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恙虫病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恙虫病性肝功能损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6名恙虫病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分析总结恙虫病致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45例患者均有野外活动或坐卧草地史,均有发热,41例出现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患者血清ALT在82~460U/L之间,AST在65~360U/L之间。使用氯霉素或多西环素等抗恙虫病立克次体并辅以护肝药物治疗,1周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2~3周后所有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野外活动或坐卧草地史为恙虫病重要病史特点,出现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为确诊恙虫病重要体征,恙虫病所致肝功能损害一般为轻中度,氯霉素和多西环素可有效控制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辅以护肝治疗肝功能一般可顺利恢复正常。
【关键词】恙虫病;肝功能损害
【中图分类号】R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16-01
恙虫病,一般为机体受到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侵袭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恙螨叮咬传播给人,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主要特征,其中肝功能是重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1]。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恙虫病患者,合并或继发肝功能损害46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恙虫病伴肝功能损害患者46例,其血清生化提示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在18.5~63.5岁,45例患者曾经或近期有野外活动经历,或坐卧草地经历。1例为于外院住院期间起病后确诊。41例出现特征性的恙虫病焦痂或溃疡。起病1至4周患者外斐氏试验Oxk均大于1:80,排除病毒性肝炎所致肝功能损害(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V-DNA检测阴性)。血清ALT或AST升高大于正常值2倍;B超或CT有或无肝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1.2 症状和体征:46例患者均为急性发病,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8.0~41℃。有畏寒或寒颤、头痛、肌肉酸痛、疲乏。有不同程度的恶心、纳差、呕吐、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其中恶心、呕吐32例(70%),腹胀20例(43%)。部分患者出现眼结膜充血、皮疹。发病后出现皮肤焦痂、溃疡患者41例(89%),伴有附近局部淋巴结肿大或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但是焦痂及溃疡部位并没有特异性,头部及四肢远端少见,躯干或四肢近端均可发现,尤其是腋窝、腹股沟、阴囊、肛周等隐蔽处,单一的焦痂、溃疡最易出现于大腿内侧(17例),其次是腹股沟(12例)、腋窝区(4例)、颈部1例、阴囊皮肤1例,肛周1例,背部1例,脐周1例。两处以上3例,其中1例患者溃疡多达7处。B超提示肝脏肿大者10例(21.7%),脾肿大16例(34.7%),腹腔积液7例(15.2%)。
1.3 实验室检查:46例恙虫病患者中发病第1周内有6人Oxk 为1:80以上(13%),第2周有14人Oxk1:80以上(30%以上),第三周28人Oxk1:80以上(60%以上),第4周37人Oxk1:80以上(达80%以上)。46例患者血清ALT和AST均升高,其值分别为82~460U/L及65~360U/L;血清TBil升高26例(56%),均为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中TBil>34.2mmol/L者10例;血清GGT升高18例(39.1%),ALP升高15例(32.6%);血清总蛋白降低15例(32.6%);其中ALB降低13例(28.2%),最低达20g/L1例。
2 结果
本组患者包括5例未发现焦痂和溃疡患者,发病初期使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发热未能消退,确诊后32例采用氯霉素加入到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g/日;14例予多西环素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0.2g/日,体温多于2~5天恢复正常,疗程约10天至2周,并同时选用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门冬氨酸钾镁等能保肝、护肝、降酶的药物治疗。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增加,临床症状也随之好转,治疗1周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约治疗2~3周后肝功能均基本正常。采用自身对照的统计学t检验方法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ST及ALT均有明显下降(P<0.05)。
3 讨论
恙虫病立克次体及其释放的毒素可损害机体的各系统组织,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炎性变、血管周围炎、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可伴发实质脏器充血、水肿、细胞变性坏死等。当恙虫病立克次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溶解,其裂解产物作为变应原,可诱导机体超敏反应。其中肝脏为主要受损器官之一,在恙虫病性肝脏损害的病理变化为肝脏细胞水肿、变性或坏死。本组资料中46例患者均有肝脏损害,其临床表现有腹胀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2]。本组资料肝功损害主要是以ALT、AST升高为主,GGT、ALP可轻度升高。血清蛋白的降低,除肝功异常外,可能与持续发热分解消耗、血管炎性渗出、纳差等有关。本组患者出现腹腔积液者7例,均有血ALB降低,腹腔积液产生原因除与低蛋白血症有关外,可能与腹腔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密切关系,其具体产生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3]。恙虫病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时,其治疗措施主要是原发病的治疗,可使用氯霉素或多西环素抗病原体可有效控制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同时加强保肝、降酶、退黄及支持对症治疗,患者体温可多于2~5天降至正常,随之各种症状也好转,1周后复查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2~3周后肝功能基本等能恢复正常。本组资料表明,以发热和肝功能异常入院的患者,如有特征性的焦痂、溃疡、局部淋巴结的肿大,及外斐氏试验大于1:80,可较容易确诊恙虫病,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未有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发病早期外斐氏试验阴性,易误诊为其他病毒性肝炎,临床尤为值得注意。本组病例中部分患者焦痂和溃疡的发生多为隐蔽的部位,临床需仔细体格检查才可发现。临床对发热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改善者,需考虑恙虫病可能,必要时可试验性使用氯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时,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重型肝炎的发生,需盡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和治疗重要器官的损害[4]。
参考文献:
[1] Chanta C, Triratanapa K, Ratanasirichup P. Hepatic dysfunction in pediatric scrub typhus: role of liver function test in diagnosis and marker of disease severity..J Med Assoc Thai. 2007,90(11):2366-2369.
