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晓东,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杭州市教育学会会长,浙江省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共同体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宏观教育政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教育科研本体等研究。
【编者按】高中教育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纽带,重要性不言而喻。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为落实文件精神,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之际,教育部于017年1月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017年版)〉的通知》,旨在把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有效联动,形成合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高考带来新变化,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出台亦会对高中教育带来深刻影响。面对新形势下的高中教育改革,广大高中学校究竟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所有高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俞晓东所长。
记者:014年,浙江省启动新高考改革,成为我国最早的高考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到018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也将陆续启动新高考改革。在此背景下,高中教研将面临哪些难题?如何破解?您能谈谈杭州的经验吗?
俞晓东:浙江省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区域,到017年完成了第一轮三年的试点任务。回顾这三年的改革,变化最大的是新高考改革使学生的选择权得到充分落实与尊重,走班教学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新常态,由此倒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也倒逼学校为适应学生学习而变革,进行管理创新。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教研面临了新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研时间问题。选课走班加大了教师课务安排的难度,很难让教师有集中的时间参与某一教研组活动,教师调课参与教研活动的难度大大增加。二是教研内容问题。过去我们的研究集中在对课堂的研究上,新高考改革更关注课程的研究,对“学”的研究,研究内容更加宽泛。三是教研形式问题。如何让教师利用碎片时间参与教研活动,谁来组织教研活动,如何有效组织教研活动,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研在促进教师团队成长上有独特的作用,新高考后高中教研制度也要进行调整,杭州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一是制度化处理教研活动。如,有的学校在时间上明确规
定,文科类的教师周三进行教研活动,理科类的教师周四开展教研活动,如有特殊事宜,教务处临时进行课务调整。二是突破原有的教研组织形式,建立新的研究组织。如,有的学校强化学术研究以促进新高考改革研究,建立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考试學情分析中心、信息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创新实验中心,营造氛围,提升教师学术力。三是依托新技术开辟新的教研路径。如,有的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即时并全天候进行。这种短时的、问题解决式的微教研活动,较受教师欢迎。
记者:新高考改革让高中成了学生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专家,对于高中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您有什么建议吗?
俞晓东:新高考凸显了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各部门合力完成。杭州的学校做了很好的探索,如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出了有学校特色的“135体系”,即1个核心,适性发展;3个维度,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5种方式,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实践探索、专业访谈和生涯咨询。杭州长河中学提出了“六个一”,即成立一个生涯规划研究中心,组建一个生涯规划师资团队,成立一个由校外专家组成的生涯规划导师团队,开设一堂生涯规划课,组织一次校内生涯体验活动,开展一次校外社会实践生涯活动。从杭州的经验看,我建议高中学校抓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依托生涯时刻表实施学程化管理。杭州源清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探索了“一表多程”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新高考背景下生涯教育的新样式。所谓“一表多程”,即把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课程作了划分,将课程分成3个序列进行设置,并按核心时间节点(4月和10月学考、6月高考)形成生涯时刻表,同时按照高中三年设定学程,教师以组团形式进行课程的系列化教学。“一表多程”的生涯教育与管理模式让学生在高中的开始阶段就对高中三年的学生安排有清楚的了解,这种目标导向式的生涯教育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对学生生涯发展进行精准指导。在今天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下,学校需要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选考科目,这对学校指导学生生涯规划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学校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这是一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咨询、指导与教育跟踪的工作制度。目前,杭州形成了生涯专业导师、学科导师、德育导师和学长导师四个层面导师团队并存的局面,提出了导师在品德指导、学业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和生涯指导方面的任务,丰富了导师制的内涵。
记者:有研究统计,假如浙江省考生不放过每一个关乎高考成绩的考试机会,学考加选考的场次最多可达到场。这会对高中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俞晓东:从理论上讲,这会对高中学校、教师、学生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一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为有一个好的考试成绩,在特定的时段加班加点复习,疲于应对考试。二是打乱了学校的教学节奏。由于学生要参加考试,各学科的教学进度不得不加快,增加复习时间以应对考试。三是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为指导学生应对选考,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负担随之加重。四是增加了学校考务负担。由于目前的考务工作一般由学校组织,这就导致学校的工作量比原来增加了许多。 当下关于考生对每一个关乎高考成绩的考试机会都不放过而要参加场考试的说法,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预测,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随着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进一步完善,考生及家长也会做出相应的权衡与选择,以争取自己在高考中的利益最大化。对于自主选择学科、自选考试科目这一机制,家长和考生还是肯定和愿意接受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操作模式下学校与学生的负担没有明显减轻。
记者:在017年的浙江省高考中,913万考生中只有8万人选考物理。物理学科“遇冷”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物理课程开设课时减少而多出来的学科教师又该如何管理?
