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痛母亲拨通亡子手机
郑丽霞今年56岁,是汉口医院的一名退休医生。2004年,她年仅25岁的儿子黄震,在武汉一家医院实习时不幸坠楼身亡。晴天霹雳,郑丽霞当场晕倒在地!
郑丽霞的生活被彻底改变,原本开朗大方的她,变得阴郁木讷、沉默寡言。她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翻看孩子留下的照片、录像、书信,沉浸在对儿子的回忆与追思中。在极度的悲痛中,她一遍遍拨打儿子的手机,每次都是“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的回音。她还给儿子发短信:“震儿,妈妈55岁时才有的你,你知道你的出生对妈妈意味着什么吗?你就是妈妈生活的全部呀!可你怎么这么狠心,竟抛下我而去!老天啊,你为什么不带我一起走啊!”
郑丽霞悲痛欲绝,让亲人十分担心,他们想尽办法宽慰她,但都没有效果。2004年国庆期间,为了让妻子散散心,郑丽霞的丈夫黄伟给她报了去云南的旅游团,好说歹说把她劝到了火车站。当他们来到2号站台准备登车时,郑丽霞突然停下脚步,站在原地发起了呆。她想起了黄震第一次独自外出旅游时的情景:那天也是在2号站台,她把黄震送上了火车,再三叮嘱他一路小心,儿子笑着冲她挥着手说:“妈妈放心!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想到这儿,郑丽霞的情绪突然失控,哭倒在站台上。黄伟无奈,只好把妻子送回家里。
几个月后,为了排解内心的伤痛,郑丽霞来到焙口一家亲戚开办的医院上班。平时工作繁忙时,她能放下心事专心工作,但每当闲下来时,内心深处的悲怆就会油然而生。她经常在半夜里惊醒,不由自主地拨打黄震的手机,电话里传来“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的声音,可她仍然抱着一丝幻想,希望能有一天再听到儿子那熟悉的声音。
2005年8月11日上午,郑丽霞来到单位准备开始工作,不知怎的,那一刻,她突然疯狂地想念儿子,于是下意识地掏出了手机,拨出了那熟悉的号码。电话竟然通了!郑丽霞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手机一下掉在地上,挂断了。就在郑丽霞用颤抖的手捡起手机,想再次拨出时,一条短信发了过来:“你是谁?找我有事?”
相扶4年走出丧亲之痛
激动万分的郑丽霞,赶紧回复:“你是谁?怎么有这个号码?”对方回短信说,号码是自己不久前在武昌司门口一家手机店花50元买来的。这时郑丽霞才想起:手机号长时间不用,是会被重新分配的!刹那间,她被巨大的失落感笼罩,她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忍不住抽泣起来。半天,她给对方发短信说:“对不起,打扰你了,这是我儿子生前的号码,你能把它还给我吗?”短信发出后,郑丽霞想自己的要求太无理,人家肯定不会答应的。她越想越难过,又哭了起来。
这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儿子的号码!郑丽霞立即按下了接听键,喂了一声。对方听出她哭泣的声音,劝慰她说:“阿姨你别哭了,我知道你心里难受,有什么话就说给我听吧!”电话里的声音让郑丽霞在一瞬间产生了幻觉:这分明就是黄震的声音!她失声叫着:“震儿,你知道妈妈是多么想你吗!”感情的闸门一下子打开,郑丽霞一遍遍地倾诉着对儿子的思念,一边说一边哭。等她说够哭够时,电话那端的男孩很耐心地安慰她,郑丽霞才想起对方是个陌生人。她不住地向他道歉,询问对方的情况。小伙子告诉她,他叫陈威,25岁,家住武汉市武东医院,父亲也,是一名医生,母亲是该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也是学医的,但是毕业后没能进医院,现在在商场做一名保安。郑丽霞感谢他花这么长时间,听自己讲述不幸的遭遇。没想到陈威沉默了一会儿说:“阿姨,其实我刚才是流着泪在听你说话。我妈妈在2000年6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了,从那之后,我一直没有走出失去妈妈的阴影,一想到妈妈已经不在世上了,我就觉得非常孤独,刚才听到您的声音,我恍惚觉得是妈妈在对我说话,阿姨,谢谢你。”
