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做主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在高三生物试卷评讲过程中,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效课堂的做法。
  关键词 评卷课 试卷讲评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所以高效率的试卷讲评课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地参与教学活动。以此帮助学生解决复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知识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高效讲评课的关键是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1 课前精心准备——建构高效生物讲评课的前提条件
  
  1,1试卷尽早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行检查、初步纠正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考试后,若教师不及时批改并发下,学生就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答卷情况,从而不能及时地进行查漏补漏以及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所以应尽可能在考试后2 d内把试卷批完并发给学生。但教师不要急于评讲,因为改正错题是学生的继续学习过程,是学生对已错知识进行体系上的调整、梳理的再认知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纠自评,养成自觉寻找错误并及时改过的习惯。存教学中教师可用表1,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2教师根据评价表和改卷中反馈的信息作详尽的统计、分析
  统计是一项烦琐而又不可或缺的工作,它是试卷分析和讲评的重要依据。
  试卷统计包括考试结果的统计、考点分布的统计和错误类型的统计。
  根据批改的试卷和学生的自评表,对试卷中的错误进行分类归纳,全面细致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挖掘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这样在讲评时,教师就可以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
  
  2 课堂学生互纠互评,教师补充完善——建构高效生物讲评课的重要手段
  
  2,1分配任务、组内讨论、印证并统一答案
  教师可先按照知识体系或题型特点对试题进行分类,然后把全卷试题重新组合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例如:在一份试卷中,有的题目考查DNA的组成元素,有的考查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有的考查DNA的鉴定,有的考查DNA复制等。教师把这些试题归为一组,此外,还可以将遗传类、原因分析等试题归为一组。再根据学生基础,5人一组,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个“模块”。这样不仅照顾了学生的精力分配,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重建,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2,2分组辩论、学生讲评
  各组派代表将所负责题目的答案向同学公布,如果其他组对该组某题答案有异议,由该组组员负责解释、讲评。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该题如何审题(如关键词、题眼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运用的生物学原理、解题思路等。这样,让学生从自身角度来分析问题,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通过辩论比较,必将出现多种思维和观点的碰撞,从而达到明辨是非、纠正错误、共同提高的目的。
  2,3教师补充、完善
  学生讲评完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整个过程要对学生的讲评进行充分的激励(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增强学生信心)。因为学生的知识比较零碎、片面,有时讲评不一定很“到位”,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以试题为线索,将涉及到的知识点讲深、讲透;而且,一份试卷覆盖面再广,也肯定有知识点的遗漏,因此,讲评时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该“借题发挥”,通过学生的联想思维,将相关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密集的知识网络,达到拓宽、加深知识、实现“做一道题”而“会一类题”的目的。
  高考对考生提出了多项能力要求,在一切能力要求之中,思维能力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试卷讲评课的讲评重心要发生转变,应由传统的注重讲评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转变为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这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主要做法有以下3点。
  (1)典型错误,学生评价~培养批判式思维。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答案投影出来或利用扫描仪将学生的答题情况记录下来,插入到课件中,讲评时展示。学生观察后点评,要求学生分析错在哪、怎么改,为什么这样改等,借机锻炼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稍后展示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通过对学生答案和标准答案的比较、辨析以及对评分标准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答题要领。这样做不仅能增强讲评工作的针对性,而且还能促使他们发现自身不足,更好地掌握知识、纠正错误。
  (2)经典试题,变式训练——培养发散式思维。
  例如: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若突然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则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变式:
  ①改变设问方式:其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②改变题设条件:若突然撤去光照,则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三碳化合物含量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条件和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转变等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多种解题途径,变定式思维为多向思维,可有效地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3)不同试题、解法相同——培养聚合式思维。
  同一类型的习题,其求解方法往往是有规律的。在教学中,对具有相同的或相似解题方法的题目,教师引导学生对其中一道题目深入研究,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找出共同的规律。这样对于类似的题目便可迎刃而解。
  例如:“实验设计”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但学生得分普遍不理想。教师可通过对多个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解此类题的一般规律:
  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一明确实验所依据的原理一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一合理安排实验的步骤一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一得出科学的结论……
  生物问题千变万化,对同一类问题,要善于总结,找出规律,积累更多的解题经验,这样才能跳出“题海”,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做到触类旁通。
  
  3 课后反思提高——建构高效生物讲评课的关键
  
  反思使教师习惯于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使教师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更完整、更牢固;使教师的思路更广阔;使教师的见解会更深刻、更新颖。讲评后教师要“退居二线”,学生“闪亮登场”,自我反思、自我消化和自我巩固,完成再探索过程。
  3,1
  引导学生总结失分的原因
  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失分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到位(如概念不清),还是思维障碍(如分析不透或思路不清);是审题错误(未理解题意和没看清答题要求),还是过失性失分(如错别字或笔误等)。通过教师对错误的原因分析,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3,2督促学生再次纠察试卷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错题中较典型的题目,按错误类型分别摘录到错题集上,并附上分析及错误原因,把答案写在不容易看见的地方,包括当时自己错误的答案,这样就可以把试卷内容变少变精,利于记忆与查阅,还可以把错题集当成资料再次使用,提高利用率。
  3,3练“疑点”,练“误区”,促“提高”
  学生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评讲后重新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反馈——矫正——提高”的目的。
  3,4课后个别辅导
  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存在的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一直较好的学生要激励他们找准差距,对进步大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对分数不高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学生才是生物学习的主人。生物试卷讲评课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规律出发进行精心设计,尊重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才能提高讲评课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高级英语》课程内外的隐喻知识的掌握及认知情况,并重点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隐喻能力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英语语言水平对隐喻理解具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在动词隐喻的认知方面。教师在隐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概念隐喻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同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的隐喻类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语水平 隐喻能力 高级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
摘要: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 ”的行动计划,为各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引领高校教育新风向的同时,也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出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面对网络变化更加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是要接受多元价值观带来的变化;直面压力和诱惑,做到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道德统一;在享受网络资源的同时端正职业心态,建构更强的责任感;规范意识形态,做一名具有职业道德的优秀教师。  关键词:互联网 职业道德 学前
时间:2007年10月31日上午第四节课(45分钟)  地点:石家庄二中高二年级8班(理科重点班)  内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新授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原题再现: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 到达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参考答案:D。    增长率: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75叙述为:“假定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不变,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那么,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该为
1 目标预设    (1)初步学会全过程的探究实验方法。  (2)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说的能力;锻练和发展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养成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提出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植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摘要 多种多样的资源,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介绍了杜鹃花的无土栽培、无性繁殖系列活动,并对该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生物 课程资源 杜鹃花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 1003-7586(2011)06-0046-02    多种多样的资源,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中学生物基础教育过程中,通
评课,即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他人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它是教师在教学和教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项活动,是新课程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评课的理念在更新,评课的内涵在丰富,有效评课、优化评课、创新评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教师探讨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摘 要 经历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财富。生命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科学发展经历。如果在教学中较好地运用科学家的榜样作用,将会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 科学素养 榜样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一、单选题  1 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 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 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 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 介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测定了水葫芦对重金属元素(以pb计)的吸收情况,并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确,认了水葫芦在污染的水体中能大量吸收Pb,从而确认了水葫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葫芦 Pb含量测定 生态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Q    新课标更多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体现学科的应用价值,开展相应的课外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