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巍巍昆仑,浩浩华夏。海纳百川,万邦来朝。
2017年年底,中央電视台推出大型文博探索系列节目《国家宝藏》,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之内核、综艺之外在、纪录之气质,解读9个博物馆27件国宝级文物前世的恢弘史诗,讲述仁人志士以身护宝、修复研究国宝今生的不朽传奇。与此同时,节目组也为这27件珍宝甄选了今生的守护人,并宣读誓词,神圣而庄严。作为一名文博专业的学生,每次观看基本都是热泪盈眶,一次又一次被文物的内在价值与意义而震撼,被守护文物如自己孩子一般的“大国工匠”们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而深深感动。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物活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文物工作的总体要求。2014年2月,总书记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国家宝藏》节目将“让文物活起来”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一件件文物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通过话剧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通过讲述解读国宝的今生故事。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制作者精心打造时的脉搏与心跳,感受到如今文物保护工作者精心修复时额头的汗珠与修复成功时灿烂的微笑。一件文物,承载着历史的波澜壮阔,凝聚着智慧的通经断纬,并不是一件冰冷的物件,当我们凝神静视端详它时,定会感受到它炽热的温度。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一眼千年,恍如初见。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上百种丝线梦幻般织造成令人惊叹的细腻画卷,“中华瓷王”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集十七层不同釉、彩于一身让绚丽的世界顿时为之黯然失色,千年不朽的越王勾践剑以其锋利的剑刃让今世之人再次领略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家国豪情,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双轴相连、环环相扣、玲珑剔透,历经千年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大唐兼容并蓄的盛世芳香。
中国有句老话:透物见人,见字如面。其实文物本身就蕴含着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从铭文、纹饰、雕刻手法等等方面都可以识读出来。但是如今的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快餐化,鲜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件件文物上保留的微弱的历史信息,所谓“格物致知”的研究精神早已不再普遍。《国家宝藏》的“纪录片式综艺”展现形式抓住了现在社会特点,通过“小剧场”式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故事,以明星们精湛的演技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大大吸引公众的眼球,与此同时,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国宝的巨大价值与意义,引导观众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
让考古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公共考古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随着大量宫斗剧、古装戏等走进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传统文化、历史文明等等产生了浓厚兴趣。公共考古实际上就是将专业考古知识向大众普及的一门学问,如何让社会各界、普通大众真正了解考古的学科内涵,加强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等等问题,是公共考古亟待解决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由成千上万精美绝伦文物组成的中华文化宝库,为世人惊叹震撼,所以对于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刻不容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制片人李浩洋提出“让考古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时下兴起的网络直播对考古题材的关注也让更多年轻公众感受到科技有意思、文化有意思、考古有意思。
依我所见,《国家宝藏》节目其实也并不仅仅是一个文物知识科普节目,它其实传达着更多的理念。例如通过讲述“商鞅方升”的故事,从这件承载大秦变法图强、一统天下的度量衡上,展望今朝,引出当世默默奉献的中国计量人,在传承“商鞅方升”的实物计量的同时,开拓创新,继往开来,逐渐设计出利用光作为时间单位的计量新方式;通过解读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从壮阔画卷中透露出我们先祖对于绿水青山的喜爱,我们当世子孙也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拥抱绿水青山,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解读“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在感慨石鼓文苍劲古朴的一笔一划的同时,也唤醒着更多有志之士爱上书法,传承中华文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其核心就是讲好中国文化。我国现存的五百余处大遗址,作为中华历史文明发展历程中最原生态、最具代表的综合性物证,是中华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故事的直接依托。倘若中央电视台在《国家宝藏》节目的基础上,将中国大遗址的传奇故事讲述给观众,一定可以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新名片。
