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在平凡中发现精彩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画册,《瞬间·幕后——新华社记者陶明百幅新闻照片聚焦》。画册中收录的都是陶明这些年在新华社工作期间拍摄的照片,有些曾被媒体多次刊登或获过大奖。画册中也附有照片中人物、情节的故事。新华社摄影记者出画册的不少,但是就我所见,陶明是第一个以新闻图片附采访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个人作品集的摄影记者。
  翻看这本画册,我就像看到电影的一幕幕情节。透过照片,和这照片讲述的故事,一个风尘仆仆不断前行的摄影者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
  陶明,新华社陕西分社摄影记者,1962年出生在安徽省的一个小山村。12岁那年,他第一次跟随哥哥进县城,在县城里的新华书店,他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图书,很着迷。哥哥鼓励他:“等你长大了,希望能在书店里买到你写的书。”
  
  毛遂自荐进新华社
  新华社每个时期都会从地方媒体、社会上吸收一些有才气的年轻人。陶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班出身,没有高深的专业新闻理论,他是靠勤奋和努力在新华社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陶明1982年7月从安徽六安师专中文专业毕业,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教书,又因学校语文老师过剩而改教政治,又因政治课没有作业,他便有了很多业余时间。当时的学校团委买了一台120型友谊牌相机,引发了陶明对摄影的热爱。第一次投稿,就被《安徽青年报》刊登,陶明从此走上了摄影路。
  1991年,陶明进入中国新闻学院新闻摄影班学习。毕业当年的7月,安徽大水,肥西县三河古镇一片汪洋。陶明在一线拍摄了大量抗洪救灾照片,被中央和省市媒体广泛采用,因此获得“全国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还受到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瑞环的接见。
  在新闻学院学习期间,他毛遂自荐写信给当时的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佑珠,提出想到新华社当摄影记者。陶明没想到徐佑珠亲自给他回了信,让与安徽分社联系。当时虽因其他原因没能进入安徽分社,却被新闻学院同学、新华社陕西分社记者偶正涛,热心向陕西分社推荐。当时陶明已在《安徽青年报》担任临时摄影记者,他带着一箱子刊登作品的报样和获奖证书到了陕西,当时的陕西分社社长周国华决定调他入社。1992年10月陶明进入新华社陕西分社。那年他30岁。
  陶明是安徽人,在陕西工作已经近20年,跑遍了三秦大地。全省一百多个县,山山水水都有他的足迹,都在他的镜头中留影。但是,他去得最多的是陕南、陕北。陶明说:陕南是全国最大的贫困区秦巴山区,陕北是革命老区,有地域特点,新闻资源丰富,找什么典型都能找到。在他的新闻报道中,陕南、陕北的题材占80%以上,正面歌颂的、负面揭露的,突发事件、日常小事都成为他镜头中的精彩定格。
  陶明是新华社最早开始尝试当日发新闻图片稿后,以见报最多著称的记者。
  90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新华社摄影部业务迅猛发展,技术手段、各种设备的功能都有很大提升。原来传统发稿方式,是记者拍好的照片要放大成6寸照片,贴在稿纸上,照片下面手写好图片说明,再通过邮局寄到编辑部,经过编辑签发后,再邮寄给国内外媒体。除了少量重大新闻通过西单电报大楼微波传真给用户,当日新闻的概念很淡薄。开始以传真方式发当日新闻照片(彩色、黑白都发),可以说是新华社图片发稿的里程碑式的进步。当时媒体刊登新华社照片均署“新华社传真照片”,对记者要求发稿照片必须是当日新闻,这样的快节奏使一些老记者不太适应,要克服观念上、习惯上的不适,那时国内分社有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记者,编辑部就想从这批年轻人入手,尽快培养出一批思想敏锐、眼快、手快、腿快的记者。
