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爱国情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ma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有先生,是千千万万离开家乡却牵挂家乡的奋斗者之一。有一种感情,能夠让人振奋到不知疲惫;无私奉献卻能满心欣慰。正是这样一份情感,让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时时刻刻的用心牵挂。以身许国,无怨无悔。从筹备创建英国朴茨茅斯华人协会和英国朴茨茅斯华人中文学校到退休後仍然心繫桑梓,他内心深处的点点滴滴,正是这种感情,建就满腔的爱国之情!
  【黎有先生,英国朴茨茅斯华人协会最高荣誉会长,中国内蒙古兴安盟扎莱特旗荣誉市民,英国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名誉会长,苏格兰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名誉会长,苏格兰快富华人协会名誉会长,英国共和协会名誉会长,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英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名誉会长,全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南部分会会长,朴茨茅斯华人协会中文学校校监,香港新界华侨总会副理事长,塔门海外同乡会副会长,英国中华饮食业总商会副会长,中国星火基金会英国分会副会长,香港新界乡议局海外顾问,塔门原居民村代表。】
  筹办华人协会
  黎有先生1960年来到英国朴茨茅斯——位属英格兰西南端的一座港口城市,那时当地的华人还很少。来到这里不久,黎有先生的收入可维持生计,1975年,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有了自己的超市和餐馆。超市里出售很多中国杂货,餐馆也是满满的中国味道,颇受当地华人的欢迎和支持。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朴茨茅斯的华人也陆续增多。黎有先生多年在他乡的打拼,深感独自在外谋生不易。本着大家守望相助的宗旨,萌生了在当地创办华人团体的念头。
  1979年初冬过後,黎有先生跟同几个好友倾谈,主要讨论当地众多华人欲凝聚本地组织一个华人团体之事。“当时在朴茨茅斯的华人没有一个组织,我们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组织爭取权益,互帮互助,谋求福祉。”黎有先生回忆,当时建立华人组织条件比较有利,时机已经成熟,亦是大势所趋。为了这样一个目标,黎有先生跟几个好友联络了一批公益人士,成立筹委会,如火如荼的展开创办华人协会的凖备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聚密筹备,1980年8月,英国朴茨茅斯华人协会成立,黎有先生担任首届会长。黎有先生和几个协会创办者都百感交集,漂泊海外多年的该市侨胞们终於有了一个完整的团体。“创办之初确实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们都克服了。後来发现很多协会成员和当地华人子弟不会写中国字,不会讲中国话,传承中华文化是当务之急,我们创办了第一所中文学校。”黎有先生很是欣慰地说,现在学生从当初的七十多人发展成三百多人,班级从幼稚班至六年班,GCSE班,成人普通话班,英语班共十三个班。为了让更多的华裔後代传承中华文化,中文学校创建之初,黎有先生带领华侨协会成员,动用各种资源,资金、时间、精神……当初只能租用当地的卫斯理教堂作为临时教室,没有正式学校的设备,非常不便,一年後终於得到了当地教育部的支持,租用当地学校课堂上课。後来,1991年时,多年的坚持让人感动,各执委和会员通力合作,得到了社会知名人士和善长仁翁的鼎力支持,购置了会所。黎有先生和各位会友辛勤忙碌良苦用心终於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让更多的华人华侨体会到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功德一件。
  践行爱国之举
