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4年7月24日~25日,第四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工作交流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作为工作交流会的主办方,我刊特开设专题收录会议综述、主题报告,展示交流会成果,借助杂志及网站(http://www.cmee-online.com/)平台与大家交流、分享。
第四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工作交流会由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处长乔玉全等作主题报告,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诗海对交流会工作报告进行点评。北京、上海、天津、太原、南京、广州、成都、南昌、石家庄、呼和浩特、郑州、长春、兰州、武汉、福州、杭州、深圳、青岛、宁波、厦门等60多多个城市的300余名教育装备部门及学校代表应邀参会,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到会交流,德州仪器、北京中庆、上海顺途、北京鸿合等教育装备企业积极参与。
本届工作交流会共收到有效论文218篇,评选出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万翾《且行且思考—南昌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思考》等优秀论文70篇;共收到教育装备视频交流案例64个,分组提名推荐案例28个,评选出《北京市东城区教育装备工作风采》等优秀案例7个。2天的会期共进行了3场大会主报告和2场分会场报告,主题报告共计35份,其中装备工作报告25份、企业产品报告10份。与会人员围绕主题“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聚焦“教育装备专业发展与宏观治理”“区域教育装备改革与发展”“功能教室规划建设”“教育装备采购实施”“教育装备管理绩效”“教育装备与学习环境构建”等热点问题,在教育装备的多个领域、多个层面与多个环节展开了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的交流与研讨。
一、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与宏观治理
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社会和教育自身对教育装备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教育装备工作自身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教育装备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如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时代命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育装备在理论上的突破、业务上的提升、人才上的积累以及贡献上的增加,使得专业化发展态势初显,不断促进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装备近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乔玉全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破题,同与会者分享了深化课程改革与教育装备工作的设想与思路。乔玉全认为,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成为重要内容。他强调,推动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走向融合必须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提升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在认识和工作上协同发力。在认识上,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充分认识和发挥实验教学育人功能,明确中小学实验教学目录和质量要求,推动实验教学全面普及和提高,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在工作中,要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加强和改进技术装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效益,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应用先进教育技术装备,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建立健全懂教育教学的技术装备管理队伍;大力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进程。
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主任丁书林归纳了当前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了破解困境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该市推进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情况。丁书林指出,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困境,即政策之困、理论之困、实践之困、人才之困,其表现为行政支持不力、工作体系不畅、理论研究不够、人才队伍匮乏。针对这些问题,他从五方面介绍了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破解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困境的思考与探索:第一,转变思想,营造专业化发展氛围;第二,强化研究,建造专业化发展基础;第三,建设平台,创造专业化发展空间;第四,提升队伍,塑造专业化发展核心;第五,争取政策,构造专业化发展保障。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后有为阐释了他对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理解,介绍了南京市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做法。后有为从利伯曼专业标准出发,提出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三个基本观点:教育装备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装备有自己独立的内涵与体系,教育装备应与其他体系协同发展。他认为教育装备的专业内涵包括建设、配备、管理三个方面。在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方面,强调装备部门需弄清自身职责与专业分工,通过率先装备与提升自己,推动装备工作的专业化,只有装备部门率先实现信息化,才有能力与资格去推动教育的信息化。
二、区域教育装备改革与发展
