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新课改教学力度不断加大,但立德树人始终作为小学教学宗旨存在,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施德育,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立德树人角度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课堂;小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能优化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涵养,加强法治意识,同时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新课程改革持续实施,立德树人理念深受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视,并将其贯彻在课堂中。
一、突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引导作用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场所,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应融入立德树人的观念,发挥出引导作用。首先需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道德与法治教材改革力度加大,从侧面证实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脚步,把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其次需要突出本土优势,推动学生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要结合本土文化融合历史,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讲解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比如,教师在讲解“踏上强国之路”时,可先对学生总结我国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我国民族的苦难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同时要认识到强国的重要性,加强民族认同感,且教师要引进案例,给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应用真实案例,传递正确的观念,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后教师要引入时政材料,调动课堂氛围。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引进所发生的新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关注国家时事要政,培养其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需在课堂中应用时政新闻,调动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时政新闻勇于阐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养成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学生因法律意识淡薄而出现触犯法律的行为。
二、课后延伸,在实践学习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需要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与学生课后学习时,也要合理地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比如,学生在完成课堂内容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挖掘课堂背后的隐性知识。可以让学生尝试帮助老人购买物品、为社区人员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或让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等。安排不同的课后作业,使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并养成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使立德树人的理念能在规范和言行中落实。教师需要开展多种校内外活动,以辩论、专题讨论的方式开展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感悟。只有实践学习才能加深学生记忆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丰富校园生活。比如,学校可以在相关节日举办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件案例用于演讲。演讲比赛也能激发出学生的情怀,如在国庆节期间进行主题演讲,能让学生更加珍爱如今的幸福生活。
三、结合学生实际讲解课堂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解课堂知识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内容,才能在道德与法治讲解的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推动自身全面发展。比如,在宣传优秀学生事迹时,可以让学生学习优秀学生的品格,并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总结身边的失败案例,有效结合生活内容和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正向思考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的正能量人才。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想法,不可否定式看待学生提出的想法,从学生长处出发,确保在不影响学生道德底线的基础上,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1]。
四、营造学习氛围,优化教学环境
道德与法治知识枯燥无聊,不利于学生理解,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前,要考虑如何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实施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环境。只有教师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教师才能打造出理想的教学课堂。教师也可适当鼓励学生,通过奖励的方式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只有构建高效课堂,才能为立德树人提供保障[2]。
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恰当围绕传统节日。这样既为传统文化渗透创造有利条件,又能从不同层面来激发、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如,可以开展“中秋团圆”的教学活动,通过中秋的故事及习俗的讲解,引导学生对古人是怎样理解中秋节的作出深入的了解。然后,再向現代延伸,为学生介绍我国探索月球的历程,让学生对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又能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立德树人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将其作为教学本质,引导学生延伸知识的学习,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理念,将立德树人意识植入心中,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为国家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肇文,尤吉.以美立身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课堂;小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能优化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涵养,加强法治意识,同时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新课程改革持续实施,立德树人理念深受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视,并将其贯彻在课堂中。
一、突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引导作用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场所,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应融入立德树人的观念,发挥出引导作用。首先需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道德与法治教材改革力度加大,从侧面证实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脚步,把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其次需要突出本土优势,推动学生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要结合本土文化融合历史,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讲解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比如,教师在讲解“踏上强国之路”时,可先对学生总结我国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我国民族的苦难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同时要认识到强国的重要性,加强民族认同感,且教师要引进案例,给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应用真实案例,传递正确的观念,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后教师要引入时政材料,调动课堂氛围。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引进所发生的新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关注国家时事要政,培养其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需在课堂中应用时政新闻,调动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时政新闻勇于阐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养成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学生因法律意识淡薄而出现触犯法律的行为。
二、课后延伸,在实践学习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需要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与学生课后学习时,也要合理地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比如,学生在完成课堂内容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挖掘课堂背后的隐性知识。可以让学生尝试帮助老人购买物品、为社区人员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或让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等。安排不同的课后作业,使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并养成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使立德树人的理念能在规范和言行中落实。教师需要开展多种校内外活动,以辩论、专题讨论的方式开展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感悟。只有实践学习才能加深学生记忆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丰富校园生活。比如,学校可以在相关节日举办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件案例用于演讲。演讲比赛也能激发出学生的情怀,如在国庆节期间进行主题演讲,能让学生更加珍爱如今的幸福生活。
三、结合学生实际讲解课堂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解课堂知识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内容,才能在道德与法治讲解的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推动自身全面发展。比如,在宣传优秀学生事迹时,可以让学生学习优秀学生的品格,并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总结身边的失败案例,有效结合生活内容和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正向思考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的正能量人才。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想法,不可否定式看待学生提出的想法,从学生长处出发,确保在不影响学生道德底线的基础上,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1]。
四、营造学习氛围,优化教学环境
道德与法治知识枯燥无聊,不利于学生理解,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前,要考虑如何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实施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环境。只有教师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教师才能打造出理想的教学课堂。教师也可适当鼓励学生,通过奖励的方式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只有构建高效课堂,才能为立德树人提供保障[2]。
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恰当围绕传统节日。这样既为传统文化渗透创造有利条件,又能从不同层面来激发、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如,可以开展“中秋团圆”的教学活动,通过中秋的故事及习俗的讲解,引导学生对古人是怎样理解中秋节的作出深入的了解。然后,再向現代延伸,为学生介绍我国探索月球的历程,让学生对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又能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立德树人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将其作为教学本质,引导学生延伸知识的学习,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理念,将立德树人意识植入心中,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为国家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肇文,尤吉.以美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