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畅游在教育的理想国之时,有很多教育家、哲学家描绘过教育的样子,比如,“教育即生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蒙以养正圣功也”……真的走到实践中,在二三十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面前,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完全想不到这些之乎者也、圣人之言,更多的是如何Hold住这些娃,让他们先听我的。
新手教师带“新手娃”是怎样难忘的体验,想想也知道。最初的日子里,最头疼的莫过于那几个怎么说似乎都不明白,如何要求似乎都无法“合群”的孩子。我期待小朋友们都能够有条不紊地度过一日生活,于是我不由得提高警惕,时时关注那些可能偏离轨道的孩子。
很不幸,我发现我像个警察一样,我的工作也不像是在育人,而更像是——“打地鼠”,谁冒出头就“回击”谁。呜呼哀哉!怎样包容这些孩子,让他们浸润在环境中慢慢改变呢?这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目前我的答案是——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班里有一个需要老师经常关注的孩子,会常与其他孩子产生肢体碰撞。比如,别人在洗手的時候他在后面排队会撞到别人(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故意晃到人家身边撞人);跑的时候容易摔倒而撞人;别的小朋友“批评”他,他说不过可能会动手推人、掐人;排队的时候一定要站第一名;发饭的时候一定要当小值日生;睡觉的时候也总要老师陪在身边……老师没有关注到,或者他没有当上第一名,或者被批评的时候一定会大哭大闹起来……看似有很多行为问题,真的很让人头疼。
如果教育就像巴普洛夫训练那只狗一样,仅仅是“刺激——反应”这样简单,那每次这个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老师就条件反射一样“打地鼠”就好了。但是事实证明,“小地鼠”们在行为表现上会“越挫越勇”,形成老师越来越头疼、孩子越来越淘气的恶性循环,甚至萌芽“习得性自弃”的行为表现。而在心理方面,一次次的“回击”一定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自我价值感,容易使他在面对很多任务情境时变得胆怯。
虽然我不能像医生一样给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表现“对症下药”,但从孩子最明显的表现来看,他显然没有和老师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需要老师时时给予、时时“填充”。用《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的观点来看,代表孩子自我的那个杯子明显是不满的,“对孩子打骂、严加处罚或者不予理睬,只会使他们的杯子空得更快。孩子本指望我们来加满杯子,现在杯子反而被我们打翻在地”。因此,我决心先用爱填充孩子的杯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在这里很安全,老师会接纳全部的你,你并不需要做特别的事引起老师的关注,你可以试试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享受游戏、学习、人际交往的美好,享受融入集体后老师的肯定、同伴的接纳以及自我的价值感。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减少无意义的指责、批评,直接告知正确的行为方式,少说“你怎么能……”“不许……”,多说“你应该……”,多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而在孩子的行为哪怕出现微小的改变时,马上给予及时的、非物质的奖励,让孩子意识到是他的行为本身受到赞扬,多激发他的内部动机,鼓励他自我价值感的发展。
另外,孩子身体运动、肢体碰撞方面的行为表现,体现出身体协调能力、控制能力的不足。而从儿童的生理发展来看,触觉、前庭平衡觉与本体觉等身体感觉负责协调身体双侧、计划动作、集中精力与稳定情绪,因此发展孩子前庭平衡觉与本体觉的相关活动或训练应该会对这个孩子有所促进。这个孩子很喜欢抱老师,也喜欢和小朋友有肢体接触(有时候是不适宜的接触方式),考虑到他可能是在寻求促进自我发展的触觉刺激,因此我会尽可能满足孩子拥抱老师、和老师亲近的需求,同时引导他用适宜的方式与别的小朋友产生身体接触。
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个辩题恐怕难分胜负,但不管它是什么,不管以科学之术还是艺术之道来育人,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认为爱应该是起点,没有爱就没有关注、没有思考、没有教育。想到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管是摇动、推动还是唤醒,爱是这一切的出发点,需要我们时时用一颗饱含爱意之心去保护、守护、呵护一个生命,一个有独立意志的人的成长。