俞晓东:由于物理难学难考,考生和家长为考高分数不选物理就顺理成章了,于是就出现了“物理遇冷”现象。“物理遇冷”对物理学科建设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第一,它导致了物理学科优秀教师的流失;第二,它也造成了大学物理学科优质生源的减少;第三,它破坏了学校原有的教育生态结构,特别是学科教师结构的生态平衡;第四,物理作为基础学科,学习人数的减少将影响国家未来的科技进步。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浙江省也对高考机制再作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立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确保学生专业学习基础与国家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所以,虽然出现物理学科“遇冷”现象,但不必过分担心,随着政策的调控,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变。从目前情况来看,杭州一些重点高中及理科见长的学校物理学科“遇冷”现象不明显,但新高考改革对一些薄弱学校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学校采取了两种解决思路:一是小班化处理,让物理老师兼任拓展性课程开发任务以保证工作量,同时通过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是把其他学科多出来的教师转为技术学科教师,以此作为物理教师的候选,以应对形势变化。
记者:017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017年版)〉的通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今后高中教师培训的重点应落在何处?
俞晓东: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版提出了新的教育质量观,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局面,着力引导学科教学更加关注育人,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它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是要重新认识与理解学科,要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思考学科的质量标准、学科的学习目标。二是要有大的课程观,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关键能力,还得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及创新、协作、沟通和交流等跨学科素养。三是要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使学生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版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评价体系的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也对今后高中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习的内容上看,高中教师培训既要关注学科知识,也要关注跨学科、具有時代感的新知识;从组织形式上看,既要关注个人学习,也要重视团队学习;从教师自身的修炼来看,既要重视“教”研,也要重视“学”研,改变只“教”不“研”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加大学习力度,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
记者: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教学实施是此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关注的重点内容。[JP3]您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实现教授学生知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变?
俞晓东: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抓观念的更新,从育人角度出发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理解学科的本质,梳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本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彰显学科教学中独特的育人价值。二是抓课堂教学的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不脱离情境的学科活动,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教师应在课堂上实现四个转变:把“知识为本”的课堂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把基于书本情境、教师经验的课堂转变为基于真实情境、学生经验的课堂,把技能训练为主的课堂转变为基于项目学习的课堂,把教与学脱节的课堂转变为学教结合的课堂。三是抓综合实践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关注科学育人,强调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能力并能适应未来的综合型人才。学生能力的获取源于综合实践学习,所以教师要强化基于问题的学习,强化自身对知识的整体意识,进行跨学科整合,在实践活动中融入STEM教育元素,形成新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
记者:“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对如何培养研究型教师群体,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俞晓东:“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保持一种研究的状态,不仅是一位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重要基础,更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让教师职业焕发生命力的重要动力。实践证明,拥有研究者群体,拥有投身研究的教师是名校的共同特征,但由于一线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并且在思想上往往把教学与研究分开来处理,由此导致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愿不强,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学校需要营造氛围,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
一是打造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型教师文化。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建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文化氛围。有赖于教师群体形成独特的学术氛围。因为这会潜移默化地对教师产生影响并带动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十分重要。二是建立教学与研究合一的新机制。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种激励手段引导教师去发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推广教师小课题研究制度;[HJ.1mm]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把现有的教研组打造成研究共同体,通过建立主题化的研训路径,让教研组成为校本研训的主阵地,同时鼓励教师建立非官方的研究学术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三是夯实教师的研究能力与基础。只有教师研究的基本功扎实了,才能使教师有兴趣参与研究。所以,学校要通过校本培训、导师带教、专题研究、案例研究、观摩研讨、课题研究、基地培训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让教师懂得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如何表达,进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投入到研究之中。 记者:教研员是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担负着研究与指导的双重任务。您认为在基础教育转型发展阶段,教研员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引领区域内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
