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那些带着星象色彩的古村落,像上帝随手丢下的宝石,美丽地散落在中华大地上。在被誉为秦汉岭南第一州的连州市,有一座古村落在数百年前就被按照北斗七星的格局来建筑,一座门楼,就是一个星座;一条青石板巷道,就像一条行星的轨道……它就是保安镇的卿罡村。
站在依然鲜活而具有生命力的村落当中,去遐想先民在千百年前努力刻画星空时的模样,应该是一种充满现代人文色彩的梦境。实际上,天上的星星一直跟我们有关系,无论地上的人们使用怎样或粗陋或精妙的形式去对它们进行表达……
现在,请让我们打开卿罡秘境,一起走进那华夏星宿文明的积淀之地。
晚秋岭南,十月底仍是暖意融融。青山下的田地,菜苗泛着绿油油的亮光,间隔着绚烂成一片金黄的稻田。蓝天底下,远远看见枝叶繁茂的树丛,不少已经不声不响地换上一身沉静的红装。驱车从连州市区出发,从s114线拐入保安路,10多分钟就来到了5公里外的卿罡村。
尽管路途曲折,连州保安镇卿罡村落的先祖们却看上这块福地的肥沃与安详。南宋末年,原籍福建的黄氏20兄弟,为避战乱,经珠矶巷南迁隐居于岭南山区,其中一支在此扎下根,从此开枝散叶,人丁越来越旺。
抵达之前,我们已经听说卿罡是保安附近最大的村落,拥有近4000人口,也是唯一设有市场的村落。来的时候,时值农忙,村子的主要劳动力都在田里干活,只看到宗祠前聚集闲聊的老人。因当日并非“墟日”,市场边上仅寥寥落落开设几个卖肉卖菜的摊档,村民说每月日历逢四、九(取四季长久之意),附近村寨的居民都会前来赶集,那时的市场与现时的宁静是判若两样,人流接踵摩肩,堵得水泄不通。
走入村中,保存完好的木栋雕梁随眼可见,散发着一种清凉幽雅的格调。巷道如蜘蛛网般往四面八方延伸扩散,初次造访,只觉陷身其中,不知归路。
卿罡古村的村庄布局完全是按北斗星座来布局的。东、西、南、北四座门楼就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的位置。村子西面逶迤绵长的三座青青的山冈,就是北斗星座的“长柄”即“天罡”星。古代称做官者为“卿”。卿罡的先人们便将原来的村名“青冈”以谐音改为了“卿罡”。
村中老人说,村落四面地形也是有名堂的,北门呈内凹弧状,向中部聚拢,叫“五鳅落湖”,寓聚敛财富之意;南部名“龙凤锁水”;东部山与路修长,遍植榕树,称“二龙争珠”。卿罡人对山对水的钟情,离不开“鱼”与“龙”两个意象,估计村民敬此吉祥二物,向后辈寄托“跃龙门鱼化龙”的殷切期望。
北斗四星中心——龙泉井
在村中央就是被誉为卿罡古八景之一的“龙泉喷珠”——龙泉井,它位于北斗四星中心,这井是全村的水源。走近龙泉井,我们看到一个以青石砌成的一丈见方的八角形古井,井水清澈晶莹。水底砌的密密麻麻的鹅卵石历历可数。
由于卿罡人口众多,为了满足村民喝水的需要,水井凿得特别大,这使得来打水的村民们心惊胆颤:要是掉进水中怎么办?于是,后来在井中竖起一圆形石柱,为了美观还雕有鱼龙戏水及神仙、蝙蝠等吉祥图案,石柱顶部还有一鱼身龙头的彩陶海兽,摇头摆尾,神态栩栩如生。不料此举却招来了小偷,据说曾经有小偷儿尝试把石柱打落以窃走,幸而中间有井水相隔,小偷没有得手,石柱才得以免受劫难。
清朝道光年间,楚南宜邑解元彭运修到连州旅游,途经卿冈(卿罡旧名),与当地村民相处甚为融洽,于是在这个小地方逗留,每日游山玩水,雅兴勃发,选其林壑之尤其美者,题诗八旬, “龙泉八景”从此得名,其中“珠喷龙泉赛夜光”乃是对当时龙泉井的描述。
彭运修还为龙泉井专门题有一诗,名为《龙泉喷珠》,村人把诗石刻于龙泉井旁,诗曰:
凿成方鉴号龙泉,水喷如珠戏沸莲。
不事探骁浮瀚海,何劳剖蚌觅长川
层渊垒垒宜绳贯,叠浪重重倩蚁罕,
幸遇明主怜进渫,从兹受福乐尧天。
