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语文的三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y6821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3月10日晚,著名特级教师刘祥应邀在《中学语文》读者群做了有关“三度语文”的专题讲座,当晚人气爆棚,参与研讨的老师非常积极,刘祥老师在推介自己语文教学追求的同时,也与老师们互动答疑,整个研讨气氛非常热烈,其乐融融。
  刘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对“三度语文”教学模式的孜孜探索,自2004年起步,经历13年的持续性建设,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课堂教学结构框架、特定的教学理念和自成一格的教学理论体系,在国内中学语文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度语文”,即以追求语文教学的宽度、温度和深度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模式。该模式体现在具体的每一节课的教学实践上,就是首先要准确丈量好每一篇课文在教材中应该承载的教学任务,还课文以教材的属性特征;再依照课文的课程学习目标,通过“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的教学流程,组织起有序的课堂活动,使语文学习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借助学生这一主体间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营造出语文应有的温度。
  接着刘老师就“三度语文”的核心概念与教学流程作一个简要阐释。
  理想的语文课,应该兼具“宽度”“温度”和“深度”。其中,宽度,指向具体的课时目标,即“教什么”;温度,指向课堂的活动安排,即“怎么教”;深度,指向课堂的拓展延伸,即“为什么教”。这要建立在对文本编者意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的有效落实之中。编者意义,影响着一篇课文的具体教学目标;作者意义,制约着一篇课文的意义阐释;读者意义,决定着一篇课文的具体教法与学法,裁定着每一节课的得失成败。
  从编者意义落实的角度而言,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走进课文的内核,准确把握课文的教学“宽度”,要完成此方面内容的教学,“走进文本”是关键。从作者意义探究的角度而言,语文课的教学重心,应落在“对话”上。语文课要拒绝简单的作者简介,代之以深度对话的“走进作者”。从读者意义拓展的角度而言,语文课的教学,要想让学生更丰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既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核,又要引领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走进文化,最终走进心灵。
  对此群友陈寿江老师认为:课文编者意图、意义,教师确实要了解和把握,但似不能仅止于此,还必须审视。因为现在有不少课文,编辑随意处置,尤其是人文主题组合的教学单元。群友方启风老师也提出:我到觉得没有统一定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才是关键。
  刘祥老师则认为唯有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文化感悟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和作者思想情感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课文中既收获了知识、养成了能力,又滋润了生命。归总上述三方面的教学环节,也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课堂结构形式:“五走进”语文教学模式。
  1.走进文本
  走进文本,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该教学环节,占据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教学时间。一节课的好坏,决定于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深浅度。走进文本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需服务于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不能用教师的深度,取代学生的深度。更不能硬性灌輸。更为重要的是,走进文本并非全方位解读文本。无论是教师的深度,还是学生的深度,都必须服从于“课程”这一根本。《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的文本,如果每一个细节都引领学生走进去,则一个月大约只能上这一篇课文。事实上,文本中的大量内容,教师并不需要教,学生也并不需要学。
  群友丁学松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我觉得应该将教师的深度转化为学生的深度。刘老师注重教学的系统性,高中生的深度更接近老师的深度。
  刘祥老师回应:教材中所属的单元不同,需要走进的内容便也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需要走进的内容也不同。因此这种转化本身也是动态的。在确立了需要“走进”的内容之后,方法反而变得简单了,走进文本的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对话。
  卓立子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路径恰恰使语文课程教材化,教材教学化。
  周文忠老师提出:我觉得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注重文本的解读,更要落实语言的运用。
  孙月娟老师也提出:文本解读应该建立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
  刘老师继续阐释,走进文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走进文本至少需要经过“初读感知”“细读赏析”“研读探究”三个步骤,刘老师结合不少课例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2.走进作者
  刘老师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介绍,必须读出文字背后隐藏着的作者这个“人”,必须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创作该文本时的特定心境之中,尽量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又为什么要这样写。需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读出立体的作者形象。这引起了群友陈鸿昌、陈社教、李晓波的强烈共鸣,一致认为刘老师所举文天祥之例解读文本有深度,太有创意了!(2)避免把作者脸谱化。教学中,常常会犯将作者视做标签的错误。这样的认知错位,体现到对他们的文章解读中,就是将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视做亘古不变的绝对真理,极少从人情人性之美的角度来鉴赏他们的文字。
  3.走进生活
  所谓的“走进生活”,并非要求学生脱离了文本的具体内容而空谈当下生活,而是要打通当下生活与文本中呈现的生活间的关联点,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当下生活为参照,推知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与情感。“走进生活”的关键,是宏观的课程目标和具体的课时学习目标。可采用下述三种方法:(1)精选事例,类比分析。(2)互文性阅读,打通情感。(3)运用文本经验,认知客观生活。
  群友方启风也认为不脱离文本的延伸才使得文本有意义,认知才能真正得到升华。
  4.走进文化
  “走进文化”中的“文化”,是来自文本的文化,而非脱离文本的随意拓展。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对隐藏在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文化现象进行挖掘。这样的挖掘,不是故作高深,而是滋润生命。生命的成长离不开文化。可采用下述三种方法:(1)以文本相关信息为起点,朝向思维的纵深发展。比如,教学杨绛的《老王》时,抓住文本中的“愧怍”,逐层深入地挖掘其中隐藏着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2)借助适当的拓展材料,在比较中获取文化信息。(3)由教师对文本材料作深度解读,直接告知学生相关信息。不用担心学生不理解,很多时候,直接告知的内容,就如同一粒种子,种下了,总会有发芽生长的那一天。
  5.走进心灵
  走进心灵,指向学习的结果,追求的是学生的“心动”。这个“心动”,既可体现为感受到了语文之美,也可体现为接受情感的熏陶、获取哲理的启迪、感悟生命的价值意义等。一般而言,需注意下面两点:(1)依文本选内容,顺势而为。文本指向哲思,则引领学生走进思想的深度,使灵魂收获丰盈与震撼;文本指向情感,则引领学生透过表象,探究情感形成与维系的丰厚内涵,为学生种植有益的情思之种。(2)讲练结合,力求真实表达。“走进心灵”这一环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既可借助写作训练而完成,也可借助诵读而完成,还可以借助教师的抒情性表述而完成。
  归结上述有关“三度”与“五走进”的思考和实践成果,可以形成这样的结论: “三度语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教材、课程这三者间的逻辑关联。
  “三度语文”始终把学生的成长需要放在教学的第一位,以课程目标的落实为抓手,借助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致力于打造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情境。
  对此翟晓周极为认同:教育不是以给学生知识为目的,是让学生良好地成长。而陈社教更是感慨:有本事的老师,还需要教学的热情、激情、真情!刘老师的三度语文也得益于他的三情!
