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说一个小小的生活花絮——
我有一位中科大毕业的朋友,姓熊,安徽寿县人。记得第一次见面,彼此寒暄问候后,我轻声说:“能有缘结识屈子后人,十分高兴。”微笑立刻浮现在他的脸上,以后彼此的交往十分愉快。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
(一)屈原其人
屈原,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爱国诗人。原姓芈(mǐ)——前一阵子热得发烫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许多人看得废寝忘食,却可能不知这芈月本与屈原是一大家的。
屈原,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慢着、慢着,屈原到底姓什么?
我们有必要说说屈原的故乡——屈原是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后改姓熊,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传到熊绎这一代时,因功受周封于楚,生活在丹阳(现湖北秭归县境内)。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据说屈原曾任的三闾大夫,就是掌管王族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公族”或“公室”,所以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了。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寵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二)屈原其诗
屈原曾写《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23篇传诵至今,是楚辞的创始人。所谓楚辞,它的鲜明特色正如宋人黄伯思在《翼骚序》中所写:“盖屈(原)宋(玉)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出现后,追随者众多。然而从作品数量到艺术成就,从题材的广度到主题的深度,屈原的篇章都是楚辞创作的巅峰。
与中国历史上许多大文豪类似,在政治理想遭受挫折时,其在艺术创作方面往往会迸发出灿烂的光芒。如果要给这群“为时代的苦难作注的流放诗人”排个序,屈原一定走在前列。
司马迁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屈原一生被两次放逐。流放后他十分悲愤、痛心,同时也担心楚国前途,担心楚王听信谗言、遭受蒙蔽而不能明辨是非,听任邪恶伤害方正。只是身处偏远之地的他又能如何呢?为了抒发自己极度的忧愁与苦闷,以及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屈原留下了诸多不朽的诗句与篇章。
其中,《离骚》一诗,不仅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更是楚辞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全诗370行,约2500字,由三部分、十四章组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所体现的屈原精神与一般的离愁别绪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所表达的人生困境和忧患,无一不与对国家的责任感密切相关。
屈原一生提倡“美政”,心系百姓,坚持追寻真理,与黑暗的政治现实作斗争,其爱国主义形象深入民心,更是光明与正义的化身。他思想高尚、坚韧、壮怀激烈,融注着一种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
此外,与《诗经》不同的是,屈原及其诗歌的出现,更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三)屈原之死
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怀王“怒而疏屈平”)。
公元前305年,秦楚订立“黄棘之盟”,楚国投入秦的怀抱。屈原因反对此事而被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公元前299年,屈原回到楚国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屈原多年流放时,楚国的形势愈发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次年,秦军继续深入。屈原眼看一度兴旺的祖国即将坍塌,自己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极度悲恸,于公元前278年(诗人62岁时)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此前,他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中,殉了自己的理想。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端”是开始。在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五”字讳,当时宰相宋璟提议,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古人常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又称“端阳”。
相传屈原跳江后,当时的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这位贤臣死去,闻讯后纷纷划船赶去追寻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屈原踪影。这便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竞赛龙舟的习俗。
如今的汨罗江畔,每年端午都要举行隆重竞渡仪式。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挈幼,先到屈子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然后才挂灯下水。竞赛以鸣炮为号,一声炮响,船似箭发,雪浪摇空,彩旗飘舞,万人喝彩。
至于吃粽子的习俗则源于东汉初年。据说那时的长沙,有个名叫区曲的人,曾梦遇自称屈原的贤士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楝叶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芦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因为蛟龙是害怕楝叶、芦叶和五彩丝的。”后来人们便依言而行,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五)千古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8.魂兮归来!
……
请同学们多多朗诵屈原的名篇名句,仔细体味其中的忧愤、坚守与理想。
(六)余响
2017年5月30日是端午节。每年这时,各商家总会展开“粽子大战”,有人戏言,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民俗专家表示,应为民众补上传统节日这一课,传统节日不能只剩下“吃”。其实,“端午节变身粽子节”的尴尬在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中也存在。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传统节日好像只剩下了“吃”的习俗还在流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衰落。
我觉得:吃粽子时,要再想点啥。你说呢?
我提议:过端午时,请遥望屈原渐行渐远的身影。
此时,你会悟到点什么……我坚信!
