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彪炳史册的武侠盛宴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nggoig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02年,一部被誉为“新世纪中国第一武侠巨制”的《英雄》横空出世,该片在票房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奏响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时代序曲。导演张艺谋以个体生命的视角,传达了对传统美学、民族文化的人文关切;以精致唯美的影像,诠释了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与美学意蕴;以迎合当下受众的审美诉求,彰显了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艺术个性。可以说,《英雄》完成了一次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艺术转型,宣告了娱乐时代的“英雄回归”。
  [关键词] 《英雄》;商业大片;创意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3.016
  2002年底在全国一经上映便引起巨大轰动的商业巨作《英雄》,以创纪录的2.5亿票房缔造了中国大陆电影票房新神话。影片取自汉代司马迁著作《史记》中所记载的一段为人熟知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是导演张艺谋的首部武侠巨制,也是他追求艺术与商业联姻的创新之作。导演在作品中续写了中国传统武侠片中曲折离奇、刀光剑影般的侠客传奇,同时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元素与武侠神韵,注入美轮美奂的影像中,以唯美的招式、缤纷的色彩、深邃的意境,消解了杀戮、血腥与残暴,宣扬了一种和平、秩序、天下的人道主义价值观。笔者认为,在全球消费时代语境下,《英雄》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中国电影市场转型背景下的有益尝试,更离不开整个创作团队极具创意的艺术构思与市场运作。
  一、形式化的艺术与技术创意
  导演在影片中塑造了六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以不同人物的视角来讲述完整的故事,并运用色彩的隐喻功能揭露故事的真伪,即“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真相大白”三个段落。在结构上,颠覆“冷兵器时代”武侠片线性叙事的传统,仿效经典之作《罗生门》的分段式叙述,使故事节奏愈加流畅而紧凑。然而,相比人物的鲜活与结构的新颖,导演将色彩、构图、特技、声音等艺术元素逐一创新并加以融合,用形式美学烹饪“英雄大餐”,成为了本片最大的亮点。
  色彩能极大地拓展画面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用色彩渲染整个画面成为张艺谋电影中刻画人物心理、宣泄主观情绪的惯用手法。导演以黑白两色作为影片的主色调贯穿剧情的始末,用红黄蓝绿四种色彩作为陪衬,营造修辞幻境,传递影片主题内涵,发挥不同色彩“抒情表意”的艺术功能。黑色是影片的基本色调,是威严与庄重的秦王朝的代表色,更是恐惧、压抑、死亡的象征。电影开篇,整个画面被忧郁而沉重的黑色所笼罩,黑色的宫殿建筑、黑色的秦国军队、一身黑色戎装的秦王,一派肃杀而阴郁的景象,仿若暗示出刺客无名悲惨的结局。白色是纯洁、真实的表述,在无名揭露事实真相的段落中,导演将原始单纯的白色作为了背景色。角色洁白的装束与唯美的打斗给人以飘逸灵动之感,在浑黄与乳白的交融之中,残剑与飞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两人矢志不渝的爱情誓言。艳丽夺目的红色在影片中常与其他颜色进行色彩的对比,它是热情、暴力、鲜血的象征。如当无名回忆起如何将秦王的心腹大患残剑、飞雪铲除的情景时,画面随即切入到了红色的赵国弪城书馆,人物的服饰、书馆的装饰、练字的朱砂都替换成了红色,一段血战过后,画面的一切都沉浸在了一片血红之中。红色的书馆与黑色的秦军形成了较大的色彩反差,无名用红色的回忆控诉了秦王的残酷暴行。可以说,在张艺谋的《英雄》中用来记录世界的第一项重要资产就是色彩。
  导演对长镜头的运用做到了驾轻就熟、炉火纯青,以稳定、简练、横平竖直的构图,配以低度视角与固定摄影,将环境、背景、画面的动与静融入人物的爱与恨、情与仇中,凸显了人物打斗时的气魄与神韵,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此外,为了超越对传统武侠片武术套路与格斗动作的写实拍摄,导演还启用了大量的运动镜头与高速镜头。这些高速运转的镜头,将一幅幅画面由美感转化为快感,给人以感官的冲击与愉悦。与此同时,大量电脑特技、数字特效等现代影像合成技术,也被导演熟练运用到《英雄》的拍摄与后期合成中。无论是气势恢弘的空中箭雨、声势浩大的秦国箭阵,还是胡杨林的情人寻仇、九寨沟的君子比武……数字技术不但实现了实拍画面与数字特技的完美组接,让一张张清晰而唯美的画面引入观众眼帘,更强化了导演“写实”与“表意”的艺术功力,震撼人心。正如张艺谋在回忆拍摄空中箭雨的情景时说道:“为了把遮天蔽日的感觉强调出来,对此我们下了很大功夫,拍了很多镜头,然后再用一些特技合成,差不多花了八个月的时间。那箭在空中飞行的断断续续的声音,大约是由三四十种声音合成的……”
