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州是三省交界的边城,这是种被叫作“鸡鸣三省”的地方。过去,北面五岭巍迤,重峦叠嶂;而南面只有湟水一条对外通道,水急、山高、峡险,人们祖祖辈辈被困守在边远的大山里,上苍没有赐于他们“闯关东”和“走西口”那样的机会和条件。有没有出过湟川三峡,是当地看一个人是否见过世面的标准。
我去湟川,是在今年的二月中旬。游艇突突地响了几声就开航了。湟川两边是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峰峦耸立,山山相连。山坡山偶有飞泻的细长自练,把青山和湟水连在一起。更多的是瀑布留在半空的痕迹,若雨季来游,看两岸飞瀑流泉,那必是一番生动的景致。两岸皆绿,但看不到那种原始的莽林,多为原始次生林、灌木丛和参差不齐的杂草。陡坡处,依然残留着古代纤夫们拉船对的纤夫道,极易使人想起云南四川大山中的那些惊险的栈道。
游艇依次驶过龙泉峡、楞枷峡和羊跳峡,三峡的终点是龙宫滩。左前方石岩上,有“云涛九派”几个大字,含意深远而富气派。韩愈遭贬连州阳山,在两地之间的湟水行舟几次,有一次他溯流而上,到连州府陈事,因涨水而夜宿此地,并留下了《宿龙宫滩》这首诗:“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雨,一半是思乡。”这是历史上写湟川的第一首诗。此诗是借景抒隋,前面为写景,诗的深意是在最后两句。因京城附近连续几年大旱,作为鉴察御史的韩愈,挺身为民请命,上奏朝廷,因而被贬岭南连州阳山。忠言难尽,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文中虽满腔郁愤,但又未显山露水。
过去多少个朝代,岭南是那些被打入“另册”的官员们被充军流放的地方,人们大都知道韩愈被贬潮州、苏轼遭贬惠州、柳宗元贬到柳州等,谁又知韩愈还被贬过连州的阳山?今游湟川,伴着南下的流水,见到韩愈当年在船上留下的诗,这位大唐朝廷的监察御史似乎又与我们一起,行湟水到连州去陈事述职。
人去,但名声还在,功绩还在。韩愈,历史上曾感动了多少人!
正是一代代的后人被感动,所以,他被贬下放之处,那里的山水寺庙都跟着姓了韩。第一次遭贬时在朝廷仅是个“处级”官员,在连州阳山也只干了一年零两个月,后人们名阳山为韩邑,命牧民山为贤令山,名湟川为韩水。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先例是没有的。韩愈不仅是位文章家,而在政事上,更是位实干家。从连州返京后,兢兢业业16年,从35岁时的御史一步步升到了51岁时的侍郎,一个文化人,从一个处级提拔到了副部级,其中之甘苦,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一下子又被贬任潮州刺史。一般都说韩愈“刺潮”八个月,其实细算,也不过七个月。离潮后,人们不仅盖起了韩公祠,竟连潮州的山水也跟着他姓了韩。比在连州时的影响和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历代皇帝,人威权重,一言九鼎,可以叫人改姓,让山河易名,但是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哪座山哪条水跟他们姓了?倒是地处岭南的连州的山潮州的水跟着朝廷的一位罪臣韩愈改了姓,说起来这是一种怪现象,那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要从他的人品人格说起。
韩愈在致仕过程当中曾有不顾丢官不顾生命直言犯上两次,35岁时为民请命写出《论天旱人饥》,不惑之年又给皇帝提意见,两次都差点脑袋搬家。要不是宰相裴度等恳求皇帝开恩,他连遭贬下放到连州到潮州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时朝廷官员遭贬到地方,多是消闲自趣,不重地方政务,而韩愈抵后却如新官上任,亲自到第一线指挥县政建设。 “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以出租赋,奉期约”。而且常人农舍,与老农同饮,与渔民同钓。他的同代人曾有这样的记录: “政有惠于下,及公去,百姓多以公之姓以名其子”。无论在连州还是潮州,他关心民瘼,勤政爱民,兴学堂,重教化,传播中原仁政礼教文化,以民为本。以仁施治,以礼教化,因而为民众所乐意接受。
清朝李调元留下了这样的诗:“白云自千古,可望不可寻。阳山终不穷,天下知韩公。”
我想,这就是江山跟随韩愈易姓的原因。古代有着这样的口头语:“文死谏,武死战”。韩愈第一次给皇帝提意见,就差点要了小命。十几年后,面对皇帝“迎佛骨”之事,其他官员如看着“皇帝的新衣”一样,心里明明白白,嘴里就是不说。但韩愈就是不服,终于良心战胜私心,勇敢地递上了《论佛骨表》。韩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着“文起八代之衰”(苏轼语)的水平,文章自然写的辛辣而有力。韩直言那佛骨是一块又脏又枯的烂骨头,天子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他还不过瘾,像是执意要与皇帝辩个高低:这佛如果真的有什么灵验,或者什么祸殃,那就让这佛来与我一个人算账吧!天子一怒,将其发配潮州。韩愈这次损失够惨的,虽说自己保住了性命,但12岁的小女儿却死在驿道旁,他本人也没有想到还能再回来。韩愈当时的心境,从他的一首诗里就一目了然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休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在君主制度下,臣奏遭贬是常事。特别是犯颜直谏受贬更是常事。然而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文化勇士就有着这种临危不惧的品德。如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韩愈也是这种人,但朝奏夕贬,不仅别无先例,皇帝也太荒唐武独了。读此,我们也能看出他内心的激愤心情。
韩愈在岭南的连州和潮州一共住了不足两年,这两地的山水都跟着他改了姓。就从这点说,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没有第二人。
