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本“错题集”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门口新开工一条地铁,直到即将开通,我才从手机上看到信息。一关注便来了问题,每天躺到床上,都能隐约感到来自远处地下机器运转的声响。心里默念,一定是地铁工人在加班加点。每每不禁感慨,这个城市有多少你看不到身影的建设者,有多少没日没夜的奉献者。
   地铁开通了,那熟悉的声响,每天晚上还是可以听到!难道是地铁来回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奇怪的是,晚上11点以后,地铁应该停止营运了,那声音依稀还在!!儿子寒假回家,我想,年轻人听觉灵敏,应该请他听听“地铁的声音”。小子跑到窗台前,然后探出头去,哈哈一乐:听岔了吧?隔壁人家外挂空调的声音!
   我居住的这幢公寓,32层,交付使用已经15年了。业主更新渐入高潮,新业主新装修开始此起彼伏,每天都得忍受直击脑仁的敲打声。城市居民不得不为装修的邻居牺牲休息权,没办法,要么滚,要么狠,要么忍,你也可能有装修扰民的一天。某日早上,有人突然敲门,一看是28楼的住户。打开家门之后,她有些尴尬了:哦?不是你家在装修?怎么冲击钻的声音就像是你家过来的呢?其实,我也一直着急,不知是楼上哪家装修,每天一大早就折腾,噪声直戳耳膜!——感谢楼下邻居现场追踪“执法”,他们跑上、跑下,最后发现,噪声源在楼下的25层。百度一下知道,装修噪音,通过墙体、钢筋即固體传播,速度和距离远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
   古有“邻人疑斧”的趣事,人一旦认定某个事实成立,他就会不自觉地产生相关的联想链接,寻找相应的证据佐证,而一旦发现事实不成立之后,所有的联想才不攻自破。生活里,抒错情,怪错罪,表错态的事常有,有时是先入为主的感觉,有时是自以为是的后果,有时是生活常识的缺乏,有时是心神不宁的误判。最恐怖的是,医生的“错觉”,一念之差,人命关天。
   江西的江先生有个3岁儿子生病住院,住院第三天孩子就开始发烧。之前的医生告诉过江先生,孩子这病切忌发烧,一旦发烧就会致命。更让江先生害怕的是,这之后的20天时间里,孩子每天使用各种方式降温,花费5万多元,体温却始终下不去。奇怪的是,孩子明明高烧不退,精神状态却很好,而CT结果显示,各项指标也正常。主治医生一头雾水,江先生却注意到一个细节,儿子只是在用专属的水银温度计测量时,才显示高烧,用别的温度计却压根不发烧。江先生最后找到护士,给儿子换上新的体温计。老的体温计测出来还是有39度,而新的一测,只有37度多(《扬子晚报》2020年1月8日)。
   求治心切的患者家属,被体温计“骗”了?或许是被医护人员“骗”了,医生护士都是专业人士,医院都是专业设备,简简单单的测体温,还会出错并且不断出错吗?
   人生进步的阶梯上,可能或明或暗地写着一个个“我错了”,有一本或厚或薄的“错题集”。人只有具备开放的心态,不断反省,及时醒悟,虚心纠错,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无官无职者的误读,无权无势者的错判,只是自娱自乐,自愚自乐,庸人自扰,不会产生多少不良连锁反应;而若执迷未悟者,权职在手,那就麻烦大了,他的误读或错判,就不只是一个人的心慌意乱,可能是一群人的手足无措、食寝难安。
其他文献
幼儿园下午放学时间,6岁的孙女雯雯跟我视频了。在视频中,她高兴地告诉我,因为明天她6岁生日,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公主裙给她,作为生日礼物。同时,她还让我过去看看她漂亮的公主裙。因为我正在看一个电视节目,所以问她,是待一会儿过去还是晚上再过去。她的回答是,待一会儿过去——显而易见,她迫不及待地希望我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她穿公主裙的模样。   大概在半个小时后,我看到了雯雯身着公主裙的模样:真的非常漂亮。
期刊
有个兄弟,是写小说的,作品上过国内顶尖级的文学大刊、名刊,几部长篇小说更是一再重印,还获过国际性的文学奖项,名头响得很。某次聚会,他告诉我:自己最重要的小说都是30多岁到50多岁之间写的。我问他:这有什么规律吗?他说:不知道,可能是人到中年,接触的人、经历的事多一点,对生活的认知深了一些,对人性也更加了解。   朋友说的是阅历对文学创作的价值。其实,不只是对文学创作,就是别的行当,阅历的倩影也无
期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小母鸡才把蛋生了下来。   “咯咯哒,咯咯哒”,抚摸着热乎乎的蛋,小母鸡欣喜异常。   一群公鸡看见了,飞快地围了过来。   “小母鸡,你的蛋也太小了吧,你看鸭蛋鹅蛋恐龙蛋,那叫一个大!”公鸡甲尖着嗓子说。   “哎呀呀小母鸡,你的蛋咋这么难看?你看鸭蛋鹅蛋鹌鹑蛋,要不洁白如玉,要不淡绿如翠,要不布满可爱的小斑点,哪里像你,要颜色没颜色,要个性没个性,简直惨不忍睹!”公鸡
