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家校社协同育人下德育评价体系标准的建构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99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的德育同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有一定的创新,也是在传统德育理念与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就应当注重纵横、上下等多方面的同步一体化,在此意义上实现多角度兼顾。家校社协同育人要想取得理想的成效,就需要建立德育评价体系,使家校社的协同教育更加实事求是,在此过程中找准定位,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当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以遏制气候模式变化、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等环境恶化现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议题。作为目前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的大国,加之在巴黎气候会议上做出了减排的庄严承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碳减排压力巨大。然而减少碳排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权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保护的关系,科学制定减排方案,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影响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参考过往对二氧
学位
截至2021年底,我国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已达到254,550亿元,数量达到9175支,全年新发行基金1913支,达到历史新高,在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数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选择基金成为关键。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基金业绩评价、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希望能给投资者和政策监管提供建议。中国市场起步较晚,早期由于数据缺乏且市场较为不完善,研究相对不充分,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但主要方式仍是
学位
<正>“双减”政策要求“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本质上是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代理人通过跨界协同(Boundary Crossing)来实现新实践的创造、嵌入和维系。参照西方学者的专门研究,跨界协同分为四种类型,即认同、协调、反思和革新,分别起到激发或重构边界,实现各方自由往来,认识和解释各方差异,于边界处创造新实践的作用。
期刊
2020年以来,华晨汽车、永煤控股、华夏幸福、紫光集团等AAA级国企债券相继违约,根据Wind数据,自2014年债超日债违约开始,6年间AAA级债券实质性违共计70余只,其中仅2021年就有50余只,占比逾70%。在这一背景下,投资者对违约的担忧上升、风险偏好下降,出现“抱团”城投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对现有城投风险评价体系进行修正。“国企信仰”已经开始受到挑战,城投刚兑是否能够
学位
<正>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配合。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为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提供了政策支持,指明了工作方向。
期刊
随着我国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第三方支付的登场也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消费、支付习惯。第三方支付发展到今天不是一蹴而就,从萌芽到正式获得合法地位,再到2018年明文规定备付金统一由央行集中存管以及其它相应的监管政策出台,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体系在逐步完善。在政策导向趋严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依旧保持稳定增长,根据Iresearch研究报告的统计结果,在2020年我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与互联网支付两者规模之
学位
目的 建立甘精胰岛素原料药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以0.01 mol/L盐酸溶液溶解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用2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43项下凝胶法进行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结果 样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为10 EU/mg,在此条件下,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最大不干扰质量浓度为0.4 mg/mL,2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均可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科技与金融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种创新型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一大批金融科技公司相继成立,给金融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冲击。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众多拥有互联网背景的金融科技公司从业务模式、客户来源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持自身的持续发展,促进盈利水平提升,商业银行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加
学位
<正>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普遍关注,公众对于教育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人对于优质教育的概念存在误区,甚至有些家长将优质教育误解为“取得优异成绩”。于是,各种教育资源纷纷被强占,民办教育机构也随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当鱼龙混杂的教育辅导机构抱着攫取利益的目的纷纷林立,教育便不再是有益于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而变成了迎合市场需求的金钱交易。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但没能从额外的学习中
期刊
<正>近年来,随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肯定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工作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