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思想上教育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回答问题,并应从课堂提问前的问题设置,课堂提问时的技巧,以及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的评价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积极性;举手;问题
大学里的时候,我作为志愿者曾经去小学上过一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学生上课时候的热情。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小学生们都高高地举着他们的小手,希望老师能够叫自己回答。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对于上课发言的积极性却在减退。在高中的课堂上,很难看到学生非常积极地想回答问题。
而要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认为首先应该研究一下学生为什么不爱回答问题。学生不爱回答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生甚至教师对举手回答错误情况的认识不正确,导致举手回答问题成了学生的一种思想负担;2.教师所提的问题质量不高,学生没有兴趣,不爱参与。这两个原因可以说主要都不是学生造成的,而大部分恰恰是教师引起的。学生不是不想举手回答问题,而是害怕举手回答问题后,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所以,要解决学生不爱举手的问题,要从教师身上找突破口。
到了高中,由于课文的信息量大量增加,许多英语教师都要加快速度赶进度,更无暇顾及课堂提问的质与量。他们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与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提问缺乏实用价值。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不活跃,不敢主动发问。这样的课堂提问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交际的能力呢?教师应该对自身课堂提问行为作些分析,对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方法加以研究。
一、课堂提问前的准备
(一)明确举手的意义,使学生积极对待课堂提问。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坐在座位上想好答案,与站起来说出答案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就要学会交流,要交流就要能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光会想不会说或不敢说,将不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要想今后发展好,现在就要抓住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让学生从自身的发展上,认识到举手回答问题的重要意义,从心理上认可举手,进而积极主动地举手。
(二)优化问题的设置,使学生轻松对待课堂提问。在授课前,应认真进行备课,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应具有典型性,切忌过多、过简。过多,使学生疲于应付,始终处于过度紧张之中;过简,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并可使学生造成错觉,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1.掌握难度:教师在提问时,要掌握问题的难度,过难的问题学生不能回答,过易的问题又不值得回答。在考虑大部分学生能力接受的基础上,适当照顾两头,使个体发展得到满足。
2.切中要害: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操练英语,但教师的问题须切中要害,问题要具体。明晰。表达清楚,学生一听就懂。问题还要落到实处,能使学生操练到语言技能或运用已学的语言材料。
3.激发兴趣:教师的提问最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除了直观性兴趣之外,还可以给学生以暗示或疑点,抓住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的问题进行提问,启发思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模块六第一单元的Project是有关laughter的两个短剧。在课的导入部分,我给学生播放了一则搞笑视频,然后问学生,“Do you like laughter?”学生当然回答“Yes!”于是,我便引入到laughter这个话题。之后,便问了学生两个问题,分别是:1.Why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2.What can makeyou laugh?這两个问题都比较开放,但是回答起来又都不难。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在常识的基础上回答,只要有道理的都是对的。第二个问题,则切中文章的体裁。因此第二个问题,学生在这一单元已学内容的基础上,也可以举很多例子。在学生举的众多例子中,我把学生提到的comedy单独拎出来,告诉学生今天的上课内容就是学习两个幽默的短剧。这样的话,我在导入部分提出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学生觉得有趣轻松,当然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发言了。
二、课堂提问时的技巧
1.营造良好氛围。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平等、融洽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举手回答问题,就与朋友讨论问题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相互交流的渠道畅通。
2.针对多数学生。课堂提问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原则上是先面对全班提问,再应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接受能力的快慢,提出不同的问题,指定个别学生回答,抓住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之处于主动状态,这样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感到英语大有学头,学习稍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充分调动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参与,共同提高。决不能将课堂提问变成只对“尖子”提问,以致挫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3.给与思考时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课堂里的沉默,即使是短暂的或瞬时的沉默也会感到紧张,短短几秒种的时间似乎像几分钟一样长,有些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或许要长于其他学生。但是教师往往不能忍受这种思考时的沉默,而往往催促学生回答或自问自答,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必要的沉默是应该有的,思考的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停顿时间要视问题的情况而定。
4.给与适当提示。学生有时一时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对问题本身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重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如果学生对于问题里面的某个词不知道或不理解也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反应。例如在第二例我举的例子中:
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rst play?
What do you think does the first play tell us?
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King?
If you are the King.what will you do?
