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江西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全省生产总值达12948.5亿元,增长11%,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与经济发展相比,美丽江西的生态建设更加令人关注。2013年3月5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举行开放日活动,80家境内外媒体156名记者参与采访。如何保护江西秀美的景色和良好的生态、改善江西的环境、建设美丽江西,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江西省省长鹿心社说:“我心中的美丽江西,要天蓝水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为此,我们每年要投入将近300亿元,用于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崛起
鹿心社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潜力所在。江西将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积极破解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难题,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鹿心社表示,保护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发展速度产生影响。如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种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必须统筹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通过发展经济更好地促进生态保护,实现科学发展。因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按照‘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要求,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目前,江西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98.65万亩,鄱阳湖综合整治扎实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取得成效。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水和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鹿心社说,2013年,江西将更大力度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成植树造林230万亩以上;加大对“五河一湖”保护力度,实施鄱阳湖湿地、东江源头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工程,加强越冬候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开展六大节能工程,实施节能技改、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等项目,力争形成年节能20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推进20个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实行循环化改造。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
鹿心社说:“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民生投入只能加大,不能削弱。”
民生一诺重千金。近年来,江西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到新增财力“四个倾斜”,即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倾斜。从2007年起,江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每年解决一批带普遍性的民生问题,这些年全省累计投入1550多亿元用于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
今年,江西的民生步伐将进一步加大。鹿心社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江西将筹集财政性资金700亿元,集中办好76件实事,包括免费培训28万工人,将儿童白血病等20种大病纳入保障范围,新开建32.24万套保障性住房,力争全年脱贫80万人等。
具体到就业方面,江西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免费培训省内工业园区员工28万人,创业培训8万人。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培养6000名农民大学生。此外,加大支持青年创业的力度,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亿元。
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江西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95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00万。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孤儿、城镇“三无”特困群众月人均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将儿童白血病等20种大病纳入保障范围。
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按照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省委、省政府决定,江西要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注重做大总量,更注重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鹿心社表示,围绕这一目标,2013年,江西将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努力形成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格局。
首先,加快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龙头昂起”。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做大做强汽车、新材料、食品及生物医药三大千亿产业,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九龙湖新城、金融商务区和“六大商圈”等建设。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引导石化、钢铁、船舶等重化工业在九江沿江地区集中布局,促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公共码头和物流园区建设,力争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以昌九工业走廊为纽带,推动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两大经济板块融合发展,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和互动互补的城镇群。
同时,大力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争取国家尽快批复《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和央企帮扶工作。抓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瑞金于都兴国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等重大振兴平台建设。支持规划建设赣州章康新区。推动赣县、南康、上犹与赣州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推进吉泰走廊发展,打造重要增长带。着力解决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突出民生问题,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和道路建设。
此外,积极支持赣东赣西经济板块“两翼齐飞”。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沿沪昆线两翼区域生产力布局。推动上饶、景德镇、鹰潭、抚州积极参与长三角、闽三角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航空制造、新型电子、机电光学、铜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研究推进昌抚一体化。培育和发展新宜萍城镇密集带,推进新余、宜春、萍乡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工业及建筑陶瓷产业集聚区。
江西介绍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
江西蓝图
今后五年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力争实现“三个总量翻番、三个达到或接近、一个全国领先”的总体目标,即到2017年,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力争基本公共服务、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故事;
江西提案
连日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西代表团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参政履职。截至3月15日中午12时,共向大会提交议案6件,建议189件,质量和数量较往年都有新的提高。
与经济发展相比,美丽江西的生态建设更加令人关注。2013年3月5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举行开放日活动,80家境内外媒体156名记者参与采访。如何保护江西秀美的景色和良好的生态、改善江西的环境、建设美丽江西,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江西省省长鹿心社说:“我心中的美丽江西,要天蓝水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为此,我们每年要投入将近300亿元,用于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崛起
鹿心社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潜力所在。江西将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积极破解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难题,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鹿心社表示,保护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发展速度产生影响。如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种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必须统筹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通过发展经济更好地促进生态保护,实现科学发展。因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按照‘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要求,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目前,江西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98.65万亩,鄱阳湖综合整治扎实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取得成效。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水和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鹿心社说,2013年,江西将更大力度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成植树造林230万亩以上;加大对“五河一湖”保护力度,实施鄱阳湖湿地、东江源头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工程,加强越冬候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开展六大节能工程,实施节能技改、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等项目,力争形成年节能20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推进20个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实行循环化改造。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
鹿心社说:“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民生投入只能加大,不能削弱。”
民生一诺重千金。近年来,江西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到新增财力“四个倾斜”,即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倾斜。从2007年起,江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每年解决一批带普遍性的民生问题,这些年全省累计投入1550多亿元用于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
今年,江西的民生步伐将进一步加大。鹿心社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江西将筹集财政性资金700亿元,集中办好76件实事,包括免费培训28万工人,将儿童白血病等20种大病纳入保障范围,新开建32.24万套保障性住房,力争全年脱贫80万人等。
具体到就业方面,江西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免费培训省内工业园区员工28万人,创业培训8万人。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培养6000名农民大学生。此外,加大支持青年创业的力度,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亿元。
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江西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95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00万。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孤儿、城镇“三无”特困群众月人均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将儿童白血病等20种大病纳入保障范围。
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按照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省委、省政府决定,江西要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注重做大总量,更注重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鹿心社表示,围绕这一目标,2013年,江西将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努力形成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格局。
首先,加快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龙头昂起”。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做大做强汽车、新材料、食品及生物医药三大千亿产业,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九龙湖新城、金融商务区和“六大商圈”等建设。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引导石化、钢铁、船舶等重化工业在九江沿江地区集中布局,促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公共码头和物流园区建设,力争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以昌九工业走廊为纽带,推动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两大经济板块融合发展,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和互动互补的城镇群。
同时,大力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争取国家尽快批复《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和央企帮扶工作。抓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瑞金于都兴国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等重大振兴平台建设。支持规划建设赣州章康新区。推动赣县、南康、上犹与赣州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推进吉泰走廊发展,打造重要增长带。着力解决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突出民生问题,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和道路建设。
此外,积极支持赣东赣西经济板块“两翼齐飞”。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沿沪昆线两翼区域生产力布局。推动上饶、景德镇、鹰潭、抚州积极参与长三角、闽三角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航空制造、新型电子、机电光学、铜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研究推进昌抚一体化。培育和发展新宜萍城镇密集带,推进新余、宜春、萍乡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工业及建筑陶瓷产业集聚区。
江西介绍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
江西蓝图
今后五年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力争实现“三个总量翻番、三个达到或接近、一个全国领先”的总体目标,即到2017年,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力争基本公共服务、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故事;
江西提案
连日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西代表团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参政履职。截至3月15日中午12时,共向大会提交议案6件,建议189件,质量和数量较往年都有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