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宏伟
职业:出版社编辑
感言: 一直相信,努力就有机会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出生的我也到了而立之年,回头去看30年的经历,体会到的都是细节,和宏大叙事并没有多少关系。不过,这些细节累积起来,也足以构成一个人对30年开放历程的总体印象:我和我的同龄人赶上了社会各个环节的变革,而且基本上是第一批全面承受改革所带来影响的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很矛盾的想法:因为自己什么福利都没赶上,而感叹时运不济;也因为改革打开了整个社会获得了很多机会,而欣喜自己比父辈们更生逢其时。
如果简单用“幸运”和“不幸”两个词来说,我最大的幸运是,改革开放使得社会越来越多元,面临的机会很多,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基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不用像父辈那样拘束在狭小的人际范围之内。最大的不幸是个人承担的改革成本过重,住房、教育、医疗,拿出任何一项,都足以压得一个人喘不过气。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一直相信,努力就有机会。
收入的期望跟不上现实的步伐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家乡一家村办企业负责生产,当时他最大的愿望是每天能挣5块钱,认为这样的收入就能解决家庭面对的所有问题。可当他每个月能从厂里拿到500元左右时,却不得不因为我和姐姐都要上高中,这份收入
已经支撑不了全家人的开销而从厂里辞职,干上了个体。
上了大学后,我对这种收入的期望、期望实现后的落差,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当时我们宿舍不少兄弟都打工,干家教或者什么的,每个月能挣上三四百元,对高收入的设定就是每月能挣上1千元。
大一暑假,一家卖会员卡的公司在校园里的招聘广告最大的噱头就是“月收入上千”,引得不少同学前去竞争上岗。等我到了大三,打工月入早已经过了一千,可是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以外,也没有多少剩余。
快毕业的时候,曾和同学聊天,究竟多少钱可以让一个人在北京过上不错的生活。当时我们的结论是,每个月能有个5千元,就可以在北京活得不艰难了。如果每个月能挣上2万元,就可以活得很滋润了。到现在,我们发现5千元在北京干不了多少事情,没法解决衣食住行。至于2万元,也离滋润很远。
现在想来,这种收入的期望、期望实现后的落差,很大程度上是时间差。几年后的收入无法解决几年前的需要,也是社会变化的应有之义。
家乡变得越来越陌生
从懂事起,一直到考上大学离开为止,家乡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县城始终是几条主要的街道、两条河流、一个广场;村里也是基本上所有人都在,依着农忙农闲的节奏,辛苦或取乐。但是现在每次回去,都发现家乡变得越来越陌生。也许是因为每次在家停留的时间不长,我现在已经搞不清楚县城的边界在哪儿,总觉得它在无限膨胀。村里的变化似乎更大,年轻人都去了沿海城市打工。他们不像中年人,每年出去几个月,挣笔钱回来。他们带着老婆孩子(也有的把孩子留给家里老人照顾),基本上在打工的地方定居,每年甚至每几年才回家过春节。所以,现在村里越来越多的两层小楼拔地而起,但是只有老人和孩子守着偌大的房子。
除了这种陌生,还有一层。小的时候,家乡气候宜人,风雨都很符合时节,河里偶尔能见到娃娃鱼、山上不时能见到白鹤、稻田里更是经常听见秧鸡鸣叫。慢慢的,气候开始反常,春耕的时候总是干旱,秋收的时候总是大雨,以致种也艰难,收也艰难。
不过,也有好的陌生。小的时候,因为烧火做饭需要柴禾,也因为靠山吃山,家乡的大树被人们砍伐殆尽,就是落下的叶子,也被扫荡一空,因而整座山看起来光秃秃的,很是干净。但近些年,家乡开始封山护林,人们也因为打工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了对砍伐的依赖,所以山上的林木也茂密起来,原来的一些山间小路都已经被淹没在灌木青草间,不仔细找都发现不了。
小环境的好转带来最直观的变化,是动物的回归。今年7月回家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久违的白鹤,田里也有了秧鸡。