从那天起,郑丽霞就再也忘不了这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男孩。她经常打电话和陈威聊天,寻找温暖和慰藉。说也奇怪,她和陈威之间就像和儿子黄震一样,有说不完的话题,没有一点代沟。陈威也越来越渴望听到郑丽霞的声音,他感觉郑丽霞就像自己的母亲,有什么事都想在第一时间告诉她。渐渐地,郑丽霞和陈威一天不通电话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2005年9月的一天,郑丽霞打电话时得知,陈威在骑车时被一辆汽车撞倒,将腿摔伤了。郑丽霞赶紧跑到医院去看陈威。看到郑丽霞,陈威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拉着她的手哭了起来。郑丽霞心疼极了,她决定留下来照顾陈威。她跑到菜市场买来大骨头炖汤给陈威喝,买来新鲜水果一口口喂陈威吃。看着妈妈一样慈祥的郑丽霞,陈威又忍不住泪流满面,他告诉郑丽霞,妈妈去世前,他是个叛逆的孩子,经常和妈妈争吵,直到妈妈去世,他才知道妈妈是多么疼爱他,而自己总是让妈妈伤心。现在自己长大了,可妈妈再也见不到了。他非常后悔,多希望妈妈能再活过来,让他尽尽自己的孝心啊。说完,他拉起郑丽霞的手说:“要是您不嫌弃,就让我叫你‘妈妈’吧,我好想有个妈妈来疼我,也让我有机会对你尽尽孝心。”听到这声“妈妈”,郑丽霞一把抱过陈威,失声痛哭。
从那以后,郑丽霞和陈威就成了一对特殊的母子。郑丽霞把对黄震的爱,全部转移到了陈威身上。而陈威的懂事、体贴也让郑丽霞心里充满了慰藉。
2007年元月的一天,郑丽霞想约陈威一起吃饭,可陈威的电话一直打不通。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自从认了郑丽霞做妈妈后,陈威无论去哪里都要事先告诉郑丽霞一声。失去黄震的痛苦记忆又将她笼罩,整整一个晚上,她都没合眼,不停地给陈威打电话,一边打一边祈祷:老天啊,千万不要让这个孩子再出什么意外。可手机里传来的一直是让她揪心的盲音。
凌晨3点,郑丽霞的手机终于响了,是陈威发来的短信!
“妈妈,我对不起你,你别再找我了。有一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我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这也是我妈妈的心愿,我一直为了这个而努力,可现在,我所有的努力都泡汤了。我真的心灰意冷,我在江桥坐了一夜,我好想我的妈妈。”
看了短信,郑丽霞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开车向江桥飞驰而去,一边开车她一边给陈威发短信:“孩子,你千万别想不开,工作上的事,我们可以想办法,你要是干了傻事,不但你天堂里的妈妈会伤心,你就忍心看着我这个刚刚找到儿子的妈妈再次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一路上,郑丽霞不停地给陈威发短信,安抚他,鼓励他。半小时后,她终于看到了站在江桥头上的陈威,正一脸期待地等着她的到来。郑丽霞走过去,把陈威揽在怀里,轻轻地说:儿子,跟妈妈回家吧。
事后,陈威告诉郑丽霞,那天晚上因为工作再度受挫,他真的想一死了之。是郑丽霞的电话让他犹豫了,那几个小时里,郑丽霞给陈威的电话信息一共有97个!是她真心的关爱让陈威放弃了寻死 的念头。陈威说,经过那一夜的思考,他决定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一定不再退缩,他会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那以后,陈威辞去了保安的工作,专注于医师考试。在他备考的日子里,郑丽霞给予了他很大的鼓励与帮助。半年后,陈威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武汉市某医院工作。上班第一天,陈威给郑丽霞发来短信:妈妈,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有你这样一个好妈妈。都说大恩不言谢,我还是要说一声谢谢,今后你就看我的表现吧。
2008年,陈威要结婚了。郑丽霞忙前忙后,操持婚礼。不久,陈威的妻子怀孕了,郑丽霞主动上门照看儿媳,精心护理。2008年11月,陈威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医院,郑丽霞把小宝宝抱在手中,不由得悲喜交加,她觉得,这个孩子,是很多人生命的延续。
见妈妈流泪,陈威轻轻地接过了孩子,对郑丽霞说:妈妈不哭。你看,你的小孙女多可爱啊,你快帮她起个名字吧,她是我们母子幸福的见证人呢。
郑丽霞笑了。她想了想说,就叫她“圆圆”吧。有了她,我们这两个残缺的家庭都得以团团圆圆了。
真情抚平天下伤痛
2009年4月,郑丽霞在自己的博客里记述了和陈威的这段母子奇缘,字里行,间流淌着幸福的滋味。郑丽霞和她的博客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许多网友在上面留言,祝福他们母子好人一生平安。
