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55-01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现状
大体上看,关于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学生信息素质大体经历了程序设计教学阶段、应用软件教学阶段、计算机辅助教育阶段、计算机技术与各学科整合阶段,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而发挥了重要的优越性,目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不仅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所有的学科教学都需要计算机技术作用的实施,如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纵观我国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现状可以看出,前两个阶段都是提升学生信息素质的起步阶段,这时计算机起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主要工作还要学生自行完成,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后两个阶段已经基本成熟,计算机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在不同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信息素质的综合发展。
二、改进办法
1.领导加强重视。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教育生涯也是刚刚起步,且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这一门学科,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思维、实践和逻辑思考能力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仅仅局限于教室和机房的学习环境很难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有着本质的提高。学校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将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环境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和处理,比如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的设计和建设,为小学生计算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便利,有助于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信息素质。
2.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首先,作为计算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践行新课程改革精神,根据素质教育的观念来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师生观念,尊重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全面教育与发展。教學当中,教师要抛弃原有应试教育观念,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必须婉言指出并鼓励学生勇于改正。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尊重的感觉,形成亲近感,才能够做到亲其师并信其道,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必须时刻保持饱满的心态,面带微笑,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教学当中,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教师带给他们的亲切与热情,并用这种感情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也是被重视的,消除小学生的焦虑情绪与紧张感,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当中,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3.激发学生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我们都知道,对于学习者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兴趣,就能够主动地去学习,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计算机课程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必须注重计算机操作。而且,小学生对于计算机有着较强的新鲜感,通过实际操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又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只有通过实际的上机操作,小学生才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练习当中,并在实际操作当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要寓教于乐,适当引入游戏。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电脑游戏,计算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有益于小学生的一些小游戏,将新知识融入游戏当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娱乐于游戏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当中,主动并轻松地学习,提高小学计算机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将金山字通当中的小游戏引入到课堂当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指法。另外,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QQ与学生进行交流,锻炼小学生的打字能力,提升打字速度,同时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4.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组织竞赛提升学生兴趣。小学生的年龄虽小,但是好胜的心理较强,教师必须有效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并在竞争当中逐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到取长补短,在竞争当中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做中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任务驱动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共同围绕一个任务来完成操作,每一项任务都具有真实性,这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一项任务的成就感,从心而发收获成功的喜悦,渐渐地喜欢上计算机的学习,更加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采用课堂分组配合的形式。
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了解不同学生的基本状况,这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尽管这一工作复杂而繁琐,但却是整个教学模式的基础和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做到准确、全面的了解,为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可以采取发放问卷调查让同学们对自身兴趣爱好自行填写,定期展开学生评估和能力测试,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其次就是课堂分组,根据不同小组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当堂课结束之后达到学生预期的学习目标,根据小学生学习期限的不同,可以分为学习目标、课堂目标等,但大致都是围绕学生的意愿展开的,目标的制定要遵循规律进行,按照针对性原则、递进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进行教学计划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都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且要符合由低到高的原则,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
6.开展课后延伸。
教师不但要对课堂工作负责,同时需要开展课后延伸,这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积极改进教学方式。然后,教师要对学生适当地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在课后进行实践应用,从而使知识得以巩固。总而言之,小学计算机教学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有效地掌握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55-01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现状
大体上看,关于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学生信息素质大体经历了程序设计教学阶段、应用软件教学阶段、计算机辅助教育阶段、计算机技术与各学科整合阶段,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而发挥了重要的优越性,目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不仅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所有的学科教学都需要计算机技术作用的实施,如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纵观我国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现状可以看出,前两个阶段都是提升学生信息素质的起步阶段,这时计算机起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主要工作还要学生自行完成,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后两个阶段已经基本成熟,计算机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在不同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信息素质的综合发展。
二、改进办法
1.领导加强重视。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教育生涯也是刚刚起步,且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这一门学科,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思维、实践和逻辑思考能力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仅仅局限于教室和机房的学习环境很难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有着本质的提高。学校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将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环境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和处理,比如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的设计和建设,为小学生计算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便利,有助于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信息素质。
2.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首先,作为计算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践行新课程改革精神,根据素质教育的观念来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师生观念,尊重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全面教育与发展。教學当中,教师要抛弃原有应试教育观念,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必须婉言指出并鼓励学生勇于改正。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尊重的感觉,形成亲近感,才能够做到亲其师并信其道,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必须时刻保持饱满的心态,面带微笑,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教学当中,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教师带给他们的亲切与热情,并用这种感情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也是被重视的,消除小学生的焦虑情绪与紧张感,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当中,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3.激发学生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我们都知道,对于学习者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兴趣,就能够主动地去学习,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计算机课程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必须注重计算机操作。而且,小学生对于计算机有着较强的新鲜感,通过实际操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又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只有通过实际的上机操作,小学生才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练习当中,并在实际操作当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要寓教于乐,适当引入游戏。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电脑游戏,计算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有益于小学生的一些小游戏,将新知识融入游戏当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娱乐于游戏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当中,主动并轻松地学习,提高小学计算机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将金山字通当中的小游戏引入到课堂当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指法。另外,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QQ与学生进行交流,锻炼小学生的打字能力,提升打字速度,同时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4.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组织竞赛提升学生兴趣。小学生的年龄虽小,但是好胜的心理较强,教师必须有效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并在竞争当中逐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到取长补短,在竞争当中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做中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任务驱动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共同围绕一个任务来完成操作,每一项任务都具有真实性,这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一项任务的成就感,从心而发收获成功的喜悦,渐渐地喜欢上计算机的学习,更加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采用课堂分组配合的形式。
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了解不同学生的基本状况,这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尽管这一工作复杂而繁琐,但却是整个教学模式的基础和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做到准确、全面的了解,为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可以采取发放问卷调查让同学们对自身兴趣爱好自行填写,定期展开学生评估和能力测试,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其次就是课堂分组,根据不同小组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当堂课结束之后达到学生预期的学习目标,根据小学生学习期限的不同,可以分为学习目标、课堂目标等,但大致都是围绕学生的意愿展开的,目标的制定要遵循规律进行,按照针对性原则、递进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进行教学计划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都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且要符合由低到高的原则,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
6.开展课后延伸。
教师不但要对课堂工作负责,同时需要开展课后延伸,这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积极改进教学方式。然后,教师要对学生适当地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在课后进行实践应用,从而使知识得以巩固。总而言之,小学计算机教学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有效地掌握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