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所以教师应该借助语文课堂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能够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欣赏与汲取,强化自身的文学底蕴,真正意义上地强化语文学习效能。文章基于此点,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既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也是一门文化类的学科。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语文课堂,传承并创新文化,让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观、文学观、文史观,树立文化自信,切实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够得到提升。
1、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
基于新课改的理念,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进行创新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师应该明白,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更是要让学生透过基础知识,领悟其背后蕴藏着的各种情感价值和文学底蕴,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与文学品格,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北京春节”的特点,明确北京春节的独特“年味”,还要立足于这篇文本,进行深层地剖析与探究,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文本阅读体验。基于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家乡过年的情形,让学生说出自己家遵循的习俗,进行大胆地分享。在学生分享完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明白原来不同地方的春节是不一样的。而春节也是一种传统文化,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色,自然,传统文化也有所不同。这样学生就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继承并传扬传统文化。
2、国学经典诵读,传承传统文化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国学经典的诵读,要借助诵读,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对此,教师就应该在每一周选择一节课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能够诵读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比如《三字经》、《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等,根据不同的年级,选择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以此,才能够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深化他们的文学认知,实现他们文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夏日绝句》时,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以说是十分的震撼,那么这一周的经典诵读内容就可以确定为“爱国”主题的国学经典。对此,教师就可以给学生选择屈原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杜甫的《蜀相》、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昌龄的《出塞》、陆游的《金错刀行》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元朗读这些爱国诗,从中体会到古代诗人想要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与深沉的爱国情怀。这些故事或低沉、或狂妄、或绮丽、或浪漫,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感知和体会,透过这些经典,感知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实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3、挖掘课本教材,创新传统文化
教师应该基于课本教材,积极地拓展和延伸,要基于课内知识,拓展课外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学感知。所以教师要结合课内文本,积极挖掘其中蕴藏着的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的文化背景,进行积极的创新,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就应该对这一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着的传统文化内容。《狼牙山五壮士》所呈现的主要中心是“爱国”,那么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愛国文化之外,还要基于现今社会的背景,给学生补充新的文化知识内容。从大范围来讲,现今的爱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爱护环境,友爱互助,创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小范围来讲。爱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发光发彩。比如学生就要好好学习,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行业人员就应该努力成为行业楷模,为人民服务等等。总之,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还要结合现今的时代背景,进行创新,让新旧文化相碰撞,相融合,丰富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理解。并且能够基于自身的理解,创新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黄瑞霞.刍议创新观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方法[J].学周刊,2021(02):127-128.
[2]张德忠.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J].家长,2019(32):91.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既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也是一门文化类的学科。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语文课堂,传承并创新文化,让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观、文学观、文史观,树立文化自信,切实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够得到提升。
1、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
基于新课改的理念,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进行创新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师应该明白,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更是要让学生透过基础知识,领悟其背后蕴藏着的各种情感价值和文学底蕴,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与文学品格,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北京春节”的特点,明确北京春节的独特“年味”,还要立足于这篇文本,进行深层地剖析与探究,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文本阅读体验。基于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家乡过年的情形,让学生说出自己家遵循的习俗,进行大胆地分享。在学生分享完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明白原来不同地方的春节是不一样的。而春节也是一种传统文化,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色,自然,传统文化也有所不同。这样学生就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继承并传扬传统文化。
2、国学经典诵读,传承传统文化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国学经典的诵读,要借助诵读,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对此,教师就应该在每一周选择一节课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能够诵读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比如《三字经》、《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等,根据不同的年级,选择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以此,才能够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深化他们的文学认知,实现他们文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夏日绝句》时,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以说是十分的震撼,那么这一周的经典诵读内容就可以确定为“爱国”主题的国学经典。对此,教师就可以给学生选择屈原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杜甫的《蜀相》、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昌龄的《出塞》、陆游的《金错刀行》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元朗读这些爱国诗,从中体会到古代诗人想要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与深沉的爱国情怀。这些故事或低沉、或狂妄、或绮丽、或浪漫,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感知和体会,透过这些经典,感知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实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3、挖掘课本教材,创新传统文化
教师应该基于课本教材,积极地拓展和延伸,要基于课内知识,拓展课外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学感知。所以教师要结合课内文本,积极挖掘其中蕴藏着的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的文化背景,进行积极的创新,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就应该对这一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着的传统文化内容。《狼牙山五壮士》所呈现的主要中心是“爱国”,那么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愛国文化之外,还要基于现今社会的背景,给学生补充新的文化知识内容。从大范围来讲,现今的爱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爱护环境,友爱互助,创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小范围来讲。爱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发光发彩。比如学生就要好好学习,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行业人员就应该努力成为行业楷模,为人民服务等等。总之,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还要结合现今的时代背景,进行创新,让新旧文化相碰撞,相融合,丰富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理解。并且能够基于自身的理解,创新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黄瑞霞.刍议创新观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方法[J].学周刊,2021(02):127-128.
[2]张德忠.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J].家长,2019(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