也有许多经历着失亲之痛的网友,在她的博客里留言,向她寻求情感的帮助和慰藉。郑丽霞认真地对他们的留言进行回复,尽力地安慰他们。每当这时,她心底的伤痛就会一次次被提起,被触动,郑丽霞承受不了这样的感情冲击,只得将博客关闭。
每天上网看妈妈的博客已经成了陈威的习惯。这一天,他突然发现博客打不开了,马上打电话给郑丽霞。得知郑丽霞的心事,陈威说:“妈妈,既然有那么多的人被我们的故事感动,相信我们,我们就有义务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情感安慰。想想我当初如果不是遇见你,现在的生活还不知是什么样子呢。妈妈,你就把这些求助的人当成是我吧,也许你的一句安慰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样吧,妈妈,以后,我们俩一起来经营您的博客。”听了陈威的话,郑丽霞想了很久,她终于明白,不敢面对痛苦,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地放下。帮助别人其实也是一种自助。她决定,重新开通博客,用自己的故事帮助别人,也让自己真正走出阴影。
就这样,母子俩以“正正、威威”的同名开始在网上“情感助人”。他们的行为不仅温暖了许多伤痛的心,也帮助很多人认识到“助人自助”的道理,开始主动帮助别人。
通过博客、QQ群,郑丽霞和陈威把许多伤痛中的网友集合在了一起,她和陈威的“希望”QQ群从一个发展成了三个,有四百多位失去亲人的哀痛者成为了群友,很多人在这里找到了情感共鸣。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他们走出了失去亲人的绝望与痛苦,开始了新的生活。
经营博客和QQ群,花费了郑丽霞大部分的时间,她每天起早贪黑,常常一连十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可看着一颗颗伤痛的心灵在自己的帮助下渐渐平复,她感觉自己的辛劳付出得到了人世间最高的回报。
郑丽霞今后的计划是成立一个“失去亲人者网站”,让更多处于无助中的人能够参与进来,“用真情抚平天下伤痛,以此纪念陈威母亲和黄震的在天之灵”,是她和陈威最终的心愿。
幸福感悟:伤痛能让人成长。郑丽霞和陈威,这对苦命的母子,从最初单纯的自我情感需求,到相互扶持,再到把爱无限传递出去,他们经历了一次“小我”到“大我”的蜕变和心理成长。他们是幸福的,祝福他们和天下所有受伤的心灵。
编辑/牛淑娟
助人,让痛苦升华
文/晓春(山东省幸福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 心理咨询师)
人这一生,无论早晚,总要面对亲人或者重要情感的丧失,总要面对悲伤、无助、无望的感觉。经过最初的震惊,麻木和发泄,大多数人可以在慢慢接受之后,逐渐恢复平静,而有的人却难以平复心灵的创伤,会用尽自己的余生、苦苦挣扎。
郑丽霞和陈威这对“母子”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先是遇见了彼此,在相互的慰藉中找到了温暖,然后一起帮助那些同样命运的人,在帮助别人中,让自己的痛苦得到了升华。
面对丧失的时候,人们常常倾向于在内心夸大自己遭受的伤害,并且在内心固执于已经失去的美好,然后把自己封闭起来,在内心反复咀嚼这些感觉。在无意中,这样的模式会强化自己的无力感,而无力感会让人进一步远离社会和人群,这又会让痛苦强化发酵,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人们一直沉溺于痛苦之中。参加公益活动是与外界的一种积极沟通,它会让自己再次融入社会,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逐渐走向康复之路。
再者,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能从助人中疗伤,并不是因为看到别人的不幸能够给我们带来相对幸运的感觉,而是在与受助者的互动中,在付出和给予中,重燃希望之火,重新体验和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再次激发出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在疗伤的诸多选择中,助人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是最积极,最健康的一种选择。
有时候,助人,首先受益的是施助者,难怪很多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会非常虔诚地对受助者说:“谢谢您,愿意接受我的帮助!”因为也的确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啊!
