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校本研修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y7208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校本研修中教师的态度是校本研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作者在对江苏省盐城市农村中小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此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中教师教研态度的基本现状,并对教师的消极态度进行了成因分析,藉此提出了改善校本研修中教师教研态度的对策。
  关键词: 校本研修 农村教师 现状 成因 转变对策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成长和共同发展。教师是这一教研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所以校本研修要求教师的主动参与和反思。自主意识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前提和内在驱动力,教师的态度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成功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农村学校的物质条件、研修环境、研修氛围等与城市学校相比更薄弱,因此我们基于对盐城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情况的调研,分析在校本研修中农村教师教研态度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转变对策。
  一、农村教师对于校本研修态度的现状
  盐城地处苏北,属于江苏省经济发展偏落后地区,同时苏北地区又属于全国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该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相似,因此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研修过程中存在许多共同特点及困难。对盐城地区农村教师的校本研修情况进行调查,一方面可了解该地区教师研修的基本状况,另一方面可为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的校本研修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我们以盐城市的滨海、阜宁、响水、大丰等八县(市、区)部分的农村中小学为对象,随机抽取了9所学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回收有效率为84%。调查结束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教师关于校本研修的态度现状。
  (一)教师对校本研修的了解和认同情况。
  我们在对盐城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调查中发现,对“您认为的校本研修的主体”的问题,有53.2%的教师选择学校领导,有31.3%的教师选择培训者或教研员,只有15.5%的教师选择教师主体;对“您如何看待校本研修的意义”的问题,有不超过半数的农村教师认为校本研修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29.8%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有积极意义,但具体意义不清楚,26.2%的教师对校本研修持观望甚至否定的态度。
  (二)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动因。
  在“您参加研修的动因”的调查的多项选择中,有39.8%的教师选择“有利晋升条件”,超过20%的教师选择“成为学科骨干”,这说明一部分教师在参与校本研修时所考虑的是参与培训后物质层面所能带来的利益。但“获得专业知识”和“提升教学水平”两个选项均有超过半数的教师选择,其中“提升教学水平”选项的选择率更高达69.4%。以上说明农村教师在参与校本研修时,主动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的愿望还是十分强烈的。
  (三)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感受。
  在本调查中,只有44.8%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的效果很好;55.2%的教师认为效果一般,效果不大,甚至没有什么效果。在“您是否愿意继续参加校本研修”的选项中,因为“未能真正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压力太大,精力不够”等原因,有29.4%的教师表示不太愿意参与校本培训,大部分教师表示校本研修有时只是形式主义工程,并未真正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
  (四)男女教师对校本研修态度方面的差异。
  参与此次调查的共有252名教师,其中男教师105名,女教师147名,在对部分问题的回答上,呈现较明显的差异。
  从表格可以看出,有69名男教师表明有明确强烈的晋升愿望,相比之下,只有32名女教师有明确的晋升渴求。在校本研修的障碍的多项选择中,有过半数的女教师都选择了家庭因素,说明女教师与男教师相比,受家庭影响更大。
  
  以上研究表明,盐城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于校本研修的意义并不十分清楚,多数教师甚至认为校本研修的主体是学校领导而非自己。超过半数的教师表示有机会仍想多参与此类研修活动,以此提高自身素养,这说明教师自我发展的观念还是很强的,但超过半数的教师参加完校本研修后觉得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没什么帮助,这说明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男女教师在对待校本研修态度上有显著差异,女教师对校本研修更多持消极态度。
  二、农村教师对校本研修消极态度的原因分析
  (一)造成农村教师消极态度的客观原因。
  1.农村教师所处环境差,研修氛围不浓,缺少专家引领。
  教师身处农村缺乏文化气息的大环境中,很难体验到浓厚的研修氛围,无法激发教研热情。在教学设施方面,农村与城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7年财政部驻安徽专员办课题组对中部地区的安徽省金寨县、全椒县、阜南县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发现大部分村级教学点校舍还是狭小拥挤,如张寨镇华佗小学13名教师合用一间不到20平米的办公室。[1]对盐城市的调查发现,教师办公环境差,教室里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教师根本无法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校本研修。七八个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办公,教师也无法静下心来作研究,农村学校的特殊环境使得一大部分优秀教师流失,学校研修时缺少专家引领和榜样示范,研修无法很好地开展。
  2.农村教师待遇低,积极性不高。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建立“以县为主”的新体制,新机制实施后,学校不能收费,没有自筹能力,同时各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发放教师的津补贴。因此,某些地区教师的地方津补贴失去了资金来源,教师的实际收入有所下降。此外,部分地方财政无法落实的农村教师的“三险一金”(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原来也是由学校在收费中开支的,免收学杂费后,这项资金也失去了来源。[2]农村教师用以保障日常生活的工资无法发放到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才能考虑更高级的专业发展需要。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相比,所拥有的资源更少,开展校本研修的物质条件更为匮乏,这不仅导致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不高,而且使得农村地区的校本研修无法坚持进行下去。
  3.校本研修的内容适切性不强。
  在对盐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对校本研修呈积极的态度,70.6%的教师表示,如果有类似活动,自己愿意主动参与。但仍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示不愿意再参与此类活动,原因是校本研修只是形式工程,并未很好地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我们在对盐城市部分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表示自己学校的校本研修只是在搭空架子,领导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每次研讨领导要讲很长时间的话才能进入正题,同事们之间互相听课学习大家只是在评分表上事先打分,敷衍了事。学校组织的网络教学培训等课,因为缺乏现实物质条件而无法应用,许多教师表示学校必须多开展一些实用性的培训课程,满足教师们的需要,否则校本研修只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二)造成农村教师消极态度的主观原因。