俞晓东:现有的教研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在引领教研合一、推进新高考改革、促进课程改革、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反过来,如果教研体系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升级,也有可能成为改革的绊脚石。同樣,教研员作为教研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教研质量与水平,因此,教研员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我以为,教研员的核心素养表现在意识与能力两方面。
所谓意识是指教研员要具备先行意识、转型意识与服务意识三个意识。首先,教研员要先于教师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先于教师学习并研究教育政策与理论,精准把握教育发展趋势,设计本区域学科发展的路线图,设计本区域研训一体的教研模式,不断创新教研的思路与做法。其次,教研员要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升级教研工作。一要从研究上转型,从研究学科教学、教法转型到研究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上,从研究知识获得、能力提升转型到研究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发展上,从研究统一规格教学转型到研究差异性教学上;二要在工作上转型,从安排教师统一研修转型到为教师个性化学习服务上。最后,教研员既要研究教育理论,也要重视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在课程改革中洞察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同时要有研究的定力,切忌“人云亦云”。
所谓能力是指教研员的专业力、指导力和服务力。有人对教研员的专业力做了描述,即教研员要具有专家的理论水平、教师的一线经验、领导的管理才能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教研员的指导力水平将影响教师的教学力、学校的发展力和区域的教育生产力,因此,提升教研员的指导力十分重要。服务力要求教研员不仅要注重指导的效益,还要注重服务的质量,尤其是要提高站位,成为教师、学校及区域发展的智囊,为区域课程改革的推进、选课走班的实施、学校课程的架构与实施、学生生涯发展的指导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指明方向。
记者:教科所(院)作为引领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专业性机构,在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俞晓东: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教科所(院)作为推动教师群体进行科研的专业性机构,因扎根于教育改革一线,帮助学校教师破解教育教学难题,引导教师学习理论、投身教学研究而深受基层学校与教师欢迎。但随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载体,鉴于此,教科所(院)应该在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上有新作为,而且可以作为。作为专业研究机构,教科所(院)可以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以专题凝聚团队。教科所(院)要通过开展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研究及区域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研究,以研究专题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新型学习共同体,研究专题组即学习共同体。
二是以专业带动团队。教科所(院)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带动教师建立学术小组,围绕相关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通过共建、共研、共享的方式,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并为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提高其学术影响力。
三是以改革推动团队。教科所(院)要用改革的思路建设学习共同体,如改革常规教研,探索新的教研机制,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组建团队,深入课堂进行持续的行动研究,帮助团队内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引导其开展精准的、可持续的教学改进活动,帮助教师参与行动研究并学会行动研究。
四是以多种形式催生团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内涵,所以要允许学习共同体以多种形式存在。教科所(院)要引导学校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依托校内专家,以教研组、班级为平台,以工作室为载体建立学习共同体。
五是以机制激励团队。教科所(院)要依托区域大平台,以让团队充满激情与动力为目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化的设计,让学习共同体成员及时交流和分享成果,真正实现教师协同合作、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谢先成)
【编者按】高中教育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纽带,重要性不言而喻。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为落实文件精神,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之际,教育部于017年1月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017年版)〉的通知》,旨在把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有效联动,形成合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高考带来新变化,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出台亦会对高中教育带来深刻影响。面对新形势下的高中教育改革,广大高中学校究竟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所有高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俞晓东所长。
记者:014年,浙江省启动新高考改革,成为我国最早的高考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到018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也将陆续启动新高考改革。在此背景下,高中教研将面临哪些难题?如何破解?您能谈谈杭州的经验吗?
俞晓东:浙江省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区域,到017年完成了第一轮三年的试点任务。回顾这三年的改革,变化最大的是新高考改革使学生的选择权得到充分落实与尊重,走班教学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新常态,由此倒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也倒逼学校为适应学生学习而变革,进行管理创新。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教研面临了新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研时间问题。选课走班加大了教师课务安排的难度,很难让教师有集中的时间参与某一教研组活动,教师调课参与教研活动的难度大大增加。二是教研内容问题。过去我们的研究集中在对课堂的研究上,新高考改革更关注课程的研究,对“学”的研究,研究内容更加宽泛。三是教研形式问题。如何让教师利用碎片时间参与教研活动,谁来组织教研活动,如何有效组织教研活动,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研在促进教师团队成长上有独特的作用,新高考后高中教研制度也要进行调整,杭州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一是制度化处理教研活动。如,有的学校在时间上明确规
定,文科类的教师周三进行教研活动,理科类的教师周四开展教研活动,如有特殊事宜,教务处临时进行课务调整。二是突破原有的教研组织形式,建立新的研究组织。如,有的学校强化学术研究以促进新高考改革研究,建立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考试學情分析中心、信息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创新实验中心,营造氛围,提升教师学术力。三是依托新技术开辟新的教研路径。如,有的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即时并全天候进行。这种短时的、问题解决式的微教研活动,较受教师欢迎。
记者:新高考改革让高中成了学生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专家,对于高中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您有什么建议吗?