编辑/牛淑娟
郑丽霞今年56岁,是汉口医院的一名退休医生。2004年,她年仅25岁的儿子黄震,在武汉一家医院实习时不幸坠楼身亡。晴天霹雳,郑丽霞当场晕倒在地!
郑丽霞的生活被彻底改变,原本开朗大方的她,变得阴郁木讷、沉默寡言。她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翻看孩子留下的照片、录像、书信,沉浸在对儿子的回忆与追思中。在极度的悲痛中,她一遍遍拨打儿子的手机,每次都是“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的回音。她还给儿子发短信:“震儿,妈妈55岁时才有的你,你知道你的出生对妈妈意味着什么吗?你就是妈妈生活的全部呀!可你怎么这么狠心,竟抛下我而去!老天啊,你为什么不带我一起走啊!”
郑丽霞悲痛欲绝,让亲人十分担心,他们想尽办法宽慰她,但都没有效果。2004年国庆期间,为了让妻子散散心,郑丽霞的丈夫黄伟给她报了去云南的旅游团,好说歹说把她劝到了火车站。当他们来到2号站台准备登车时,郑丽霞突然停下脚步,站在原地发起了呆。她想起了黄震第一次独自外出旅游时的情景:那天也是在2号站台,她把黄震送上了火车,再三叮嘱他一路小心,儿子笑着冲她挥着手说:“妈妈放心!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想到这儿,郑丽霞的情绪突然失控,哭倒在站台上。黄伟无奈,只好把妻子送回家里。
几个月后,为了排解内心的伤痛,郑丽霞来到焙口一家亲戚开办的医院上班。平时工作繁忙时,她能放下心事专心工作,但每当闲下来时,内心深处的悲怆就会油然而生。她经常在半夜里惊醒,不由自主地拨打黄震的手机,电话里传来“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的声音,可她仍然抱着一丝幻想,希望能有一天再听到儿子那熟悉的声音。
2005年8月11日上午,郑丽霞来到单位准备开始工作,不知怎的,那一刻,她突然疯狂地想念儿子,于是下意识地掏出了手机,拨出了那熟悉的号码。电话竟然通了!郑丽霞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手机一下掉在地上,挂断了。就在郑丽霞用颤抖的手捡起手机,想再次拨出时,一条短信发了过来:“你是谁?找我有事?”
相扶4年走出丧亲之痛
激动万分的郑丽霞,赶紧回复:“你是谁?怎么有这个号码?”对方回短信说,号码是自己不久前在武昌司门口一家手机店花50元买来的。这时郑丽霞才想起:手机号长时间不用,是会被重新分配的!刹那间,她被巨大的失落感笼罩,她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忍不住抽泣起来。半天,她给对方发短信说:“对不起,打扰你了,这是我儿子生前的号码,你能把它还给我吗?”短信发出后,郑丽霞想自己的要求太无理,人家肯定不会答应的。她越想越难过,又哭了起来。
这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儿子的号码!郑丽霞立即按下了接听键,喂了一声。对方听出她哭泣的声音,劝慰她说:“阿姨你别哭了,我知道你心里难受,有什么话就说给我听吧!”电话里的声音让郑丽霞在一瞬间产生了幻觉:这分明就是黄震的声音!她失声叫着:“震儿,你知道妈妈是多么想你吗!”感情的闸门一下子打开,郑丽霞一遍遍地倾诉着对儿子的思念,一边说一边哭。等她说够哭够时,电话那端的男孩很耐心地安慰她,郑丽霞才想起对方是个陌生人。她不住地向他道歉,询问对方的情况。小伙子告诉她,他叫陈威,25岁,家住武汉市武东医院,父亲也,是一名医生,母亲是该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也是学医的,但是毕业后没能进医院,现在在商场做一名保安。郑丽霞感谢他花这么长时间,听自己讲述不幸的遭遇。没想到陈威沉默了一会儿说:“阿姨,其实我刚才是流着泪在听你说话。我妈妈在2000年6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了,从那之后,我一直没有走出失去妈妈的阴影,一想到妈妈已经不在世上了,我就觉得非常孤独,刚才听到您的声音,我恍惚觉得是妈妈在对我说话,阿姨,谢谢你。”