我有一位中科大毕业的朋友,姓熊,安徽寿县人。记得第一次见面,彼此寒暄问候后,我轻声说:“能有缘结识屈子后人,十分高兴。”微笑立刻浮现在他的脸上,以后彼此的交往十分愉快。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
(一)屈原其人
屈原,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爱国诗人。原姓芈(mǐ)——前一阵子热得发烫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许多人看得废寝忘食,却可能不知这芈月本与屈原是一大家的。
屈原,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慢着、慢着,屈原到底姓什么?
我们有必要说说屈原的故乡——屈原是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后改姓熊,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传到熊绎这一代时,因功受周封于楚,生活在丹阳(现湖北秭归县境内)。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据说屈原曾任的三闾大夫,就是掌管王族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公族”或“公室”,所以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了。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寵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二)屈原其诗
屈原曾写《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23篇传诵至今,是楚辞的创始人。所谓楚辞,它的鲜明特色正如宋人黄伯思在《翼骚序》中所写:“盖屈(原)宋(玉)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出现后,追随者众多。然而从作品数量到艺术成就,从题材的广度到主题的深度,屈原的篇章都是楚辞创作的巅峰。
与中国历史上许多大文豪类似,在政治理想遭受挫折时,其在艺术创作方面往往会迸发出灿烂的光芒。如果要给这群“为时代的苦难作注的流放诗人”排个序,屈原一定走在前列。
司马迁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屈原一生被两次放逐。流放后他十分悲愤、痛心,同时也担心楚国前途,担心楚王听信谗言、遭受蒙蔽而不能明辨是非,听任邪恶伤害方正。只是身处偏远之地的他又能如何呢?为了抒发自己极度的忧愁与苦闷,以及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屈原留下了诸多不朽的诗句与篇章。
其中,《离骚》一诗,不仅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更是楚辞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全诗370行,约2500字,由三部分、十四章组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所体现的屈原精神与一般的离愁别绪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所表达的人生困境和忧患,无一不与对国家的责任感密切相关。
屈原一生提倡“美政”,心系百姓,坚持追寻真理,与黑暗的政治现实作斗争,其爱国主义形象深入民心,更是光明与正义的化身。他思想高尚、坚韧、壮怀激烈,融注着一种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
此外,与《诗经》不同的是,屈原及其诗歌的出现,更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三)屈原之死
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怀王“怒而疏屈平”)。
公元前305年,秦楚订立“黄棘之盟”,楚国投入秦的怀抱。屈原因反对此事而被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公元前299年,屈原回到楚国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屈原多年流放时,楚国的形势愈发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次年,秦军继续深入。屈原眼看一度兴旺的祖国即将坍塌,自己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极度悲恸,于公元前278年(诗人62岁时)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此前,他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中,殉了自己的理想。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端”是开始。在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五”字讳,当时宰相宋璟提议,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古人常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又称“端阳”。
相传屈原跳江后,当时的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这位贤臣死去,闻讯后纷纷划船赶去追寻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屈原踪影。这便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竞赛龙舟的习俗。
如今的汨罗江畔,每年端午都要举行隆重竞渡仪式。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挈幼,先到屈子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然后才挂灯下水。竞赛以鸣炮为号,一声炮响,船似箭发,雪浪摇空,彩旗飘舞,万人喝彩。
至于吃粽子的习俗则源于东汉初年。据说那时的长沙,有个名叫区曲的人,曾梦遇自称屈原的贤士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楝叶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芦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因为蛟龙是害怕楝叶、芦叶和五彩丝的。”后来人们便依言而行,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五)千古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8.魂兮归来!
……
请同学们多多朗诵屈原的名篇名句,仔细体味其中的忧愤、坚守与理想。
(六)余响
2017年5月30日是端午节。每年这时,各商家总会展开“粽子大战”,有人戏言,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民俗专家表示,应为民众补上传统节日这一课,传统节日不能只剩下“吃”。其实,“端午节变身粽子节”的尴尬在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中也存在。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传统节日好像只剩下了“吃”的习俗还在流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衰落。
我觉得:吃粽子时,要再想点啥。你说呢?
我提议:过端午时,请遥望屈原渐行渐远的身影。
此时,你会悟到点什么……我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