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阻碍了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小学化倾向使幼儿失去了很多进行视、听、触、嗅等感官功能的训练,感知力和观察力得不到最佳发展;教学内容难度大,幼儿不熟悉,产生紧张和压力,影响其注意力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更是因为没有轻松、开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丰富感性的游戏而被限制,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不到开发。我们应正确全面地认识到这种危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还幼儿一个欢乐和谐自由的整体教育空间,让他们获得全面健康的最佳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智力;影响
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家长都认识到了教育问题的重要性,越早越好;然而,让我们感到担忧的是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甚至适得其反。幼儿教育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制定保教保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幼儿园基本的教育活动应该渗透在游戏之中,寓教于乐,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体质,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与人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最终,幼儿活泼、可爱、聪明、充满好奇心、敢于探索,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现实中,我们却无奈地看到许多负面的现象,只顾孩子眼前利益,不顾其长远发展,本文论证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现状
提起“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大家都会笑话那个宋国农民的急于求成,好心办坏事,可是,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也正在“拔苗助长”呢?幼儿的身心有特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它,利用它;违反了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教学,这就是拔苗助长。我们先看看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现状: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小学化
很多幼儿园从幼儿小班就开始设置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目标,语言、算术、英语、音乐、美术等等,要求孩子识多少个字,写多少个字,背诵多少首儿歌古诗,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多少个英语单词,背诵多少个英语句子……自然,教学内容就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到了中大班,就让孩子进行计算20以内,甚至100以内的加减法;汉语拼音要全部掌握,熟练拼读,孩子朗读的儿歌古诗都是一二年级教材上的内容,写的是一二年级的生字;他们的小书包里装了各种各样的书,有语文,算术、英语,甚至会有一些教辅资料。一些幼儿园还让孩子学习珠心算、双语教学等特色内容,专门对孩子进行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小学化
上课时,教师讲,孩子听,这种灌输、注重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占了大多数;教学组织形式是也是小学化的集体授课形式,孩子按照课表一天上四五节课,大部分时间坐在课桌前听课、写作业,每天的游戏等自主活动很少,被各种课程占据;教师每天都布置家庭作业,孩子小,有的孩子回家甚至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将作业完成。
(三)教学评价小学化
教师评价幼儿,主要通过考试看幼儿的各科成绩,忽视幼儿其它方面的表现;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也只是重视孩子学了多少知识;领导评价教师,主要看教师教给了幼儿多少知识。有的小学入学,也会有入学考试;有的幼儿园还以办有各类特色班、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双语教学等形式而获得好评。
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这些技能知识的教育从表面上看丰富多彩,孩子知识面得到拓展,见多识广,迎合了家长希望孩子得到全方面发展的心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它们挤占了幼儿大量的游戏时间,使得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得不到开发。这种影响都会波及幼儿的一生,只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望子成龙的家长没有办法比较出这种影响,即使意识到有问题,也想不到是幼儿时期的望子心切所致。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传统的智力包括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 、思维力、创造力等方面,其中,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有特定的发展关键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很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技能,但如果这时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就会阻碍该能力的正常发展,甚至永远不能弥补。
(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感知力、观察力的影响
3~4岁左右是幼儿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发展幼儿的感知力、观察力,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精心选择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幼儿;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性材料刺激幼儿,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发展幼儿的感知力与观察力。这就需要游戏这一基本形式。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孩子在班级里跟着老师进行小学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很多进行视、听、触、嗅等感官功能的训练,感知力和观察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影响
十个家长有九个都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也有的怀疑学生得了多动症。这种注意力不集中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3岁半左右是婴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幼儿的注意时间只有5-10分钟。根据卡尼曼的资源限制理论,注意可以被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和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①当孩子面临不熟悉或难度极高的事物时,也就是压力大、紧张、生气时,会消耗更多的注意力资源,那么孩子就表现不佳,这种挫败感往往令幼儿发脾气、不耐烦,长此以往,孩子的注意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才能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家长与老师们是否想过,我们让幼儿学习小学的知识,这些不熟悉的、难度大的、给孩子紧张与压力的内容就是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绊脚石呢?另外,强制幼儿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来进行学习,孩子的大脑容易疲劳,长期这样,孩子的神经系统会受到损害,更不利于注意力的培养,还会使孩子表情呆板,这样的后果还会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和身体健康。 (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伟大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幼儿想象是在活动中产生的,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教师要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使其在见多识广的情况下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创造想象发展的基础;要在游戏活动中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加工、制造、想象。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能力。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证据表明,高智力与高创造力并不相伴随,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单纯的智力开发上,更应该在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上。幼儿也存在创造力。幼儿创造力所产生的思维产品同样是新颖、独特的,虽然没有社会价值,但它却具有相当大的个人价值,这种萌芽状态的初步的创造力,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创造力中起支撑作用的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有研究表明,幼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也需要创造性想像。幼儿偶尔也会有创造想像,甚至有时幼儿创造想像比成人更丰富。虽然幼儿的想像比较低级,大多是再造想像,但这种想像成分是幼儿创造活动的一大支柱。幼儿还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比如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像力、率真、顽皮、幽默等等。他们总是为创造而创造,很少有外在目的,在活动中总是忙碌得不亦乐乎,从中想像探究和创造,很少需要外在动机。
幼儿园小学化的教学,孩子大部分时间忙于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在学习中,教师会不断地给幼儿各种反馈,使他们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小学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即使通过努力得到了好成绩,也是付出了比小学生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这些学习活动本身以及学习活动所产生的后果是使得幼儿失去了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轻松、开放、自由的心理环境,他们不能大胆自由想象,不能提出不同的想法、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表现欲,不能出风头,所以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以致创造力都会因为担心老师与同伴的耻笑与否定而被扼杀了。
有人说,幼儿园小学化是一把无情的剪刀,它减去了孩子腾飞的翅膀,使他们由天鹅变成了家鹅,失去的是整个天空,得到的是几个池塘。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对孩子终身负责的态度,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办事,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确立幼儿教育的合理目标,各个方面齐心合力,纠正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要求孩子过早地学习小学知识的错误要求,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开展好幼儿的游戏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他们尽情地玩,尽情地游戏,尽情地活动,在玩中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全面克服“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在欢乐和谐自由的整体教育空间里获得全面健康的最佳发展,最终“赢在终点”。
注释:
①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4~345.
参考文献:
[1]赵喜庆,张海丽.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让·雅克·卢梭,彭正梅.爱弥儿(精选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陈小青.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 [2011]8号)[S/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2-01-12.
(作者简介:郑名霞(1978.9-),女,安徽马鞍山人,学士,安徽师范大学2011级教育硕士,小教高级,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青山中心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智力;影响
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家长都认识到了教育问题的重要性,越早越好;然而,让我们感到担忧的是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甚至适得其反。幼儿教育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制定保教保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幼儿园基本的教育活动应该渗透在游戏之中,寓教于乐,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体质,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与人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最终,幼儿活泼、可爱、聪明、充满好奇心、敢于探索,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现实中,我们却无奈地看到许多负面的现象,只顾孩子眼前利益,不顾其长远发展,本文论证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现状
提起“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大家都会笑话那个宋国农民的急于求成,好心办坏事,可是,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也正在“拔苗助长”呢?幼儿的身心有特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它,利用它;违反了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教学,这就是拔苗助长。我们先看看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现状: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小学化
很多幼儿园从幼儿小班就开始设置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目标,语言、算术、英语、音乐、美术等等,要求孩子识多少个字,写多少个字,背诵多少首儿歌古诗,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多少个英语单词,背诵多少个英语句子……自然,教学内容就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到了中大班,就让孩子进行计算20以内,甚至100以内的加减法;汉语拼音要全部掌握,熟练拼读,孩子朗读的儿歌古诗都是一二年级教材上的内容,写的是一二年级的生字;他们的小书包里装了各种各样的书,有语文,算术、英语,甚至会有一些教辅资料。一些幼儿园还让孩子学习珠心算、双语教学等特色内容,专门对孩子进行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小学化
上课时,教师讲,孩子听,这种灌输、注重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占了大多数;教学组织形式是也是小学化的集体授课形式,孩子按照课表一天上四五节课,大部分时间坐在课桌前听课、写作业,每天的游戏等自主活动很少,被各种课程占据;教师每天都布置家庭作业,孩子小,有的孩子回家甚至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将作业完成。
(三)教学评价小学化
教师评价幼儿,主要通过考试看幼儿的各科成绩,忽视幼儿其它方面的表现;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也只是重视孩子学了多少知识;领导评价教师,主要看教师教给了幼儿多少知识。有的小学入学,也会有入学考试;有的幼儿园还以办有各类特色班、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双语教学等形式而获得好评。