从那天起,郑丽霞就再也忘不了这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男孩。她经常打电话和陈威聊天,寻找温暖和慰藉。说也奇怪,她和陈威之间就像和儿子黄震一样,有说不完的话题,没有一点代沟。陈威也越来越渴望听到郑丽霞的声音,他感觉郑丽霞就像自己的母亲,有什么事都想在第一时间告诉她。渐渐地,郑丽霞和陈威一天不通电话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2005年9月的一天,郑丽霞打电话时得知,陈威在骑车时被一辆汽车撞倒,将腿摔伤了。郑丽霞赶紧跑到医院去看陈威。看到郑丽霞,陈威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拉着她的手哭了起来。郑丽霞心疼极了,她决定留下来照顾陈威。她跑到菜市场买来大骨头炖汤给陈威喝,买来新鲜水果一口口喂陈威吃。看着妈妈一样慈祥的郑丽霞,陈威又忍不住泪流满面,他告诉郑丽霞,妈妈去世前,他是个叛逆的孩子,经常和妈妈争吵,直到妈妈去世,他才知道妈妈是多么疼爱他,而自己总是让妈妈伤心。现在自己长大了,可妈妈再也见不到了。他非常后悔,多希望妈妈能再活过来,让他尽尽自己的孝心啊。说完,他拉起郑丽霞的手说:“要是您不嫌弃,就让我叫你‘妈妈’吧,我好想有个妈妈来疼我,也让我有机会对你尽尽孝心。”听到这声“妈妈”,郑丽霞一把抱过陈威,失声痛哭。
从那以后,郑丽霞和陈威就成了一对特殊的母子。郑丽霞把对黄震的爱,全部转移到了陈威身上。而陈威的懂事、体贴也让郑丽霞心里充满了慰藉。
2007年元月的一天,郑丽霞想约陈威一起吃饭,可陈威的电话一直打不通。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自从认了郑丽霞做妈妈后,陈威无论去哪里都要事先告诉郑丽霞一声。失去黄震的痛苦记忆又将她笼罩,整整一个晚上,她都没合眼,不停地给陈威打电话,一边打一边祈祷:老天啊,千万不要让这个孩子再出什么意外。可手机里传来的一直是让她揪心的盲音。
凌晨3点,郑丽霞的手机终于响了,是陈威发来的短信!
“妈妈,我对不起你,你别再找我了。有一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我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这也是我妈妈的心愿,我一直为了这个而努力,可现在,我所有的努力都泡汤了。我真的心灰意冷,我在江桥坐了一夜,我好想我的妈妈。”
看了短信,郑丽霞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开车向江桥飞驰而去,一边开车她一边给陈威发短信:“孩子,你千万别想不开,工作上的事,我们可以想办法,你要是干了傻事,不但你天堂里的妈妈会伤心,你就忍心看着我这个刚刚找到儿子的妈妈再次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一路上,郑丽霞不停地给陈威发短信,安抚他,鼓励他。半小时后,她终于看到了站在江桥头上的陈威,正一脸期待地等着她的到来。郑丽霞走过去,把陈威揽在怀里,轻轻地说:儿子,跟妈妈回家吧。
事后,陈威告诉郑丽霞,那天晚上因为工作再度受挫,他真的想一死了之。是郑丽霞的电话让他犹豫了,那几个小时里,郑丽霞给陈威的电话信息一共有97个!是她真心的关爱让陈威放弃了寻死 的念头。陈威说,经过那一夜的思考,他决定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一定不再退缩,他会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那以后,陈威辞去了保安的工作,专注于医师考试。在他备考的日子里,郑丽霞给予了他很大的鼓励与帮助。半年后,陈威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武汉市某医院工作。上班第一天,陈威给郑丽霞发来短信:妈妈,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有你这样一个好妈妈。都说大恩不言谢,我还是要说一声谢谢,今后你就看我的表现吧。
2008年,陈威要结婚了。郑丽霞忙前忙后,操持婚礼。不久,陈威的妻子怀孕了,郑丽霞主动上门照看儿媳,精心护理。2008年11月,陈威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医院,郑丽霞把小宝宝抱在手中,不由得悲喜交加,她觉得,这个孩子,是很多人生命的延续。
见妈妈流泪,陈威轻轻地接过了孩子,对郑丽霞说:妈妈不哭。你看,你的小孙女多可爱啊,你快帮她起个名字吧,她是我们母子幸福的见证人呢。
郑丽霞笑了。她想了想说,就叫她“圆圆”吧。有了她,我们这两个残缺的家庭都得以团团圆圆了。
真情抚平天下伤痛
2009年4月,郑丽霞在自己的博客里记述了和陈威的这段母子奇缘,字里行,间流淌着幸福的滋味。郑丽霞和她的博客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许多网友在上面留言,祝福他们母子好人一生平安。
也有许多经历着失亲之痛的网友,在她的博客里留言,向她寻求情感的帮助和慰藉。郑丽霞认真地对他们的留言进行回复,尽力地安慰他们。每当这时,她心底的伤痛就会一次次被提起,被触动,郑丽霞承受不了这样的感情冲击,只得将博客关闭。