据说,从前井水大时,泉水从柱顶的龙鱼嘴中喷出,有如飞珠溅玉,甚是壮观,旧时往来于东陂古道的湖广商客,很多会绕道进卿罡来喝口清凉龙泉井水。可惜的是龙泉喷珠的壮观景象已不复可见,好在泉水依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在二井后面再掘四井。从此大井之水用作食用,原小井水作洗菜用,后来开凿的四井,井水用来洗衣服。自从村里通了自来水后,村民就较少到井里担水回家喝了。
天旋、天枢星
——黄氏望族的“中桂坊”
从龙泉井向东北方面,我们一步一行,来到北斗星座的天旋、天枢星方向,那里居住着卿罡村的一大望族——黄氏。卿罡4000多人口,黄氏占了1800多人。据说黄氏是卿罡最早的居民,他们大约于南宋初年便来到卿罡开荒拓土建立家园。
黄氏族人居住的地方有一牌坊,称为“中桂坊”。中桂坊所有的古民居基本上都是一种风格:青砖山墙飞檐,青瓦高瓴,雕梁画栋。它的正门不直人厅堂,而是入正门后从侧门入;厅堂前是一小天井,人平时住在两边厢房。厢房用木隔扇隔开,隔扇分为上、中,下两部分,上面的顶板是精美的缕空雕花图案,裙板则是线刻的实板,板面的内容都是些诗礼传家、勤劳节俭之类的文字。中间为腰板,腰板上雕刻的是如石榴、葡萄等吉祥果。黄氏先人们那种耕读自娱、盼望多子多福、平安吉祥的居住理念和文化氛围,全部表现在这屋子里的每一个构件上。
厅堂为抬梁式,前檐是两根粗大的木柱,柱下有石做的柱础,后檐的梁则全架在山墙上。厅堂的主要装饰全在那架神龛上。神龛全部由木雕图案组成。神龛分为五层,呈八字型向厅堂凸出,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图案。大多数第一层为龙凤呈祥,或双龙戏珠,第二层为瑞兽献寿,第三层为花鸟虫鱼等等。神龛由外向内层递收小,最后形成一个高80宽40厘米的神龛。神龛里面置放着历代祖先的牌位。神龛以下分别摆设的是香几桌、高桌、八仙桌。这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代建村先建庙,建房先建龛的传统文化理念。
在一间被烟火熏得黝黑的厅堂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匾上系“硕德遐龄”四个大字。清乾隆年间,连州发生早灾,民不聊生,卿罡黄氏族人黄圣铨将自己的360余石粮食全部献赈济灾。人们对黄圣铨这一义举大为感动,当时连州知州肖榕年特赐了这块匾额,以旌表黄圣铨的善举。
宏伟辉煌的“仁寿坊”
从中桂坊迂回,往西便是“仁寿坊”。如果说中桂坊留给我们的印象是耕读自娱、悠然自得,仁寿坊给我们的感觉则是宏伟辉煌。
仁寿坊居住的是唐姓家族,为卿罡的另一大家族。唐氏宗祠建得甚是宏伟壮观,太门口是一对青石狮子镇门,整个祠堂有二井三厅,天井两厢有回廊相通。前厅包括前檐、大门和中门。中门平时是不打开的,只有祭祀大典或来了高官、贵宾才能大开中门相迎。中厅是议事厅,厅的正面板上悬挂着一块“金马世第”的金匾。宗族里的所有大事都在 这里处理。
据介绍,“金马世第”是宋仁宗赐给唐氏先祖的金匾,以表彰唐氏“公孙三进士”的辉煌。原来唐氏的二世祖唐元于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高中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唐元的儿子唐静于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又高中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当时的名人晏殊、范仲淹等人都以兄事之;唐静有一子名唐炎,又于宋景元年(公元1034年)高中进士,官至大子赞善。唐家公孙三进士,一时传为美谈,宋仁宗因此特赐其乡为“金马世家”。