解读前世,守护今生。《国家宝藏》节目唤起了不少中国人保护文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其实广袤的中华大地有太多饱含我们先祖智慧的国之瑰宝,需要我们平心静气,仔细研读,同时吸取其中的精华集萃,开拓创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将优秀的传统代代相传,让中华之血脉继续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作者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7年年底,中央電视台推出大型文博探索系列节目《国家宝藏》,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之内核、综艺之外在、纪录之气质,解读9个博物馆27件国宝级文物前世的恢弘史诗,讲述仁人志士以身护宝、修复研究国宝今生的不朽传奇。与此同时,节目组也为这27件珍宝甄选了今生的守护人,并宣读誓词,神圣而庄严。作为一名文博专业的学生,每次观看基本都是热泪盈眶,一次又一次被文物的内在价值与意义而震撼,被守护文物如自己孩子一般的“大国工匠”们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而深深感动。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物活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文物工作的总体要求。2014年2月,总书记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国家宝藏》节目将“让文物活起来”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一件件文物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通过话剧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通过讲述解读国宝的今生故事。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制作者精心打造时的脉搏与心跳,感受到如今文物保护工作者精心修复时额头的汗珠与修复成功时灿烂的微笑。一件文物,承载着历史的波澜壮阔,凝聚着智慧的通经断纬,并不是一件冰冷的物件,当我们凝神静视端详它时,定会感受到它炽热的温度。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一眼千年,恍如初见。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上百种丝线梦幻般织造成令人惊叹的细腻画卷,“中华瓷王”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集十七层不同釉、彩于一身让绚丽的世界顿时为之黯然失色,千年不朽的越王勾践剑以其锋利的剑刃让今世之人再次领略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家国豪情,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双轴相连、环环相扣、玲珑剔透,历经千年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大唐兼容并蓄的盛世芳香。
中国有句老话:透物见人,见字如面。其实文物本身就蕴含着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从铭文、纹饰、雕刻手法等等方面都可以识读出来。但是如今的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快餐化,鲜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件件文物上保留的微弱的历史信息,所谓“格物致知”的研究精神早已不再普遍。《国家宝藏》的“纪录片式综艺”展现形式抓住了现在社会特点,通过“小剧场”式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故事,以明星们精湛的演技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大大吸引公众的眼球,与此同时,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国宝的巨大价值与意义,引导观众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
让考古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公共考古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随着大量宫斗剧、古装戏等走进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传统文化、历史文明等等产生了浓厚兴趣。公共考古实际上就是将专业考古知识向大众普及的一门学问,如何让社会各界、普通大众真正了解考古的学科内涵,加强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等等问题,是公共考古亟待解决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由成千上万精美绝伦文物组成的中华文化宝库,为世人惊叹震撼,所以对于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刻不容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制片人李浩洋提出“让考古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时下兴起的网络直播对考古题材的关注也让更多年轻公众感受到科技有意思、文化有意思、考古有意思。
依我所见,《国家宝藏》节目其实也并不仅仅是一个文物知识科普节目,它其实传达着更多的理念。例如通过讲述“商鞅方升”的故事,从这件承载大秦变法图强、一统天下的度量衡上,展望今朝,引出当世默默奉献的中国计量人,在传承“商鞅方升”的实物计量的同时,开拓创新,继往开来,逐渐设计出利用光作为时间单位的计量新方式;通过解读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从壮阔画卷中透露出我们先祖对于绿水青山的喜爱,我们当世子孙也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拥抱绿水青山,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解读“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在感慨石鼓文苍劲古朴的一笔一划的同时,也唤醒着更多有志之士爱上书法,传承中华文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其核心就是讲好中国文化。我国现存的五百余处大遗址,作为中华历史文明发展历程中最原生态、最具代表的综合性物证,是中华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故事的直接依托。倘若中央电视台在《国家宝藏》节目的基础上,将中国大遗址的传奇故事讲述给观众,一定可以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新名片。
解读前世,守护今生。《国家宝藏》节目唤起了不少中国人保护文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其实广袤的中华大地有太多饱含我们先祖智慧的国之瑰宝,需要我们平心静气,仔细研读,同时吸取其中的精华集萃,开拓创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将优秀的传统代代相传,让中华之血脉继续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作者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