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年代有位历史学家陈衡哲说:“历史不是叫人哭的,也不是叫人笑的,是叫人明白的”。“叫人明白”,就要尽可能求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坚持把培养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注意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撷取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
一、培养学生做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人物,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就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用这些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
比如:历史教材中所介绍的墨子主张“节用”的典型事例,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勤劳俭朴的良好品德的极好素材。再比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的善行;罗盛教为抢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就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孔融让梨表现了中国人谦让的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这些优良品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发扬光大。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抬着棺材誓死抗俄的左宗棠,到甘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谭嗣同,为天下为谋永福的林觉民,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素材,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教育学生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师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近代斗争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不愿中国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二是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和顽抗,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三是中国民族资本脆弱、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也没有能力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经历一百多年的曲折实践,几代人的苦苦探索、反复寻求比较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四、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应密切关注社会上流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动向,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仔细观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而有针对性地去广泛搜集、深入挖掘、妥善处理教育素材,使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密切联系现实。只有学习那些与学生的实际密切关联、具有典型性与鲜明性的教育素材,才能引起学生的信任、重视与共鸣,从而达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2006年10月《参考消息》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安停访华标志中日关系出现转机,此次访华是5年来首次正式的中日首脑会晤。小泉纯一郎任首相期间,中国取消了与小泉的会晤,以抗议他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必须……妥善处理靖国神社问题。安倍在访华期间说,日本不会忘记二战时期它曾给亚洲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害和痛苦”。初二的历史课,刚好讲到甲午中日战争,结合这则消息,我向学生讲述了近代日本一直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及亚洲,给亚洲人民造成了极大伤害的历史,而战后日本一直不能认真反省自己的战争罪行,联系甲午中日战争中清王朝的惨败,《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学生不但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在日本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直抓住不放的缘由,更清醒地认识到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使中国屹立于强国之林。
五、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还应遵循蕴涵性的原则,重视趣味性和情感性。由于历史知识具体生动,内容丰富多样,比其它大多数学科更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易于发掘丰富多样的德育因素(包括显性的与隐性的德育因素),适用于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智慧的火花,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趣味性是最佳导体。历史教师应研究教学艺术,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着力渲染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从而点燃学生热情,激发学生兴趣,达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的升华。
“观史如身在其中”。只有在感情上接受才可能在思想上认同,情感比思想领域更广阔,而思想比情感内容更深刻。教师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真切的感情来感染学生,其德育渗透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从教学实际来看,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等正面人物的感染力最强。许多学生都通过平时阅读人物传记和课堂上感悟有血有肉的中外历史名人而对自身产生激励作用。所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德育渗透的情感性,才会使德育渗透具有实效性。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历史是人创造的,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恶、丑的鞭挞,无不浸透人的情感。历史教师无论对历史人物,还是对历史事件,都必须公正客观、爱憎分明。这份真挚感情,溶入历史教学之中,就会与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
(作者单位:四川资中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一、培养学生做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人物,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就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用这些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
比如:历史教材中所介绍的墨子主张“节用”的典型事例,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勤劳俭朴的良好品德的极好素材。再比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的善行;罗盛教为抢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就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孔融让梨表现了中国人谦让的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这些优良品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发扬光大。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抬着棺材誓死抗俄的左宗棠,到甘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谭嗣同,为天下为谋永福的林觉民,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素材,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教育学生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师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近代斗争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不愿中国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二是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和顽抗,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三是中国民族资本脆弱、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也没有能力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经历一百多年的曲折实践,几代人的苦苦探索、反复寻求比较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四、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应密切关注社会上流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动向,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仔细观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而有针对性地去广泛搜集、深入挖掘、妥善处理教育素材,使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密切联系现实。只有学习那些与学生的实际密切关联、具有典型性与鲜明性的教育素材,才能引起学生的信任、重视与共鸣,从而达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2006年10月《参考消息》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安停访华标志中日关系出现转机,此次访华是5年来首次正式的中日首脑会晤。小泉纯一郎任首相期间,中国取消了与小泉的会晤,以抗议他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必须……妥善处理靖国神社问题。安倍在访华期间说,日本不会忘记二战时期它曾给亚洲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害和痛苦”。初二的历史课,刚好讲到甲午中日战争,结合这则消息,我向学生讲述了近代日本一直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及亚洲,给亚洲人民造成了极大伤害的历史,而战后日本一直不能认真反省自己的战争罪行,联系甲午中日战争中清王朝的惨败,《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学生不但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在日本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直抓住不放的缘由,更清醒地认识到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使中国屹立于强国之林。
五、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还应遵循蕴涵性的原则,重视趣味性和情感性。由于历史知识具体生动,内容丰富多样,比其它大多数学科更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易于发掘丰富多样的德育因素(包括显性的与隐性的德育因素),适用于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智慧的火花,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趣味性是最佳导体。历史教师应研究教学艺术,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着力渲染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从而点燃学生热情,激发学生兴趣,达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的升华。
“观史如身在其中”。只有在感情上接受才可能在思想上认同,情感比思想领域更广阔,而思想比情感内容更深刻。教师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真切的感情来感染学生,其德育渗透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从教学实际来看,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等正面人物的感染力最强。许多学生都通过平时阅读人物传记和课堂上感悟有血有肉的中外历史名人而对自身产生激励作用。所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德育渗透的情感性,才会使德育渗透具有实效性。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历史是人创造的,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恶、丑的鞭挞,无不浸透人的情感。历史教师无论对历史人物,还是对历史事件,都必须公正客观、爱憎分明。这份真挚感情,溶入历史教学之中,就会与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
(作者单位:四川资中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