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文化、教育情况也有差异,形成了特征各异的区域教育生态。教育装备作为区域教育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带有本区域教育的基本属性,也参与区域教育的动态发展,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与服务。针对教育装备如何服务区域教育发展,区域教育装备如何转型、升级、提高绩效等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太原市教育装备中心坚持“强管理、重应用、促均衡、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创新推动工作,重视多支队伍建设,使教育装备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该中心主任许原芝从“加大资金投入,建好教育平台”“加强实验教学,完善装备体系”“掌握时代脉搏,开展读书活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路”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太原市教育装备的改革与发展情况。
为了让“佛山教育”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成功构建创新型学习环境,佛山市教育装备部门不仅编印了《佛山市教育装备建设指南(试行)》,还以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统筹各学段,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负责人区建峰指出,该市将教育装备创新的突破口放在现有基础学科(数学、科学技术等)的跨学科创新实验探索方面,同时以综合实践等课程作为补充,将STEM理念融入实验室、活动室等功能室的建设中。区建峰还介绍了该市正在积极开展的教育装备改革与创新发展研究,该研究以构建学习者能力发展为核心,依托科学技术,以仪器装备为载体,开展装备综合应用,旨在培养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校产基建管理站党支部书记蒋荇认为,运维服务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重点部分,是对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对于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该站通过对多媒体设备、厨房设备、空调设备的专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不重视设备的清洗、维护以及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而服务外包又面临维修企业的资质、维修人员能力水平、维修人员的诚信等诸多难以把控的问题,严重困扰学校领导和总务教师。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尝试建设区域运维服务保障体系,统一集中管理,推进运维服务的社会化、信息化、节约化,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对全区学校的多媒体、空调、厨房实施全面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针对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问题,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电教馆馆长曾乾炳认为,在信息化和“新课改”的双重背景下,急需提升的绝不仅仅是教师的ICT能力,而应该是TPACK能力(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曾乾炳指出,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应用,而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能力问题是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设备能否高效应用的瓶颈性问题。
三、教育装备采购实施
采购是教育装备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多位来自教育装备采购一线的工作者汇报了他们的政策理解、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
青岛平度市教体局装备中心主任朱风彬对县域教育装备政府采购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他指出,县域教育技术装备政府采购任务最重、问题最多、竞争最激烈,采购人、领导、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部门、专家都可能“绑架”项目,教育装备市场招标被废标的多、项目被搁浅的多、人员被调整的多,科室人员从业安全、分管事业发展安全、执业过程操作安全值得关注。有鉴于此,他认为装备采购核心导向应该是“规范采购,保证质量”,采购工作专业化发展要重视人员专业化、预算科学化、招标精细化、采购规范化,采购人员岗位履职要有大局意识、产品定型要有品牌意识、投资核算要有市场意识、标准确立要有公平意识、招标投标要有安全意识、项目建设要有精品意识。在教育装备采购实践中,平度市强化装备专业技术和采购专业技能两大支撑,抓好立项、招标文件编制、招标与投标、履约验收四个采购环节。具体做法是:立项前掌握学校的实际需要、掌握装备项目的主流产品、把握市场价格;经过充分论证后,遵照《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招标文件,明确核心质量标准,把握变数和定数;在招标与投标中,建立专家库,动态抽聘项目专家,严格把控质量,建立招标预警机制,争取管理和监督部门能及时参与监察,共同做好招标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履约验收中,合同文本的内容、要求保持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高度一致,加强施工过程和隐蔽工程的监管,成立以采购人、合同履约管理成员、外聘技术专家为主要成员的验收小组,分层实施验收。为了确保采购工作的长远成效,平度市出台了《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技术装备采购工作的意见》,逐步建立了采购标准和采购流程,完善专家库、厂(商)家资料库、政策法规库和档案库建设。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招标科科长杨峰结合岗位工作,详细论述了政府采购中如何成为合格的采购人。他指出采购人要与供应商、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处理好合作与制约的关系,采购中要明确技术标准、做好招标文件、熟悉政采法令、依法履行职责。他强调,做好采购人是个技术活,基线在于恪守法律,关键在于实践历练。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技术科科长宋涛基于合作型博弈理论提出了合同履约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宋涛从博弈的五大要素展开论述,即博弈的参与者、博弈的信息、博弈的规则、博弈的顺序、博弈的收益。具体来说就是:在时间上要抓住履约节点,包括合同签署、项目实施、工程验收等关键时机;针对博弈中的商务资质、产品信息、交付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可以采取阅读各种文件报告、善用样品、质量检测、征求团队意见等方法来改变;完善规则与流程,实施形成性评价,重视中间环节,科学界定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尺度;不断自我提升,提高专业素养。
对于提高教育技术装备采购工作的有效性,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技术装备科科长卢红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做法。卢红旭认为,采购工作的有效性包括需求方案可行性、采购工作可靠性和项目实施绩效性,提高采购工作的有效性应该从需求方案、采购流程、项目跟踪三个方面着手。杭州的做法是坚持把有效性放在首位,以专项培训提高需求方案可行性、多层把关提高采购工作可靠性、项目跟踪提高项目实施绩效性,建立技术审核制、用户代表库,实行电子化评标,注重采购文件编制的科学性、采购过程的程序性、采购信息的公开性、采购工作的廉洁性、采购项目的绩效性,落实项目实施流程制度和教育技术中心监督验收制度。