俞晓东:新高考凸显了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各部门合力完成。杭州的学校做了很好的探索,如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出了有学校特色的“135体系”,即1个核心,适性发展;3个维度,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5种方式,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实践探索、专业访谈和生涯咨询。杭州长河中学提出了“六个一”,即成立一个生涯规划研究中心,组建一个生涯规划师资团队,成立一个由校外专家组成的生涯规划导师团队,开设一堂生涯规划课,组织一次校内生涯体验活动,开展一次校外社会实践生涯活动。从杭州的经验看,我建议高中学校抓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依托生涯时刻表实施学程化管理。杭州源清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探索了“一表多程”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新高考背景下生涯教育的新样式。所谓“一表多程”,即把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课程作了划分,将课程分成3个序列进行设置,并按核心时间节点(4月和10月学考、6月高考)形成生涯时刻表,同时按照高中三年设定学程,教师以组团形式进行课程的系列化教学。“一表多程”的生涯教育与管理模式让学生在高中的开始阶段就对高中三年的学生安排有清楚的了解,这种目标导向式的生涯教育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对学生生涯发展进行精准指导。在今天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下,学校需要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选考科目,这对学校指导学生生涯规划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学校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这是一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咨询、指导与教育跟踪的工作制度。目前,杭州形成了生涯专业导师、学科导师、德育导师和学长导师四个层面导师团队并存的局面,提出了导师在品德指导、学业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和生涯指导方面的任务,丰富了导师制的内涵。
记者:有研究统计,假如浙江省考生不放过每一个关乎高考成绩的考试机会,学考加选考的场次最多可达到场。这会对高中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俞晓东:从理论上讲,这会对高中学校、教师、学生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一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为有一个好的考试成绩,在特定的时段加班加点复习,疲于应对考试。二是打乱了学校的教学节奏。由于学生要参加考试,各学科的教学进度不得不加快,增加复习时间以应对考试。三是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为指导学生应对选考,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负担随之加重。四是增加了学校考务负担。由于目前的考务工作一般由学校组织,这就导致学校的工作量比原来增加了许多。 当下关于考生对每一个关乎高考成绩的考试机会都不放过而要参加场考试的说法,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预测,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随着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进一步完善,考生及家长也会做出相应的权衡与选择,以争取自己在高考中的利益最大化。对于自主选择学科、自选考试科目这一机制,家长和考生还是肯定和愿意接受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操作模式下学校与学生的负担没有明显减轻。
记者:在017年的浙江省高考中,913万考生中只有8万人选考物理。物理学科“遇冷”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物理课程开设课时减少而多出来的学科教师又该如何管理?
俞晓东:由于物理难学难考,考生和家长为考高分数不选物理就顺理成章了,于是就出现了“物理遇冷”现象。“物理遇冷”对物理学科建设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第一,它导致了物理学科优秀教师的流失;第二,它也造成了大学物理学科优质生源的减少;第三,它破坏了学校原有的教育生态结构,特别是学科教师结构的生态平衡;第四,物理作为基础学科,学习人数的减少将影响国家未来的科技进步。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浙江省也对高考机制再作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立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确保学生专业学习基础与国家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所以,虽然出现物理学科“遇冷”现象,但不必过分担心,随着政策的调控,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变。从目前情况来看,杭州一些重点高中及理科见长的学校物理学科“遇冷”现象不明显,但新高考改革对一些薄弱学校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学校采取了两种解决思路:一是小班化处理,让物理老师兼任拓展性课程开发任务以保证工作量,同时通过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是把其他学科多出来的教师转为技术学科教师,以此作为物理教师的候选,以应对形势变化。
记者:017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017年版)〉的通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今后高中教师培训的重点应落在何处?
俞晓东: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版提出了新的教育质量观,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局面,着力引导学科教学更加关注育人,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它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是要重新认识与理解学科,要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思考学科的质量标准、学科的学习目标。二是要有大的课程观,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关键能力,还得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及创新、协作、沟通和交流等跨学科素养。三是要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使学生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版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评价体系的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也对今后高中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习的内容上看,高中教师培训既要关注学科知识,也要关注跨学科、具有時代感的新知识;从组织形式上看,既要关注个人学习,也要重视团队学习;从教师自身的修炼来看,既要重视“教”研,也要重视“学”研,改变只“教”不“研”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加大学习力度,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
记者: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教学实施是此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关注的重点内容。[JP3]您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实现教授学生知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变?
