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总是围绕某些问题来进行的,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通常是以讨论问题的形式出现。因此,要使合作学习富有成效,一定要巧妙设计讨论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带着思考、带着热情去主动探索,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
关键词: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合作学习;默契;有效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促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是我的课题名称。谢谢!编号是“GDESH010”
合作学习也是近年来流行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很多学生欢迎。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但是,合作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很多方面,其中,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就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质量。有好的学习方式,还应设计好的学习问题,确定好的学习内容,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能。
然而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这就很难体现合作的价值。寻找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增值”的重要途径,不再徒劳地提问,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更默契和高效呢?
一、一个巧妙的问题的提出,必须以下面两点为前提
(一)问题要有价值,使学生感兴趣。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要盡可能与他们已有的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觉得“问题值得讨论”,并愿意讨论。
这些问题也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集体研究,不要提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抓住提问的时机。
合作学习的时机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默契性和效率。一般而言,课堂教学中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教师就应抓住时机进行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此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众人拾柴火焰高”;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此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起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效果。
二、巧妙的问题设计,必须思考几个问题
(一)问题是否有层次性
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原则。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四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难点,应象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问题设计具有梯度,符合学生思维习惯。
(二)问题是否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每种答案的背后有不同逻辑推理和事实依据时,才能为学生的辩论提供可能。在辩论中,学生要想让自己的意见被别人接受,就会不断地搜集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还要找出别人的“缺陷”,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便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还会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问题是否符合学生水平。
我国教师将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形象地比喻为“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我们也知道,合作的基础是培养默契。而默契的培养则源于彼此的熟悉程度、思想的碰撞程度和彼此的水平是否相当等。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表层,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限;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即使合作学习也解决不了,不仅达不到学习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难度适中的问题应该是单个学生不能解决或很难解决而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
(四)问题是否有探索性。
合作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问题的解决,更在于组员之间共同探索、挖掘出问题的深刻内涵,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探索性或者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组员在相互启发、共同思考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思考能力。
三、问题该如何设计,合作才更默契、更高效?
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其中最主要一点的是依据不同的题型,设计不同的问题。
(一)多途径判断思考型——探究性问题。
根据学生喜欢探究、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设计探究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的过程。而有了发现,不论是对是错,是浅还是深,学生总爱向老师炫耀一番。这时学生的合作探讨的需求便产生了。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我问:“范进中举后竟然发疯了。请问他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吗?”学生对这个探究问题表现出了较浓厚的兴趣,纷纷议论着。最后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很活跃。
(二)多渠道合作交流型——开放性问题。
由于开放性问题产生的是多元解答,学生能通过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学生们总想和同学、老师述说、交流,以便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维护自尊,获得自信,赢得同学的尊敬,在班里取得相应的地位。因此,开放性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合作的动机。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我不失时机地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分组讨论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个片段,力求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结果在小组中,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出现了许多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见解。
(三)多角度观点阐述型——辩论性问题。
针对学生好胜、喜欢争论等特点,在教学中设计辩论性的问题,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够激发他们合作的心理需要。比如在教学鲁迅的《祝福》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祥林嫂是死于贫穷还是死于封建礼教?”在让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再分正反两方展开合作交流。
(四)多方式问题解决型——矛盾性问题。
学生身心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设计矛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认知、情感、生活经验等的矛盾冲突,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解决的迫切心理。这时,老师及时地让学生们合作探究,正切合他们的心理所需,当然能收到合作的高效。例如在教鲁迅的《风筝》一文时,我设计了这一个问题:“这个题目,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群孩子在户外很开心地放风筝。可是鲁迅先生却很讨厌弟弟放风筝,还故意把弟弟的风筝踩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问题一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上的冲突,他们迫不及待阅读课文,找寻因果,为下一步调动合作内需打下了基础。
此外还有假设型、发散型问题的设计,在此不作展开。
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燃烧激情的舞场,是浇注热血的圣坛,是青春飞扬的草地。用心而巧妙地设计问题吧,让他们在小组高效合作中唱尽课堂的主角,尽演生命的狂欢!