  毋庸赘言,声音也成为继色彩、构图、特效之后,电影《英雄》中备受瞩目的艺术元素之一。作曲家谭盾,改变了以往武侠片对拳脚、兵刃、飞腾动作过于夸张的音效处理,不仅强调音乐的立体空间感与质感,而且追求一种绵长含蓄、幽远深邃的意境,把武侠片的声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在影片的背景音乐中融入了浪漫优雅的提琴声、清脆柔美的古琴声、中西合璧的鼓声、如泣如诉的女声,还将融合中国二胡、马头琴、弦子等于一身的“秦弦子”的浪漫与悲怆重新演绎,并综合了东北二人转、内蒙草原、戈壁沙漠及日本打击乐器等音乐元素,打造出了集民族粗犷、幽怨、深沉,西方浪漫、抒情、阳刚于一体的诗化的东方音乐。另外,在浓郁中国元素的陪衬下,谭盾还为人物打斗时配上了具有独特民族风韵的音乐唱腔,将音乐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同样,在对音效的制作上,无论是多层树叶的飘落声、稀稀落落的雨滴声、水下蜻蜓点水的轻柔声,还是军队整齐划一的步伐声、人物刀光剑影的兵刃声、水面剑挑破水的涟漪声……也都达到了理想化的艺术效果。总之,《英雄》中声音与画面的相得益彰,大大深化了影片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一方面,声音使原本平面、二维的影像变得立体、生动而鲜活,让画面更具表现力与张力,给人以身临其近之感;另一方面,声音还传递出了人物繁杂的思绪,刻画出了众生鲜明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商业化的品牌与营销创意
  相比张艺谋早期较为常规的电影作品,《英雄》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对现代电影市场运作模式的借鉴与运用上。电影《英雄》无疑是一场明星荟萃的豪华盛宴,导演除了在演员的遴选上大打好莱坞类型片的明星牌,诚邀当今华人影坛最知名的明星出演,还为影片量身打造了专业化的创作团队,包括影帝、影后级人物梁朝伟、陈道明、张曼玉、章子怡,全球功夫巨星李连杰、甄子丹,国内音乐制作家谭盾,著名摄影大师杜可风,动作设计大师陈晓东,知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在《英雄》唯美画面与经典对白的外表下,明星出彩的演绎与设计师独具匠心的造型,成为了影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张艺谋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为了将这部武侠大片打造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商业巨制,导演张艺谋在影片的选景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除横店影视城搭建的恢宏壮观的秦王宫之外,金黄灿烂的胡杨林、原始奇特的九寨沟、苍凉奇妙的雅丹地貌……也都构成了影片独特的美学元素。这些奇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将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丰富了画面中人物打斗的艺术美感,使观众在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体验惊险刺激的感官冲击之余,足不出户便领略到祖国壮美辽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   毫无疑问,导演张艺谋突破了国产武侠电影的创作瓶颈,他以史无前例的“明星 名景”的品牌组合化运作,赋予了《英雄》更多新鲜的商业与娱乐元素,凸显出《英雄》巨大的商业卖点;以创纪录的票房填补了中国商业大片的空白,成功锻造了这部中国电影史册上集品牌化、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商业武侠巨制。
