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的剑桥二街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o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灵捕手》这部电影拍摄于1997年,地点为波士顿。观看电影激起我对2012年在波士顿旅居两个月的回忆,电影的主要内容是:麻省理工的一名数学教授发现年轻的清洁工威尔是个数学天才,只是威尔童年屡遭不幸,性格变得孤傲,经常聚众斗殴,成了常被警察局拘留的对象。为了录用这位数学天才,教授保释了威尔,条件是威爾每周必须参加数学研讨并接受心理咨询。为修复威尔的心灵创伤,心理学教授以信任为前提,以真诚为路径,以坚持为手杖,开始了为期十次的心理辅导。最后威尔走出心理阴影,获得新生。
  影片展现的街区将我带到了波士顿,我们居住过的剑桥社区,美丽的河岸,古老的建筑物。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楼,哈佛的酒吧,那些干净古老的街区,那些研究所和图书馆,我们曾与新结交的朋友交谈。
  那是2012年的暑假,我们在剑桥小住,公寓楼在剑桥第二街。这是当地最常见的老式楼房,外墙由一片一片的木块钉成,还保留着16至17世纪英国殖民刚刚登陆北美大陆时的建筑风格。楼房不高,就三层,但有地下层。楼房朝东的一面是八字形的三面墙,有三个窗子。正中是一个两扇的窗户,左右各一个只有一扇的窗户。朝南的一面墙还有一个只有一扇的窗户,这种窗户嵌入墙体。四个窗户加上一张门,采光和通风都十分好。
  不同于国内的老房子,这里的老房子仿佛一百多年前的主人昨天还在这里起居生活,刚刚离去,而且为迎接新的客人到来,室外鲜花盛开,室内一切都是刚刚粉刷清洁过的样子。国内一说住的老房子,似乎意味着布满蜘蛛网和灰尘,破旧不堪。这里的老房子室内的设备都是现代化的,只是外表保持原貌。你可以感受的不是破旧立新,而是持旧迎新。
  我们租用住所的几块厨房抹布也都洁净如新,女儿对我说,厨房抹布是可以与内衣一起放到洗衣机清洗的。美国有一部动画片即以一块海绵抹布为主角,名为《Sponge Bob》(《海绵宝宝》),它是美国儿童的劳动“偶像”和平民英雄,深受大众欢迎。在国内见过不少的家庭厨房,往往有一排抹布,分别为洗锅的、洗碗的、抹灶台的、抹餐桌的……抹布的分工不同,清洗程度也各有不同,因而显示出不同身价:贵贱与高低。抹布固然如此,人更是分为三六九等:厨子,文秘,车夫,清洁工,管家……一位美国朋友说,家中如果只有一块抹布,便总是很干净的,有一排抹布在墙边晾开,家里常常是不干不净的。倘若要谈长幼平等、男女平等、人人平等,是否也应该从劳动者不分职位高低、贵贱、地域,消除分级和歧视——从抹布开始?
