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将“教与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在实施项目中参于了教学全过程,学习并掌握了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这一教学模式激励了学生勤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使其真切感受到她们学有所用,提升了对幼师岗位的适应力。它对于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学前教育;对策]
由于生源的原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低下等现象,且大多数学生过于偏重专业技能课而忽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为激发学生学习教法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可选取部分教学内容实施项目教学法。
一、结合学科,确定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这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其应用性、操作性极强。为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满足就业的需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笔者把此门课程分为二大项目的学习内容。一是理论项目的学习,通过此部分来丰富学生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相关教育理念、目标等,通过此部分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儿童语言教育观。二是操作项目的学习,这部分构成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各类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因此把操作项目分为确定项目任务、团队合作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评估、评价总结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构成了项目教学法在此课程应用的核心地位。
二、制定计划,确定步骤
1.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以组织一个谈话活动为例。
2.收集信息:在确定项目任务后,由学生围绕项目涉及的内容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互联网搜索等方式收集必要的信息。如搜集幼儿园谈话活动不同年龄阶段的目标、谈话活动的特点、设计原则、设计步骤以及相关教学案例。
3.制订计划:学生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有取舍地分类和整理所采集的信息,经讨论初步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期间,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但不过多干涉,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创性。如学生确定谈话活动的主题、年龄班,分配任务:教案的撰写、教具学具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准备。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有步骤、有节奏地开展工作。如小组成员按计划完成分配好的任务,为谈话活动的实施做好各类准备。
5.成果展示。项目完成后,可通过多种形式对外展示阶段性成果,便于检查。如选派小组代表进行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现场教学,例中班谈话活动:我爱旅游。
6.评估总结。主要根据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及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先由小组自评,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等,提出有待改善的建议等。如结合小组代表汇报的谈话教学活动实况和小组合作的概况,鼓勵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运用项目评价表进行打分,明确各小组的闪光点与不足。
7.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工作结束后一是归档,一是迁移到其他的教学实践中。在该项目工作结束后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作为学业考评的依据,作为后续学习的参考。
三、科学分组,项目合作
团队力量远大于个人力量。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能力,更强调团队的整体协作,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团队由三人构成,更加强调团队精神,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科、专业的特点,结合日常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五人。教师每次布置“工作项目”,每个小组通过对项目的认真分析、策划,拟定出项目操作的主讲人、为项目完成准备各种丰富的活动教具材料、写出项目操作的完整、详细的计划方案,使每个人都融入到项目完成的学习与操作中。因为一个项目的完成,决定着每一个人的成绩,为此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尽心竭力地去努力配合,以求达到最满意的成果。
四、检查评估,巩固知识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呈现——强化——反馈”的过程,教师的评价总结是项目教学法重要的环节。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项目教学的评价可以分为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组内评价能够关注到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细节表现,而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都是事后评价,因此,在组内评价量表中应对评价要素进行细化,对评价标准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关注到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细节表现,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制定了一系列组内成员自评和互评的评价量表,在小组内,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在完成项目、项目承担度、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等级评价,每次项目结束之前,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相关表格进行填写,并进行交流讨论,提醒大家在项目中加以改进,教师再及时跟进指导,答疑解惑,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组内评价的及时性和高效性,直接促成了师生“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总之,项目教学法能使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操作能更好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体,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进步。这一课程模式缩短了学前教育专业课堂学习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距离,拉近了学前教育学生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实践的距离,提升了学生作为准幼师的职业竞争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淑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46-47.
[2]吴冬晓.项目教学法与中职教育课程教学有机整合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123-124.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学前教育;对策]
由于生源的原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低下等现象,且大多数学生过于偏重专业技能课而忽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为激发学生学习教法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可选取部分教学内容实施项目教学法。
一、结合学科,确定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这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其应用性、操作性极强。为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满足就业的需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笔者把此门课程分为二大项目的学习内容。一是理论项目的学习,通过此部分来丰富学生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相关教育理念、目标等,通过此部分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儿童语言教育观。二是操作项目的学习,这部分构成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各类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因此把操作项目分为确定项目任务、团队合作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评估、评价总结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构成了项目教学法在此课程应用的核心地位。
二、制定计划,确定步骤
1.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以组织一个谈话活动为例。
2.收集信息:在确定项目任务后,由学生围绕项目涉及的内容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互联网搜索等方式收集必要的信息。如搜集幼儿园谈话活动不同年龄阶段的目标、谈话活动的特点、设计原则、设计步骤以及相关教学案例。
3.制订计划:学生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有取舍地分类和整理所采集的信息,经讨论初步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期间,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但不过多干涉,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创性。如学生确定谈话活动的主题、年龄班,分配任务:教案的撰写、教具学具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准备。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有步骤、有节奏地开展工作。如小组成员按计划完成分配好的任务,为谈话活动的实施做好各类准备。
5.成果展示。项目完成后,可通过多种形式对外展示阶段性成果,便于检查。如选派小组代表进行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现场教学,例中班谈话活动:我爱旅游。
6.评估总结。主要根据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及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先由小组自评,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等,提出有待改善的建议等。如结合小组代表汇报的谈话教学活动实况和小组合作的概况,鼓勵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运用项目评价表进行打分,明确各小组的闪光点与不足。
7.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工作结束后一是归档,一是迁移到其他的教学实践中。在该项目工作结束后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作为学业考评的依据,作为后续学习的参考。
三、科学分组,项目合作
团队力量远大于个人力量。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能力,更强调团队的整体协作,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团队由三人构成,更加强调团队精神,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科、专业的特点,结合日常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五人。教师每次布置“工作项目”,每个小组通过对项目的认真分析、策划,拟定出项目操作的主讲人、为项目完成准备各种丰富的活动教具材料、写出项目操作的完整、详细的计划方案,使每个人都融入到项目完成的学习与操作中。因为一个项目的完成,决定着每一个人的成绩,为此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尽心竭力地去努力配合,以求达到最满意的成果。
四、检查评估,巩固知识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呈现——强化——反馈”的过程,教师的评价总结是项目教学法重要的环节。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项目教学的评价可以分为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组内评价能够关注到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细节表现,而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都是事后评价,因此,在组内评价量表中应对评价要素进行细化,对评价标准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关注到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细节表现,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制定了一系列组内成员自评和互评的评价量表,在小组内,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在完成项目、项目承担度、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等级评价,每次项目结束之前,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相关表格进行填写,并进行交流讨论,提醒大家在项目中加以改进,教师再及时跟进指导,答疑解惑,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组内评价的及时性和高效性,直接促成了师生“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总之,项目教学法能使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操作能更好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体,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进步。这一课程模式缩短了学前教育专业课堂学习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距离,拉近了学前教育学生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实践的距离,提升了学生作为准幼师的职业竞争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淑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46-47.
[2]吴冬晓.项目教学法与中职教育课程教学有机整合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