成都市双流县教育局教仪电教站副站长周根源认为,教育装备必须规范采购流程、完善采购档案,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教育装备的质量。规范的采购流程保证了教育技术的质量,科学的档案管理再现了采购工作的真实过程,两者结合推进了教育装备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功能教室规划建设
功能教室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功能教室的功能发挥离不开教育装备设施的保障和促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功能教室需要升级换代,新的功能教室又在不断涌现,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功能教室,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在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发现创新”的教学理念。数学能不能也像理化生一样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呢?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余青松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积极投身数学探究实验室建设,开展数学教学研究。余青松介绍了广州市开展数学探究实验室建设的情况,已有12所学校参加了实验研究,建成了一个配备图形计算器的数学探究实验室。下一步,广州市将继续推进数学探究实验室试点建设工作,完善数学教学模型配套,并将联合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与学校骨干教师协同研究,提出数学探究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指导性意见。 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是当前教育装备的一大热点。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市场部主管蔡可介绍了该厂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方案。该方案强调学校心理辅导室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教师及家长进行心理辅导、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具体包括关注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开发学生潜能、辅导或及时转介、开展学校教职员工培训、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等。心理辅导室的整体设计综合考虑了环境要求(选址、面积、装修装饰等)、功能区划分与设备配置、培训与应用指导。蔡可展示了中小学、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效果图,介绍了认知训练区、放松区、职业测评区、个体辅导区、沙盘游戏区等多个功能区的设备配置。
宁波GQY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文清介绍了该公司的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及相关设备、软件,指出创新实验课程体系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该体系以知汇云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开发了数字实验室、3D课堂、物联网温室植物培养、潮汐式智能路灯、高效复合水处理等项目,并从整体解决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导师计划、互动式平台五个方面推进实验教学的应用。
五、教育装备与学习环境构建
学习环境的构建与教育装备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教育装备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设计、建设、优化学习环境,而学习环境的功能发挥也正是教育装备效益的反映。正因为这样,各级各类的教育装备主管部门以及各个领域的教育装备工作者都在关注、思考、研究学习环境的构建。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理科研究室主任刘强作了题为《学习环境和教育装备变革与发展的新视野》的报告。刘强指出,人类生活环境正在由自然生态系统向数字生态系统变迁,人类社会正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转变,而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一次重大转折、每个转型时期,原有教育理念主导下的教育格局就不能适应变革的需求,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实践以及新的教育机构就会出现;这就需要从更广泛的背景来看教育装备所面临的挑战,即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必须将教育装备及其功能放在社会大变革、新技术革命、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加以重新审视;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发生改变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体系。学习环境是指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包括教学空间、空间的布局、技术工具(硬件设备设施、资源)及其扮演的角色、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氛围等要件;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想的教室应该具有开放、平等、舒适和多功能等基本要素。探索新型学习环境的构建,关键是教育的先进性而不是技术的先进性,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通过创新教学设计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关于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刘强认为,教育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配置、应用、管理与评估有效组织起来的“巨”系统。教育装备的专业化发展,要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法创新,努力建立起包括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制度体系、人才体系、学术体系在内的教育装备专业体系。此外,刘强还介绍了新型学习环境建设标准研究、未来教室的设计研究、教室环境质量测评框架和测评工具的研究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进展情况。
本届工作交流会顾问龙树基解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点,提出了“以创新的信息化及科学玩教具为主体,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学前教育的学习资源”的观点。龙树基指出,当前幼儿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如多媒体、“园园通”、监控系统等大多是管理者的工具,缺少幼儿自主操作的信息化玩具。我们应该努力让幼儿感知和体验信息化环境,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学前教育五大领域。
