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乾元二年(759)雪花飘飞的寒冬,杜甫挈妇将雏,越过秦岭巴山来到远离战争烽火的成都,寄居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寺。在众多亲朋故旧的帮助下,他终于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简陋的草堂,这是他聊避风雨的“安居工程”,相当于今天的经济适用房,总算暂时结束了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以来东漂西泊的生活。在蜗居成都草堂的几年中,杜甫存留至今的诗作有240余首,其中的七言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堪称这一时期也是他整个诗歌创作的永远也不会坍塌的纪念碑。
这是一首具有叙事成分的抒情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篇5句,写他所居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第二部分为中间13句,时间由黄昏至深夜,写顽童们抱茅而去,自己因屋漏而长夜难眠的情景;第三部分为最后6句,它是全诗的高潮和最为光彩照人之处,抒写的是他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以及大庇天下寒士的崇高理想。
诗人首先写茅屋为秋风所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同时还写了一首《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草堂前一株200年的楠树都被暴风连根拔起,他临时的避难所遭破坏之惨烈可想而知。“号”,风声;“怒号”,以拟人化状风之猛烈。“三重茅”,几层茅草。虽说草堂的茅草不止一层,但从杜甫其诗中写草堂的“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等诗句看来,杜甫建造草堂既无经济实力,又要赶工期,所以没有经过较为严格的验收。郭沫若当年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将杜甫定为“地主阶级”成分,实在颇为冤枉。“罥”(juan),牵绊纠缠;“坳”,低洼之处。屋上被掀起的茅草飞过了浣花溪,高者挂在树尖,下者沉落塘坳,可见风之狂雨之烈。
诗人次写屋漏偏遭连夜雨。首先是引申意义的:本来已经遭到天灾了,还又遇到“人祸”。在诗人前一年所写《泛溪》诗中,浣花溪南北岸的一群顽童就已经出场过:“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这群顽童不明白这些茅草对于杜甫的重要性。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入竹林而去,任诗人声嘶力竭也无法阻止。“呼不得”,即喝止不住、喊不信也。在以单句“归来倚杖自叹息”过渡之后,时间由黄昏至深夜,由深夜而近天明。诗人继之以两句一组的四组偶句实写“屋漏偏遭连夜雨”。“俄顷”,短暂,顷刻之间;“向”,将近。“恶卧”,杜甫的两个儿子崇文与崇武尚在幼年,睡姿不佳,乱踢乱蹬,布被本来老旧,经此折腾连里子都破了。“雨脚如麻”,可见密雨不绝。安史乱起,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历尽坎坷,饱经困苦,心忧家国,早已患上了失眠症,如此漫漫长夜凄风苦雨,寒意袭人,还心忧家小,当然更加夜不能寐,不知何时才能天明。
有如一阕风雨交响曲,最后5句是高潮也是华彩乐章。此前的诗句多为七字句与偶数句,最后一部分却变为长短参差的单句,这就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结果,为了更痛快淋漓地表达心中的激情与呼唤。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而是中国诗人乃至所有中国人中最具有博爱之心的伟大人物。“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他以前为百姓苍生就曾经这样祈愿过,而现在他推己及人,想到的是普天下贫寒的人,如果有“广厦千万间”庇护他们,他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爱之心与至善人性,真是可与日月同光。作为中国诗史上与屈原、李白比肩的伟大诗人,杜甫所占领的高度当然是诗的高度,但同时也是思想美的高度和人性美的高度。试问今日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达到了杜甫所树立的标高?
杜甫此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就说:“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王安石写《题杜甫画像》,首先想到的也是这首诗:“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杜甫如果活到房价居高难下的今天,不知会有何感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乾元二年(759)雪花飘飞的寒冬,杜甫挈妇将雏,越过秦岭巴山来到远离战争烽火的成都,寄居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寺。在众多亲朋故旧的帮助下,他终于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简陋的草堂,这是他聊避风雨的“安居工程”,相当于今天的经济适用房,总算暂时结束了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以来东漂西泊的生活。在蜗居成都草堂的几年中,杜甫存留至今的诗作有240余首,其中的七言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堪称这一时期也是他整个诗歌创作的永远也不会坍塌的纪念碑。
这是一首具有叙事成分的抒情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篇5句,写他所居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第二部分为中间13句,时间由黄昏至深夜,写顽童们抱茅而去,自己因屋漏而长夜难眠的情景;第三部分为最后6句,它是全诗的高潮和最为光彩照人之处,抒写的是他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以及大庇天下寒士的崇高理想。
诗人首先写茅屋为秋风所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同时还写了一首《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草堂前一株200年的楠树都被暴风连根拔起,他临时的避难所遭破坏之惨烈可想而知。“号”,风声;“怒号”,以拟人化状风之猛烈。“三重茅”,几层茅草。虽说草堂的茅草不止一层,但从杜甫其诗中写草堂的“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等诗句看来,杜甫建造草堂既无经济实力,又要赶工期,所以没有经过较为严格的验收。郭沫若当年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将杜甫定为“地主阶级”成分,实在颇为冤枉。“罥”(juan),牵绊纠缠;“坳”,低洼之处。屋上被掀起的茅草飞过了浣花溪,高者挂在树尖,下者沉落塘坳,可见风之狂雨之烈。
诗人次写屋漏偏遭连夜雨。首先是引申意义的:本来已经遭到天灾了,还又遇到“人祸”。在诗人前一年所写《泛溪》诗中,浣花溪南北岸的一群顽童就已经出场过:“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这群顽童不明白这些茅草对于杜甫的重要性。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入竹林而去,任诗人声嘶力竭也无法阻止。“呼不得”,即喝止不住、喊不信也。在以单句“归来倚杖自叹息”过渡之后,时间由黄昏至深夜,由深夜而近天明。诗人继之以两句一组的四组偶句实写“屋漏偏遭连夜雨”。“俄顷”,短暂,顷刻之间;“向”,将近。“恶卧”,杜甫的两个儿子崇文与崇武尚在幼年,睡姿不佳,乱踢乱蹬,布被本来老旧,经此折腾连里子都破了。“雨脚如麻”,可见密雨不绝。安史乱起,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历尽坎坷,饱经困苦,心忧家国,早已患上了失眠症,如此漫漫长夜凄风苦雨,寒意袭人,还心忧家小,当然更加夜不能寐,不知何时才能天明。
有如一阕风雨交响曲,最后5句是高潮也是华彩乐章。此前的诗句多为七字句与偶数句,最后一部分却变为长短参差的单句,这就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结果,为了更痛快淋漓地表达心中的激情与呼唤。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而是中国诗人乃至所有中国人中最具有博爱之心的伟大人物。“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他以前为百姓苍生就曾经这样祈愿过,而现在他推己及人,想到的是普天下贫寒的人,如果有“广厦千万间”庇护他们,他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爱之心与至善人性,真是可与日月同光。作为中国诗史上与屈原、李白比肩的伟大诗人,杜甫所占领的高度当然是诗的高度,但同时也是思想美的高度和人性美的高度。试问今日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达到了杜甫所树立的标高?
杜甫此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就说:“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王安石写《题杜甫画像》,首先想到的也是这首诗:“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杜甫如果活到房价居高难下的今天,不知会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