  1.农村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结构化知识匮乏。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初始学历普遍偏低,虽然现在多数通过后续学习的方式达到合格学历的要求,但所学的专业都是容易毕业的文科类、管理类课程。《北京市中学各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北京远郊区县的中小学中,大量农村初中教师以业余或函授的形式取得高层次学历,几乎没有受到过学科训练。[3]在对盐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起始学历不高,如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仅有9人,占3.6%。不少教师并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部分人偏向安于现状,只有小部分的教师表示想要通过接受再教育的方式提高素养。农村教师专业化结构化知识的匮乏,导致教师不知如何下手进行校本研修,再加上农村地区缺乏专家指导,这也是农村地区校本研修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村教师较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
  许多农村教师在农村环境中工作了很多年,形成了固定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不思进取,不思创新,知识陈旧老化。国内有关研究表明[4],农村中小学教师比城市教师更易产生压抑感和乏味感,相应的职业倦怠感也更强烈一些。农村生活的拮据、清苦使不少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乏味,导致专业自主发展勇气和动力的丧失。盐城市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未有很好的规划,大部分人认为自己上升发展空间很小,很多人安于现状,对于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大多敷衍了事。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热情不高,虽然部分教师已意识到自己不能适应如此快速的知识更新速度,但并没有主动提升自身修养的素质和行动。很多教师都认为校本研修只是校领导用来应付上级的面子工程,参与不参与都无所谓。而且许多老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一套自认为成功的教学方法,不能接受自己不熟悉的教学方法,于是在心理上对校本研修排斥。
  3.农村女教师比男教师更排斥校本研修的原因。
  调查发现,男教师与女教师在某些问题上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在有效回收的252份问卷中,女教师比男教师在“参与校本研修的障碍”(家庭因素)问题上,多了近14个百分点。女教师与男教师相比,在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前景上更为消极,这是因为许多女教师“身兼数职”,不只是教师、领导的下属,也是母亲和妻子,当家庭与事业发生冲突时,大多数女教师会偏向选择家庭。在农村,不少女教师对孩子都有较高的期望,在对盐城地区部分女教师的访谈中就发现,很多女教师对于校本研修的态度更为消极,很多人表示想通过研修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发展,但她们的闲暇时间大多被孩子和家务琐事占据,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校本研修。此外,在现阶段的学校领导层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很少,这就更加导致女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懈怠和懒惰情绪。
  三、转变教师对校本研修消极态度的对策
  (一)改善教师生存环境,提高其研修热情。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06)调查发现:即使在德兴这样的江西经济强市,2005年真正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业务费,以及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费等,也只占全市公用经费总额的16%。[6]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环境,改善其工资待遇,成为改善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情况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要实行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所谓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即在现有国家工资的基础上,对农村的从教人员实行大幅度的工资补贴。只有满足了教师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他们才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才能更好地进行校本研修,使自己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
  (二)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对其进行教学指导。
  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决定了教师参与研训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决定了研修活动的质量。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教师群策群力,研修活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应当寻找贴近课堂生活的问题,寻找让教师感到亲切、能引起教师共鸣和思考的问题,寻找让教师感到困惑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研究的核心。教研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教研的作用,切实感受到教研给自己带来的课堂教学的改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样,教研活动才会摆脱对专家引领的过分依赖,主动生成学校内部的引领力量。
  (三)选择多种研修方式,关切教师需要。
  调研发现,盐城的农村中小学目前的校本研修内容较为集中在课堂教学研究、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师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几方面。在调查中,通过“您希望参加的校本研修形式”问题可以了解到,教师们对“观看、评析名师课堂实录”、“案例分析、参与式培训”与“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的热衷程度分别达到了58.7%、51.6%和38.1%,教师对报告讲座式此类单向传输或超出其能力的研修形式缺乏认同,而对专题讨论这种能够在实践中直接解决问题、带有平等互动性质的集体研讨活动较感兴趣。因而学校在进行研修时,应多关注教师的需要,成立教研组和邀请专家来进行指导,真正解决教师急切关注的问题。
  (四)对教师进行心理关怀,缓解其职业倦怠
  要提升农村地区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自主提升的意识,教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就会降低个人成就感,对工作的满意度也会下降。因此学校领导要多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要关注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女教师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和家庭原因等,相较男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感。因此,学校在进行组织校本研修时,不仅应当全面地考虑女教师的发展需求,而且应当加强学校管理,给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和环境,使教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地进行研究,而不是敷衍地完成任务。
  (五)注重专家引领,建立健全的教师流动制度。
  农村地区学校校本研修情况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的不均衡引起的,因此,建立健全教师流动制度,加强专家引领,对改善薄弱学校的校本研修情况是极为重要的。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不仅能在校际间进行优良校风和办学理念的交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秀教师的经验传授,可以丰富教师研修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例如江苏省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拟实行教师六年一次“换岗制度”,此制度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师资条件,减小城乡之间的差异,而且可以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春霞,郑小平.农村义务教育及财政公平性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93.