仁寿坊的后厅为享殿、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享殿的神翕上供奉着唐元、唐静、唐炎以及后世诸世祖的牌位。祠堂的三大殿都采用抬梁式结构,加上两个大天井的采光,三座大厅宽敞而明亮。连接三个厅的走廊用木隔扇隔开。外面是走廊,里间就是厢房。木隔扇上雕刻着非常精致的花鸟图案,雕花全部镂空。使整个走廊与厢房既美丽又光线充足。
游荡在村巷里,置身在那些妇女们洗衣挑水,男人劈柴干活,老人在墙角晒太阳的种种场景之中,老是无法把自己从一种于故事于阅读于翻看的种种错觉中拔出来,依然觉得不像是日复一日平静淡然的真实乡村生活,但村子不在乎你是不是来了,牛被赶着出了栏,砧板上放着新鲜猪肉,鱼被直接网在沟渠里贩卖,偶尔烟囱里还冒着一些青烟……整个村子都安然地袒着满怀的阳光,容纳着我们的踏入,也许这种照面只是这个古村的一个瞬间,几百前年就已经建好的坪地上,一群一群的村民悠闲地打字牌,他们不在乎你拍些什么,没有什么妨碍他安然地晒着太阳。卿罡这“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如沉睡的大观园,衣鬓裙影在守门人的叙述里隐隐飘香。
千百年来,北斗星在中国人前赴后继的崇拜中,被赋予了这些品质:永恒、不变、坚强、指示。相信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人都对一句歌词非常的熟悉——“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北斗星高高挂悬在遥远的天际,昭示着最安全的秩序,指引着人间的方向;而“毛泽东”,则作为一种符号,对应天上的北斗,代表着那个年代人们对这位领袖的精神寄托和心理依赖。
卿罡村之所以如此受关注,除了那些保留完整的古建筑群,更多的,或许是那此似梦似幻的精神存留物:以前的人们,到底秉承着什么样的意念,才会将自己的居所,改造成这个样了?这是一个秘境,或许正如一位诗人说的: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天上的星辰,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演化,最终落在了人们的心理。
站在依然鲜活而具有生命力的村落当中,去遐想先民在千百年前努力刻画星空时的模样,应该是一种充满现代人文色彩的梦境。实际上,天上的星星一直跟我们有关系,无论地上的人们使用怎样或粗陋或精妙的形式去对它们进行表达……
现在,请让我们打开卿罡秘境,一起走进那华夏星宿文明的积淀之地。
晚秋岭南,十月底仍是暖意融融。青山下的田地,菜苗泛着绿油油的亮光,间隔着绚烂成一片金黄的稻田。蓝天底下,远远看见枝叶繁茂的树丛,不少已经不声不响地换上一身沉静的红装。驱车从连州市区出发,从s114线拐入保安路,10多分钟就来到了5公里外的卿罡村。
尽管路途曲折,连州保安镇卿罡村落的先祖们却看上这块福地的肥沃与安详。南宋末年,原籍福建的黄氏20兄弟,为避战乱,经珠矶巷南迁隐居于岭南山区,其中一支在此扎下根,从此开枝散叶,人丁越来越旺。
抵达之前,我们已经听说卿罡是保安附近最大的村落,拥有近4000人口,也是唯一设有市场的村落。来的时候,时值农忙,村子的主要劳动力都在田里干活,只看到宗祠前聚集闲聊的老人。因当日并非“墟日”,市场边上仅寥寥落落开设几个卖肉卖菜的摊档,村民说每月日历逢四、九(取四季长久之意),附近村寨的居民都会前来赶集,那时的市场与现时的宁静是判若两样,人流接踵摩肩,堵得水泄不通。
走入村中,保存完好的木栋雕梁随眼可见,散发着一种清凉幽雅的格调。巷道如蜘蛛网般往四面八方延伸扩散,初次造访,只觉陷身其中,不知归路。
卿罡古村的村庄布局完全是按北斗星座来布局的。东、西、南、北四座门楼就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的位置。村子西面逶迤绵长的三座青青的山冈,就是北斗星座的“长柄”即“天罡”星。古代称做官者为“卿”。卿罡的先人们便将原来的村名“青冈”以谐音改为了“卿罡”。