  “营销”这个概念对于中国电影界来说是陌生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引进与分账制度的发行,让中国电影第一次感悟到电影营销的优势与必要性。然而,中国商业大片不仅仅需要与国际接轨,借鉴好莱坞大片的商业运作模式,还需探寻自身独特的营销策略。《英雄》的“中西合璧”,完美诠释了这一点。精美剧照的泄露可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为了《英雄》剧组广告招商的一种盈利方式,改变了国产影片以票房收回成本的单一手段。推出的漫画版《英雄》符合“商业推广”的国际惯例,在为影片做了一次免费宣传的同时,还充分扩展了影片受众的年龄层。一部记录《英雄》剧组从筹拍到结片全过程的纪录片《缘起》,透露了影片的部分剧情、揭露了角色的幕后轶事,令观众一睹为快。此外,主创人员还与影片投资商强强联手,充分利用媒体为影片出征奥斯卡进行大肆宣传,并遵照奥斯卡参赛的惯例在中国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试映。另外还包括了天价拍卖音像版权、同名小说的提前上市、电视广告的强化宣传、珍藏版邮票与豪华海报的印制、多普达手机看《英雄》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及衍生品的开发。显然,《英雄》疯狂的地毯式宣传,不仅为影片的成功发行编织了一套规模庞大的宣传巨网,更造就了发行方、制片方、投资方、影院、广告宣传方等其他厂商多重获利的共赢局面。其中,2002年12月14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球首映仪式”,尤其展现出中国电影在商业营销上的本土化创意。主办方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首映仪式,邀请凤凰卫视当家花旦陈鲁豫担任活动司仪,用200名雄壮威武的“秦兵武士”烘托活动气氛,同时为倡导防盗版口号,主办方还对采访的记者采取了严格的现场准入制度。之后,导演张艺谋又偕同六大明星及剧组全体主创人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参加了《英雄》首映场的媒体见面会,并现场播放了影片的精彩片段与拍摄花絮,为影片上映前的宣传炒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英雄》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全方位的整合营销,导演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价值为取向,确定统一的促销策略,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从而使促销宣传实现低成本化与高强冲击力相呼应,形成热销高潮。
  三、结语
  回顾张艺谋十年前的这部“新世纪中国电影第一巨制”,虽然业界、大众、媒体们对影片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2.5亿的票房奇迹是不争的事实。由此,笔者认为,在当下华语电影类型趋同、题材单一、文化缺失的困境下,《英雄》不仅为民众构建一种全新的娱乐消费方式,更成为了民族电影不断开拓创新、繁盛不衰的新动力。正如有人评论,电影《英雄》在中国影坛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部自主完成的中国电影的商业巨作,第一个中国本土电影票房击败好莱坞大片的范例,第一部全商业化市场运作成功的电影典型,第一部创造了中国单片2.5个多亿票房奇迹的电影。《英雄》的意义就在于此——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让所有的国内观众开始关注中国电影。
  参考文献
  1、贾磊磊著:《中国武侠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谷淞著:《好莱坞营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张明主编:《与张艺谋对话》[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4、张会军著:《风格创造:张艺谋电影创作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6月版。
  5、余玉熙:《<英雄>的商业成功与有效的市场策划》[J],《电影艺术》,2003年02期。
  6、欧怒:《历史?叙事?图像——电影<英雄>在艺术上的新探索》[J],《电影评介》,2003年04期。
  作者简介
  丁宏,男,1987年1月,汉族,安徽省芜湖市人,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10级电影学专业电影管理方向在读研究生。导师:田川流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让子弹飞》是自2010年底以来最不可忽视的一个电影事件。也是一部相当成功的商业电影。然而,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电影在叙事和结构上依然存在令人费解之处。电影所呈现出来的不可一世的“霸气”究竟是中国电影的一次“蹦极”还只是牵强的“暴力疲劳”;看似不思议的叙事逻辑最终指向“商业之途”。  [关键词] 《让子弹飞》 姜文 叙事  [DOI]10.3969/j.issn.1002-6916
