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中国的锁子甲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071002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锁子甲在中国的源流
  锁子甲,又称“锁甲”“连环甲”“锁铠”等,关于其起源,观点主要有三:其一,可能在公元前7—前3世纪间由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发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在基辅附近发现公元前5世纪的锁子甲碎片”;其二,可能由铁器时代的凯尔特人发明,1992年英国奥尔本城1世纪不列颠凯尔特人王族墓葬中出土一副锁子甲;其三,可能由古波斯人发明,萨珊时期的骑士印章上可以看到疑似穿着锁子甲的波斯骑士。罗马帝国时期已较多使用锁子甲,到中世纪则成为欧洲主导的铠甲类型。


  在中国,锁子甲大约在三国时期沿丝绸之路传入,曹植在《先帝赐臣铠表》中记述:“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环锁铠”很可能就是锁子甲。稍晚一些的《晋书》也记载公元384年,前秦进攻西域时,曾在龟兹城外遭遇穿着“铠如连锁,射不可入”的“狯胡”。
  《旧唐书》记载唐将郭开运于开元六年(718年)在九曲击败吐蕃,“获锁子甲及马犁牛等数万计”,同年中亚康国也向唐朝遣使进献锁子甲,这似乎引起唐朝对这种铠甲一定的兴趣。随后,唐朝将锁子甲列为官方制式铠甲,《唐六典》记载:“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皁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锁子甲位列人用铠甲的最后一位。唐代,锁子甲显然没有在军队中得到大规模列装,更多是高级将领、勋贵、文人显示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唐诗中自然也少不了锁子甲的身影,如杜甫在《重过何氏五首》中有“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崔颢《古游侠呈军中主将》也有“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锁子甲尽管没有在中原军队普及,却在同一时期吐蕃军队中受到普遍欢迎。吐蕃所用锁子甲可能由波斯或西域传入,除有郭开运从吐蕃军中缴获大量锁子甲的记载外,唐代《通典》记载:“(吐蕃)人马俱披锁子甲,其制甚精,周体皆遍,唯开两眼,非劲弓利刃之所能伤也。”吐蕃军队不仅士兵穿锁子甲,连战马的具装都采用锁子甲,可见普及程度之广。吐蕃锁子甲的制甲工艺甚至受到当时阿拉伯人的称赞,乃至到了明代,《武备志》记述锁子甲形制时称其为“古西羌制”。
  宋代,锁子甲在宋朝官军的地位依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武经总要》前集记载“(甲胄)贵则有锁子甲”,显然锁子甲依旧是少数高级将领才拥有的甲衣。元代,锁子甲的列装开始逐渐增多,元朝的宫廷仪卫已将锁子甲列为制式装备。《元史·舆服》记载:“天武官二人,执金钺,金凤翅兜牟,金锁甲”,这里的金锁甲就是一种镀金或纯金打造的锁子甲。


  明代承袭元制,在服饰上多受后者影响,宫廷仪卫同元朝一样,也有穿锁子甲的侍卫。《大明会典》一百四十二卷记载:“凡大朝贺,御殿掌领侍卫官俱凤翅盔锁子甲,悬金牌佩绣春刀。”在明代画作《徐显卿宦迹图》第八开《皇极侍班》中可见疑似穿锁子甲的侍卫。除殿前侍卫,守边军士也多有穿锁子甲者,如《武编前集》记载:“各边军士役战身荷锁甲、战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得益于掌握四孔拉丝的技术,明代可以较大规模生产锁子甲。尽管在明代铠甲中,锁子甲并非最主流的装备,但也处于其在中国古代武备发展史中的顶峰。
  清代,锁子甲基本延续了前朝的制作方法和工艺,在明清易代时就已被后金军队使用。《清太祖实录》记载:“敌有名罗科者,乘烈焰中潜逼,突发一矢,中上项声然有声,穿锁子甲护颈。”《皇朝礼器图示》中还记载了清代锁子甲的形制:“锁子甲,炼铁为知,上衫下挎,皆为铁,连环相属。衫不开襟,白布缘领,贯首被只。”随着火器的发展和普及,锁子甲在清代中后期逐渐淡出军队。
  形制特点