  至此,刘老师虽然只是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五走进”的课堂教学结构,以此落实“三度语文”的教学理念,其中也暗暗回应了群友们关于文本解读深度把握及语言训练等问题的质疑。
  [作者通联:安徽天长市教研室]
其他文献
近年来,语文这门学科饱受诟病。如果说上世纪末那场力度空前的批判主要来自圈外人士,那么,自课改以来,持续不断的非议之声则从语文界内部产生。最近几年,不仅有人对语文课改理念提出质疑,更有人在批判的同时,打出了名称响亮的“旗号”,广聚同道,制造影响。继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倡导“真语文”之后,今年年初,又有人以强大的声势推出了“正道语文”。拙文将从一篇与“正道语文”密切相关的文章
一、语文教育术语研究亟需体系化、科学化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育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研究层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对理论层面的相关概念术语的研究尤为突出。术语学认为一门学科体系是否完整规范的重要标志恰恰体现在学科术语上。可以说特有的概念术语积累的数量及其运用的质量直接反映着这门学科的成熟程度与发展体势。朱绍禹先生曾指出:“语文教育学科已经积累了最低限度的概念,并由概念联结
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这既顺应了新时代高考选拔人才的需求,也彰显了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导向。诚如福建师大中文系潘新和教授所言:“高中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性思辨能力,作文训练应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对学生议论能力与思辨表达的检测考量,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方向。”然而,从高中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阅卷实践来看,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普遍趋于低下,不少学生甚至不知思辨为何物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定核·理脉·构链”的尝试,为的是破解教学内容模糊化、课堂教学拼盘化和整体框架无序化的阅读教学窘境。  一、定核:探索一篇文本的核心教学点  所谓“定核”,就是从课程与教材的整体角度,定位一篇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寻找切入文本教学的路径。这样的“课核”既牵动着文本的解读,也决定着教学的创意,需要有深邃的潜在能量,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成为教学中可聚合又可辐射的深层内核。“定核”
一本长篇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众多角度进行阅读指导,选择哪些重要的内容开展阅读指导课是关键所在。当然,老师还要从长篇小说的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思考,同时结合学情,慎重地选择指导内容。本文以《骆驼祥子》为例,谈谈如何选择指导内容,从而读出《骆驼祥子》的“原汁原味”。  《骆驼祥子》不仅情节设置精巧别致、人物塑造精彩独特、环境描写北京风味十足,而且是老舍成熟期的作品,其炉火纯青的京味语言与深
中国古典诗歌名篇佳作灿若银河,诗歌圣手亦难以计数。但他们的名字,大多闪耀在文学诗集里,流传在平民读者的口诵心惟中,在皇族子弟篇章中间,很难阅览到他们的名字。但有一个人,是个例外。  他,就是白居易。  白居易逝于846年,这一年,对大唐王朝有中兴之功的宣宗皇帝李忱即位,惊闻白居易的仙逝,软笔一挥,写下了对白居易评价极高的悼亡诗——《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
安徽省2019年的中考“名著阅读”考题有了实质性的改变,题目如下: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认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在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
【教学依据与思路】  一般而言,一篇散文都会有一个根本的思想或情感“链”。作家就是在这一“链”的牵引驱使下游走文字。有时这一“链”或是文本中的一句话,或是隐含于文中的数个词,这就启发人们:解读散文文本,读者可以通过“点击”这个能使作者产生创作冲动的触点,顺着那条勾连文本肌理的“链”,钻到作品的气韵精髓里去。具体而言,教学者可将其“链”整合成一个或数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从而以简驭繁,最终打通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面世”了。根据新版课标的“前言”所述,该次修订工作,是对2003年版课标的重新审视与完善,以为适应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形势。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前者关乎语文“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关乎语文“需要怎么做”的问题。可以说,“课程性质”与“课程基本理念”指明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与实施意义。所以,当新课标拿到手后,我第一时
“借力打力”,作为太极拳法重要原则之一,其原意是不主动出击,而以反作用之力使进攻者受挫,而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则是指教师先不主动发问,而是借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产生的问题,或以学生彼此交流的内容为依托,一步步地将他们的思维引向纵深处,从而激活、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个体生命的发展。这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说法正相契合。   观摩特级教师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