  [2]杜育红,孙志军等.中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4-245.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9.
  [4]宋燕芳.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3).
  [5]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20-24
  [6]中国新闻网.江苏政协委员:通过实行教师换岗降低择校率[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edu/news/2010/01-25/2088715.shtml.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历史悠久,在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借鉴,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古代日本没有汉字,而是借用中国的汉字。但是到了近现代,情况完全相反。在这些词汇中,有一种“回归语”颇有意思——它曾经在汉语中存在,而之后很少被使用或只是作为固定场合的专门用语而被使用,却被日本借用,广泛地使用,近代又随着日语词汇的借用而回归中国。本文以具体的词汇(均为当时中国所不使用的
期刊
摘 要: 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直观地展示着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深典雅的审美意识。作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调查数据作分析,以探究当代青年与传统书画的关系状况。  关键词: 大学生 艺术媒介 书画艺术 接受状况 调查报告    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直观地展示着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深典雅的审美意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放射着别样的光辉。19世纪下半叶以来,书画
期刊
摘 要: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位于南京东郊的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不仅是明孝陵本身,其周边的环境也处处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皇权的至高无上。明孝陵的选址注重风水,建筑规模宏大、建筑物精美,周围环境优美、植物繁茂。植物景观作为明孝陵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于细微之处常年守护着这座伟大的陵寝,在将帝王的皇权推向顶峰的同时也展示出了当时人民的智慧。  关键词: 明孝陵 周边环境 皇权 中
期刊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非结构性教育交流活动的评估工具设计的必要性,以香港城市大学与广东工业大学社工系师生的教育交流活动为例,探讨了非结构性教育交流活动评估工具设计的方法问题,在形式上、内容上、评估时机总结了这类评估的经验。  关键词: 非结构性 教育交流活动 评估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关的教育活动也愈发增加,特别是一些并非正式的交流活动越来越多。如何检视这些教育交流活动的效果,以期更好地
期刊
摘 要: 将战略管理思想导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能使学生社团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在战略的高度上对社团进行管理,提高社团的核心竞争力。要将战略管理思想导入社团建设,应明确社团的愿景,通过社团SWOT分析,确定战略思想和战略方案。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团 战略管理思想 战略方案    高校学生社团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也是
期刊
摘 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突破。作者以《金蝉脱壳》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关键词: 《金蝉脱壳》 交互式电子白板 教学辅助功能    上完《金蝉脱壳》一课,我走出教室,艳阳正当时,意外地收获了学生紧紧相随的快乐,当时的心情如阳光般灿烂。随着与学生的交流,我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有另一轮太阳在心中冉冉升起,那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的教学
期刊
摘 要: 作者通过课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记录了在教学中的过程和思考,阐述了如何在新课程下开放课堂,使学生个性地学习。  关键词: 《晏子使楚》 课堂案例 过程思辨 开放创新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只有这样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以学生为
期刊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广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受其自身性质影响,不能简单照搬普通本科高校的社团管理模式,而需要运用特殊的引导和管理方式,才能确保其健康发展。分析和研究优化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管理的思路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生社
期刊
摘 要: 要有效达到家园同步共育,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对话、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逐步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水平,真正携手共同承担教育幼儿的任务。  关键词: 家园合作 互动模式 幼儿教育    当前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就实践层面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长期以来,家园合作中双方地位的不对等,主要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指挥家长配合,使家长处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广西师范学院的学科建设发展为例,分析地方高校在北部湾开发的大环境之下,运用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学科建设作出前瞻性的思考,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北部湾经济区域的发展提供科教服务,培育优秀人才。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广西师范学院 北部湾    高等院校作为一种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机构,其核心价值的体现就是所提供的学科类别和教育质量。如果将学校比作完全市场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