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初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为适应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新课改应运而生。新课改明确提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而,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让他们以生活为起点,感受生活中的思想品德,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达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进入21世纪,教育教学领域再推新的课程改革。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更熟悉。因而,生活化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让他们更感兴趣。
  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从生活中拓宽教材广度,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土壤,让儿童在生活化的品德课堂中幸福地成长。
  一、从生活精彩导入,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认知
  要上好一堂课,开头是关键。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环节就如一篇文章的开头,要引人入胜。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开头,精彩导入,往往可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将学生吸引住,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如前年本人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课时,往往采取“闲聊”的方法(如《不比吃穿》、《主动认错》);叙讲故事的方法(如《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拾金不昧》);设置疑问法(如《珍惜劳动成果》、《刻苦学习》);情感渗透法(如《祖国的钢铁长城》、《爱护有益动物》)等这样一些方法导入新课。实践证明,采取这样一些方法导入课堂教学开头能让学生初步明白课文的道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二、恰当设疑,深化学生认识水平,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可以引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巧设疑问,引发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大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解疑过程中明白事理。
  设疑贵在“巧”,教师设疑时,要找出问题的切入点,要有疑而问,忌浅显直白,力求学生在解疑过程中经过一番迂回的思考后再达到曲径通幽的目的功效。如,在教学《不比吃穿》一文时,就对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②大臣们为什么感到羞愧?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重点,学生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得逐层弄清以下这三个层次的意思:①当时辽国出现了什么风气?(有些大臣追求享乐,讲究吃穿,常以穿华丽衣袍来显示自己的地位。)②面对这种风气,身为丞相的张俭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张俭感到这是一种不好的风气,他决心要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并从自己做起。他坚持穿旧衣袍,并公开表示“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还是简朴一点好。”)③当辽国王劝张俭换件新衣袍并让他挑选衣料时,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张俭还是认为,大家互相攀比谁穿得豪华就显示出自己地位高这种风气不好。但对辽王不能违令,只好从有的是绫罗绸缎的内裤里挑选了三段普通的布衣料,这说明张俭还是坚持节俭的好作风。)只要学生弄清了这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臣们之所以感到羞愧,是因为他们知道了张俭身为丞相,想的是国家大事,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而自己却只顾追求享乐,讲究吃穿,与张剑相比,相形见绌。这样在分析课文解疑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不比吃穿”的道理。通过这样的设疑解疑,学生也就懂得了“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和别人比吃穿是虚荣的表现;平时自己应做到生活上注意节俭,不和别人比吃穿。
  三、生活中的思品,深化认识
  小学生对身边的熟悉事物更容易接受。因而,在学生明白了课文中讲明的道理后,教师这时应及时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培养其情感,使学生能把认知转换成日常生活的准则,以支配自己其行为。又如,教学《不比吃穿》一文时,就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张俭的事例,谈谈应该向他学习什么。着重认识生活俭朴,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和别人比吃穿是虚荣的表现;自己平时应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生活注意节俭,不比吃穿。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比吃穿有什么不好。通过引导举例让学生明白吃穿既浪费了钱财,又分散了精力,影响了学习和工作这样一个道理。最后又采取“议一议”、“评一评”等形式让学生辨别是非,判断对错,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要比学习、比纪律、比文明礼貌等。
  追根溯源,课堂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学只要教师能紧密联系生活,真正抓住以上三方面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定能够逐步提高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具有一个非常健康的心理素质,于是就会养成“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尊老爱幼”等等方面的良好品德,就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总而言之,我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尽力让课堂知识生活化,这样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利于小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阅读是精神生活的源泉,但阅读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而学生的阅读往往是处于无计划无序无方法的状态中,仅凭兴趣很难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要让学生顺利进入阅读大门,教师还应本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理念,教会学生各种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在“我要读”的基础上实现“我会读” 。  一、学会略读  在阅读一本新书时,先要运用浏览的方法阅读,学会关注前言后“目录”,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整本书的内容梗概,为进一步
摘 要:如何科学开展中学物理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一直是教育者所思考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就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如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趣味性  物理是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新课程改革对物理这门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基本理念
摘 要: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教学反思,分析了形成正确的化学科学观、化学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前反思等方面,期望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教学反思  由于多年承担初中化学教学任务,笔者一直在思考:初中化学到底该给学生什么?我们怎样教授化学?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化学教育要帮助学生了解重
期刊
摘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教师成功开展写作教学的必要前提;尽可能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习惯,是教师写作教学的难点之一;强化学生全面的写作技巧,是教师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重点内容;而在其他知识板块的教学中有效渗透或穿插写作教学,是教师提升写作教学成效不可缺少的补充。本篇文章主要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笔者的写作教学心得做一个小结。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心得  当你试图与学生交流写作学习
摘 要: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朗读,就是用清晰洪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传情达意的一种语言艺术。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朗读,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自信,开发潜力,增强记忆。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探讨  朗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途径,是一种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手段。
期刊
摘 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都是民主活动的产物和反映,是基于具体国情所设计的最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两者没有优劣之分,既有交集的地方又因国情的差异表现出一些有别的地方。  关键词:人大;议会;制度;异同  代议制的核心价值在当今世界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和大多数国家的采用,然而每个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代议制具体的运作方式进行了契合本国国情的设计,从宏观上讲代议制有一院制两
摘 要:高考语文逐步向灵活化、创新化方向发展,而其中的古文鉴赏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学生无法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应试技巧,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理解文章大意;增强语感;小测  高考语文对古文的考查以考查学生对古文阅读的理解与鉴赏为主,所以在高考卷中出现的古文并不常见,就更加加深了学生依赖基础知识得分的难度。任课教师必须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
摘 要: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个一线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激发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营造恰当学习氛围;多媒体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辅助物理复习课教学,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  关键词: 多媒体;高中;物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由于国家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