  地处北美的麻省剑桥,属于温带气候。有资料记载,这里的夏天常温在20摄氏度,冬天有长达6个月的飘雪。这样窄门小窗的建筑,无疑是适应当地的气候的,能很好地保暖与避风。波士顿剑桥社区的人口10万余,有13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有着两所世界著名的大学,哈佛和麻省理工,培养了世界一流的高端科技人才,也孕育了领跑世界的著名科技品牌和企业。
  来这里租房子的人,无论是外地来的匆匆过客,还是哈佛或者麻省理工的学者或学生,寻常百姓人家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于他们也不例外,而且开门见“山”。这“山”非我们故乡的小山,而是从17世纪保留下来的小木楼房格局,进门便是一间厨房。厨房两面墙上都是壁柜,打开来,西瓜、青菜、红薯、土豆、锅碗瓢盆、腌菜瓶子,无论你来这里是做计算机、网络、航空航天的演算和推论,还是新媒体实验项目,入住房子不能不入厨房,也不失为一种悟道之门。由此,我们也入乡随俗“悟道”——热爱油烟和炒菜的中国人,只得将每天的餐具清洗当成一件类似打扫客厅的“亮化”工程,洗碗抹灶,容不得半点的油腻和藏污纳垢。
  我们一家三口分住两间卧室和一间起居室,三室都与主室——厨房相连,进门通过厨房才能进入其他房间。我第一次感受这样的一种人生格局:厨房成了家中最重要的位置,家务劳动成了家庭成员主要的情感交流方式。
  一入住,我们就在厨房里翻箱倒柜,金针菇、黄花菜、白木耳、黑木耳、猴头菇、一截背包带、一捆干豆角、一包香干、一把雨伞、一双防水手套……从故乡带来的一切土特产,都会让我想起长沙老街,想起曾经在一起生活的童年伙伴以及那些流逝的时光,想起插队当知青时在天堂岭下的三岔河畔的花生地。而从波士顿的超市采购的香蕉、苹果、橘子、草莓、樱桃、西红柿等,都带着北美田野的清香。所有来自田野的食材,所有用水土与木火烧炼的器皿,也带来了一个背后的故事或者一段难忘的回忆。我们,我们与居室与食材,在餐桌边,有了水与火的交融,似乎也有了一种陌生却又是久别重逢的相知与相遇。
  在波士顿剑桥社区,最威武的车是垃圾车。每天当听到远处有轰隆轰隆类似装甲车的声音时,你就知道这是垃圾车来了。环卫工人呢?他的装备精良,看上去像一个太空人一样。街边垃圾桶都是带轮子的,环卫工人将垃圾桶拖到车子附近,车门会自动倒下来,然后垃圾桶自动将垃圾分类投入车内的装置中,车内设备会把这些垃圾压缩处理,一点异味也没有。
  社区保留着传统建筑,街道和花园、菜园等农耕风貌。社区的菜园在街心一角,用包装箱等废弃物堆砌成,这些木头箱子和街边绿化带、花坛融为一体,其间西红柿、辣椒、茄子青的青、红的红、黄的黄,甜菜叶子硕大,在阳光下格外喜人。这些菜园是社区居民自愿领养的,包装箱的泥土中插着标签写有领养人的名字,菜园里还有用铁丝弯曲而成的巨大花篮,成了豆叶瓜藤的支架,非常美观。
  在波士顿的普利茅斯博物馆,我们看到了16世纪漂洋过海而来的英国开拓者,自称英国农民和渔民,今天这里的建筑物基本上是当年的“老房子”。
  “Culture”,文化、文明,这个词翻译为中文还有养殖、栽培、培养的意思。波士顿,这个culture之地,在这个当今世界现代信息工业研究的领先之地,仍然保留着对种植、养殖和农耕的一份崇敬、一份尊重。
其他文献
天空一碧如洗,风和煦轻柔,蜿蜒的公路两侧生长着树冠高大的乔木,一串串初开的花苞在羽状绿叶间显露出深紫蓝色,校门口背双肩包的男生女生脱去外套。这是夏天的讯号。  公交走走停停,不慌不忙。我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看窗外穿梭的人群和车流,耳机里男声正唱:“时间会回答成长/成长会回答梦想/梦想会回答生活……”如此不经意间,就想起那些有点遥远的旧时光。  那年四月,酷热来得极早,我坐在高三教室里看数学老师
期刊
历史最大的属性是什么?历史是前人为后人所记录的人的活动,历史是属人的。历史产生于人,服务于人,而人之所以为人,从哲学角度上看,必须是“活”的人,死了的人失去了人的特征也就不成其为人了。历史也是“活”的。    一、历史是属人的——我理解的历史观    1、人说历史  有人说历史是一具“木乃伊”,因为历史总给人一种感觉,它属于过去,宁静,将过去娓娓道来,似乎“木乃伊”是最真实的写照。然而,这仅仅是一
期刊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我竟会因为成绩太差而转学。  那年夏天,母亲看见成绩单上的分数后,沉默了很久,眼睛里仿佛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幽潭迅速结冰,以至于整个人看上去都冒着冷气。那寒意令人毛骨悚然,惶恐着只想远离。然而不一会儿,她就恢复了以往的神情。她把那张纸随意地放在一边,抬头对着我冷冷一笑,意味深长——我真怕她一巴掌甩下来。  可最后她只是望了我一眼便撇开头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们有很多天
