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标志,全人类已经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五千年的文化沉淀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铭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资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起,广大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就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使许多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瑰宝获得了抢救、挖掘和整理;1979年文化部会同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各单位发起了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继承和调查工作;2003年实施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试点工程;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2011年正式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提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的立法目的。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已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尽管在国家层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措施都比较详尽,但在民间层面的认识度和使用面还不尽如人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广大民众对非遗的认识呈现出两边倒趋势:一种是因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被忽略,如: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和文化,大众重心在“吃”的习俗,故而“端午节”会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级非遗,却让中国错失了这个文化标签;另一种则是因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而被彻底忘记,如镶嵌工艺,过去因物质匮乏,普通百姓人家的锅碗瓢盆坏了都会用镶嵌工艺进行修补,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项技艺慢慢地从大众生活中消失。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可独立颁发学士学位的综合艺术类本科院校,学院现有25个艺术本科专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是目前唯一一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落户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自成立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一直秉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提倡的建院理念——“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文化部非遗司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按照“凸现创新、提升能力,夯实基础、注重实效,引领发展、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传承文化”为己任,勇于担当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责任和使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体两翼三结合”(一体:确立非遗特色素质教学模式;两翼:非遗通识课和非遗大讲堂;三结合:实践基地与教学相结合;工作室建设与教学相结合;学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理念。艺术院校与非遗研究机构共生共荣,从教产研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提升学生的非遗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水平。
一、以非遗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提升学生对非遗的认知
学院将非遗素质教育的定位确定为开展通识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普及非遗知识,强化保护意识,参与非遗保护,做到非遗保护人人有责。开展非遺素质教育需着重抓好以下内容:①激发学生对非遗保护的兴趣。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专业性强,要达到预设的目的,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②提高非遗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素质教育必须立足学生学习实际,做到非遗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激勵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③加强非遗素质教育的实践操作可行性。要从生动活泼的非遗活动中认识非遗的价值和意义,将素质教育变为实实在在的非遗保护行动。
该课程教学团队由来自学院各系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教师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理念全面深入到教学实践中,在本课程教学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突出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并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的教学与学院专业密切结合,先后开展了“民族纸质工艺品设计”、“羌民族服饰设计”、“西南民族歌舞”(《火把节》等)等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调查有关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活动,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收集统计传承人56人,非遗项目51项,传承人和非遗项目遍及新疆、安徽、青海等全国各地。
二、与非遗大师近距离接触,感知非遗魅力
为了更好地让学院师生直观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学院与非遗院本着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宗旨举办了“非遗大讲堂”系列活动,包括:李方福——绵竹年画鉴赏讲座,赵塔里木——中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赵曦——藏羌原生态歌舞审美文化的深度解读,陈云华——青神竹编艺术等,力邀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传承人为学院师生传道授业解惑非遗,这种直观的感受比一般的课堂理论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三、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知非遗
学院和非遗院充分利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平台,运用好《中国文艺报》和《文化月刊》等资源,通过参与各种会议和论坛,获取第一手非遗资料。同时加大非遗院的网站建设,并综合利用院报、电台、电视台、官方网站、展墙等平台,宣传非遗项目和非遗院相关工作。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文化建设中巧妙地融入非遗因素,彰显非遗特色。并充分利用现有学生志愿者和学生社团,组建学生自愿宣传队伍,利用节假日进入社区进行非遗法规和非遗遗产宣传。学院充分利用学生群体中藏羌彝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每年的羌历新年,学院都会举办相关的羌族迎新活动,让大家见识到羌族独特的文化习俗。 四、培训考察共并进,理论实践两不误
“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6月16日,文化部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现场协调会议,统筹组织各试点院校在2015年暑期开展传统工艺项目培训工作……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要求,各试点院校要本着“强基础、拓眼界”的原则开设课程。培训中充分考虑受训人群的实际情况,因人因事施教,坚持问题导向、作品导向,基础培训、案例教学,保证通俗易懂。要通过培训补非遗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美术基础之缺、设计意识之缺、市场意识之缺;通过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发现生活之美、传统工艺之美,并学会将美带入作品、带进生活。”
虽然文化部在2015年才开始正式进行此类培训工作,但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了同类型的非遗培训系列活动,2012年9月18日-24日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举办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防灾救灾及灾后保护培训班”,2013年10月22日-28日,为期一周的“全国民间美术类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灾害(难)预防与风险管理培训班”又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正式开班。此类培训活动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非遗保护工作者摒弃错误的管理方式和非科学的保护方式;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面臨灾难灾害保护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灾害(难)预防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险管理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为我国民间美术类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预防灾害(难)措施以及采取的风险管理办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研究者,学员既有多年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更有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际行动。学院力争借助艺术院校与非遗研究院相融合的优势,加大对非遗全国性培训的关注。这种培训最大的优点是学院师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非遗保护和实践的最新动态。