  我的任务就是不断寻找适合培训的地方和培训方式,使编辑部的理念尽快使记者接受,以达到工作节奏的同步。陶明爱张罗事,就主动配合我找地方,促成第一次传真照片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分社的摄影记者聚到一块研讨照片,闲暇时陶明又带大家四处采风。其实搞这样的活动最费神费力,有时还要搭上朋友情意,可是陶明还是乐此不疲。以后还连续在延安等地搞了几次活动。这件事在国内分社摄影记者圈里颇有口碑。现在回头看,正是那些年的培养,使像陶明、陈燮、王颂等一批年轻人成了现在的优秀摄影记者。
  
  在平凡中发现精彩
  陶明善于在平凡中发现、挖掘题材,他的照片有不少是从街上“拣来”的,他的摄影视角有着广阔的平民性。
  1992年11月,陕西眉县一个小镇的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挤满了赶集的农民。当时,陶明就在这个集市上寻找拍摄对象。他发现有一处地方人围得比较多,走近一看,一位老汉拿着一个喷雾器样的东西向周围的人做示范。听人说,老汉叫张树棣,是远近闻名的发明家。陶明觉得是个好题材,想着要赶快拍。他利用现场的自然光拍下了老人向人展示发明的画面,又了解到眉县是全国农民发明专利较多的县,许多农民把自己的小发明拿到集市上出售。得到这些信息后,陶明将照片以《老农集市卖专利》为题发出,第二天不少大报都大幅刊登这张拍自普通集市的新闻照片。
  陶明习惯“扫街”,没事在街上溜达,希望能发现新鲜事情和人物,或拍点街头小景。一次在西安,他约报社记者袁景智顺着雁塔路溜达。在一个小饭馆前,几个打兵乓球的人吸引了他的目光。此时小饭馆没有顾客,闲来无事的伙计摆开店里的圆餐桌,用一次性筷子作球网,与过往的小学生有模有样地打起了乒乓球。陶明觉得好玩,就拿起相机拍,越拍越感觉有意思,而打球的人竟然如醉如痴,丝毫没有被干扰。在回分社的路上,陶明回味着拍到的情景,联想到乒乓球在老百姓中的普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正是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上屡屡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他就用《国球》这个题目发稿。
  陶明说,记者须要有社交能力,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广交朋友,特别是摄影记者,才能获得大量的采访信息。陶明善交际,多年来结识了一群朋友。其中有采访中结交的,上至省、市领导,下至学生、工人、农民。他还爱张罗事,因他在地方比较熟,走到哪里总有不少朋友应酬,闲暇时也会和“狐朋狗友”打牌一通宵不睡觉。这个朋友的孩子上学、那个朋友调工作都会找他帮忙,有人戏称他是“民间人事部长”。
  他拍摄《职工齐呼吁 要回好厂长》,是一位工人提供的消息;《倾城送英雄》是一位市里领导出差到西安,晚上陶明与其休闲喝茶,得知一县森林失火、9名扑火群众干部牺牲,他当即奔赴现场采访拍摄的;《汉中花海》是通过朋友的关系,搭上航测专机航拍的。该组照片为新华社独家发布,为当地的旅游宣传做出很大的贡献,“中国最美油菜花海”之称也因此花落汉中。而《心有余悸》,则是西安市长安区一位农民朋友提供的,报道所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陶明深知,摄影记者的信息特别重要,有些瞬间是不可重复的,更不可摆布、导演。
  陶明说,摄影记者的痛苦莫过于眼前出现精彩瞬间,或发生了突发事件,你没带相机。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年来,他拍下来了一些别人看来只是他“运气特好”的新闻照片。
  有人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偶然拍摄到了别人没有拍到的瞬间,出了一两张精彩照片,这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一名职业新闻摄影工作者,能拍到引发社会热点话题的新闻照片,决非一日之功。这里没有捷径,只有勤奋,还有对新闻敏感和对摄影的热爱。遇到大事、突发事,只能日以继夜地工作在第一线。