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王元中认为,装备标准应与办学特色相适应,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文件中“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的装备要求已不能或很难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此,该校围绕特色发展,采取校内资源和区域资源的统筹协调的方法来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扩充“规划建议”内涵或增加“学校自选”项目,以满足学校特色建设需要,通过将学校配置与学校教学优势相结合、现代教学技术装备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学校配置与强化传统特色相结合的办法,实现教学技术装备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Dr.Ng Wee Leng介绍了图形计算机融入新加坡高中数学课程的情况。新加坡教育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形计算器可以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图形计算器能够为学习者开展数学探究、数学实验、问题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自2006年起,新加坡教育部明确要求全国高中数学课程全面使用图形计算器教学。实践表明,图形计算器有利于学生掌握函数知识的重点,为改进数学教学创造了条件,为师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创造了有利的情境;同时,不能过分夸大图形计算器的作用,不能看到图形计算器的弊端就弃而不用,使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来自台湾的王绪溢博士分享了云端智慧学校和一对一学习的观点和做法。在他看来,智慧教室的目标是易学易教,E化必须覆盖教学的完整流程(包括课堂教学、评量、诊断、补救四个环节的E化)。电子书包应该具备5R功能,即Reading(电子书)、Research(搜寻)、Response(互动反馈)、Report(诊断报告)、Remediation(补救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伙伴和小老师。王绪溢设计并实施了一对一云端智慧学校建设,其路线是:智慧教室—智慧教师—智慧课堂—一对一教学—智慧学校。
六、教育装备管理绩效
如何提高教育装备管理绩效是一个热点问题。在实践中,部分地区和学校摸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实用做法。
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设备管理科杨先勇分享了该市利用图书管理平台干预师生阅读行为、提高管理效益的经验。成都市在图书管理中发现全市图书的流通情况无法有效监控、中小学校的图书配置不能有效掌握、师生阅读情况和需求情况无法把握等情况,导致师生借阅情况不理想,于是开发了成都市中小学数字化图书管理共享平台。该平台利用阳光阅读频道、新书推荐、读者排行榜、图书排行榜、阅读分享等板块功能,对师生阅读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利用“读者排行榜”,展示近90天以来的借阅量排名前100位读者,激发师生阅读兴趣;利用数字图书共享管理平台,整合全市1 300余所学校的图书馆,建成拥有藏书3 000多万册的“超级图书馆”,方便师生检索;“借阅排行榜”适时展示教师最喜爱的10本书、学生最喜爱的10本书,引导师生选好书、读好书;利用图书平台统计数据,实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数量、阅读偏好、阅读时间、阅读质量等,分析学生阅读行为,找到学生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帮助学生把握阅读方向;“管理心得”可以展示全市各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心得,促进学校图书管理教师的交流学习,增强对师生阅读的指导能力。通过近两年平台上的宣传和各区(市)县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多的学生体会到了读书带来的好处,提高了全市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多方面效益提升。
成都市成华区双林小学充分发挥学校科技馆装备优势,提高了科技馆的利用绩效,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该校副校长姚劲介绍了“室内+室外、校内+校外”的学校科技馆建设思路,形成了包括基础体验平台(科学实验室、教室)、专项体验平台(学校生命馆、天文馆、综合馆等)、活动区体验平台(海模室、赛车区、机器人室、学校植物园等)、延伸体验平台(公园、海洋馆、生活区等)的学校科技馆体系,重视与学科课程的对接,挖掘科技馆课程的价值,发挥“一馆多能”,有效管理和科学评价科技馆效益。通过这些措施,该校科技馆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提升了装备的效益,为学生的现代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七、工作交流报告点评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诗海对大会交流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本次工作交流会有三大特点,一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二是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三是上下联动、各具特色,很有意义,很有质量,很受启发。刘诗海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要抓住两个核心,一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二是核心能力培养需要的核心装备。教育需要新技术,技术要为教育服务;新技术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会给教育插上翅膀;要注意技术的两面性,要加强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技术的使用要讲科学。
综上所述,本次工作交流会响应国家重大政策,关注教育发展实情,立足教育装备实践,展望教育装备工作提升之路,以“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为主题,交流探讨了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思考与认识、教育装备治理结构的建设与完善、教育装备服务能力建设与绩效管理等问题,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交流热烈,讨论深入。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人员进一步认识了专业化发展含义,加深了对教育装备服务学校建设和学生发展的理解,分享了教育装备采购等治理结构建设的经验做法,这将有助于推进各地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进程,也将对落实教育部2014年“提高公共教育装备服务水平”的工作要点发挥促进作用。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14年7月24日~25日,第四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工作交流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作为工作交流会的主办方,我刊特开设专题收录会议综述、主题报告,展示交流会成果,借助杂志及网站(http://www.cmee-online.com/)平台与大家交流、分享。