[2] 冼树标,梁小岚. 200例恙虫病的临床及死亡危险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4):16.-107.
[3] 陈生晓, 林晓明,沈宏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恙虫病的效果.热带医学杂志;2007(10):983-984.
[4] Deepak N A, Patel 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liver failure in India. Ann Hepatol. 2006;5(3):150-156.
【关键词】恙虫病;肝功能损害
【中图分类号】R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16-01
恙虫病,一般为机体受到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侵袭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恙螨叮咬传播给人,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主要特征,其中肝功能是重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1]。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恙虫病患者,合并或继发肝功能损害46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恙虫病伴肝功能损害患者46例,其血清生化提示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在18.5~63.5岁,45例患者曾经或近期有野外活动经历,或坐卧草地经历。1例为于外院住院期间起病后确诊。41例出现特征性的恙虫病焦痂或溃疡。起病1至4周患者外斐氏试验Oxk均大于1:80,排除病毒性肝炎所致肝功能损害(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V-DNA检测阴性)。血清ALT或AST升高大于正常值2倍;B超或CT有或无肝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1.2 症状和体征:46例患者均为急性发病,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8.0~41℃。有畏寒或寒颤、头痛、肌肉酸痛、疲乏。有不同程度的恶心、纳差、呕吐、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其中恶心、呕吐32例(70%),腹胀20例(43%)。部分患者出现眼结膜充血、皮疹。发病后出现皮肤焦痂、溃疡患者41例(89%),伴有附近局部淋巴结肿大或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但是焦痂及溃疡部位并没有特异性,头部及四肢远端少见,躯干或四肢近端均可发现,尤其是腋窝、腹股沟、阴囊、肛周等隐蔽处,单一的焦痂、溃疡最易出现于大腿内侧(17例),其次是腹股沟(12例)、腋窝区(4例)、颈部1例、阴囊皮肤1例,肛周1例,背部1例,脐周1例。两处以上3例,其中1例患者溃疡多达7处。B超提示肝脏肿大者10例(21.7%),脾肿大16例(34.7%),腹腔积液7例(15.2%)。
1.3 实验室检查:46例恙虫病患者中发病第1周内有6人Oxk 为1:80以上(13%),第2周有14人Oxk1:80以上(30%以上),第三周28人Oxk1:80以上(60%以上),第4周37人Oxk1:80以上(达80%以上)。46例患者血清ALT和AST均升高,其值分别为82~460U/L及65~360U/L;血清TBil升高26例(56%),均为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中TBil>34.2mmol/L者10例;血清GGT升高18例(39.1%),ALP升高15例(32.6%);血清总蛋白降低15例(32.6%);其中ALB降低13例(28.2%),最低达20g/L1例。
2 结果
本组患者包括5例未发现焦痂和溃疡患者,发病初期使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发热未能消退,确诊后32例采用氯霉素加入到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g/日;14例予多西环素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0.2g/日,体温多于2~5天恢复正常,疗程约10天至2周,并同时选用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门冬氨酸钾镁等能保肝、护肝、降酶的药物治疗。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增加,临床症状也随之好转,治疗1周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约治疗2~3周后肝功能均基本正常。采用自身对照的统计学t检验方法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ST及ALT均有明显下降(P<0.05)。
3 讨论
恙虫病立克次体及其释放的毒素可损害机体的各系统组织,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炎性变、血管周围炎、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可伴发实质脏器充血、水肿、细胞变性坏死等。当恙虫病立克次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溶解,其裂解产物作为变应原,可诱导机体超敏反应。其中肝脏为主要受损器官之一,在恙虫病性肝脏损害的病理变化为肝脏细胞水肿、变性或坏死。本组资料中46例患者均有肝脏损害,其临床表现有腹胀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2]。本组资料肝功损害主要是以ALT、AST升高为主,GGT、ALP可轻度升高。血清蛋白的降低,除肝功异常外,可能与持续发热分解消耗、血管炎性渗出、纳差等有关。本组患者出现腹腔积液者7例,均有血ALB降低,腹腔积液产生原因除与低蛋白血症有关外,可能与腹腔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密切关系,其具体产生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3]。恙虫病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时,其治疗措施主要是原发病的治疗,可使用氯霉素或多西环素抗病原体可有效控制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同时加强保肝、降酶、退黄及支持对症治疗,患者体温可多于2~5天降至正常,随之各种症状也好转,1周后复查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2~3周后肝功能基本等能恢复正常。本组资料表明,以发热和肝功能异常入院的患者,如有特征性的焦痂、溃疡、局部淋巴结的肿大,及外斐氏试验大于1:80,可较容易确诊恙虫病,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未有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发病早期外斐氏试验阴性,易误诊为其他病毒性肝炎,临床尤为值得注意。本组病例中部分患者焦痂和溃疡的发生多为隐蔽的部位,临床需仔细体格检查才可发现。临床对发热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改善者,需考虑恙虫病可能,必要时可试验性使用氯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时,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重型肝炎的发生,需盡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和治疗重要器官的损害[4]。
参考文献:
[1] Chanta C, Triratanapa K, Ratanasirichup P. Hepatic dysfunction in pediatric scrub typhus: role of liver function test in diagnosis and marker of disease severity..J Med Assoc Thai. 2007,90(11):2366-2369.
[2] 冼树标,梁小岚. 200例恙虫病的临床及死亡危险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4):16.-107.
[3] 陈生晓, 林晓明,沈宏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恙虫病的效果.热带医学杂志;2007(10):983-984.
[4] Deepak N A, Patel 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liver failure in India. Ann Hepatol. 2006;5(3):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