《英国文学选读》课程上,给学生讲到著名的英国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时,可以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对west wind的理解,进而对比汉语中的“西风”和英语中的west wind的差异,并找出此种理解差异的原因。“由于两国的地理位置不同,当西风吹起来的时候,在英国正式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在中国,则正是深秋或隆冬,天气变冷,书目凋零。”(贾玉新,2007:238)因此,在汉语中,“西风”一般象征着凄凉、萧瑟,而在英语中,则成了“希望和力量的象征” (贾玉新,2007:238)。如此一来,学生对该诗的理解会更加准确到位,对英语国家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会逐渐养成从跨文化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这也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
  4.如果课堂内容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如天文、历史、地理、哲学、数学、化学等领域,教师可以让对此领域有兴趣的学生搜集资料,给大家做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如讲《现代大学英语》(3)第十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时,可以充分调动对哲学有兴趣的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准备材料,给大家讲解相关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横向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Why Historians Disagree一文中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可以让学生从历史、政治、经济等不同角度对此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发展自己兴趣的热情,还培养了他们进行跨文化思考的习惯。
  5.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除了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外,还可以拓宽讲解范围,介绍相关知识。如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除了对课文作者作基本介绍外,还可以引入对某文学流派或现象的介绍,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该流派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介绍《现代大学英语》(3)第九课A Dill Pickle的作者Katherine Mansfield时,教师还可以引入对modernism和feminism的介绍。
  二、在授课形式上,争取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学生讲授跨文化知识。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结合课堂授课内容,有选择地给学生播放电影,引导他们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赏析,比如讲到《现代大学英语》(3)第二课Discovery of a Father时,可以播放电影Freaky Friday。这是一部带有些许神秘色彩的电影,搞笑的同时,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如何更好更成功地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完后结合自身的体会,分析自己同父母的关系,探讨与父母融洽相处的途径。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搜集有关跨文化差异方面的案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对此进行讨论。例如,近几年掀起了汽车收购的热潮,可以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其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差异存在的普遍性,更加彻底地明白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发现不同形式的文化差异。笔者曾经组织过学生对唐朝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及其不同英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这是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五言绝句,英译文也很简单,不存在理解问题。但是学生却从未尝试过从语言差异的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因此对这次讨论非常感兴趣。通过讨论,他们有了很多发现,例如,汉语原文非常简练,总共只有20个字,却蕴含着三问三答的对话,主语都被省略了,但在英语译文中,却是要点明说话人的(有时还需要点明听话人),因此需要加上主语(或宾语),于是就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译文。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更加清楚了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中英两种语言差异背后的文化成因。还有很多授课方式,比如让学生针对某一文化差异设计问卷调查,或者访谈自己身边的外国人或有出国经历的人,等等。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在高年级开设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课程,系统而简单地介绍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而且,通过此类课程的开设,可以发现在开发和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加积极地寻找对策。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此类课程。
  三、结语
  基于时代的要求,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该列入外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笔者以上提到的途径,教师在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如语法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的同时,还要了解文化差异,养成从文化差异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人才、更加胜任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许力生.《跨文化交际》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杨立民、徐克容.《现代大学英语》(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杨立民、徐克容.《现代大学英语》(4)[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武威汉代医简是继五十二病方后又一批重要的中医出土文献,出土后很多学者对他进行了各种注释,但是其中对于针灸禁忌的文献没有注释完全,文章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该简的牍90甲、乙和简21-25所记针灸禁忌文献进行了注释,对理解该文献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武威医简;灸刺;饮药;禁忌    武威汉代医简记载了很多中医药方,其中还保存了一些关于针灸禁忌的文献。但这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注释。我们试着将
期刊
摘 要:本文拟先介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及贯彻执行,进而概括《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英语口语交际方面的相关要求,然后分析其相应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估,最后提出如何更好地组织大学英语课堂、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原则。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口语课堂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口语教学目标  为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
期刊
摘 要:目前云南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与之相对应的高职院校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体育教学,无论是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新的高职体育课程目标为导向,对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课程的改革,以便更好的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职业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森林生态旅游专业    自上世纪
期刊
摘 要: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在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我们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改革,通过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及时更新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开设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来完善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模拟教学;开放式实验    一、《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的内容及其特点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是进行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训练的实践
期刊
摘 要: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基本的思维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转喻翻译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以语用等效为理论基础,以英汉转喻的语用对比为依据,我们可以探讨出英汉转喻的语用翻译策略;此外,转喻翻译还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模式框架内进行分析。  关键词:转喻;认知;翻译策略;关联理论;推理    1. 转喻的概念    关于转喻的概念,学者们众说纷纭,分别从不
期刊
摘 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破产兼并企业的增加, 客观上使一些企业退休人员失去了原单位的依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既要从事生产经营, 又要承担许多社会事务, 职工进了企业, 一生就是企业的人, 生老病死
期刊
摘 要:语言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能够真实的反映这种社会习俗及价值观念,而作为语言中的精华—谚语更是浓缩了文化的内涵。因而从谚语中探索性别歧视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极强的说服性。本文从社会地位,言语行为,才智,婚嫁等方面阐述性别歧视在英汉谚语中的具体体现,目的是通过对英汉谚语的分析揭示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提高人们关于性别歧视的意识,帮助人们减少,继而消除在日常生活以及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关
期刊
摘 要:出使匈奴和西域的西汉使者在接待礼仪上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且到了域外,对方国家一般都为使者配备翻译,以便于使者的外交活动。一般而言,匈奴接待西汉使者的礼仪规格要比西域诸国低;而距离西汉边境较远的西域诸国接待西汉使者的礼仪规格又要低于较近国家。其原因当与西汉王朝与匈奴、西域关系的不同及对西域诸国的影响力有关。  关键词:西汉;使者;匈奴;西域;礼仪    西汉向匈奴和西域遣派的使者,某种意义上是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建立点面结合,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设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等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课程体系;心理咨询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
期刊
摘 要:图书馆学思想史作为图书馆学术史一个重要分支,学界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不足之处亦十分明显。学界对中国的图书馆学思想史的研究和探讨分散于各个时期,相关研究成果散而不多。作者通过中国现代图书馆思想史研究范式的构建,梳理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思想史的从整体到个案的学术研究理路。我们今天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要有质的发展和提高,也必须开阔视野,结合与国外的先进学科理论和方法,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