第四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工作交流会由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处长乔玉全等作主题报告,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诗海对交流会工作报告进行点评。北京、上海、天津、太原、南京、广州、成都、南昌、石家庄、呼和浩特、郑州、长春、兰州、武汉、福州、杭州、深圳、青岛、宁波、厦门等60多多个城市的300余名教育装备部门及学校代表应邀参会,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到会交流,德州仪器、北京中庆、上海顺途、北京鸿合等教育装备企业积极参与。
本届工作交流会共收到有效论文218篇,评选出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万翾《且行且思考—南昌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思考》等优秀论文70篇;共收到教育装备视频交流案例64个,分组提名推荐案例28个,评选出《北京市东城区教育装备工作风采》等优秀案例7个。2天的会期共进行了3场大会主报告和2场分会场报告,主题报告共计35份,其中装备工作报告25份、企业产品报告10份。与会人员围绕主题“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聚焦“教育装备专业发展与宏观治理”“区域教育装备改革与发展”“功能教室规划建设”“教育装备采购实施”“教育装备管理绩效”“教育装备与学习环境构建”等热点问题,在教育装备的多个领域、多个层面与多个环节展开了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的交流与研讨。
一、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与宏观治理
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社会和教育自身对教育装备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教育装备工作自身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教育装备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如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时代命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育装备在理论上的突破、业务上的提升、人才上的积累以及贡献上的增加,使得专业化发展态势初显,不断促进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装备近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乔玉全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破题,同与会者分享了深化课程改革与教育装备工作的设想与思路。乔玉全认为,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成为重要内容。他强调,推动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走向融合必须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提升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在认识和工作上协同发力。在认识上,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充分认识和发挥实验教学育人功能,明确中小学实验教学目录和质量要求,推动实验教学全面普及和提高,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在工作中,要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加强和改进技术装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效益,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应用先进教育技术装备,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建立健全懂教育教学的技术装备管理队伍;大力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进程。
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主任丁书林归纳了当前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了破解困境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该市推进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情况。丁书林指出,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困境,即政策之困、理论之困、实践之困、人才之困,其表现为行政支持不力、工作体系不畅、理论研究不够、人才队伍匮乏。针对这些问题,他从五方面介绍了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破解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困境的思考与探索:第一,转变思想,营造专业化发展氛围;第二,强化研究,建造专业化发展基础;第三,建设平台,创造专业化发展空间;第四,提升队伍,塑造专业化发展核心;第五,争取政策,构造专业化发展保障。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后有为阐释了他对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理解,介绍了南京市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做法。后有为从利伯曼专业标准出发,提出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三个基本观点:教育装备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装备有自己独立的内涵与体系,教育装备应与其他体系协同发展。他认为教育装备的专业内涵包括建设、配备、管理三个方面。在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方面,强调装备部门需弄清自身职责与专业分工,通过率先装备与提升自己,推动装备工作的专业化,只有装备部门率先实现信息化,才有能力与资格去推动教育的信息化。
二、区域教育装备改革与发展