  陶明拍过《追与逃》那样的照片,正是因为平时机不离身,随时随地保持对身边各类现象的关注,从而拍摄下一些别人认为是“运气好”碰上的精彩照片。 一次,他去汉中出差,因飞机机器故障,被迫下机。刚走出机场在候机厅,就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两个人在厮打,一个人紧紧抱着另一人的腿不放。陶明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起相机拍下这个场景。原来,这是一场追债与逃债的故事,正在上演的便是债主的无奈和欠债者的耍赖。欠债者衣冠楚楚,讨债者衣着寒酸,正是社会上流传的“黄世仁怕杨白劳”的真实写照。原本不易用照片表现的社会现象,陶明却借“追与逃”的瞬间,把它巧妙而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此稿被评为新华社当年“最佳照片”,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摘得多个奖项。
  说到对新闻的敏感,陶明善于从一个村子、一所学校、一个人物、一个县城中发现新闻。他说:“熟悉是最重要的,我喜欢拍自己最熟悉的题材。”也许是当过教师的缘故,他采访过很多学校,《山窝里的窑洞小学》、《山村小学的一节体育课》、《山区学童的午餐》等,有单幅照片也有图片故事。这些照片发出后引起社会的关注,促使有关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改善农村中小学生的生活及校舍条件。拍摄这些题材很辛苦,陶明说:“我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通过我的努力,让孩子们的吃住学习条件能够改善。”
  陶明走路很快,说话也很快,浓重的乡音多年不改,但是在他内心却装着侠骨柔情。1993年,9岁女孩李欢与疾病抗争的故事进入了陶明的镜头,从此他就一直惦记着这个孩子。十几年过去了,李欢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研究生,他都跟踪报道这个不向困难低头、创造生命奇迹的女孩,并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李欢,鼓励她战胜病魔。从对李欢的跟踪报道,让我知道了陶明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
  但是,陶明却是个不认识陈奕迅的新闻记者。
  2004年,鉴于陶明长年在基层工作的努力和成绩,在他英文水平不是很过硬的情况下,破例被派到位于香港的新华社亚太总分社任摄影记者,其中良苦用心是希望他能开阔视野,在新闻职业化、专业化上更进一步。没有料到的是,香港分社的工作一向最抢手,这位老兄仅干了半年就坚决要求回来,原因是他认为香港没什么大事,每天发稿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以我多年对他的了解,我意识到他从地方突然到了香港这样国际化的都市,反差太大,对香港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不习惯。长年在陕西,他走到哪干起活来得心应手,多少有点“地头蛇”的感觉,而在香港当记者就像成了“狗仔队”,没多少人把你当回事。我一语道破他的真实想法,不过那时,他也正为独生儿子的青春期教育而焦虑。
  最终,陶明还是坚持下来了,期间他奔波于亚太地区多个国家,拍摄了印度洋海啸、澳门回归、世贸大会等重要新闻事件的照片,其中不乏佳作。
  陶明刚去香港时,一次去香港文化中心拍摄歌手陈奕迅的活动。他在门口等了很长时间,等主办方和到场的记者都走了陶明还在发愣,工作人员见状劝他:“活动结束了,回府吧!陈奕迅都走了!”听得陶明一头雾水。原来他一直以为陈奕迅是个女歌手,刚才对男演员都没看一眼,还一个劲等“美女”歌手呢。这件事成为同事的谈资,有人说,尽管陶明去过很多地方,还是那个永远时髦不起来的、乡村教师似的同事。
  
  力争出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有人说,陶明就像猎鹰总在不断盘旋。他的照片带着千钧一发的警示,就是靠不断深入“虎穴”,才抓来“虎仔”。
  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考验着每一位记者,也考验着陶明。遇到大事,他一定会拿起相机,冲上去。
  1993年6月,陶明刚进新华社没多久,一次乘火车去延安采访。途中行至延安秦家川隧道附近,发现车速慢了下来,一打听,得知一节油罐车在隧道内爆炸。陶明当即跳下车,出示新华社记者证,要求到现场。他被安排在一辆敞篷火车上,与消防人员一起赶到事故现场。在颠簸的车上陶明就拍摄了消防队员准备救援的照片。