爱是育人之本。
新手教师带“新手娃”是怎样难忘的体验,想想也知道。最初的日子里,最头疼的莫过于那几个怎么说似乎都不明白,如何要求似乎都无法“合群”的孩子。我期待小朋友们都能够有条不紊地度过一日生活,于是我不由得提高警惕,时时关注那些可能偏离轨道的孩子。
很不幸,我发现我像个警察一样,我的工作也不像是在育人,而更像是——“打地鼠”,谁冒出头就“回击”谁。呜呼哀哉!怎样包容这些孩子,让他们浸润在环境中慢慢改变呢?这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目前我的答案是——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班里有一个需要老师经常关注的孩子,会常与其他孩子产生肢体碰撞。比如,别人在洗手的時候他在后面排队会撞到别人(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故意晃到人家身边撞人);跑的时候容易摔倒而撞人;别的小朋友“批评”他,他说不过可能会动手推人、掐人;排队的时候一定要站第一名;发饭的时候一定要当小值日生;睡觉的时候也总要老师陪在身边……老师没有关注到,或者他没有当上第一名,或者被批评的时候一定会大哭大闹起来……看似有很多行为问题,真的很让人头疼。
如果教育就像巴普洛夫训练那只狗一样,仅仅是“刺激——反应”这样简单,那每次这个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老师就条件反射一样“打地鼠”就好了。但是事实证明,“小地鼠”们在行为表现上会“越挫越勇”,形成老师越来越头疼、孩子越来越淘气的恶性循环,甚至萌芽“习得性自弃”的行为表现。而在心理方面,一次次的“回击”一定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自我价值感,容易使他在面对很多任务情境时变得胆怯。
虽然我不能像医生一样给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表现“对症下药”,但从孩子最明显的表现来看,他显然没有和老师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需要老师时时给予、时时“填充”。用《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的观点来看,代表孩子自我的那个杯子明显是不满的,“对孩子打骂、严加处罚或者不予理睬,只会使他们的杯子空得更快。孩子本指望我们来加满杯子,现在杯子反而被我们打翻在地”。因此,我决心先用爱填充孩子的杯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在这里很安全,老师会接纳全部的你,你并不需要做特别的事引起老师的关注,你可以试试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享受游戏、学习、人际交往的美好,享受融入集体后老师的肯定、同伴的接纳以及自我的价值感。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减少无意义的指责、批评,直接告知正确的行为方式,少说“你怎么能……”“不许……”,多说“你应该……”,多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而在孩子的行为哪怕出现微小的改变时,马上给予及时的、非物质的奖励,让孩子意识到是他的行为本身受到赞扬,多激发他的内部动机,鼓励他自我价值感的发展。
另外,孩子身体运动、肢体碰撞方面的行为表现,体现出身体协调能力、控制能力的不足。而从儿童的生理发展来看,触觉、前庭平衡觉与本体觉等身体感觉负责协调身体双侧、计划动作、集中精力与稳定情绪,因此发展孩子前庭平衡觉与本体觉的相关活动或训练应该会对这个孩子有所促进。这个孩子很喜欢抱老师,也喜欢和小朋友有肢体接触(有时候是不适宜的接触方式),考虑到他可能是在寻求促进自我发展的触觉刺激,因此我会尽可能满足孩子拥抱老师、和老师亲近的需求,同时引导他用适宜的方式与别的小朋友产生身体接触。
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个辩题恐怕难分胜负,但不管它是什么,不管以科学之术还是艺术之道来育人,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认为爱应该是起点,没有爱就没有关注、没有思考、没有教育。想到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管是摇动、推动还是唤醒,爱是这一切的出发点,需要我们时时用一颗饱含爱意之心去保护、守护、呵护一个生命,一个有独立意志的人的成长。
爱是育人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