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文化、教育情况也有差异,形成了特征各异的区域教育生态。教育装备作为区域教育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带有本区域教育的基本属性,也参与区域教育的动态发展,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与服务。针对教育装备如何服务区域教育发展,区域教育装备如何转型、升级、提高绩效等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太原市教育装备中心坚持“强管理、重应用、促均衡、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创新推动工作,重视多支队伍建设,使教育装备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该中心主任许原芝从“加大资金投入,建好教育平台”“加强实验教学,完善装备体系”“掌握时代脉搏,开展读书活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路”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太原市教育装备的改革与发展情况。
为了让“佛山教育”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成功构建创新型学习环境,佛山市教育装备部门不仅编印了《佛山市教育装备建设指南(试行)》,还以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统筹各学段,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负责人区建峰指出,该市将教育装备创新的突破口放在现有基础学科(数学、科学技术等)的跨学科创新实验探索方面,同时以综合实践等课程作为补充,将STEM理念融入实验室、活动室等功能室的建设中。区建峰还介绍了该市正在积极开展的教育装备改革与创新发展研究,该研究以构建学习者能力发展为核心,依托科学技术,以仪器装备为载体,开展装备综合应用,旨在培养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校产基建管理站党支部书记蒋荇认为,运维服务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重点部分,是对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对于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该站通过对多媒体设备、厨房设备、空调设备的专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不重视设备的清洗、维护以及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而服务外包又面临维修企业的资质、维修人员能力水平、维修人员的诚信等诸多难以把控的问题,严重困扰学校领导和总务教师。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尝试建设区域运维服务保障体系,统一集中管理,推进运维服务的社会化、信息化、节约化,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对全区学校的多媒体、空调、厨房实施全面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针对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问题,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电教馆馆长曾乾炳认为,在信息化和“新课改”的双重背景下,急需提升的绝不仅仅是教师的ICT能力,而应该是TPACK能力(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曾乾炳指出,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应用,而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能力问题是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设备能否高效应用的瓶颈性问题。
三、教育装备采购实施
采购是教育装备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多位来自教育装备采购一线的工作者汇报了他们的政策理解、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
青岛平度市教体局装备中心主任朱风彬对县域教育装备政府采购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他指出,县域教育技术装备政府采购任务最重、问题最多、竞争最激烈,采购人、领导、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部门、专家都可能“绑架”项目,教育装备市场招标被废标的多、项目被搁浅的多、人员被调整的多,科室人员从业安全、分管事业发展安全、执业过程操作安全值得关注。有鉴于此,他认为装备采购核心导向应该是“规范采购,保证质量”,采购工作专业化发展要重视人员专业化、预算科学化、招标精细化、采购规范化,采购人员岗位履职要有大局意识、产品定型要有品牌意识、投资核算要有市场意识、标准确立要有公平意识、招标投标要有安全意识、项目建设要有精品意识。在教育装备采购实践中,平度市强化装备专业技术和采购专业技能两大支撑,抓好立项、招标文件编制、招标与投标、履约验收四个采购环节。具体做法是:立项前掌握学校的实际需要、掌握装备项目的主流产品、把握市场价格;经过充分论证后,遵照《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招标文件,明确核心质量标准,把握变数和定数;在招标与投标中,建立专家库,动态抽聘项目专家,严格把控质量,建立招标预警机制,争取管理和监督部门能及时参与监察,共同做好招标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履约验收中,合同文本的内容、要求保持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高度一致,加强施工过程和隐蔽工程的监管,成立以采购人、合同履约管理成员、外聘技术专家为主要成员的验收小组,分层实施验收。为了确保采购工作的长远成效,平度市出台了《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技术装备采购工作的意见》,逐步建立了采购标准和采购流程,完善专家库、厂(商)家资料库、政策法规库和档案库建设。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招标科科长杨峰结合岗位工作,详细论述了政府采购中如何成为合格的采购人。他指出采购人要与供应商、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处理好合作与制约的关系,采购中要明确技术标准、做好招标文件、熟悉政采法令、依法履行职责。他强调,做好采购人是个技术活,基线在于恪守法律,关键在于实践历练。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技术科科长宋涛基于合作型博弈理论提出了合同履约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宋涛从博弈的五大要素展开论述,即博弈的参与者、博弈的信息、博弈的规则、博弈的顺序、博弈的收益。具体来说就是:在时间上要抓住履约节点,包括合同签署、项目实施、工程验收等关键时机;针对博弈中的商务资质、产品信息、交付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可以采取阅读各种文件报告、善用样品、质量检测、征求团队意见等方法来改变;完善规则与流程,实施形成性评价,重视中间环节,科学界定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尺度;不断自我提升,提高专业素养。
对于提高教育技术装备采购工作的有效性,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技术装备科科长卢红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做法。卢红旭认为,采购工作的有效性包括需求方案可行性、采购工作可靠性和项目实施绩效性,提高采购工作的有效性应该从需求方案、采购流程、项目跟踪三个方面着手。杭州的做法是坚持把有效性放在首位,以专项培训提高需求方案可行性、多层把关提高采购工作可靠性、项目跟踪提高项目实施绩效性,建立技术审核制、用户代表库,实行电子化评标,注重采购文件编制的科学性、采购过程的程序性、采购信息的公开性、采购工作的廉洁性、采购项目的绩效性,落实项目实施流程制度和教育技术中心监督验收制度。