  车在距离现场一公里的隧道口停下,记者只能步行前往出事点,眼前是1700多米长的隧道,里面不停地喷出滚滚浓烟。当时有17节运输原油的油罐车在隧道内,近千吨的原油随时有再爆炸的可能!隧道内爆炸原因是油罐车与脚手架相撞而引起的。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冲进隧道,试图救出洞内施工的民工,但因原油燃烧导致洞内严重缺氧,救出的民工已因窒息而死亡。陶明迅速将现场这些情景拍摄下来。突然一名铁路人员上前阻止,不允许他继续拍照。陶明说:“我是新华社记者。”那人一听是记者,不仅阻拦的态度更坚决,还要没收相机。就在混乱之中,陶明悄悄把胶卷取出,只交出了相机。陶明发现情况对自己不利,迈开双腿,顺着来时的方向“逃跑”,不多时,听见后面一群人在呼喊追赶他……
  当时现场没有传真设备,照片无法发出,陶明给当时的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佑珠打了一个电话报告情况,徐正在值班,她交代记者,要注意安全,想办法把胶卷带到西安,最好通过民航将胶卷送到北京。就这样,陶明好不容易拦下一辆去延安的汽车,夜里一点多赶到延安,第二天将稿件发回编辑部。
  然而事情并没有算完,出事故的一方事后找到北京,找到徐佑珠办公室,告记者的状。徐主任对告状者说:记者尽了他自己的应尽责任,他没有做错。这个稿子该不该发出责任在我,如果发稿出了错,责任也在我,记者没错!多年后徐佑珠说起这件事,还说:“陶明是个能干的记者!”多年来,陶明拍摄的所谓“负面”批评性报道不少,引起的告状事件也不止一两起,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力争出现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
  512大地震发生后,陶明和同事迅速连夜开车9小时赶往灾区,成为第一批到达重灾区青川县的摄影记者。他拍摄了200多幅照片,其中不少成为记录那次灾难的经典瞬间。
  陕北子洲山坡滑坡时,他正在北京出差。得知消息,他辗转6小时到达现场,坚守三天三夜。在所有的媒体离开现场时,他为新华社获得了独家新闻:一个人奇迹般地存活,该稿次日被国内20多家平面媒体头版整版刊登。
  舟曲泥石流发生后的第四天,陶明开车前往甘肃支援报道。由于道路中断,他几经周折,夜里3点到达舟曲县城,随即开始采访,4点发出第一组照片。在舟曲特别艰难的三天里,他发稿100多幅,其中《女儿,爸爸再为你编一次辫子》引起媒体的共鸣,感动了无数读者。9月1日,在教育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0年全国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大型活动中,照片中的“爸爸”被邀请到现场,讲述女儿的故事,全国中小学生和观众为被毁的舟曲中小学校热情捐款。
  我曾经问陶明:“很多时候新闻发生的地方你并不熟悉,比如汶川、舟曲等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都不便利,你怎么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排除干扰,最快时间赶到现场?”陶明露出了他智慧和狡猾的笑容,原来他自有“秘笈”,在十多年的采访经历中,“软硬兼施”地冲往新闻现场,这一招他用得是得心应手。陶明拍照片动作快,表现手法直接朴实,不刻意强调精致、不善于玩弄技巧,他认为新闻照片最大的功能是记录现实。
  陶明性格直率,甚至有点执拗。一旦认准的东西不会轻易放弃,有时会因为一张照片,一段文字说明和编辑理论到底。
  
  捕捉美的同时也不放过丑
  一个人新闻从业几十年,会碰上这样或那样的大事件,更多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极其平凡的小事。新华社有一句行话:年夜饭好做,一日三餐难做。集中力量搞一个大报道不成问题,而要365天的日常报道出彩,绝不容易。而陶明就仰仗他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孜孜以求的勤奋、执着,从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中挖掘新闻。