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这些技能知识的教育从表面上看丰富多彩,孩子知识面得到拓展,见多识广,迎合了家长希望孩子得到全方面发展的心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它们挤占了幼儿大量的游戏时间,使得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得不到开发。这种影响都会波及幼儿的一生,只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望子成龙的家长没有办法比较出这种影响,即使意识到有问题,也想不到是幼儿时期的望子心切所致。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传统的智力包括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 、思维力、创造力等方面,其中,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有特定的发展关键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很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技能,但如果这时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就会阻碍该能力的正常发展,甚至永远不能弥补。
(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感知力、观察力的影响
3~4岁左右是幼儿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发展幼儿的感知力、观察力,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精心选择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幼儿;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性材料刺激幼儿,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发展幼儿的感知力与观察力。这就需要游戏这一基本形式。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孩子在班级里跟着老师进行小学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很多进行视、听、触、嗅等感官功能的训练,感知力和观察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影响
十个家长有九个都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也有的怀疑学生得了多动症。这种注意力不集中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3岁半左右是婴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幼儿的注意时间只有5-10分钟。根据卡尼曼的资源限制理论,注意可以被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和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①当孩子面临不熟悉或难度极高的事物时,也就是压力大、紧张、生气时,会消耗更多的注意力资源,那么孩子就表现不佳,这种挫败感往往令幼儿发脾气、不耐烦,长此以往,孩子的注意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才能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家长与老师们是否想过,我们让幼儿学习小学的知识,这些不熟悉的、难度大的、给孩子紧张与压力的内容就是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绊脚石呢?另外,强制幼儿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来进行学习,孩子的大脑容易疲劳,长期这样,孩子的神经系统会受到损害,更不利于注意力的培养,还会使孩子表情呆板,这样的后果还会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和身体健康。 (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伟大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幼儿想象是在活动中产生的,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教师要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使其在见多识广的情况下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创造想象发展的基础;要在游戏活动中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加工、制造、想象。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能力。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证据表明,高智力与高创造力并不相伴随,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单纯的智力开发上,更应该在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上。幼儿也存在创造力。幼儿创造力所产生的思维产品同样是新颖、独特的,虽然没有社会价值,但它却具有相当大的个人价值,这种萌芽状态的初步的创造力,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创造力中起支撑作用的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有研究表明,幼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也需要创造性想像。幼儿偶尔也会有创造想像,甚至有时幼儿创造想像比成人更丰富。虽然幼儿的想像比较低级,大多是再造想像,但这种想像成分是幼儿创造活动的一大支柱。幼儿还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比如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像力、率真、顽皮、幽默等等。他们总是为创造而创造,很少有外在目的,在活动中总是忙碌得不亦乐乎,从中想像探究和创造,很少需要外在动机。
幼儿园小学化的教学,孩子大部分时间忙于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在学习中,教师会不断地给幼儿各种反馈,使他们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小学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即使通过努力得到了好成绩,也是付出了比小学生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这些学习活动本身以及学习活动所产生的后果是使得幼儿失去了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轻松、开放、自由的心理环境,他们不能大胆自由想象,不能提出不同的想法、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表现欲,不能出风头,所以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以致创造力都会因为担心老师与同伴的耻笑与否定而被扼杀了。
有人说,幼儿园小学化是一把无情的剪刀,它减去了孩子腾飞的翅膀,使他们由天鹅变成了家鹅,失去的是整个天空,得到的是几个池塘。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对孩子终身负责的态度,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办事,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确立幼儿教育的合理目标,各个方面齐心合力,纠正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要求孩子过早地学习小学知识的错误要求,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开展好幼儿的游戏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他们尽情地玩,尽情地游戏,尽情地活动,在玩中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全面克服“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在欢乐和谐自由的整体教育空间里获得全面健康的最佳发展,最终“赢在终点”。
注释:
①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4~345.
参考文献:
[1]赵喜庆,张海丽.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让·雅克·卢梭,彭正梅.爱弥儿(精选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陈小青.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 [2011]8号)[S/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2-01-12.
(作者简介:郑名霞(1978.9-),女,安徽马鞍山人,学士,安徽师范大学2011级教育硕士,小教高级,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青山中心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