  朴茨茅斯华人协会成立至今已经有三十三年,一直稳步发展。黎有先生担任第一届至第七届和第十一届会长之职长达十五年之久,为协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协会每年都组织庆祝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举办“庆祝国庆”活动让侨胞们和年轻一代进一步认识祖国和热爱祖国。近年来,为了该市的“市长慈善基金会”把庆祝春节的形式改为“春节慈善晚会”,筹集善款两万多英镑,帮助当地医院购置医疗设备之用。2004年,黎有先生和应届会长带领同仁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莱特旗 “希望小学”筹得善款一万多英镑,兴建了一所教学楼,在朴茨茅斯华人协会的推动下,成功推动了朴茨茅斯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莱特旗结成“友好城市”。
  推动协会发展和为民为国之举,黎有先生功不可没。黎有先生谈起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英军把天津塘沽港炮台上挂的古钟带回来了英国,挂在朴茨茅斯维多利亚公园。被中国留学生发现後告知天津领导人,天津塘沽市长来英访问考察时,要求我们协会协助索回古钟,经过我们协会的多番与朴茨茅斯市政府多番商议後,古钟终於归还了祖国,现在陈列在塘沽新建的博物馆里。後来,塘沽领导人仿製了一个送回英国朴茨茅斯以示中英友好。”黎有先生智慧忠厚,如此爱国之举,必将在当地历史划上浓重一笔。
  当祖国遇到天災如:森林大火、水災、地震等,黎有先生不遗餘力的捐款赈災。
  黎有先生与其同仁,带领协会多年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大家都有目共睹。在全英众多的华人社团当中,朴茨茅斯华人协会的地位与声誉也日益提高。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团回国旅遊观光、协助政府和房屋协会建立长者居所,令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举办长者优惠午餐、创办中文学校传承中华学校、捐助国内希望小学......因此也接受了多个来自祖国领导的亲切慰问,並得到了高层的一致讚赏。
  此外,黎有先生还担任着中国星火基金会英国分会副会长。星火基金会旨在协助祖国贫困地区“匡贫兴学”,发展经济。该会的英国分会於湖南广西交界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兴建了一所希望学校,黎有先生应邀出席开幕典礼。在得知当地一位瑶族的年轻人好学卻家境贫寒後,黎有先生爱惜英才,慷慨解囊,一年一千多英镑资助其读大学三年,直到毕业。
  书写爱国诗篇
  2005年,黎有先生功成身退,回到香港生活,但对祖国的热爱有增无减。现在,除了担任朴茨茅斯华人协会最高荣誉会长外,还是塔门海外同乡会副会长、香港新界乡议局海外顾问、香港新界华侨联会理事长。在港期间,兢兢业业,作为香港新界华侨联会理事长,现在仍然每天浏览协会文件,处理日常会务工作,传达爱国爱乡的情怀。
  黎有先生平日里非常喜欢写打油诗,把所有的热情寄託予文笔,行文巧妙,情感细腻。“百年奥运中国梦,零零八年梦成真”、“神七飞跃上太空,举国欢腾庆成功”、“连战破冰访大陆,获赠一只大熊猫”……北京奥运、神舟七号升空、连战首次访大陆、神州九号太空船等等,每一次祖国取得的重大成就,黎有先生都从心里感到骄傲自豪。每一首爱国诗篇,也会是他忠贞爱国矢志不移的载体,传播到每一个华人,用真诚感动他们,时刻关心祖国母亲的发展並为之骄傲。
  黎有先生回忆道,“之前我在英国,那里的华侨都很爱国,虽然身在他乡,但心繫祖国。我们每年都要庆祝国庆,感受祖国的喜庆与快速的发展富强,那里很多来自祖国的留学生,都会加入我们,探讨一些方案举措,为家乡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黎有先生也积极参加“保钓”活动,宣扬爱国之情。
  现在,黎有先生家庭幸福,生活美好。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长者,一片赤子之心,爱国爱民,让人肃然起敬。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若人人都能像黎有先生这样铮铮爱国,我们祖国定当更加繁荣富强。
其他文献
这个冬天,有点冷。蜷缩在沙发边,捧着一本莫言,突然觉得手有些冷。  这个冬天,只读莫言。虽然女儿在当当网上为我买了几十本书,但也只匆匆翻了李菁的那本《记忆的容颜》和柴静的《用我一辈子去忘记》,便开始关心莫言。以前喜欢过他的《透明的红萝卜》,也喜欢过他的《红高粱》系列,但不知是从《欢乐》还是从《丰乳肥臀》开始,突然间败了味口,败了阅读他作品的兴致。就像自从《废都》后好长时间远离贾氏作品一样。  但是
期刊
黄周娟娟女士是香港知名爱国人士、爱国侨领、社团领袖黄光汉先生的夫人。昔日在丈夫的百般呵护之下,她过得无忧无虑,尽享家庭的温馨与生活的美好。然,天妒英才,因黄光汉先生不幸英年早逝。一夕之间,黄周娟娟女士从“温室”走向社会,以一位自强自立之女性,延续其夫黄光汉先生爱国爱港、服务社群、矢志推动教育发展之奉献精神,不但将家族事业打理妥当,更将教育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她在当天写下其中这样的句子,以此告慰亡夫,