韩愈为湟川增添了无限的风采,同时,湟川把韩愈的美名流向永远。
我去湟川,是在今年的二月中旬。游艇突突地响了几声就开航了。湟川两边是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峰峦耸立,山山相连。山坡山偶有飞泻的细长自练,把青山和湟水连在一起。更多的是瀑布留在半空的痕迹,若雨季来游,看两岸飞瀑流泉,那必是一番生动的景致。两岸皆绿,但看不到那种原始的莽林,多为原始次生林、灌木丛和参差不齐的杂草。陡坡处,依然残留着古代纤夫们拉船对的纤夫道,极易使人想起云南四川大山中的那些惊险的栈道。
游艇依次驶过龙泉峡、楞枷峡和羊跳峡,三峡的终点是龙宫滩。左前方石岩上,有“云涛九派”几个大字,含意深远而富气派。韩愈遭贬连州阳山,在两地之间的湟水行舟几次,有一次他溯流而上,到连州府陈事,因涨水而夜宿此地,并留下了《宿龙宫滩》这首诗:“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雨,一半是思乡。”这是历史上写湟川的第一首诗。此诗是借景抒隋,前面为写景,诗的深意是在最后两句。因京城附近连续几年大旱,作为鉴察御史的韩愈,挺身为民请命,上奏朝廷,因而被贬岭南连州阳山。忠言难尽,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文中虽满腔郁愤,但又未显山露水。
过去多少个朝代,岭南是那些被打入“另册”的官员们被充军流放的地方,人们大都知道韩愈被贬潮州、苏轼遭贬惠州、柳宗元贬到柳州等,谁又知韩愈还被贬过连州的阳山?今游湟川,伴着南下的流水,见到韩愈当年在船上留下的诗,这位大唐朝廷的监察御史似乎又与我们一起,行湟水到连州去陈事述职。
人去,但名声还在,功绩还在。韩愈,历史上曾感动了多少人!
正是一代代的后人被感动,所以,他被贬下放之处,那里的山水寺庙都跟着姓了韩。第一次遭贬时在朝廷仅是个“处级”官员,在连州阳山也只干了一年零两个月,后人们名阳山为韩邑,命牧民山为贤令山,名湟川为韩水。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先例是没有的。韩愈不仅是位文章家,而在政事上,更是位实干家。从连州返京后,兢兢业业16年,从35岁时的御史一步步升到了51岁时的侍郎,一个文化人,从一个处级提拔到了副部级,其中之甘苦,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一下子又被贬任潮州刺史。一般都说韩愈“刺潮”八个月,其实细算,也不过七个月。离潮后,人们不仅盖起了韩公祠,竟连潮州的山水也跟着他姓了韩。比在连州时的影响和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历代皇帝,人威权重,一言九鼎,可以叫人改姓,让山河易名,但是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哪座山哪条水跟他们姓了?倒是地处岭南的连州的山潮州的水跟着朝廷的一位罪臣韩愈改了姓,说起来这是一种怪现象,那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要从他的人品人格说起。
韩愈在致仕过程当中曾有不顾丢官不顾生命直言犯上两次,35岁时为民请命写出《论天旱人饥》,不惑之年又给皇帝提意见,两次都差点脑袋搬家。要不是宰相裴度等恳求皇帝开恩,他连遭贬下放到连州到潮州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时朝廷官员遭贬到地方,多是消闲自趣,不重地方政务,而韩愈抵后却如新官上任,亲自到第一线指挥县政建设。 “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以出租赋,奉期约”。而且常人农舍,与老农同饮,与渔民同钓。他的同代人曾有这样的记录: “政有惠于下,及公去,百姓多以公之姓以名其子”。无论在连州还是潮州,他关心民瘼,勤政爱民,兴学堂,重教化,传播中原仁政礼教文化,以民为本。以仁施治,以礼教化,因而为民众所乐意接受。
清朝李调元留下了这样的诗:“白云自千古,可望不可寻。阳山终不穷,天下知韩公。”
我想,这就是江山跟随韩愈易姓的原因。古代有着这样的口头语:“文死谏,武死战”。韩愈第一次给皇帝提意见,就差点要了小命。十几年后,面对皇帝“迎佛骨”之事,其他官员如看着“皇帝的新衣”一样,心里明明白白,嘴里就是不说。但韩愈就是不服,终于良心战胜私心,勇敢地递上了《论佛骨表》。韩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着“文起八代之衰”(苏轼语)的水平,文章自然写的辛辣而有力。韩直言那佛骨是一块又脏又枯的烂骨头,天子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他还不过瘾,像是执意要与皇帝辩个高低:这佛如果真的有什么灵验,或者什么祸殃,那就让这佛来与我一个人算账吧!天子一怒,将其发配潮州。韩愈这次损失够惨的,虽说自己保住了性命,但12岁的小女儿却死在驿道旁,他本人也没有想到还能再回来。韩愈当时的心境,从他的一首诗里就一目了然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休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在君主制度下,臣奏遭贬是常事。特别是犯颜直谏受贬更是常事。然而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文化勇士就有着这种临危不惧的品德。如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韩愈也是这种人,但朝奏夕贬,不仅别无先例,皇帝也太荒唐武独了。读此,我们也能看出他内心的激愤心情。
韩愈在岭南的连州和潮州一共住了不足两年,这两地的山水都跟着他改了姓。就从这点说,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没有第二人。
韩愈为湟川增添了无限的风采,同时,湟川把韩愈的美名流向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