职业:出版社编辑
感言: 一直相信,努力就有机会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出生的我也到了而立之年,回头去看30年的经历,体会到的都是细节,和宏大叙事并没有多少关系。不过,这些细节累积起来,也足以构成一个人对30年开放历程的总体印象:我和我的同龄人赶上了社会各个环节的变革,而且基本上是第一批全面承受改革所带来影响的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很矛盾的想法:因为自己什么福利都没赶上,而感叹时运不济;也因为改革打开了整个社会获得了很多机会,而欣喜自己比父辈们更生逢其时。
如果简单用“幸运”和“不幸”两个词来说,我最大的幸运是,改革开放使得社会越来越多元,面临的机会很多,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基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不用像父辈那样拘束在狭小的人际范围之内。最大的不幸是个人承担的改革成本过重,住房、教育、医疗,拿出任何一项,都足以压得一个人喘不过气。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一直相信,努力就有机会。
收入的期望跟不上现实的步伐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家乡一家村办企业负责生产,当时他最大的愿望是每天能挣5块钱,认为这样的收入就能解决家庭面对的所有问题。可当他每个月能从厂里拿到500元左右时,却不得不因为我和姐姐都要上高中,这份收入
已经支撑不了全家人的开销而从厂里辞职,干上了个体。
上了大学后,我对这种收入的期望、期望实现后的落差,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当时我们宿舍不少兄弟都打工,干家教或者什么的,每个月能挣上三四百元,对高收入的设定就是每月能挣上1千元。
大一暑假,一家卖会员卡的公司在校园里的招聘广告最大的噱头就是“月收入上千”,引得不少同学前去竞争上岗。等我到了大三,打工月入早已经过了一千,可是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以外,也没有多少剩余。
快毕业的时候,曾和同学聊天,究竟多少钱可以让一个人在北京过上不错的生活。当时我们的结论是,每个月能有个5千元,就可以在北京活得不艰难了。如果每个月能挣上2万元,就可以活得很滋润了。到现在,我们发现5千元在北京干不了多少事情,没法解决衣食住行。至于2万元,也离滋润很远。
现在想来,这种收入的期望、期望实现后的落差,很大程度上是时间差。几年后的收入无法解决几年前的需要,也是社会变化的应有之义。
家乡变得越来越陌生
从懂事起,一直到考上大学离开为止,家乡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县城始终是几条主要的街道、两条河流、一个广场;村里也是基本上所有人都在,依着农忙农闲的节奏,辛苦或取乐。但是现在每次回去,都发现家乡变得越来越陌生。也许是因为每次在家停留的时间不长,我现在已经搞不清楚县城的边界在哪儿,总觉得它在无限膨胀。村里的变化似乎更大,年轻人都去了沿海城市打工。他们不像中年人,每年出去几个月,挣笔钱回来。他们带着老婆孩子(也有的把孩子留给家里老人照顾),基本上在打工的地方定居,每年甚至每几年才回家过春节。所以,现在村里越来越多的两层小楼拔地而起,但是只有老人和孩子守着偌大的房子。
除了这种陌生,还有一层。小的时候,家乡气候宜人,风雨都很符合时节,河里偶尔能见到娃娃鱼、山上不时能见到白鹤、稻田里更是经常听见秧鸡鸣叫。慢慢的,气候开始反常,春耕的时候总是干旱,秋收的时候总是大雨,以致种也艰难,收也艰难。
不过,也有好的陌生。小的时候,因为烧火做饭需要柴禾,也因为靠山吃山,家乡的大树被人们砍伐殆尽,就是落下的叶子,也被扫荡一空,因而整座山看起来光秃秃的,很是干净。但近些年,家乡开始封山护林,人们也因为打工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了对砍伐的依赖,所以山上的林木也茂密起来,原来的一些山间小路都已经被淹没在灌木青草间,不仔细找都发现不了。
小环境的好转带来最直观的变化,是动物的回归。今年7月回家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久违的白鹤,田里也有了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