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优势,探索性别化的创业教育,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创业教育的全过程,明确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优化创业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革新创业教育方式、培养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导师,从而构建起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应成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进行从事、创办企业或事业的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创业精神是人人具有的个性特征,教育的作用正是在挖掘和强化这种潜力与品质,这不仅是世界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高职院校女生创业意识的特点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的特殊层次,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的创业问题,展现了许多不同于其他教育层次女大学生的特点。为了分析研究这些特点,笔者通过对九江市的三所高职院校三年级的3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小结出以下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创业特点:
(一)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中的积极因素
1.创业兴趣比较高。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大学生创业”意愿这个问题,72%的女生表示自己感兴趣。仅8%的女生表示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多数女大学生有着创业的梦想和激情。但是在问到“你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有什么了解?”这个问题时,回答了解的只占3%,回答不太了解占57%,回答不了解的占了40%。说明她们对创业政策和创业管理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
2.创业动机更加务实。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为何选择创业”这一选项时,为了“实现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占38%,而为了改变命运,实现赚钱的高达62%,与此相比较的是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两个选项分别是48%和28%。通过数据不难看出,高职院校的女生比其他院校女大学生更容易因为生计问题而去创业。
3.挫折忍受力较高。由于身为女性的角色,再加上高考分数低,上的是高职院校,使得地方高职院校的女生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女生在就业中更加处于劣势地位。然而正是这些不利的因素,使得高职院校的女生学会了坚韧,学会了自尊、自爱和自强。比其他高校女生甚至比男生更能忍受生活的压力,挫折忍受力更高。
(二)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中的消积因素
1.缺乏创业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女生创业整体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据调查表明,68%的女生只会在合适的工作难于找到的情况,才会选择去创业,如果有较好的单位可供就业,很少有女生考虑去自我创业。
2.创业的自信心不足。尽管高职院校大多数女生有着强烈的创业意识,一方面她们渴望尝试创业,快速发财,急功近利。但在如何评价自己的创业能力时,回答“很有信心”的只占5.3%,而回答信心不足的占了48%。表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和对自己的创业能力表现的不大自信。
3.创业教育的缺失。在对九江市的三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没有一所学校成立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也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有的高职院校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才会涉及,比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或者是就业专题讲座中介绍一点有关创业的内容。对于专门为女生开设性别创业指导就更是微乎其微,有创业理论又有创业经验的指导教师是少之又少。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地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缺失。
二、高职院校女生的创业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第一,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新型创业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因此不仅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缺乏清晰的认识,而且高职院校本身对自己教育目标和模式也模糊不清,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还停留在传统的就业教育,致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需失衡。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上来,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使他们走上创业之路。
第二,改革课程整体设计,加强对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把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三,为女生提供创业指导。职院校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对其就业创业观念、创业技能和创业心态进行培训,要为女大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给学生提供更适合的、专业性更强的指导,有助于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成长。对于那些已经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指导老师应该进行跟踪支持和指导服务,不仅要把她们“扶上马”,还要“送上一程”。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比如:实行教师企业脱产实践制度,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相关岗位对能力的需求并提高其职业能力;学校和政府部门还可以制定政策或制度来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创业,也会有更好的效果。另外,学校还可以采用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学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以强化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贻谷.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朴雪涛“.制度创新视野中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
[3]邹华玲.浅议高职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J].法制与经济,2009(4).
(作者简介:邓东波(1973.9-),女,汉族,本科,讲师,毕业于江西师大,就职于九江职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进行从事、创办企业或事业的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创业精神是人人具有的个性特征,教育的作用正是在挖掘和强化这种潜力与品质,这不仅是世界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高职院校女生创业意识的特点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的特殊层次,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的创业问题,展现了许多不同于其他教育层次女大学生的特点。为了分析研究这些特点,笔者通过对九江市的三所高职院校三年级的3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小结出以下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创业特点:
(一)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中的积极因素
1.创业兴趣比较高。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大学生创业”意愿这个问题,72%的女生表示自己感兴趣。仅8%的女生表示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多数女大学生有着创业的梦想和激情。但是在问到“你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有什么了解?”这个问题时,回答了解的只占3%,回答不太了解占57%,回答不了解的占了40%。说明她们对创业政策和创业管理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
2.创业动机更加务实。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为何选择创业”这一选项时,为了“实现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占38%,而为了改变命运,实现赚钱的高达62%,与此相比较的是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两个选项分别是48%和28%。通过数据不难看出,高职院校的女生比其他院校女大学生更容易因为生计问题而去创业。
3.挫折忍受力较高。由于身为女性的角色,再加上高考分数低,上的是高职院校,使得地方高职院校的女生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女生在就业中更加处于劣势地位。然而正是这些不利的因素,使得高职院校的女生学会了坚韧,学会了自尊、自爱和自强。比其他高校女生甚至比男生更能忍受生活的压力,挫折忍受力更高。
(二)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中的消积因素
1.缺乏创业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女生创业整体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据调查表明,68%的女生只会在合适的工作难于找到的情况,才会选择去创业,如果有较好的单位可供就业,很少有女生考虑去自我创业。
2.创业的自信心不足。尽管高职院校大多数女生有着强烈的创业意识,一方面她们渴望尝试创业,快速发财,急功近利。但在如何评价自己的创业能力时,回答“很有信心”的只占5.3%,而回答信心不足的占了48%。表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和对自己的创业能力表现的不大自信。
3.创业教育的缺失。在对九江市的三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没有一所学校成立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也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有的高职院校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才会涉及,比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或者是就业专题讲座中介绍一点有关创业的内容。对于专门为女生开设性别创业指导就更是微乎其微,有创业理论又有创业经验的指导教师是少之又少。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地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缺失。
二、高职院校女生的创业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第一,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新型创业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因此不仅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缺乏清晰的认识,而且高职院校本身对自己教育目标和模式也模糊不清,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还停留在传统的就业教育,致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需失衡。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上来,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使他们走上创业之路。
第二,改革课程整体设计,加强对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把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三,为女生提供创业指导。职院校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对其就业创业观念、创业技能和创业心态进行培训,要为女大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给学生提供更适合的、专业性更强的指导,有助于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成长。对于那些已经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指导老师应该进行跟踪支持和指导服务,不仅要把她们“扶上马”,还要“送上一程”。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比如:实行教师企业脱产实践制度,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相关岗位对能力的需求并提高其职业能力;学校和政府部门还可以制定政策或制度来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创业,也会有更好的效果。另外,学校还可以采用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学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以强化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贻谷.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朴雪涛“.制度创新视野中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
[3]邹华玲.浅议高职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J].法制与经济,2009(4).
(作者简介:邓东波(1973.9-),女,汉族,本科,讲师,毕业于江西师大,就职于九江职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