  1996年12月,西安市青年路小学6年级学生袁军在随母亲回家的路上,掉进路边没有盖的地下井里,经过几天搜救,找到的已是袁军的尸体。当时国内多个城市发生下水道井盖被盗事件,类似事件西安已不是第一次发生。那几天陶明都在琢磨,袁军已经逝去,悲剧现场不可再现,如何用摄影报道报道这个悲剧,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陶明去袁军的家,说服家人找到袁军生前和妈妈合影的照片,又走访袁军就读的学校。袁军的同学们情绪激动地拿出袁军的照片,照片背后写有怀念袁军的话语……拍摄了这些感人的细节,如何选择报道角度也是一个难题。陶明说:在采访中接触了很多群众,都对因市政设施不完善造成惨痛后果深恶痛绝,而采访市政部门得到的情况是:80%的缺失井盖是被盗窃当废铁卖了。这组图片报道最终以《盗井盖者 噬人》为题发出,众多媒体刊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公安部紧急发文,要求各地严厉打击盗井盖者。
  陕西汉中市的一个广场年年翻新,百姓对此议论纷纷。而这座被誉为秦巴山中明珠的小城,街道上居然有20余个十字路口“无钱”安装红绿灯。陶明对汉中很熟,针对老百姓议论,他拍摄了一组《陕西汉中:有钱折腾俩广场 无钱安装红绿灯》的图片报道,给当地政府敲了警钟。很快问题被解决了:广场没有被折腾,所有该安装红绿灯的路口均“红灯停,绿灯行”了。
  在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中,陶明所发的问题性报道是比较多的。《山区学童何其苦 上学须过钢丝桥》、《延安部分希望小学竟成“豆腐渣”》、《政府建豪楼 农民居陋室》、《小造纸厂何时真正关闭》等等,社会反响强烈。大家说,他是捕捉“美”的同时从不放过“丑”。
  陶明朴实而又敏捷,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善于思考又充满活力,心直口快而嫉恶如仇,他对事情的看法黑白分明,经纬清晰。
  据我所知,前些年曾有一位省里的领导看中了陶明,要调他去一个市做宣传部长。他开始也答应了,可仔细想想,又不干了。也许他割舍不下新华社这个广阔舞台——他是一个以新闻为生命,以照片为伴的人。
  新华社就像一个硕大的人才宝矿,拥有太多这样或那样的奇石和宝贝。要把这些奇石变成一颗颗精美的珍珠、宝玉,需要不断地打磨,这要靠内力的努力,也需要外力的推动。
  
  摄影师简介
  陶明,新华社高级记者。1962年10月生于安徽舒城,当过中学教师、新闻干事,1992年从安徽省肥西县委宣传部调新华社陕西分社任摄影记者。2004~2006年任新华社香港分社(亚太总分社)主任记者。曾获全国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先锋模范等荣誉称号,多幅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现任新华社陕北支社社长。
其他文献
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是1862~1887年活跃于上海滩的英国摄影师,他拍摄过很多题材的照片,诸如官员出行、罪犯行刑等新闻时事及社会风俗,并多次在《远东》(Far East)、《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等杂志发表。在清末民初很多西方出版的有关中国的图书中,都大量采用了桑德斯拍摄的照片来图解中国社会。英国著名的东方摄影史学者泰勒·贝内
期刊
初识百诺(BENRO)是从它的三脚架和云台开始的,短短几年里,百诺就从一个单一生产三脚架和云台的企业转变成为能生产多种摄影摄像附件的国内知名摄影附件企业。而且,产品走向了国际。Ranger(游侠)Pro 400N是百诺新近推出的一款针对专业户外摄影爱好者的双肩背摄影包。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这款双肩背摄影包的表现让我满意,现将Ranger Pro 400N双肩背摄影包介绍给大家。    外观时尚用料
期刊
在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中,各种海洋动物在水中游走,时而嬉戏,穿梭在珊瑚之中;时而休憩,享受着美好的时光。面对如此美好的画面,我们更多的是感叹,却难以亲身感受海洋世界的美妙。由于水下拍摄设备昂贵,摄影地点稀缺,又有不少的拍摄限制,因而令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甚至一些专业摄影群体也对水下摄影望尘莫及。难道我们真的要远离这样的拍摄题材吗?其实不然,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拍摄方式和技巧,在水族馆拍摄水下的美景,将海