成都市双流县教育局教仪电教站副站长周根源认为,教育装备必须规范采购流程、完善采购档案,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教育装备的质量。规范的采购流程保证了教育技术的质量,科学的档案管理再现了采购工作的真实过程,两者结合推进了教育装备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功能教室规划建设
功能教室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功能教室的功能发挥离不开教育装备设施的保障和促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功能教室需要升级换代,新的功能教室又在不断涌现,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功能教室,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在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发现创新”的教学理念。数学能不能也像理化生一样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呢?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余青松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积极投身数学探究实验室建设,开展数学教学研究。余青松介绍了广州市开展数学探究实验室建设的情况,已有12所学校参加了实验研究,建成了一个配备图形计算器的数学探究实验室。下一步,广州市将继续推进数学探究实验室试点建设工作,完善数学教学模型配套,并将联合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与学校骨干教师协同研究,提出数学探究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指导性意见。 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是当前教育装备的一大热点。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市场部主管蔡可介绍了该厂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方案。该方案强调学校心理辅导室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教师及家长进行心理辅导、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具体包括关注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开发学生潜能、辅导或及时转介、开展学校教职员工培训、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等。心理辅导室的整体设计综合考虑了环境要求(选址、面积、装修装饰等)、功能区划分与设备配置、培训与应用指导。蔡可展示了中小学、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效果图,介绍了认知训练区、放松区、职业测评区、个体辅导区、沙盘游戏区等多个功能区的设备配置。
宁波GQY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文清介绍了该公司的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及相关设备、软件,指出创新实验课程体系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该体系以知汇云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开发了数字实验室、3D课堂、物联网温室植物培养、潮汐式智能路灯、高效复合水处理等项目,并从整体解决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导师计划、互动式平台五个方面推进实验教学的应用。
五、教育装备与学习环境构建
学习环境的构建与教育装备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教育装备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设计、建设、优化学习环境,而学习环境的功能发挥也正是教育装备效益的反映。正因为这样,各级各类的教育装备主管部门以及各个领域的教育装备工作者都在关注、思考、研究学习环境的构建。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理科研究室主任刘强作了题为《学习环境和教育装备变革与发展的新视野》的报告。刘强指出,人类生活环境正在由自然生态系统向数字生态系统变迁,人类社会正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转变,而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一次重大转折、每个转型时期,原有教育理念主导下的教育格局就不能适应变革的需求,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实践以及新的教育机构就会出现;这就需要从更广泛的背景来看教育装备所面临的挑战,即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必须将教育装备及其功能放在社会大变革、新技术革命、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加以重新审视;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发生改变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体系。学习环境是指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包括教学空间、空间的布局、技术工具(硬件设备设施、资源)及其扮演的角色、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氛围等要件;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想的教室应该具有开放、平等、舒适和多功能等基本要素。探索新型学习环境的构建,关键是教育的先进性而不是技术的先进性,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通过创新教学设计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关于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刘强认为,教育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配置、应用、管理与评估有效组织起来的“巨”系统。教育装备的专业化发展,要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法创新,努力建立起包括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制度体系、人才体系、学术体系在内的教育装备专业体系。此外,刘强还介绍了新型学习环境建设标准研究、未来教室的设计研究、教室环境质量测评框架和测评工具的研究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进展情况。
本届工作交流会顾问龙树基解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点,提出了“以创新的信息化及科学玩教具为主体,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学前教育的学习资源”的观点。龙树基指出,当前幼儿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如多媒体、“园园通”、监控系统等大多是管理者的工具,缺少幼儿自主操作的信息化玩具。我们应该努力让幼儿感知和体验信息化环境,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学前教育五大领域。
