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不断创新的保证,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现代教学论指出:知识只有靠思维得来而不是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和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思维的有序性、灵活性、广阔性。
一、重视概念引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该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每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都有其独特的思维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思维的全过程,才能学得快,记得牢,才能使知识逐步内化为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的物体入手,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顶点、面、棱的概念,然后出示长方体的框架,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长方体的顶点和面的个数以及棱的条数,抽象出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再让学生自制长方体学具,让他们认识长方体六个面的形状和相对面面积的关系,每个面是分别由哪几条边围成的,在头脑中初步建立长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分别由哪两条边相乘得到的。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由具体实物到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的有序性。
二、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训练。那么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自主参与,达到更佳的训练效果呢?应用列表或操作的方法,可以使原来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数量间的关系明朗化,再通过分析、综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已知道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表面积,长方体放置的位置不同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长方体的长发生变化时,哪些面的面积发生变化?当长增加2厘米,宽和高不变时,表面积增加了72平方厘米,你可以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哪些面与长有关系并列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长方体的上下面、前后面的面积与长有联系,所以是上下面和前后面发生了变化,表面积增加72平方厘米就是因为上下面和前后面面积增加了,也就是2×高+2×宽的2倍是72平方厘米,由此得出高于宽的和是18厘米。
再如,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每种摆法的表面积相同吗?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摆弄,学生很快就明白,由于长方体的总棱长不变,摆成的长方体表面积也不变。这样即巩固了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由此可见,设计训练题不在于多,而在于巧。巧妙的设计能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引导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思维得广阔性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数学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提供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的材料。联想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一些较典型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转化,起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进行有关比的应用题时,我出示这样一个条件:水果店里苹果和梨子的筐数比是4:5,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甲说:苹果和梨子的筐数比是4:5,可以知道苹果筐数是4份,梨子的筐数是5份,苹果筐数是总筐数的4/9,梨子的筐数是总筐数的5/9。学生乙说:苹果的筐数比梨子的筐数少1/5,梨子的筐数比苹果的筐数多1/4。这样把比和分数沟通了以后,又引导学生根据分数和百分数的联系来想。又有学生说:苹果的筐数是梨子筐数的80%,梨子的筐数是苹果的筐数的125%;还有学生说苹果比梨子少的筐数是总数的1/9……通过这道题得联想训练,既沟通了整数、分数、百分数、比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沿着“愿学——乐学——好学——创造性地学”的轨道前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复兴镇中心小学)
一、重视概念引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该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每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都有其独特的思维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思维的全过程,才能学得快,记得牢,才能使知识逐步内化为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的物体入手,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顶点、面、棱的概念,然后出示长方体的框架,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长方体的顶点和面的个数以及棱的条数,抽象出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再让学生自制长方体学具,让他们认识长方体六个面的形状和相对面面积的关系,每个面是分别由哪几条边围成的,在头脑中初步建立长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分别由哪两条边相乘得到的。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由具体实物到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的有序性。
二、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训练。那么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自主参与,达到更佳的训练效果呢?应用列表或操作的方法,可以使原来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数量间的关系明朗化,再通过分析、综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已知道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表面积,长方体放置的位置不同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长方体的长发生变化时,哪些面的面积发生变化?当长增加2厘米,宽和高不变时,表面积增加了72平方厘米,你可以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哪些面与长有关系并列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长方体的上下面、前后面的面积与长有联系,所以是上下面和前后面发生了变化,表面积增加72平方厘米就是因为上下面和前后面面积增加了,也就是2×高+2×宽的2倍是72平方厘米,由此得出高于宽的和是18厘米。
再如,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每种摆法的表面积相同吗?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摆弄,学生很快就明白,由于长方体的总棱长不变,摆成的长方体表面积也不变。这样即巩固了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由此可见,设计训练题不在于多,而在于巧。巧妙的设计能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引导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思维得广阔性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数学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提供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的材料。联想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一些较典型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转化,起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进行有关比的应用题时,我出示这样一个条件:水果店里苹果和梨子的筐数比是4:5,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甲说:苹果和梨子的筐数比是4:5,可以知道苹果筐数是4份,梨子的筐数是5份,苹果筐数是总筐数的4/9,梨子的筐数是总筐数的5/9。学生乙说:苹果的筐数比梨子的筐数少1/5,梨子的筐数比苹果的筐数多1/4。这样把比和分数沟通了以后,又引导学生根据分数和百分数的联系来想。又有学生说:苹果的筐数是梨子筐数的80%,梨子的筐数是苹果的筐数的125%;还有学生说苹果比梨子少的筐数是总数的1/9……通过这道题得联想训练,既沟通了整数、分数、百分数、比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沿着“愿学——乐学——好学——创造性地学”的轨道前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复兴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