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小路上的独行者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bplbp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是这种孤行于世的状态,使他伏得很低,尽可能地贴近大地;使他更为统一地投入自己的绘画,更加专情于自己的世界。孤行者的路有寂寥,亦别有风光。
  ——许江
  早期赴日研习西画蔚为风潮,以关良、丁衍庸、陈抱一为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都在20世纪初便东渡扶桑,学成回国后又大多返回国内或从教、或创作,但这其中林达川却自去国后居留日本将近20年,是这一群体中经历颇为独特的一位。
  1935年林达川进入东京美术学校雕刻科,师从梅原龙三郎,选修油画。当时的日本美术界,以藤岛武二、梅原龙三郎、安井曾太郎等画家为代表的“准印象派””是为主流。其中藤岛武二曾留学法国、意大利五载,是较早将西方印象主义绘画语言带回日本的画家,也是当时日本西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林达川从他们那里感受到了色彩丰富的表现力,以及如何以笔触肌理传情达意,从而形成了自身观察事物的角度与创作的基调,这在其以后的艺术创作中留下了明显的烙印。
  林达川在学业中途选择休学回国,结婚成家,在香港开小照相馆谋生。如果不是岳母几番劝告,1939年他是否会重返日本继续学业还是未知数。当林达川二次东渡日本之时,多数留日的中国画家已选择回国发展了。从这件事我们不难发现林达川并不是一个为潮流所动的人。
  1953年旅日将近20年的林达川携妻儿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旋即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任教,这一呆就是整整32年。油画家金冶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林达川带领全家来到西湖旁一幢学院的办公小楼,由于事前没有接到通知,对于他的到来完全出于意外,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临时把楼上一间小小的办公室腾出来,安顿其全家住下,林达川当时穿一件整齐的西装,夫人与孩子都是日本人的装束。”
  原本想要把自己在日本所学所见都奉献在教学上的艺术家没有想到当时的艺术与政治搅成了一团,全国上下苏风盛行,在艺术创作上美院推行苏联的素描教学体系,提倡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林达川甫一回国,其教学理念就让人为难。印象主义在彼时是前卫的艺术形式,超出当时国人的审美经验。建国初期这一阶段的艺术实践以主题和形象先行,他的画风明显是不合时宜的。学术的边缘自然使得林达川在艺术院校无置喙之地。有一次他收到一封日本老师寄来的信,信中老师问他回国这么久为何还没有被评上教授?林达川当时气愤地对身边的同事讲:“我哪里知道我们这里的事情,我真是难于给他写回信,早知这样我本不该回来,照这样下去,我还是再回日本去好了。”
  尽管如此,性格倔强的林达川还是选择了坚守与独行,这也使得他淡出了主流视野。1956年文化部建议安排他教学,但开课不久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被政治运动打乱;后来分设工作室,他与胡善馀、方幹民分在一起,只有3位学生报名,其余均选了苏派工作室。1982年评教授职称他未被评上,理由是教学课时不足。当他争取到下一轮再评时,恨岁月蹉跎,他已到退休年龄。可以说林达川一直徘徊在主流系统之外,其艺术价值并未被真正认识并尊重。倒是挚友胡善馀晚年常与他结伴而行外出写生。
  从保存至今的林达川作品中可以发现其创作多以风景写生为主,他喜欢接近自然,这也是艺术家与世无争的性格使然。其作画秉承了印象派的技法,极力关注外光与光效,希望能忠实凸现自然界的万物,这种艺术理想是纯粹而质朴的。这幅《桔园》便是一例:此画作于1980年,画面取全景构图,视野显得尤为开阔,透视力度极强,画面中部桔园的累累果实刻画笔触轻松灵动,鲜活、跃动的色彩具有印象主义的特点,在色彩和肌理上极为讲究。林达川的创作有倪贻德先生所说“南国人明快的感觉”,但是他作了更为理性和中和的考虑。显然,他没有将重心放在形式感上,而是在色彩与质感上挖掘自己的形式语言,作画采用反复搓、抹的方式,增加了色调的层次感和笔触的肌理感,使物象更加饱满、更加厚重。
  后期林达川的创作一改早年的谨慎平稳,显得旺盛而热烈,笔触更加活泼率性,构图随意大胆,结构粗放简朗,在下笔时颇为注意画面节奏与形式,用笔坚定,画中往往用几条线去提醒结构。色彩的恣肆总是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以书写的流转塑造画面的动态,从而将东方写法的意味与印象派的色彩完美结合起来,拉开了自己与同辈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林氏自成一派的表现方式。
  林达川喜绘江南葱郁瑰丽的秀丽景色,他运用从日本学习而来的“准印象派”传统,将画面基调统摄在一种青蓝与土黄互为补色的柔和色调中。画面常常用小的色块和线条,写出堤岸上白墙青瓦的房舍,以及水边疏影斜横的舟楫,使他的油画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逸笔草草的灵动,又不失西画擅长的结实的空间构成。据其女儿林亦香回忆:“父亲常常告诫我学画不可只钻一门,中国画也要看看。”他总把画画叫做写画,常常对别人说我昨天在家写了一幅画,或约别人一道去某个地方去写画。早年练就的扎实的写生功夫,让林达川在取象构形时常常能几笔定形,画到尽情之处,往往顺势而发,随直觉自如取舍。可以说:“对影写生,即兴完成”是林达川作画的习惯。
  林达川孤独前行了30多年,结出了累累硕果。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曾这样评价画家:“正是这种孤行于世的状态,使他伏得很低,尽可能地贴近大地;使他更为统一地投入自己的绘画,更加专情于自己的世界。孤行者的路有寂寥,亦别有风光。”
其他文献