[摘要] 电影《谍影重重》三部曲绝非仅仅是商业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后9?11时代美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和挑战,凸显了美国的民族创伤。  [关键词] 《谍影重重》 9?11 民族创伤 创伤理论 危机 救赎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25  后9?11时代的美国电影有的“再现”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如具有记录片风格的故事片《93号航
[摘要] 韩国恐怖片一贯以心理恐怖的制造来取得恐怖片爱好者的青睐。在“韩国最好看的恐怖片”《蔷花,红莲》这部影片中,导演金知云再次通过精致的细节艺术技巧,将伦理主题与感官刺激完美结合,贡献了一部文艺又唯美的韩国经典恐怖片。  [关键词] 《蔷花,红莲》 心理恐怖 气氛营造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5.031    金知云的《蔷花,红莲》
[摘要]美国3D动漫大片《功夫熊猫2》较之《功夫熊猫1》,对中国元素有了更为深广的运用,在思想和文化上实现了对第一部的超越,也得到了成功传播,对中国元素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运用,使其更具中国味。不仅如此,在中西文化碰撞与对话中传达出来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一脉相承,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共鸣。从思想和文化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功夫熊猫1》,在中西文化的融合、跨文化传播方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摘要] 《立春》讲述了九十年代初偏远城镇一群逐梦人群的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影片通过聚焦于追梦人群的生存状况,剖析了逐梦人群的个性,探究了追梦人群对面对现实环境的妥协与抗争。  [关键词] 逐梦人群 理想与现实 冲突 人物刻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1.025    故事概要  音乐学院女教师王彩玲是小城里的金嗓子,但她
电影批评是电影作为一门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诞生直接催生了电影批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着电影的命运。自1905年电影在中国诞生以来,中国的电影批评也是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命运,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是中国电影批评的两个黄金时期,电影创作的繁荣衍生了一批影评人,或为专业人士、或为普通群众,种类繁多的刊物刊载了各式评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历了当代电影理论批评引入的短
[摘要]王家卫对时间的精细雕琢、对空间的痴迷刻画在香港电影商业创作与艺术表达中自成风格。当物理的时间无法从本质上加以固定的时候,王家卫所选择的办法就是将时间以某种形式固化,使时间的表达变成事件本身,因而时间就具有了被记忆的属性对于空间,王家卫更多投射着观念意味的表达,空间也与时间一样成为被凝视的对象。时间与空间概念已经成为王家卫影片传情达意的符码,透显出人物的精神状态与生存状态,成为香港阶段性的文
[摘要] 安徽数字电影《清溪河》是安徽省唯一一部参评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电影,它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数字电影时代为挖掘和弘扬电影中的本土元素提供了无限机遇和可能。  [关键词] 数字电影 《清溪河》 安徽 本土 希望工程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07  影片《清溪河》讲述了以“希望工程”为背景,一位年轻女教师放弃城里的优越条件扎根安徽大别山革
[摘要] 《阳光灿烂的日子》展示了在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中青春的躁动和畸变,体现着对社会体制的叛逆,这种电影内容意义上的叛逆,到《太阳照常升起》异变成了对电影叙事结构的叛逆:倒果为因的叙事结构让《太阳照常升起》付出了叛逆的代价。《让子弹飞》展示了对影像叙事规律的基本认识和把握,民国作为一种乱世乱象的社会历史语境读解,对《让子弹飞》某些荒诞的叙事元素的植入以及影像风格的建构,提供了叙事语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