  目前中国保存的锁子甲实物几乎都是明清两代实物,从中可以一窥中国锁子甲的形制特点。明清锁子甲有仅防护上半身的短袖样式,如敦煌市博物馆藏品;也有下半身附带腿裙的样式,如山西博物院藏品。明代水陆画那样腿部穿戴锁子甲的样式暂未见实物,中世纪欧洲比较常见的连帽、佩戴手套的锁子甲也没有在中国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有腿裙的明清锁子甲其下半身构造明显不同于上半身:上身的锁子甲是完整一体的,而下身则左右分开,在两腿中间留出了比较大的开衩,这是为了方便穿戴锁子甲的军士骑马。
  明代锁子甲又称“钢丝连环甲”,据《武备志》记载:“其制度即今大铁丝圈,如钱眼大,环炼如贯串,形如衫样,上留领口。如穿,自上套下,枪箭极难透伤。”民国著名古兵器学家周纬先生在其专著《中国兵器史稿》中称赞明代锁子甲“其制造颇精,胜于宋人之器,而无逊于元代蒙古军之物,尤以清宫所藏为佳”。从书中图版及周纬先生的描述看,清宫所藏两件明代锁子甲铁环细小精密,有上下两层,制造颇为坚固。书中收录的另一件由当时成都华西协和大学收藏的明代锁子甲,其铁环就较为粗大,可以从外直接看到铁环下面。相比较而言,锁子甲的铁环越小,甲面就越紧密,这也是为何清宫藏两件锁子甲比华西协和大学藏锁子甲紧密的原因。越紧密的锁子甲自然能带来更好的防护性,在利器的击打下,各个铁环分散了击打的动能,自然铁环越小越紧密所能承受的伤害就越大,但这种防护性也是以牺牲轻便为代价的,更多的铁环加大了锁子甲整体的重量。
  清代又称锁子甲为“轻网甲”,以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为多,有带袖、无袖、圆领、围领、无领多种;按铁环类型不同,还有扁形、圆形、“弦纹环”、“扁套環”等。沈阳故宫藏锁子甲中有一件甲衣编织方法为五个铁环一组,共耗费2万小铁环之多。
  工艺与穿戴
  锁子甲的具体做法今已不可考,西方学者曾推测西方锁子甲的制作方法:将铁丝缠绕在圆棍上,用铁锤和凿子切开铁丝卷,做成一个个铁环;将铁环放入锥形管并插入一根铁棒,用铁锤敲打直至铁环从锥形管下部顶出,一旦受压,铁环的末端便重叠了;将重叠的铁环末端压扁并在其上打洞;最后将铁环交相串连起来,用铆钉钉在洞上固定。
  锁子甲的穿戴也有讲究,穿戴前需要穿上作为衬垫的布料服饰,可作为缓冲,也可防止锁子甲磨损皮肤;同时,锁子甲的铁环与布面产生的摩擦力还能够帮助其固定不滑落,佩戴者遭受攻击时断裂的铁环也不会直接扎入皮肉。从山西博物院藏锁子甲实物看,下身腿裙锁子甲的穿戴同上身一致,均为系带相连,穿时在身后或者绕到身前系紧。
  总体而言,作为舶来品的锁子甲传入中国后,繁盛于明代,清后期逐渐退出制式装备之列,相比较于其在中世纪欧洲的广泛普及和重要地位,锁子甲在中国武备历史上地位一般。尽管锁子甲早已退出军队装备之列,但它并没有完全离开人们的生活,珠宝行业就曾模仿锁子甲的编织工艺进行珠宝创新;民间,锁子甲也是铠甲复原爱好者制作或仿制的重要对象,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古老铠甲,锁子甲依旧在当下展现着它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博馆员)
其他文献
2013年10月的一个下午,重庆永川朱沱镇长江左岸的二级阶地上,来了一群考古人,打破了这个名叫汉东城的遗址千年来的宁静。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答案只有一个——寻城。这里没有半点城的模样,何来寻城?这一切还得从汉东城这个有些神奇的名字说起。  这里为什么叫有些高大上的“汉东城”,而非重庆境内习见的“大水田”“冬瓜包”“天平丘”等等土得掉渣的名字?是因为这里现在有汉东村、汉东小学的缘故吗?  文献中的
期刊
成语典故“唇亡齿寒”和“假虞灭虢”出自两周之际的虢国,这个位于今天河南三门峡市境内、被周王室倚重的封国盛极一时。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过大量青铜礼器和玉器,印证了当时虢国国君的地位和国家的强盛。20世纪90年代发掘的虢季墓(M2001)和虢仲墓(M2009),分别入选1990和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用计灭亡之后,虢人被灭族抑或逃亡?史书上没有记载,这成了一个
期刊
2017年10—11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威海湾海域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在刘公岛东南海域海床下扫测到一处沉船类遗迹。2018年6—8月,两家机构调集来自全国的近20名水下考古队员对该遗迹进行重点调查,采用水下抽泥挖探方的方式最终在海床下3米处找到并确认了这一沉船遗迹,命名为“威海湾一号”沉船。  2019年7—8月,水下考古队员继续对“威海湾一号”沉船进行调查
期刊