“新水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不是主题性创作,虽有现代绘画语境却又不会放弃东方文化的滋养。  采访时间:2014年7月14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中国画的?  小学3年级时,看到获奖的孩子画国画,大胆落笔后宣纸的渗化,感到相当“神奇”。至于真正接触中国画则是上初一时参加兴趣小组。  纵观你的创作形式从写实到意象,你是怎么实现这一转换过程的?  1996年大学毕业后认为本
期刊
“你们毕业就等于失业!”7年前,面对一群怀揣艺术梦想、却像走错门般进了美术史系的新生们,年轻气盛的班主任斩钉截铁地说。  舒望是其中之一。为了避免“毕业就失业”,舒望考了本院美术史硕士,以期继续深造能找份好工作,一次性解决户口房子乃至小孩上学问题。当某国字头的博物馆发招聘信息时,舒望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投了简历。笔试、面试、复试,舒望凭着名校毕业证、专业对口、答卷优秀、表现出色,顺利进入复试,然后被
期刊
如果24小时营业只是为了提倡阅读,似乎不一定非要是夜晚,我们不如把它定位为与书为伴的夜店更为合适,这里不只是书店。  今年7月18日,青岛的首家24小时书店试营业,这家书店位于青岛书城二楼,面积约200平方米,当晚9点左右,店内差不多有七八十名读者在阅读,据统计从9点到次日早晨9点,该书店共迎来送往500多位读者。仅从首日的数据来看,人气还算不错。  同在7月试营业的24小时书店还有广州的1200
期刊
新水墨的“新”是以图像为支撑的样貌之新,以自我表达为重的观念之新以及以年轻画家为主的创作主体之新。  采访时间:2014年7月11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当中,你为什么选择水墨画作为主要的创作方式呢?  自然而然的事,我并没有刻意选择。当意识到可以选择的时候,已经没得选择了。  为什么偏爱以人物作为主要的绘画对象呢?  表达更直接,更容易切入当。  传统和当代这两者在你的创作中
期刊
对艺术史家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值得仔细研究的。这个问题和艺术批评或者艺术鉴赏常常被混为一谈,我觉得这是和艺术史完全不同的问题。  ——柯律格  本期专题所提及的这些老外们在最初接触到中国当代艺术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查不到任何相关的资料,于是他们参与到“资料”的创建中去。对许多外国人来说,中国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他们为中国的文化所着迷,其中不乏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者,他们的学术态度令人敬佩。  201
期刊
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还处于朦胧的睡梦之中,一批来自国外的有志之士率先在这片土地上举起了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旗帜。他们带领着自己的画廊亲眼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萌芽、发展与繁荣。  灰暗凝重的明砖,红色深沉的木门,海蓝日红的雕梁,一切都显得古老而静谧。这个屹立在北京旧城东南城门上的灰筒瓦顶小角楼,在经历了五百余年历史猎猎之风洗礼的沧桑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最早得以窥见当代艺术的一扇窗,成为了如今北京
期刊
贺慕群的艺术单纯、简约而饱含情感。作品以极强的形式感显示出特有的视觉张力,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没有明显的女性艺术家的细腻婉约,而是显出一种雄壮和肃穆。  2000年之前国内美术圈很少提及贺慕群这个名字,即便她被誉为“继潘玉良之后最杰出的华裔女艺术家”。20世纪早期在法国学习、创作的华裔艺术家有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赵无极、朱德群、常玉、潘玉良,而稍晚于他们的贺慕群有着更加颠沛漂泊的人生
期刊
5月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推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展览——“戴汉志:5000个名字”,该展览遵循时间顺序展出大量戴汉志的信函、文件、照片、曾编辑的书目、曾策划的展览, 以及关于他的生平的详实资料。通过讲述戴汉志的故事,折射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  自中国当代艺术产生至今,短短的30余年间有许多外国人偶然与中国结缘,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发端的那些年,这些外国人敏感地发现了当时不受待见的艺术家
期刊
在商场策划艺术展在目前的阶段并不容易,所谓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是“无界”的,也只是一种较为乌托邦的愿景。  在一个消费至上的商业社会中,随着各大集团对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的重视,集团旗下的各大购物中心已不满足仅仅作为一个购物的场所,而开始尝试搭建跨界平台,以呈现多元的消费体验,并借以阐释品位的文化理念。而把艺术展搬入商场是时下新兴的这种对品位诠释的途径,并已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风靡开来。  6月
期刊
如果入市者还在关注着当代艺术中的F4,就太OUT,买家手中的名单正在悄然变化。  历时两个月的春拍如今也差不多接近尾声了。和往年相似香港佳士得(“Asia+”专场)和香港苏富比依旧于4月份率先起拍,其中佳士得人气颇旺,51件拍品全部成交,曾梵志的《浴室》以550万港币的价格成为该专场落槌价最高的作品,而在苏富比夜场,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最终以9420万港币的价格落槌,创造了其个人最新的价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