期刊
一场班会,让班主任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家长都对陈桔的秘密心照不宣了。  班会过后,陈桔请了一天假,闷在卧室里——自己作为班长,没脸见穆老师,也不知道家长们会不会对孩子提起,不知道怎么面对同学,更不知道怎么面对秦东。可是她闷了一整天,想了一整天,还是不后悔班会上的举动。  秦东是纪律委员,她是班长,穆老师开班会时只留下了他们俩。秦东负责干活儿,分发资料和大家的作业本,陈桔则需要进行一段关于班级各方面情
期刊
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是现行高考模式的最后一年,也是向高中历史新课程过渡的一年。综观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既可看到江苏自主命题的稳健风格即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基本学科能力的考查,也可领略到新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即试题中蕴涵的对学生主体性和学习探究性的要求。因此,为应对2008年历史新高考,认真研究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仍不失为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一、200
期刊
1  陈可茗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女生,我以前说她性格古怪,我得为这句话道歉,我不该在不了解她的情况下盲目下定论。比如此刻,我觉得她据理力争的样子漂亮极了。  数学课代表说不过陈可茗,只好把目光投向我:“穆归辰,你到底管不管你的组员?平时作业交得迟也就算了,课堂小测居然还敢当着全班人的面作弊。”  既然被点到名字了,我再站在一旁看戏就不合适了。我推开前面的人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那两张试卷,看了看,问:
期刊
去年的这个时候,奶奶给我打电话:“你明天回来一趟。”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压得很低。问她有什么事,她马上不高兴了:“没事就不能要你回来啦?”我自知说错了话,赶紧赔不是。挂了电话后,我的心一直悬着,老太太神神秘秘的,一定有啥事。  奶奶现在住在她小儿子,也就是我叔叔家。所以第二天一下班,我就赶紧去往叔叔家。等我到时,已是晚饭时候。按理来说这时应该一家人都在,可我又喊又敲,半天也没人出来应门。我的心慌得不
期刊
1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拧巴,不够坦诚、大方。  3月末路过南锣鼓巷,当时天空正下着小雨,万物湿凉,街道在黄昏中难得冷清。我心血来潮想逛一逛,但又想到这儿的店都顶着帝都加网红景点的头衔,物品价格一定不在我的承受范围内,因此每家店都只站在门口观望了两眼,直到路过一家vintage饰品店。  我迷中古物品,迷到几乎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那一瞬间喜爱战胜了“贫穷的自卑”,但推开门我就后悔了。店里只有两名店
期刊
今年年初,我心血来潮考了教师资格证。时隔多年再次提笔写作文,多少有些生疏。我取的题目叫《榜样的力量》,这是一个十分书面的说法,从我念书时起,我们就更愿意将这样的存在称作偶像。  高一的一节作文课,老师给了类似的话题。自由讨论时,大家纷纷为自己的偶像摇旗呐喊,有人说是语文老师,有人说是吴亦凡、鹿晗,还有人喊科比、詹姆斯。我站起来说了一个名字,教室陷入短暂的寂静。同桌小牧忽地反应过来,怪腔怪调地模仿了
期刊
西安的天气好像一下子就很热了,四月的尾巴上,暖黄色的光总会洒在宿舍阳台的干花上。虽然我知道每个季节来临时常常让人措手不及,但溜走的时光难免让人怀念。就像我还怀念过去的那些中午,吃完午饭之后,偷偷用被妈妈淘汰下来的老年机听着歌入睡,五月天的《知足》伴着厨房洗碗的水声:“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怎么去拥抱一夏天的风……”  阳光充足的时候,学校水果店里的菠萝就会卖得火热。我喜欢在买午饭的时候顺带买个菠萝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