明楚王墓坐落于长江南岸龙泉山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营泉村,东距武汉市市区约15公里。明洪武三年(1370),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分封武昌,国号楚,是为昭王。自昭王始至定王(1643)终,明代楚藩共八代九王陵园皆建于此,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山东临梁子湖、南临牛山湖,西侧靠近汤逊湖,三面环水,由南北两面的天马峰、玉屏峰两条山脉蜿蜒相环成一葫蘆形小盆
期刊
公元398年,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至494年迁都洛阳,北魏在大同定都近百年,史称“平城时代”。北魏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上百万人口被迁移到以平城为核心的京畿重地。因此,今天的大同地区北魏遗存十分丰富,除云冈石窟、平城建筑遗址外,还有数量巨大的北魏墓葬。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大同地区先后发现发掘近千座北魏墓葬,其中壁画墓20余座。  墓葬形制  大同地区的北魏墓葬主要集中在城东、城南,沿
期刊
1981年3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考古所)李征先生收到新疆大学职工张逌捐赠的六页手抄经书,清点后悉数收藏于新疆考古所。此六页手抄经书,以汉文正、反面书写,字迹清晰,保存较好,共十二面。因文书无题目、印章及题记等信息,故经文名、年代、抄写者、译者等内容不详。这里拟从经书内容、捐赠背景等方面对经书作初步分析。经书内容及译者  六页十二面经书皆楷体书写,未点句
期刊
西汉中晚期以来,具有图案化装饰效果的铭文圈带在汉镜构图中广为流播。为适应镜面特殊形状、空间大小、艺术美感等需要,铸镜者常对铭文圈带中的辞句组合与文字数量、形构、书体等做加工处理,镜铭中文字笔画与形构部件的简化、省略、变形、移位、替代、衍赘、错讹及文字通假、同音通用、合文、拆分、反书等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新莽朝前后,镜铭辞句的组合与文字书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给研究者释读造成困难。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的“
期刊
古埃及陵墓和神庙的墙壁上,浮雕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并常常配有文字说明。古埃及浮雕,有凸雕和凹雕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凸雕是把图象轮廓的四周铲平,使图象从底面上突出,又称高浮雕。凹雕是刻出图像的轮廓线条和细节,使之凹入墙面,又称浅浮雕。制作浅浮雕的工序比高浮雕要容易,所以在古代埃及淺浮雕是更常用的手法。  古埃及浮雕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史前墓葬中出土的调色板和石刀柄等器物上都刻着动物、人物和战斗场面
期刊
大顶山墓地位于广东河源东源县蓝口镇车头山村李屋小组,西距东江约2公里,属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结合处。为配合新建赣州至深圳铁路工程(赣深高铁)的建设,2018年5—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源大顶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约600平方米,清理商周时期墓葬14座,出土器物150余件。大顶山墓地地层为坡状堆积,其上部原生堆積主要为浅红褐色土,夹杂灰土,中部有黑灰色粉沙土不均匀分布,底部堆积为石
期刊
旧石器时代占据人类演化历史99.9%以上,是人类社会走向黎明前的“黑暗时刻”,也是一切现代技术要素孕育的源头,今天的镰刀、斧头,锥子、砍刀都能在人类古老的石器技术中寻找到源头。伴随着人类的每一次进化,石器技术也开始了漫长的演进之路,为我们后世各种器物奠定了技术基础。  人猿分离大约发生在距今700万年,对撒海尔人乍得种的研究表明,它们已经可以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解放双手改变了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