期刊
7月26日,北京正值盛夏酷暑,距离9月1日“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征稿结束还有一个月零五天。王文澜、解海龙、鲍昆、于文国、李舸、阿音、成卫东、康泰森、柴继军、马宏杰等中国摄影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应本刊之邀聚首新华社,在聆听了大赛主办方之一新华社的代表就比赛基本情况、推介情况、征稿进展等的介绍后,他们围绕大赛的意义、推介渠道及摄影如何关注贫困等话题畅所欲言,其中不乏发人深思的真知灼见,值得摄影者乃至摄影
期刊
摄影所具有的直观的再现力量,自其问世之初就被具社会意识的摄影家所注意。他们开发、运用其于呼吁改革社会的诉求中。约翰·汤姆逊拍摄伦敦街头贫民、雅可布·里斯拍摄来美移民的蜗居、路易斯·海因拍摄雇佣童工等实践,成为运用摄影来暴露、对抗邪恶的滥觞。  贫困的定义因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不同而有变化。显然,我们关注贫困,如果能够以锐利的思考与有力的影像去丰富有关贫困的概念与思考,而不是固化、窄化贫困的定义,那就
期刊
百诺(BENRO)专业摄影脚架云台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最近,我使用了百诺的行者系列C1190T B0新款平板三脚架套装。这是一款极具个性化设计、便于携带、适宜旅行摄影的三脚架套装。其创新的设计理念用“一”字形本体代替了原来的由三角形设计的三割座,采用了平板一字并排收拢。错位伸张三脚鼎立的设计结构,使得脚架收拢时更紧凑和合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打破了过去对平板脚架在稳定性上的顾虑,切实感受到百
期刊
一到新闻总署,就见到最崇拜的两个人  解放前夕,我正在上海东吴大学读法律二年级。听说华东新闻学院要招人,为新中国培养新闻人才。但它有个条件,要大学二年级以上才能报考。因为法律跟新闻有点关,我就去报名。一看,都是有名的人,当时上海报纸的主编、副主编都去报名了。我一看这些人来我怎么比啊!结果他们都没被录取,那些人背景都有些复杂。那个时候主要是政治审查,政审我没有问题,学生嘛,单纯,而且进步,是学生会介
期刊
这期的摄影人爱读书,我为大家选择了两位纪实摄影风格的摄影师,一位是湖北的“九头鸟”大哥宋刚明,现为影像学教授,享受长江学者待遇;一位是出自中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编辑马宏杰。  如果是本刊的老读者,对宋刚明先生一定不陌生,他的器材使用心得及专栏“宋呆子侃影”,曾是许多读者的必读文章。他追踪多年拍摄出版的《戒毒女》,揭示了中国社会进步过程中的疮疤,虽然有许多记者都关注这个题材,并进行了多视角的
期刊
高清影像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可谓瞬息万变,技术的改进势必会造成拍摄设备——DV的功能进化。佳能DV作为当今市场的主流DV产品也在今年的新品中增加了很多有用的功能。  在了解高画质图像的成像过程之前,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一些FULL HD的概念。FULL HD是数字电影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也是全高清视频影像的标准,它的有效显示分辨率为1920×1080。正是因为使用了更大画幅和更精密的像素
期刊
编者按:“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截至7月中旬已收到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多国的投稿2000多幅,其中不乏佳作。有意以摄影关注贫困的摄影师们,应该了解哪些历史,避免走进哪些自觉或不自觉的误区,还有没有拓宽题材表现范围的可能?本刊特约著名摄影评论家、策展人胡武功和顾铮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思考。    “拍摄贫穷”当下很热,也终于成为主流传媒的话题,虽然晚了一些,毕竟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普世价值。其实,早在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