期刊
亲戚读高二的孩子来我家,向我请教作文能得高分的“诀窍”。我哪有什么诀窍,只是谈了点自己的拙见。之后,我拿出几本《杂文月刊》,说:“有时间你读读,注意每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及遣词造句,对你写作能力的提高会大有益处。”他选一篇文章读起来,还没有读完就摇头说:不行,不符合老师讲的模式,老师不会让我们这样写。我愕然。   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做的许多事情都有“模式”都被要求循规蹈矩,从不敢
期刊
讽是一种精妙的讥刺,擅讽者以妙语做针,往往一擊便中要害。这很像名医针砭,不同之处在于病患常常满怀期待,对名医感恩戴德;而被讽者却不会认为自己“有病”,更不会以为讽者是在“治病救人”。被讥讽而生恐惧、痛苦、悲伤乃至恼羞成怒,极易对讽者造成伤害,所以讽刺这件事,是极其危险的。优伶,是对中国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艺人的统称,其时归入下九流的职业,然而有谁知道恰恰是优伶这种时人以为“下贱”的人却最擅讽且敢讽呢
期刊
马未都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父亲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父亲跟儿子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儿子不解,父亲解释道:“你看他夹菜时,习惯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   儿子不信,认为每个人的吃饭习惯不同,不可苛求。   父亲又说:“如果他生活窘迫,面对着美味佳肴,吃相不雅可以理解;可你这位朋友是生意人,并不困苦,如此吃相,实在太自私、狭
期刊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这封家书,因其饱含宽容和礼让之德而让世人传诵数百年。   史载,康熙某年,张英在安徽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了宅基地纠纷,彼此各不相让。情急之下,张家驰书一封直抵京城,请宰相大人处置。宰相知悉此事莞尔一笑,信手写下上面这首诗交给家仆带回。家人见信,主动折墙,后退三尺。吴家感其义,也后退三尺,
期刊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为官者,特别是官阶较高有权有势之人,不管他在职在位是好是坏,只要退休“软着陆”,退休后定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而在有的官员看来,哪怕是自己在岗在位碰了“红线”,到退休时还没“东窗事发”,退休后就可平安无事,安享晚年,过天伦之乐生活了。上述的看法和想法若是在以前也许没人质疑,可如今这种看法和认识却不合时宜,成了“老黄历”。   最近笔者触网,就看到这样一则新闻:退休6年后,中国
期刊
提到“官僚主义”,人们可说是“老相识了”。“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是孪生兄弟,兄弟俩随着官场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官场的发展而“成长”。人们与之斗争,一直是“斗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说起“电子化官僚主义”,可能好些人还较为眼生,甚至还未听说过。它是何物?要认识它的“庐山真面目”,还是让我们先看看前些时日新华每日电讯一篇名为《基层干部吐槽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上班要带五六部手机》的报道吧!
期刊
吃过早饭,黄大妈穿上薄外套,去菜市场买菜。   坐35路,12站后,到东门站下,转12路,坐5站,到西直门下,再步行400多米,就到西郊菜场了。黄大妈家附近就有一个菜场,不过,那个菜场的菜贵一点,而这个菜场的菜便宜一些,似乎也新鲜一些。黄大妈办了老年卡,坐车免费,只是来回路上差不多要多花一个半小时。黄大妈觉得是值得的。   在常买菜的那家摊位,黄大妈挑好了青椒、白菜、萝卜、西蓝花,交给摊主过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