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短文,因其短小,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的信息量相对就少。而事实上,有些经典短文是很有些深层内涵的,可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他们在那样短小的篇幅中自行挖掘出深层涵义来,是有难度的,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方法指导。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幸聆听到一堂精彩的《好嘴杨巴》示范课,对于短文教学颇有启发。以下是该课对主题挖掘的片段描述。
案例描述
师:好嘴好在哪?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赏析。
生:“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可是找不出合适的词来概括。
师:改成“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将压碎的芝麻看成脏土了”好吗?
生:不行,那样显得中堂大人孤陋寡闻。
师:改成“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茶汤”好吗?
生:不好,那样就意味着下面的人办事不力。
师:那么,杨巴说“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有什么妙处?
生:他主动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给中堂大人台阶下。
师:可见杨巴有什么特点?好嘴好在哪?用一个词概括。
生:机敏过人,情急之下能有这么快的反应。(教师板书“机敏过人”)
生:巧于辞令。中堂大人发怒,本该下属站出来说。当时,为什么当官的不说?不会说了,一个比一个糊涂,吓懵了。(教师微笑认可,板书“巧于辞令”。)
师(故作糊涂):当官的其实也挺聪明的,是他们举荐杨家茶汤的,知道这两兄弟又会做又会说。究竟当时那些当官的为什么不会说了?
生:怕丢官。
生:同时也是糊涂了,反衬出杨巴的机敏过人。当初是为了讨好中堂大人,为了自己可能升官,不想中堂大人会生气。
师:那么这一切其实是谁造成的?
生(细读文章,思考):中堂大人。
师:何以见得?
生:第8段的动作、神态描写:“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可见,李中堂是一个武断、暴戾的人,他孤陋寡闻,误将碎芝麻当成脏土,还因此发火。此时杨巴居然敢站出来说,可见杨巴的临危不惧。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板书“临危不惧”。)
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官员和杨巴都不说,都僵持下去,结果会怎样?
生:中堂大人肯定会脱口而出“脏土”,到时闹的笑话就更大,场面就更不好收场了。所以一定要赶在中堂大人之前说,可见杨巴的思维敏捷。
齐读杨巴全话。
师:“‘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说完又一阵响头。”杨巴有错吗?
生:没错。
师:没错为何认错?
学生讨论明确:无罪而揽罪,未错而认错,是因为:一,给中堂大人面子,给他台阶下;二,生意场上练出来的;三,正如文中第四段所说,“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可见,杨巴的圆滑,是社会给逼的,动荡的时局、复杂的人际关系,扭曲了自己,适应了时局。 适应
教师板书:复杂的时局←——无罪而揽罪
迫使
错综的人际——→未错而认错
师:其实,在古代,这样的靠嘴巴吃饭的也有很多,你能说得上来吗?
生:纪晓岚,东方朔,说客毛遂、张仪。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杨巴和你们所举例的这些“名嘴”有什么区别吗?
生(思考,发现):他们都是为了某一个阶层而说,而杨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说,所以称为“俗世奇人”。亏得有了这巧嘴,若没有这巧嘴,别说赏赐,恐怕他们从此再难在京城立足,甚至性命都可能不保。
生:这样看来,杨巴比那些“名嘴”更可怜更可悲。
师:看来,杨巴的巧嘴不是天生的,而是这残酷的生存环境给逼出来的。如果大家去读整部《俗世奇人》,你会发现,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是相似的,他们有着惊世绝技,而这绝技往往是他们为了生存迫于无奈而炼成的。同学们,现在,你在杨巴的“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背后,还读出什么来了?
生:辛酸,无奈,委屈……
教师板书“辛酸”“无奈”“委屈”。
案例分析及反思
本课教师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一、反复咀嚼文句,多层面研究文句,对杨巴好嘴的机敏过人进行三度挖掘
二、寻找蛛丝马迹搜罗信息,探究杨巴巧嘴笑脸背后的辛酸
当学生感受并能深度认同杨巴的机敏过人、八面玲珑时,对“奇人”之“奇”已经有了突破,文章的重点也已解决。然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禁会想到杨巴的巧嘴是怎么产生的,只是天生的巧舌吗?在理解了“奇人”之“奇”后,教师带着学生向本文更深处探究,发现杨巴笑脸背后的辛酸,巧嘴里面的无奈和委屈。这是对人物更为深层的透析。
三、文外延伸,古今对照,发现杨巴的典型意义
本文的价值应该不止如此,作为一篇经典短文,它介绍的应该不止是杨巴这一个个体,而应该是反映一个群体。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古今靠嘴吃饭的名人,并将杨巴与他们进行对照,让学生理解杨巴的巧嘴和迎逢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联系整部《俗世奇人》,于是学生也就发现了一群“巧嘴杨巴”,发现了一群小人物的可悲可怜。这正是《好嘴杨巴》的经典意义所在。
我们在赞叹教师对本文教学的精致处理的同时,也在慨叹,正是因为有了教师本人丰富的生活阅历、文本阅历,有了对文本对历史的参透,和对文章独到深刻的见解,加上巧妙的教学手段才能够带领学生走进短文如此幽深美妙的境界。
可见,经典的短文,因其短小,反越有其玩味推敲处;同时,若非有心人,断难发现其精妙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讲究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默契,尤其是经典短文的深度阅读。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
短文,因其短小,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的信息量相对就少。而事实上,有些经典短文是很有些深层内涵的,可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他们在那样短小的篇幅中自行挖掘出深层涵义来,是有难度的,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方法指导。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幸聆听到一堂精彩的《好嘴杨巴》示范课,对于短文教学颇有启发。以下是该课对主题挖掘的片段描述。
案例描述
师:好嘴好在哪?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赏析。
生:“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可是找不出合适的词来概括。
师:改成“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将压碎的芝麻看成脏土了”好吗?