学院不仅重视这种全国性的大型培训活动,也对小规模的培训有所探讨。于校内教育基地而言,拟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站”,以校内教师为主,一方面吸收大量的对非遗保护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培训,同时将目光放于西南各省以及绵阳周边市县,进行小规模非遗保护人才的培训和文化产业管理、策划人才的培训。
在基地建立方面,学院与非遗院加强对外联系,为教学与日后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方式。目前已经与川西地区的部分地方政府文化单位建立初步合作,包括对茂县“羌族释比羌笛文化协会”、马尔康“嘉绒藏族文化协会”、康定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协会单位进行授牌,并同时聘请了当地非遗文化研究学者马成富、耿少将、蒋秀英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为日后川西地区的深入合作打好基础。在现有非遗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基地后续建设工作和资料归档整理及总结工作,并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基地特点择优进行重点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大非遗基地与学院教学研究的契合度,使现有的基地真正为学院为教学服务。近年来,学院和非遗院组织安排了各種类型的下乡考察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到平武县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对白马藏族民俗的调查采风;安排造型与艺术设计系部分学生赴北川县石椅羌寨写生采风;组织安排造型与艺术设计系民族民间艺术设计专业部分师生到眉山市青神陈云华竹艺城进行实践教学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很好的深化了各个实践基地的合作,同时为学院提出的特色教学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并使更多的90后青年大学生对民族民间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五、理论转实践,教产研全面融合
在广泛提升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力度的同时,加快学生对非遗的实践运用显得迫在眉睫,尽管非遗保护和传承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营造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平台必不可少。学院和非遗院为加快此平台的建设,与绵阳文化局非遗科及相关企业单位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对外运营工作和相关工作的产业化运作。目前主要应立足于陶艺工作室的产品开发及设计艺术系的品牌化产品开发,努力打开对外运营局面;同时,依托王蒙文学艺术馆的平台和学院参与的各大组织及活动,积极策划与学院相关的展览、演出、拍卖等实体活动。
陶艺工作室通过开展陶艺选修课的方式,让艺术设计系的同学学习整套的陶瓷制作工艺,学生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融入自我的设计理念,赋予古朴的陶瓷全新的面貌。为了更好的将陶艺作品市场化运作,近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各种形式的推广,例如在淘宝开设网店、与造型艺术设计系合作参与校园拍卖会,陶艺作品开发等。学院还与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秉承“传承文化、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宗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凝聚高校与社会的力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开创性地培育热爱非遗文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技法精湛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设计师,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平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理解、欣赏并接受的过程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流传的先决条件,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院级立项课题:《提升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研究》(201301009)的阶段性成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起,广大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就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使许多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瑰宝获得了抢救、挖掘和整理;1979年文化部会同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各单位发起了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继承和调查工作;2003年实施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试点工程;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2011年正式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提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的立法目的。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已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尽管在国家层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措施都比较详尽,但在民间层面的认识度和使用面还不尽如人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广大民众对非遗的认识呈现出两边倒趋势:一种是因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被忽略,如: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和文化,大众重心在“吃”的习俗,故而“端午节”会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级非遗,却让中国错失了这个文化标签;另一种则是因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而被彻底忘记,如镶嵌工艺,过去因物质匮乏,普通百姓人家的锅碗瓢盆坏了都会用镶嵌工艺进行修补,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项技艺慢慢地从大众生活中消失。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可独立颁发学士学位的综合艺术类本科院校,学院现有25个艺术本科专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是目前唯一一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落户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自成立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一直秉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提倡的建院理念——“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文化部非遗司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按照“凸现创新、提升能力,夯实基础、注重实效,引领发展、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传承文化”为己任,勇于担当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责任和使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体两翼三结合”(一体:确立非遗特色素质教学模式;两翼:非遗通识课和非遗大讲堂;三结合:实践基地与教学相结合;工作室建设与教学相结合;学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理念。艺术院校与非遗研究机构共生共荣,从教产研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提升学生的非遗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水平。
一、以非遗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提升学生对非遗的认知
学院将非遗素质教育的定位确定为开展通识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普及非遗知识,强化保护意识,参与非遗保护,做到非遗保护人人有责。开展非遺素质教育需着重抓好以下内容:①激发学生对非遗保护的兴趣。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专业性强,要达到预设的目的,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②提高非遗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素质教育必须立足学生学习实际,做到非遗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激勵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③加强非遗素质教育的实践操作可行性。要从生动活泼的非遗活动中认识非遗的价值和意义,将素质教育变为实实在在的非遗保护行动。