每天上网看妈妈的博客已经成了陈威的习惯。这一天,他突然发现博客打不开了,马上打电话给郑丽霞。得知郑丽霞的心事,陈威说:“妈妈,既然有那么多的人被我们的故事感动,相信我们,我们就有义务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情感安慰。想想我当初如果不是遇见你,现在的生活还不知是什么样子呢。妈妈,你就把这些求助的人当成是我吧,也许你的一句安慰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样吧,妈妈,以后,我们俩一起来经营您的博客。”听了陈威的话,郑丽霞想了很久,她终于明白,不敢面对痛苦,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地放下。帮助别人其实也是一种自助。她决定,重新开通博客,用自己的故事帮助别人,也让自己真正走出阴影。
就这样,母子俩以“正正、威威”的同名开始在网上“情感助人”。他们的行为不仅温暖了许多伤痛的心,也帮助很多人认识到“助人自助”的道理,开始主动帮助别人。
通过博客、QQ群,郑丽霞和陈威把许多伤痛中的网友集合在了一起,她和陈威的“希望”QQ群从一个发展成了三个,有四百多位失去亲人的哀痛者成为了群友,很多人在这里找到了情感共鸣。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他们走出了失去亲人的绝望与痛苦,开始了新的生活。
经营博客和QQ群,花费了郑丽霞大部分的时间,她每天起早贪黑,常常一连十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可看着一颗颗伤痛的心灵在自己的帮助下渐渐平复,她感觉自己的辛劳付出得到了人世间最高的回报。
郑丽霞今后的计划是成立一个“失去亲人者网站”,让更多处于无助中的人能够参与进来,“用真情抚平天下伤痛,以此纪念陈威母亲和黄震的在天之灵”,是她和陈威最终的心愿。
幸福感悟:伤痛能让人成长。郑丽霞和陈威,这对苦命的母子,从最初单纯的自我情感需求,到相互扶持,再到把爱无限传递出去,他们经历了一次“小我”到“大我”的蜕变和心理成长。他们是幸福的,祝福他们和天下所有受伤的心灵。
编辑/牛淑娟
助人,让痛苦升华
文/晓春(山东省幸福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 心理咨询师)
人这一生,无论早晚,总要面对亲人或者重要情感的丧失,总要面对悲伤、无助、无望的感觉。经过最初的震惊,麻木和发泄,大多数人可以在慢慢接受之后,逐渐恢复平静,而有的人却难以平复心灵的创伤,会用尽自己的余生、苦苦挣扎。
郑丽霞和陈威这对“母子”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先是遇见了彼此,在相互的慰藉中找到了温暖,然后一起帮助那些同样命运的人,在帮助别人中,让自己的痛苦得到了升华。
面对丧失的时候,人们常常倾向于在内心夸大自己遭受的伤害,并且在内心固执于已经失去的美好,然后把自己封闭起来,在内心反复咀嚼这些感觉。在无意中,这样的模式会强化自己的无力感,而无力感会让人进一步远离社会和人群,这又会让痛苦强化发酵,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人们一直沉溺于痛苦之中。参加公益活动是与外界的一种积极沟通,它会让自己再次融入社会,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逐渐走向康复之路。
再者,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能从助人中疗伤,并不是因为看到别人的不幸能够给我们带来相对幸运的感觉,而是在与受助者的互动中,在付出和给予中,重燃希望之火,重新体验和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再次激发出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在疗伤的诸多选择中,助人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是最积极,最健康的一种选择。
有时候,助人,首先受益的是施助者,难怪很多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会非常虔诚地对受助者说:“谢谢您,愿意接受我的帮助!”因为也的确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啊!
编辑/牛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