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学生“留下”些有用的东西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专语文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把散见于各篇课文中的知识点、能力点,归纳总结,强化教学。突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教会学生读写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等方面的教学,力争为学生多留下些有用的东西。
  关键词:教做人做事;教读写方法;培养文学爱好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162-02
  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然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层次性,但是,体现这些联系的是一篇篇各自独立的课文,因此,无形之中就弱化了教材的层次感。有时候会出现同一篇课文被选入初中教材,也選入高中教材,甚至大学教材的情况。在这方面,语文教材远不如数学历史等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数学教材在哪个年级学加法减法,哪个年级学乘法除法是一目了然的,而语文在很多时候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样一个大而化之的目标。这就导致我们教师们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课文篇篇都分析,作者个个都介绍,又是总结中心,又是归纳写作特点。可最终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并没有学会分析理解文章,也记不住几个作家,教材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也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中专教学工作中,经常把散见于各篇课文中的知识点、能力点,归纳总结,强化教学。突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教会学生读写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等方面的教学,力争为学生多留下些有用的东西。
  一 教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
  唐朝的韩愈曾对老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教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更是义不容辞。在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教材内容,把主题相近的课文,组成一个个专题,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我曾把《一碗清汤荞麦面》、《我与地坛》、《假如给我三天视力》等篇课文组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如何面对苦难的专题教育。当苦难降临的时候,《一碗清汤荞麦面》里的母亲,是勇敢的面对,母亲靠给人打工,一点点偿还着巨额的债务。除夕之夜,家家团圆之时,冷清的面馆里,母亲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只买了一碗清汤荞麦面,这是他们一家的年夜饭啊。尽管好心的老板偷偷多下了面,可是这一碗面无论如何也不够四个人吃啊,由此可以看出,母亲生活的窘迫。可是,母亲并没有抱怨和逃避,她既让孩子们了解家里的困难,又让孩子们懂得,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全家努力,一定会还清债务,渡过难关。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生动记述了他生病之后,内心的痛苦、反思、挣扎、奋发的心理路程。海伦凯勒的传奇人生,更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我让学生们讨论,人生可能会遇到哪些苦难,该怎样预防苦难的发生,如果不幸发生了,该如何面对,然后,让学生以此为话题,写作文。通过这个专题对学生进行抗压教育,培养他们坚韧的性格。我还把《把信送给加西亚》、《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等课文组成一个专题,跟同学们讨论该如何对待工作,讨论工作态度与人生命运的关系。我把《致橡树》、《我愿意是激流》、《项链》、《狼行成双》组成一个专题,让大家讨论如何看待爱情,怎样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怎样评价时下流行的爱情观。我把《我与地坛》、《我的母亲》、《背影》、《卖白菜》等组成一个专题,让同学们懂得“尽孝要趁早”的道理等等。通过这样的专题教育,强化语文教学中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正确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 教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但是,学生学习了多年语文课,读写能力常常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通过寻找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的方法,把握课文中心,快速理解课文,从而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生对于逻辑性较强的论说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寻找那些提出论点的句子和段落,寻找总结全文的句子和段落,寻找承上启下的句子和段落,通过这些重点句段的分析,帮助学生快速读懂课文。《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一篇阐述性说明文,课文第二段写道:“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学科: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这六门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基础呢?也不是。从严密的综合科学体系讲,最基础的是两门学问。一门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一门数学,是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学问。”这几个句子,简明扼要的阐明了全文的说明中心。学生抓住了这几句,也就能很快把握全文的说明重点。课文第3、4、5、6段分别说明了物理在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等学科中的重要作用。这四段的第一句话,也分别概括出了各段的说明中心。第七段:“所以,天、地、生、化四门基础学科,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看,都可以归结到物理和数学。”则是对以上四段的总结和概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这些句子,就能很快分析出课文的说明中心和总——分——总的说明顺序,从而读懂全文,提高阅读能力。
  记叙文常常用大量篇幅叙述事件、描写景物,怎样才能透过这些叙述描写尽快领会中心呢?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寻找抒情句和议论句。抓住这些句子理解课文往往会事半功倍。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从不同角度细致的描写了北平秋天的颜色、触感、声音、和姿态,并用南方的秋与之对比,那么故都的秋天在作者笔下有什么特点呢?“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就是中心句。“清、静、悲凉”就是作者着力要表现的意境。抓住这个句子,就可以了解文章选材的匠心独运和作者孤独悲凉的心境。
  有一个“二八定理”,说的是在生活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同样重要,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那些只占百分之二十的部分。你的能力只有百分之二十在发挥着百分之八十的关键作用,一个企业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产品在创造着百分之八十的利润,一个单位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员在进行着单位百分之八十的决策等等。如果把这个定理用在课文的阅读分析上,教学生把握课文中百分之二十的重点句子、重点段落,学生就能掌握课文百分之八十内容,那么,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一定能够快速提高。   三 把学生引进文学的殿堂
  文学作品对人们心灵的熏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如果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文学、喜爱文学,那么学生终生都会受益无穷的。因此,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很注重引导学生赏鉴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形式的