期刊
黎伟鸿先生 是专注做卤水美食的“摘星名厨”,是专门评点餐饮行业的法国权威鉴定机构——米芝莲评选出的“一星名厨”,2011年,他那连续三年获评米芝莲星级荣誉食肆的“阿鸿小吃”正式进驻香港国际机场,于2012年斩获“全球最佳机场食府”、“最佳地道风味大奖”两项国际殊荣。荣誉,对于他而言,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鞭策着他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力臻完美,再出佳品。  国际大奖,是肯定亦是鞭策  
期刊
近日,全国“神枪杯”八极拳比赛在长春开赛,张震以选手身份参赛,并勇夺青年组第一名。三年前,拍摄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张震的角色名叫一线天,是位八极拳高手。为了这个角色,张震拜八极拳大师王世泉为师,苦练三年。  张震拜师时,王世泉师傅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想应付电影还是真的想学八极拳?你先告诉我,我好决定是随便教你,还是认真教你。”张震选了第二个答案,王世泉师傅相当满意。  此次比赛,不仅
期刊
蘇鳳蘭女士是一位懸壺濟世的中醫師,幾十年來,她用專業的醫術,治病救人,為患者健康護航;作為香港東方之珠獅子會前會長,她組織人員向內地送光明,助教育,將大愛灑向弱勢群體;作為香港專業護老院的領頭人,她將人性化的辦園理念引入家鄉英德,承辦起了英德市社會關愛互助中心之德善園,為老年人營造了一個溫馨、舒服、快樂的家園。  【蘇鳳蘭女士,香港東方之珠獅子會2010—2011年度會長、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會員、英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2013年12月8日,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简称“和发会”)假座香港北角英皇438号富临皇宫举行“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庆祝5周年暨‘台湾研究中心’成立联欢晚会”。  中联办台务部副部长何建华,香港台湾商贸合作委员会主席李大壮,上海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仇长根,台湾中华教高文化贸易促进会教授周玠等出席晚会,与该会会长陈守仁、孙必达,荣誉会长林广兆,理事长吴天赐,常务副理事长陈金烈
期刊
林东先生是一个慈善的代名词,被称誉为“当代济公”、“慈善活佛”。他出生贫苦,卻博施济众,他虽非富贵商贾,卻慈悲大义,其所创办的东井圆慈善诊所,诊治患者无数,济世胸怀广及五湖四海,美好声誉响彻两岸四地,挥写了一名平民慈善家的精彩传奇!  【林东先生,2007年及2008年中国十大慈善家、“爱心中国”首届百名中华慈善人物、2005中国慈善排行榜获颁最无私奉献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人道服务奖章、影响中
期刊
刘文瑛女士 的直爽、大气让人可亲,豁达、淡定让人可敬。居港二十七年,她以此为基,回应起伏,活出洒脱,可谓笑看人生起与伏,诚对世事风和雨。沧桑过后,终归平静,如今的她,既为人延续青春,提升美丽,又关怀子女,享受温馨,俨然已抓住幸福,收获稳定,找到最理想的生活模式。  “谢谢她 让我进入美容业”  刘文瑛女士原籍福建漳平,到港时已20岁,在决定进入美容界以前,她的一切一马平川地顺利。“家父在香港经商,
期刊
梁海明先生,“香港速度”的締造者之一;他是第一代電訊人,曾配合教育部開創了網路遠端教育的先河;他並非“律師”,卻是仲裁調解專家,推動了香港的和諧,大大提升了內地法院調解的成功率。在不同的行業領域,他都寫下了“成功”二字,不斷的嘗試,讓他的生活充滿驚喜。他的人生就如同他的基礎事業一樣,萬丈豪情平地起,努力、勤奮為地基,用才華壘砌成一幢幢建築,奪人眼球,亮麗著自己的人生畫卷。  從他的身上,讓人看到了
期刊
担任了多个从事公益的社会职务,延续着他在退休前作为一位公务员的服务之情。带着温暖的微笑、向周围渗透着乐观的感染力,尽心尽力的付出,似一潭清澈的温泉,为社会的海洋源源不绝地注入暖流。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庭成员都默默地支持着他,帮助他把更多的欢乐、更多的慈善春风化雨,洒向人间。  【林明丰先生,大圣佛堂有限公司理事长、林氏家族互助会名誉会长、秀茂坪街坊福利会名誉会长、美国世界名人文化研究中心哲学荣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