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王元中认为,装备标准应与办学特色相适应,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文件中“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的装备要求已不能或很难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此,该校围绕特色发展,采取校内资源和区域资源的统筹协调的方法来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扩充“规划建议”内涵或增加“学校自选”项目,以满足学校特色建设需要,通过将学校配置与学校教学优势相结合、现代教学技术装备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学校配置与强化传统特色相结合的办法,实现教学技术装备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Dr.Ng Wee Leng介绍了图形计算机融入新加坡高中数学课程的情况。新加坡教育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形计算器可以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图形计算器能够为学习者开展数学探究、数学实验、问题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自2006年起,新加坡教育部明确要求全国高中数学课程全面使用图形计算器教学。实践表明,图形计算器有利于学生掌握函数知识的重点,为改进数学教学创造了条件,为师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创造了有利的情境;同时,不能过分夸大图形计算器的作用,不能看到图形计算器的弊端就弃而不用,使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来自台湾的王绪溢博士分享了云端智慧学校和一对一学习的观点和做法。在他看来,智慧教室的目标是易学易教,E化必须覆盖教学的完整流程(包括课堂教学、评量、诊断、补救四个环节的E化)。电子书包应该具备5R功能,即Reading(电子书)、Research(搜寻)、Response(互动反馈)、Report(诊断报告)、Remediation(补救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伙伴和小老师。王绪溢设计并实施了一对一云端智慧学校建设,其路线是:智慧教室—智慧教师—智慧课堂—一对一教学—智慧学校。
六、教育装备管理绩效
如何提高教育装备管理绩效是一个热点问题。在实践中,部分地区和学校摸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实用做法。
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设备管理科杨先勇分享了该市利用图书管理平台干预师生阅读行为、提高管理效益的经验。成都市在图书管理中发现全市图书的流通情况无法有效监控、中小学校的图书配置不能有效掌握、师生阅读情况和需求情况无法把握等情况,导致师生借阅情况不理想,于是开发了成都市中小学数字化图书管理共享平台。该平台利用阳光阅读频道、新书推荐、读者排行榜、图书排行榜、阅读分享等板块功能,对师生阅读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利用“读者排行榜”,展示近90天以来的借阅量排名前100位读者,激发师生阅读兴趣;利用数字图书共享管理平台,整合全市1 300余所学校的图书馆,建成拥有藏书3 000多万册的“超级图书馆”,方便师生检索;“借阅排行榜”适时展示教师最喜爱的10本书、学生最喜爱的10本书,引导师生选好书、读好书;利用图书平台统计数据,实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数量、阅读偏好、阅读时间、阅读质量等,分析学生阅读行为,找到学生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帮助学生把握阅读方向;“管理心得”可以展示全市各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心得,促进学校图书管理教师的交流学习,增强对师生阅读的指导能力。通过近两年平台上的宣传和各区(市)县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多的学生体会到了读书带来的好处,提高了全市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多方面效益提升。
成都市成华区双林小学充分发挥学校科技馆装备优势,提高了科技馆的利用绩效,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该校副校长姚劲介绍了“室内+室外、校内+校外”的学校科技馆建设思路,形成了包括基础体验平台(科学实验室、教室)、专项体验平台(学校生命馆、天文馆、综合馆等)、活动区体验平台(海模室、赛车区、机器人室、学校植物园等)、延伸体验平台(公园、海洋馆、生活区等)的学校科技馆体系,重视与学科课程的对接,挖掘科技馆课程的价值,发挥“一馆多能”,有效管理和科学评价科技馆效益。通过这些措施,该校科技馆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提升了装备的效益,为学生的现代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七、工作交流报告点评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诗海对大会交流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本次工作交流会有三大特点,一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二是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三是上下联动、各具特色,很有意义,很有质量,很受启发。刘诗海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要抓住两个核心,一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二是核心能力培养需要的核心装备。教育需要新技术,技术要为教育服务;新技术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会给教育插上翅膀;要注意技术的两面性,要加强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技术的使用要讲科学。
综上所述,本次工作交流会响应国家重大政策,关注教育发展实情,立足教育装备实践,展望教育装备工作提升之路,以“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为主题,交流探讨了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思考与认识、教育装备治理结构的建设与完善、教育装备服务能力建设与绩效管理等问题,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交流热烈,讨论深入。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人员进一步认识了专业化发展含义,加深了对教育装备服务学校建设和学生发展的理解,分享了教育装备采购等治理结构建设的经验做法,这将有助于推进各地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进程,也将对落实教育部2014年“提高公共教育装备服务水平”的工作要点发挥促进作用。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