  特點,教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中专学生在初中、小学学习时期,已经读过不少名家作品,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注重把教材中出现的作家作品,同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这一个或几个作家,了解当时的 文学发展情况,了解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例如,学习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一文时,我让学生查找世界三大小说之王的资料:他们的国籍,读过他们什么作品,他们有哪些代表作,他们的写作风格等等。这样一来,就把以前学习过的《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项链》、《装在套子里的人》、《警察与赞美诗》等联系起来了,温故知新,学生对这三大作家就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学习《将进酒》这首诗时,我让同学们回忆读过李白哪些诗篇,哪些诗句体现出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还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唐朝诗人姓名写出来,想想读过他们什么诗歌,他们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查阅资料,了解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等。经过这样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唐诗有更系统的了解,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各种文学作品的方法,学会分析和欣赏。例如阅读小说,应从情节入手,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再通过人物总结主题。情节——人物——主题,是阅读小说的基本方面。再进一步的品鉴,例如构思的巧妙,语言的传神,描写的逼真,则是较高层次的欣赏。阅读诗歌,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之中,由意境分析诗歌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感情。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只是一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要想达到不教的目的,还需要学生多阅读多练习。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很重视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文学作品。每学期开始,我总是根据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布置课外阅读任务,使课内课外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几年之中,围绕教材中入选的名篇,我要求学生阅读了《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还阅读了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等世界文学大师的作品。培养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我希望通过三年的语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水平,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确实给学生留下一些享用一生的东西。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新课标,应建立一种理性的认识,既不能把它当作是无数次无足轻重的课改而无动于衷;也不能盲目崇拜追随,唯新课标是从。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注重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新课标的大旗下迷失自己,茫然不知所往。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心理健康;综合素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2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疆教育学院校级课题的现状及管理模式,并从实践层面对加强校级课题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级课题;建议;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056-01  一 我校校极课题管理现状  1.加强领导,为课题研究建立导向机制。  2009年,为了建立科研导向机制,
期刊
自从80年代以来,城市快速发展,不断的吸收大量的流入人口。我国多数的城市小学布局也定型于此时期,在此之后,城市的空间架构以外扩为主导方向,各种要素也渐渐的迁入新的城区中,而城市老城区的小学基本定型并无太多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基础设施面临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教育资源的争论尤为激烈。老城区小学校园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因为校园的规划经历过多年的扩建改造,校园的预留用地早已使用,所以城市老城区小学校园的潜力挖掘面临的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在固定有限的用地面积内满足新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校舍空间同时提高校园环境
村落公共空间作为村落中最核心的部分,既承载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承载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不仅是乡村环境重要的一部分,也对维持村落内部秩序和社会联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着改变,相当一部分村落内存在“空心化”问题。新的生活方式加上外来观念对旧有思想的冲击,导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动的减少与没落。在目前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中,特别是对村落公共空间的建设,由于没有相关经验与指导,大部分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都用城市的路子,导致越来越多的乡村与城市越来
摘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这就是说,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即“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因此高中政治老师对教学方法
期刊
进入经济新常态,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从增量发展转入存量发展模式,我国城市更新的状况正在处于一个转型的阶段,既要面临目前众多的现状挑战,例如伴随着土地价值的日益提升和片区发展状况不佳等现状,也要对以往的城市规划思想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我们将城市更新的视角从大规模的大拆大建转向了这些更为片段化、更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对已有的城市环境提升的微更新上。本文以微更新视角来解读传统建筑的改造设计,重点分析面临微更新这一背景下的具体的老旧建筑设计策略。
  本文采用“著名建筑师的已建成优秀案例、竞赛案例分析和工程实践项
近年来,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旅游业也成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国内旅游业的不断成熟,相对应的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这时游客中心类型建筑的建造成为了必然趋势,其功能可以帮助游客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地人文地理和习俗人情,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相关旅游服务,为完善景区做出贡献。同时,游客中心作为一种景区服务类建筑,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作为设计师我们也应重视其在地域特征上的表达,结合本土进行营造设计。
  本文从本土营造出发,结合游客中心建筑设计
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了交通拥堵、用地紧缺等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做好城市由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的转换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商业综合体的迅猛发展就是在这种土地集约化,空间立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传统的公共交通带来的高频率的交通拥堵、噪声、尾气污染等都成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地铁的突出优点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第一选择。地铁在我国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发展是较为成熟的,虽也有不少地铁线路仍然处在规划建设中,但整体上已形成了地下网络,而对比西安这样的地铁新兴城市,其发展仍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145-02  《凡卡》这篇小说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1860~1904)之手,是多年来一直编入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国外经典作品之一。  小说讲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情景,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185-01  步入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实践踏实地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学生的语文生活,我在培养学生主动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道路上有愁绪、有思索和也有收获。  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基于对小学高年级的认识,我把综合性学习看做是学生语文实践的突出部分,四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