俞晓东: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抓观念的更新,从育人角度出发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理解学科的本质,梳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本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彰显学科教学中独特的育人价值。二是抓课堂教学的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不脱离情境的学科活动,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教师应在课堂上实现四个转变:把“知识为本”的课堂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把基于书本情境、教师经验的课堂转变为基于真实情境、学生经验的课堂,把技能训练为主的课堂转变为基于项目学习的课堂,把教与学脱节的课堂转变为学教结合的课堂。三是抓综合实践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关注科学育人,强调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能力并能适应未来的综合型人才。学生能力的获取源于综合实践学习,所以教师要强化基于问题的学习,强化自身对知识的整体意识,进行跨学科整合,在实践活动中融入STEM教育元素,形成新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
记者:“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对如何培养研究型教师群体,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俞晓东:“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保持一种研究的状态,不仅是一位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重要基础,更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让教师职业焕发生命力的重要动力。实践证明,拥有研究者群体,拥有投身研究的教师是名校的共同特征,但由于一线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并且在思想上往往把教学与研究分开来处理,由此导致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愿不强,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学校需要营造氛围,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
一是打造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型教师文化。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建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文化氛围。有赖于教师群体形成独特的学术氛围。因为这会潜移默化地对教师产生影响并带动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十分重要。二是建立教学与研究合一的新机制。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种激励手段引导教师去发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推广教师小课题研究制度;[HJ.1mm]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把现有的教研组打造成研究共同体,通过建立主题化的研训路径,让教研组成为校本研训的主阵地,同时鼓励教师建立非官方的研究学术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三是夯实教师的研究能力与基础。只有教师研究的基本功扎实了,才能使教师有兴趣参与研究。所以,学校要通过校本培训、导师带教、专题研究、案例研究、观摩研讨、课题研究、基地培训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让教师懂得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如何表达,进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投入到研究之中。 记者:教研员是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担负着研究与指导的双重任务。您认为在基础教育转型发展阶段,教研员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引领区域内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
俞晓东:现有的教研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在引领教研合一、推进新高考改革、促进课程改革、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反过来,如果教研体系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升级,也有可能成为改革的绊脚石。同樣,教研员作为教研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教研质量与水平,因此,教研员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我以为,教研员的核心素养表现在意识与能力两方面。
所谓意识是指教研员要具备先行意识、转型意识与服务意识三个意识。首先,教研员要先于教师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先于教师学习并研究教育政策与理论,精准把握教育发展趋势,设计本区域学科发展的路线图,设计本区域研训一体的教研模式,不断创新教研的思路与做法。其次,教研员要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升级教研工作。一要从研究上转型,从研究学科教学、教法转型到研究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上,从研究知识获得、能力提升转型到研究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发展上,从研究统一规格教学转型到研究差异性教学上;二要在工作上转型,从安排教师统一研修转型到为教师个性化学习服务上。最后,教研员既要研究教育理论,也要重视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在课程改革中洞察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同时要有研究的定力,切忌“人云亦云”。
所谓能力是指教研员的专业力、指导力和服务力。有人对教研员的专业力做了描述,即教研员要具有专家的理论水平、教师的一线经验、领导的管理才能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教研员的指导力水平将影响教师的教学力、学校的发展力和区域的教育生产力,因此,提升教研员的指导力十分重要。服务力要求教研员不仅要注重指导的效益,还要注重服务的质量,尤其是要提高站位,成为教师、学校及区域发展的智囊,为区域课程改革的推进、选课走班的实施、学校课程的架构与实施、学生生涯发展的指导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指明方向。
记者:教科所(院)作为引领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专业性机构,在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俞晓东: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教科所(院)作为推动教师群体进行科研的专业性机构,因扎根于教育改革一线,帮助学校教师破解教育教学难题,引导教师学习理论、投身教学研究而深受基层学校与教师欢迎。但随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载体,鉴于此,教科所(院)应该在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上有新作为,而且可以作为。作为专业研究机构,教科所(院)可以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以专题凝聚团队。教科所(院)要通过开展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研究及区域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研究,以研究专题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新型学习共同体,研究专题组即学习共同体。
二是以专业带动团队。教科所(院)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带动教师建立学术小组,围绕相关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通过共建、共研、共享的方式,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并为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提高其学术影响力。
三是以改革推动团队。教科所(院)要用改革的思路建设学习共同体,如改革常规教研,探索新的教研机制,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组建团队,深入课堂进行持续的行动研究,帮助团队内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引导其开展精准的、可持续的教学改进活动,帮助教师参与行动研究并学会行动研究。
四是以多种形式催生团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内涵,所以要允许学习共同体以多种形式存在。教科所(院)要引导学校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依托校内专家,以教研组、班级为平台,以工作室为载体建立学习共同体。
五是以机制激励团队。教科所(院)要依托区域大平台,以让团队充满激情与动力为目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化的设计,让学习共同体成员及时交流和分享成果,真正实现教师协同合作、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