其中,每一小点的第一个问题范围就比较大,比较难回答,于是我在每个小问题后面重新设置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对前面一个问题的提示,这样的话,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就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毫无疑问,课堂上让那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随时给以提示,以调动他们积极参加课堂的积极性。
三、回答问题后的评价
每次回答问题结束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对问题的答案作出明确的结论。对回答困难者要及时启发诱导,给予提示帮助;对回答不正确、不完整的提问,应加以纠正和补充;当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或回答完全错误时,应对他们进行安慰、鼓励,具体指出其错误所在,帮助他们,切忌冷嘲热讽、恶语伤人,更决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课的手段,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和压抑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的积极性;对于回答正确的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褒扬;对有创见者更应该大加鼓励。
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问与不问、问得妥当与否、采取什么方式,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知识要点,设计的提问既要无知识性错误,符合语言规律和文化习俗,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做到难易适中,循序渐进;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有话可说,从而达到最基本的语言训练目的,又要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对已有认知结构重新组合、编码,从而更好地表达想要表达的观点。
参考文献:
[1]谷岳云《英语教学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郑佩芸《课堂提问与焦虑控制》《外语界》
关键词:课堂提问;积极性;举手;问题
大学里的时候,我作为志愿者曾经去小学上过一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学生上课时候的热情。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小学生们都高高地举着他们的小手,希望老师能够叫自己回答。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对于上课发言的积极性却在减退。在高中的课堂上,很难看到学生非常积极地想回答问题。
而要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认为首先应该研究一下学生为什么不爱回答问题。学生不爱回答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生甚至教师对举手回答错误情况的认识不正确,导致举手回答问题成了学生的一种思想负担;2.教师所提的问题质量不高,学生没有兴趣,不爱参与。这两个原因可以说主要都不是学生造成的,而大部分恰恰是教师引起的。学生不是不想举手回答问题,而是害怕举手回答问题后,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所以,要解决学生不爱举手的问题,要从教师身上找突破口。
到了高中,由于课文的信息量大量增加,许多英语教师都要加快速度赶进度,更无暇顾及课堂提问的质与量。他们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与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提问缺乏实用价值。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不活跃,不敢主动发问。这样的课堂提问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交际的能力呢?教师应该对自身课堂提问行为作些分析,对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方法加以研究。
一、课堂提问前的准备
(一)明确举手的意义,使学生积极对待课堂提问。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坐在座位上想好答案,与站起来说出答案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就要学会交流,要交流就要能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光会想不会说或不敢说,将不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要想今后发展好,现在就要抓住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让学生从自身的发展上,认识到举手回答问题的重要意义,从心理上认可举手,进而积极主动地举手。
(二)优化问题的设置,使学生轻松对待课堂提问。在授课前,应认真进行备课,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应具有典型性,切忌过多、过简。过多,使学生疲于应付,始终处于过度紧张之中;过简,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并可使学生造成错觉,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1.掌握难度:教师在提问时,要掌握问题的难度,过难的问题学生不能回答,过易的问题又不值得回答。在考虑大部分学生能力接受的基础上,适当照顾两头,使个体发展得到满足。
2.切中要害: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操练英语,但教师的问题须切中要害,问题要具体。明晰。表达清楚,学生一听就懂。问题还要落到实处,能使学生操练到语言技能或运用已学的语言材料。
3.激发兴趣:教师的提问最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除了直观性兴趣之外,还可以给学生以暗示或疑点,抓住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的问题进行提问,启发思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模块六第一单元的Project是有关laughter的两个短剧。在课的导入部分,我给学生播放了一则搞笑视频,然后问学生,“Do you like laughter?”学生当然回答“Yes!”于是,我便引入到laughter这个话题。之后,便问了学生两个问题,分别是:1.Why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2.What can makeyou laugh?這两个问题都比较开放,但是回答起来又都不难。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在常识的基础上回答,只要有道理的都是对的。第二个问题,则切中文章的体裁。因此第二个问题,学生在这一单元已学内容的基础上,也可以举很多例子。在学生举的众多例子中,我把学生提到的comedy单独拎出来,告诉学生今天的上课内容就是学习两个幽默的短剧。这样的话,我在导入部分提出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学生觉得有趣轻松,当然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发言了。
二、课堂提问时的技巧
1.营造良好氛围。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平等、融洽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举手回答问题,就与朋友讨论问题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相互交流的渠道畅通。
2.针对多数学生。课堂提问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原则上是先面对全班提问,再应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接受能力的快慢,提出不同的问题,指定个别学生回答,抓住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之处于主动状态,这样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感到英语大有学头,学习稍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充分调动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参与,共同提高。决不能将课堂提问变成只对“尖子”提问,以致挫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3.给与思考时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课堂里的沉默,即使是短暂的或瞬时的沉默也会感到紧张,短短几秒种的时间似乎像几分钟一样长,有些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或许要长于其他学生。但是教师往往不能忍受这种思考时的沉默,而往往催促学生回答或自问自答,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必要的沉默是应该有的,思考的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停顿时间要视问题的情况而定。
4.给与适当提示。学生有时一时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对问题本身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重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如果学生对于问题里面的某个词不知道或不理解也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反应。例如在第二例我举的例子中:
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rst play?
What do you think does the first play tell us?
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King?
If you are the King.what will you do?
其中,每一小点的第一个问题范围就比较大,比较难回答,于是我在每个小问题后面重新设置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对前面一个问题的提示,这样的话,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就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毫无疑问,课堂上让那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随时给以提示,以调动他们积极参加课堂的积极性。
三、回答问题后的评价
每次回答问题结束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对问题的答案作出明确的结论。对回答困难者要及时启发诱导,给予提示帮助;对回答不正确、不完整的提问,应加以纠正和补充;当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或回答完全错误时,应对他们进行安慰、鼓励,具体指出其错误所在,帮助他们,切忌冷嘲热讽、恶语伤人,更决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课的手段,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和压抑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的积极性;对于回答正确的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褒扬;对有创见者更应该大加鼓励。
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问与不问、问得妥当与否、采取什么方式,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知识要点,设计的提问既要无知识性错误,符合语言规律和文化习俗,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做到难易适中,循序渐进;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有话可说,从而达到最基本的语言训练目的,又要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对已有认知结构重新组合、编码,从而更好地表达想要表达的观点。
参考文献:
[1]谷岳云《英语教学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郑佩芸《课堂提问与焦虑控制》《外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