该课程教学团队由来自学院各系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教师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理念全面深入到教学实践中,在本课程教学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突出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并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的教学与学院专业密切结合,先后开展了“民族纸质工艺品设计”、“羌民族服饰设计”、“西南民族歌舞”(《火把节》等)等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调查有关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活动,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收集统计传承人56人,非遗项目51项,传承人和非遗项目遍及新疆、安徽、青海等全国各地。
二、与非遗大师近距离接触,感知非遗魅力
为了更好地让学院师生直观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学院与非遗院本着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宗旨举办了“非遗大讲堂”系列活动,包括:李方福——绵竹年画鉴赏讲座,赵塔里木——中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赵曦——藏羌原生态歌舞审美文化的深度解读,陈云华——青神竹编艺术等,力邀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传承人为学院师生传道授业解惑非遗,这种直观的感受比一般的课堂理论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三、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知非遗
学院和非遗院充分利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平台,运用好《中国文艺报》和《文化月刊》等资源,通过参与各种会议和论坛,获取第一手非遗资料。同时加大非遗院的网站建设,并综合利用院报、电台、电视台、官方网站、展墙等平台,宣传非遗项目和非遗院相关工作。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文化建设中巧妙地融入非遗因素,彰显非遗特色。并充分利用现有学生志愿者和学生社团,组建学生自愿宣传队伍,利用节假日进入社区进行非遗法规和非遗遗产宣传。学院充分利用学生群体中藏羌彝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每年的羌历新年,学院都会举办相关的羌族迎新活动,让大家见识到羌族独特的文化习俗。 四、培训考察共并进,理论实践两不误
“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6月16日,文化部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现场协调会议,统筹组织各试点院校在2015年暑期开展传统工艺项目培训工作……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要求,各试点院校要本着“强基础、拓眼界”的原则开设课程。培训中充分考虑受训人群的实际情况,因人因事施教,坚持问题导向、作品导向,基础培训、案例教学,保证通俗易懂。要通过培训补非遗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美术基础之缺、设计意识之缺、市场意识之缺;通过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发现生活之美、传统工艺之美,并学会将美带入作品、带进生活。”
虽然文化部在2015年才开始正式进行此类培训工作,但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了同类型的非遗培训系列活动,2012年9月18日-24日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举办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防灾救灾及灾后保护培训班”,2013年10月22日-28日,为期一周的“全国民间美术类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灾害(难)预防与风险管理培训班”又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正式开班。此类培训活动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非遗保护工作者摒弃错误的管理方式和非科学的保护方式;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面臨灾难灾害保护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灾害(难)预防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险管理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为我国民间美术类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预防灾害(难)措施以及采取的风险管理办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研究者,学员既有多年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更有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际行动。学院力争借助艺术院校与非遗研究院相融合的优势,加大对非遗全国性培训的关注。这种培训最大的优点是学院师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非遗保护和实践的最新动态。
学院不仅重视这种全国性的大型培训活动,也对小规模的培训有所探讨。于校内教育基地而言,拟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站”,以校内教师为主,一方面吸收大量的对非遗保护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培训,同时将目光放于西南各省以及绵阳周边市县,进行小规模非遗保护人才的培训和文化产业管理、策划人才的培训。
在基地建立方面,学院与非遗院加强对外联系,为教学与日后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方式。目前已经与川西地区的部分地方政府文化单位建立初步合作,包括对茂县“羌族释比羌笛文化协会”、马尔康“嘉绒藏族文化协会”、康定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协会单位进行授牌,并同时聘请了当地非遗文化研究学者马成富、耿少将、蒋秀英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为日后川西地区的深入合作打好基础。在现有非遗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基地后续建设工作和资料归档整理及总结工作,并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基地特点择优进行重点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大非遗基地与学院教学研究的契合度,使现有的基地真正为学院为教学服务。近年来,学院和非遗院组织安排了各種类型的下乡考察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到平武县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对白马藏族民俗的调查采风;安排造型与艺术设计系部分学生赴北川县石椅羌寨写生采风;组织安排造型与艺术设计系民族民间艺术设计专业部分师生到眉山市青神陈云华竹艺城进行实践教学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很好的深化了各个实践基地的合作,同时为学院提出的特色教学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并使更多的90后青年大学生对民族民间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五、理论转实践,教产研全面融合
在广泛提升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力度的同时,加快学生对非遗的实践运用显得迫在眉睫,尽管非遗保护和传承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营造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平台必不可少。学院和非遗院为加快此平台的建设,与绵阳文化局非遗科及相关企业单位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对外运营工作和相关工作的产业化运作。目前主要应立足于陶艺工作室的产品开发及设计艺术系的品牌化产品开发,努力打开对外运营局面;同时,依托王蒙文学艺术馆的平台和学院参与的各大组织及活动,积极策划与学院相关的展览、演出、拍卖等实体活动。
陶艺工作室通过开展陶艺选修课的方式,让艺术设计系的同学学习整套的陶瓷制作工艺,学生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融入自我的设计理念,赋予古朴的陶瓷全新的面貌。为了更好的将陶艺作品市场化运作,近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各种形式的推广,例如在淘宝开设网店、与造型艺术设计系合作参与校园拍卖会,陶艺作品开发等。学院还与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秉承“传承文化、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宗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凝聚高校与社会的力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开创性地培育热爱非遗文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技法精湛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设计师,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平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理解、欣赏并接受的过程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流传的先决条件,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院级立项课题:《提升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研究》(20130100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