村中老人说,村落四面地形也是有名堂的,北门呈内凹弧状,向中部聚拢,叫“五鳅落湖”,寓聚敛财富之意;南部名“龙凤锁水”;东部山与路修长,遍植榕树,称“二龙争珠”。卿罡人对山对水的钟情,离不开“鱼”与“龙”两个意象,估计村民敬此吉祥二物,向后辈寄托“跃龙门鱼化龙”的殷切期望。
北斗四星中心——龙泉井
在村中央就是被誉为卿罡古八景之一的“龙泉喷珠”——龙泉井,它位于北斗四星中心,这井是全村的水源。走近龙泉井,我们看到一个以青石砌成的一丈见方的八角形古井,井水清澈晶莹。水底砌的密密麻麻的鹅卵石历历可数。
由于卿罡人口众多,为了满足村民喝水的需要,水井凿得特别大,这使得来打水的村民们心惊胆颤:要是掉进水中怎么办?于是,后来在井中竖起一圆形石柱,为了美观还雕有鱼龙戏水及神仙、蝙蝠等吉祥图案,石柱顶部还有一鱼身龙头的彩陶海兽,摇头摆尾,神态栩栩如生。不料此举却招来了小偷,据说曾经有小偷儿尝试把石柱打落以窃走,幸而中间有井水相隔,小偷没有得手,石柱才得以免受劫难。
清朝道光年间,楚南宜邑解元彭运修到连州旅游,途经卿冈(卿罡旧名),与当地村民相处甚为融洽,于是在这个小地方逗留,每日游山玩水,雅兴勃发,选其林壑之尤其美者,题诗八旬, “龙泉八景”从此得名,其中“珠喷龙泉赛夜光”乃是对当时龙泉井的描述。
彭运修还为龙泉井专门题有一诗,名为《龙泉喷珠》,村人把诗石刻于龙泉井旁,诗曰:
凿成方鉴号龙泉,水喷如珠戏沸莲。
不事探骁浮瀚海,何劳剖蚌觅长川
层渊垒垒宜绳贯,叠浪重重倩蚁罕,
幸遇明主怜进渫,从兹受福乐尧天。
据说,从前井水大时,泉水从柱顶的龙鱼嘴中喷出,有如飞珠溅玉,甚是壮观,旧时往来于东陂古道的湖广商客,很多会绕道进卿罡来喝口清凉龙泉井水。可惜的是龙泉喷珠的壮观景象已不复可见,好在泉水依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在二井后面再掘四井。从此大井之水用作食用,原小井水作洗菜用,后来开凿的四井,井水用来洗衣服。自从村里通了自来水后,村民就较少到井里担水回家喝了。
天旋、天枢星
——黄氏望族的“中桂坊”
从龙泉井向东北方面,我们一步一行,来到北斗星座的天旋、天枢星方向,那里居住着卿罡村的一大望族——黄氏。卿罡4000多人口,黄氏占了1800多人。据说黄氏是卿罡最早的居民,他们大约于南宋初年便来到卿罡开荒拓土建立家园。
黄氏族人居住的地方有一牌坊,称为“中桂坊”。中桂坊所有的古民居基本上都是一种风格:青砖山墙飞檐,青瓦高瓴,雕梁画栋。它的正门不直人厅堂,而是入正门后从侧门入;厅堂前是一小天井,人平时住在两边厢房。厢房用木隔扇隔开,隔扇分为上、中,下两部分,上面的顶板是精美的缕空雕花图案,裙板则是线刻的实板,板面的内容都是些诗礼传家、勤劳节俭之类的文字。中间为腰板,腰板上雕刻的是如石榴、葡萄等吉祥果。黄氏先人们那种耕读自娱、盼望多子多福、平安吉祥的居住理念和文化氛围,全部表现在这屋子里的每一个构件上。
厅堂为抬梁式,前檐是两根粗大的木柱,柱下有石做的柱础,后檐的梁则全架在山墙上。厅堂的主要装饰全在那架神龛上。神龛全部由木雕图案组成。神龛分为五层,呈八字型向厅堂凸出,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图案。大多数第一层为龙凤呈祥,或双龙戏珠,第二层为瑞兽献寿,第三层为花鸟虫鱼等等。神龛由外向内层递收小,最后形成一个高80宽40厘米的神龛。神龛里面置放着历代祖先的牌位。神龛以下分别摆设的是香几桌、高桌、八仙桌。这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代建村先建庙,建房先建龛的传统文化理念。
在一间被烟火熏得黝黑的厅堂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匾上系“硕德遐龄”四个大字。清乾隆年间,连州发生早灾,民不聊生,卿罡黄氏族人黄圣铨将自己的360余石粮食全部献赈济灾。人们对黄圣铨这一义举大为感动,当时连州知州肖榕年特赐了这块匾额,以旌表黄圣铨的善举。