参考文献:
[1]《优质提问教学法》,(美)沃尔什、(美)萨特斯著,刘彦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教育心理学》,边玉芳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李葵珍,女,(1980-年),广东高要市人,本科,文学学士,高要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合作学习;默契;有效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促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是我的课题名称。谢谢!编号是“GDESH010”
合作学习也是近年来流行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很多学生欢迎。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但是,合作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很多方面,其中,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就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质量。有好的学习方式,还应设计好的学习问题,确定好的学习内容,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能。
然而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这就很难体现合作的价值。寻找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增值”的重要途径,不再徒劳地提问,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更默契和高效呢?
一、一个巧妙的问题的提出,必须以下面两点为前提
(一)问题要有价值,使学生感兴趣。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要盡可能与他们已有的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觉得“问题值得讨论”,并愿意讨论。
这些问题也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集体研究,不要提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抓住提问的时机。
合作学习的时机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默契性和效率。一般而言,课堂教学中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教师就应抓住时机进行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此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众人拾柴火焰高”;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此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起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效果。
二、巧妙的问题设计,必须思考几个问题
(一)问题是否有层次性
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原则。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四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难点,应象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问题设计具有梯度,符合学生思维习惯。
(二)问题是否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每种答案的背后有不同逻辑推理和事实依据时,才能为学生的辩论提供可能。在辩论中,学生要想让自己的意见被别人接受,就会不断地搜集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还要找出别人的“缺陷”,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便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还会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问题是否符合学生水平。
我国教师将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形象地比喻为“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我们也知道,合作的基础是培养默契。而默契的培养则源于彼此的熟悉程度、思想的碰撞程度和彼此的水平是否相当等。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表层,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限;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即使合作学习也解决不了,不仅达不到学习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难度适中的问题应该是单个学生不能解决或很难解决而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
(四)问题是否有探索性。
合作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问题的解决,更在于组员之间共同探索、挖掘出问题的深刻内涵,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探索性或者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组员在相互启发、共同思考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思考能力。
三、问题该如何设计,合作才更默契、更高效?
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其中最主要一点的是依据不同的题型,设计不同的问题。
(一)多途径判断思考型——探究性问题。
根据学生喜欢探究、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设计探究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的过程。而有了发现,不论是对是错,是浅还是深,学生总爱向老师炫耀一番。这时学生的合作探讨的需求便产生了。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我问:“范进中举后竟然发疯了。请问他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吗?”学生对这个探究问题表现出了较浓厚的兴趣,纷纷议论着。最后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很活跃。
(二)多渠道合作交流型——开放性问题。
由于开放性问题产生的是多元解答,学生能通过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学生们总想和同学、老师述说、交流,以便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维护自尊,获得自信,赢得同学的尊敬,在班里取得相应的地位。因此,开放性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合作的动机。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我不失时机地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分组讨论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个片段,力求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结果在小组中,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出现了许多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见解。
(三)多角度观点阐述型——辩论性问题。
针对学生好胜、喜欢争论等特点,在教学中设计辩论性的问题,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够激发他们合作的心理需要。比如在教学鲁迅的《祝福》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祥林嫂是死于贫穷还是死于封建礼教?”在让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再分正反两方展开合作交流。
(四)多方式问题解决型——矛盾性问题。
学生身心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设计矛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认知、情感、生活经验等的矛盾冲突,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解决的迫切心理。这时,老师及时地让学生们合作探究,正切合他们的心理所需,当然能收到合作的高效。例如在教鲁迅的《风筝》一文时,我设计了这一个问题:“这个题目,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群孩子在户外很开心地放风筝。可是鲁迅先生却很讨厌弟弟放风筝,还故意把弟弟的风筝踩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问题一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上的冲突,他们迫不及待阅读课文,找寻因果,为下一步调动合作内需打下了基础。
此外还有假设型、发散型问题的设计,在此不作展开。
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燃烧激情的舞场,是浇注热血的圣坛,是青春飞扬的草地。用心而巧妙地设计问题吧,让他们在小组高效合作中唱尽课堂的主角,尽演生命的狂欢!
参考文献:
[1]《优质提问教学法》,(美)沃尔什、(美)萨特斯著,刘彦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教育心理学》,边玉芳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李葵珍,女,(1980-年),广东高要市人,本科,文学学士,高要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个性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