生:不行,那样显得中堂大人孤陋寡闻。
师:改成“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茶汤”好吗?
生:不好,那样就意味着下面的人办事不力。
师:那么,杨巴说“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有什么妙处?
生:他主动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给中堂大人台阶下。
师:可见杨巴有什么特点?好嘴好在哪?用一个词概括。
生:机敏过人,情急之下能有这么快的反应。(教师板书“机敏过人”)
生:巧于辞令。中堂大人发怒,本该下属站出来说。当时,为什么当官的不说?不会说了,一个比一个糊涂,吓懵了。(教师微笑认可,板书“巧于辞令”。)
师(故作糊涂):当官的其实也挺聪明的,是他们举荐杨家茶汤的,知道这两兄弟又会做又会说。究竟当时那些当官的为什么不会说了?
生:怕丢官。
生:同时也是糊涂了,反衬出杨巴的机敏过人。当初是为了讨好中堂大人,为了自己可能升官,不想中堂大人会生气。
师:那么这一切其实是谁造成的?
生(细读文章,思考):中堂大人。
师:何以见得?
生:第8段的动作、神态描写:“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可见,李中堂是一个武断、暴戾的人,他孤陋寡闻,误将碎芝麻当成脏土,还因此发火。此时杨巴居然敢站出来说,可见杨巴的临危不惧。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板书“临危不惧”。)
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官员和杨巴都不说,都僵持下去,结果会怎样?
生:中堂大人肯定会脱口而出“脏土”,到时闹的笑话就更大,场面就更不好收场了。所以一定要赶在中堂大人之前说,可见杨巴的思维敏捷。
齐读杨巴全话。
师:“‘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说完又一阵响头。”杨巴有错吗?
生:没错。
师:没错为何认错?
学生讨论明确:无罪而揽罪,未错而认错,是因为:一,给中堂大人面子,给他台阶下;二,生意场上练出来的;三,正如文中第四段所说,“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可见,杨巴的圆滑,是社会给逼的,动荡的时局、复杂的人际关系,扭曲了自己,适应了时局。 适应
教师板书:复杂的时局←——无罪而揽罪
迫使
错综的人际——→未错而认错
师:其实,在古代,这样的靠嘴巴吃饭的也有很多,你能说得上来吗?
生:纪晓岚,东方朔,说客毛遂、张仪。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杨巴和你们所举例的这些“名嘴”有什么区别吗?
生(思考,发现):他们都是为了某一个阶层而说,而杨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说,所以称为“俗世奇人”。亏得有了这巧嘴,若没有这巧嘴,别说赏赐,恐怕他们从此再难在京城立足,甚至性命都可能不保。
生:这样看来,杨巴比那些“名嘴”更可怜更可悲。
师:看来,杨巴的巧嘴不是天生的,而是这残酷的生存环境给逼出来的。如果大家去读整部《俗世奇人》,你会发现,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是相似的,他们有着惊世绝技,而这绝技往往是他们为了生存迫于无奈而炼成的。同学们,现在,你在杨巴的“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背后,还读出什么来了?
生:辛酸,无奈,委屈……
教师板书“辛酸”“无奈”“委屈”。
案例分析及反思
本课教师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一、反复咀嚼文句,多层面研究文句,对杨巴好嘴的机敏过人进行三度挖掘
二、寻找蛛丝马迹搜罗信息,探究杨巴巧嘴笑脸背后的辛酸
当学生感受并能深度认同杨巴的机敏过人、八面玲珑时,对“奇人”之“奇”已经有了突破,文章的重点也已解决。然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禁会想到杨巴的巧嘴是怎么产生的,只是天生的巧舌吗?在理解了“奇人”之“奇”后,教师带着学生向本文更深处探究,发现杨巴笑脸背后的辛酸,巧嘴里面的无奈和委屈。这是对人物更为深层的透析。
三、文外延伸,古今对照,发现杨巴的典型意义
本文的价值应该不止如此,作为一篇经典短文,它介绍的应该不止是杨巴这一个个体,而应该是反映一个群体。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古今靠嘴吃饭的名人,并将杨巴与他们进行对照,让学生理解杨巴的巧嘴和迎逢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联系整部《俗世奇人》,于是学生也就发现了一群“巧嘴杨巴”,发现了一群小人物的可悲可怜。这正是《好嘴杨巴》的经典意义所在。
我们在赞叹教师对本文教学的精致处理的同时,也在慨叹,正是因为有了教师本人丰富的生活阅历、文本阅历,有了对文本对历史的参透,和对文章独到深刻的见解,加上巧妙的教学手段才能够带领学生走进短文如此幽深美妙的境界。
可见,经典的短文,因其短小,反越有其玩味推敲处;同时,若非有心人,断难发现其精妙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讲究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默契,尤其是经典短文的深度阅读。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