宏伟辉煌的“仁寿坊”
从中桂坊迂回,往西便是“仁寿坊”。如果说中桂坊留给我们的印象是耕读自娱、悠然自得,仁寿坊给我们的感觉则是宏伟辉煌。
仁寿坊居住的是唐姓家族,为卿罡的另一大家族。唐氏宗祠建得甚是宏伟壮观,太门口是一对青石狮子镇门,整个祠堂有二井三厅,天井两厢有回廊相通。前厅包括前檐、大门和中门。中门平时是不打开的,只有祭祀大典或来了高官、贵宾才能大开中门相迎。中厅是议事厅,厅的正面板上悬挂着一块“金马世第”的金匾。宗族里的所有大事都在 这里处理。
据介绍,“金马世第”是宋仁宗赐给唐氏先祖的金匾,以表彰唐氏“公孙三进士”的辉煌。原来唐氏的二世祖唐元于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高中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唐元的儿子唐静于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又高中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当时的名人晏殊、范仲淹等人都以兄事之;唐静有一子名唐炎,又于宋景元年(公元1034年)高中进士,官至大子赞善。唐家公孙三进士,一时传为美谈,宋仁宗因此特赐其乡为“金马世家”。
仁寿坊的后厅为享殿、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享殿的神翕上供奉着唐元、唐静、唐炎以及后世诸世祖的牌位。祠堂的三大殿都采用抬梁式结构,加上两个大天井的采光,三座大厅宽敞而明亮。连接三个厅的走廊用木隔扇隔开。外面是走廊,里间就是厢房。木隔扇上雕刻着非常精致的花鸟图案,雕花全部镂空。使整个走廊与厢房既美丽又光线充足。
游荡在村巷里,置身在那些妇女们洗衣挑水,男人劈柴干活,老人在墙角晒太阳的种种场景之中,老是无法把自己从一种于故事于阅读于翻看的种种错觉中拔出来,依然觉得不像是日复一日平静淡然的真实乡村生活,但村子不在乎你是不是来了,牛被赶着出了栏,砧板上放着新鲜猪肉,鱼被直接网在沟渠里贩卖,偶尔烟囱里还冒着一些青烟……整个村子都安然地袒着满怀的阳光,容纳着我们的踏入,也许这种照面只是这个古村的一个瞬间,几百前年就已经建好的坪地上,一群一群的村民悠闲地打字牌,他们不在乎你拍些什么,没有什么妨碍他安然地晒着太阳。卿罡这“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如沉睡的大观园,衣鬓裙影在守门人的叙述里隐隐飘香。
千百年来,北斗星在中国人前赴后继的崇拜中,被赋予了这些品质:永恒、不变、坚强、指示。相信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人都对一句歌词非常的熟悉——“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北斗星高高挂悬在遥远的天际,昭示着最安全的秩序,指引着人间的方向;而“毛泽东”,则作为一种符号,对应天上的北斗,代表着那个年代人们对这位领袖的精神寄托和心理依赖。
卿罡村之所以如此受关注,除了那些保留完整的古建筑群,更多的,或许是那此似梦似幻的精神存留物:以前的人们,到底秉承着什么样的意念,才会将自己的居所,改造成这个样了?这是一个秘境,或许正如一位诗人说的: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天上的星辰,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演化,最终落在了人们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