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追寻成使命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w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成痴


  30多年前,高明远从单位辞职,干起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对瓷器的收藏。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这一举动颇有微词:你又不是什么富有阶层,好好的工作不干,每天和那些不能吃不能喝的坛坛罐罐打交道,简直是不务正业,或者是思维有问题。
  妻子坚决反对:那些坛坛罐罐家里堆得四处都是,又一个也不许动,简直把人气得没办法。还有,他一听说哪里有什么藏品,就不管不顾地一走十天半个月,家里啥也指望不上。无奈,妻子想到断了他的“财路”——没收了他的工资本,希望以此能让他回心转意。
  谁知高明远真是铁了心,为了收藏,他卖掉了最心爱的猴票和值钱的东西,四处和朋友借钱,甚至经常借高利贷也要坚持去做。
  高明远根本不在乎这些外界的评说以及生活的窘迫,他醉心在那些或古朴典雅或鲜艳靓丽的古代瓷器中,触摸它们的体温,用心灵与它们对话。
  由爱而藏,由藏而研。每收藏到一款瓷品,高明远都把它视作宝贝,静心地与它交流。他购买了大量相关介绍瓷器的书籍,认真学习,潜心研究,对每件瓷器的制作年代、当时的历史文化等等都要逐一进行研究。
  只有心中有了一份痴爱,才能干出一番境界。高明远不光收藏瓷器,更经常与全国的藏友分享和交流心得,他独到的见解,对每一段历史都要叩问的敬业态度令人折服。很快,他成为大同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大同市陶瓷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

苦苦追寻


  在一次翻阅历史资料时,一个全新的课题吸引了高明远的关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竟然与大同有关。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屡次侵犯明朝领地,明英宗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帝国边境决战。明军刚到达大同,获得太监郭靖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大同、宣府接连失守,吴克忠与朱勇率领的两部大军共五六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正统皇帝带兵亲征,结果全军覆灭,自己被俘,从宫中带出的一切生活物资全部被也先缴获,其中就有生活常用的餐具、茶具、酒具等御用瓷器,这些都是最精美的瓷器,早在570年前已散失于漠北草原或者民间。
  经过查阅大量的资料,高明远发现:前人关于土木之变的研究,多集中在事件的原因及其反映的双方经济、军事状况上。而对土木之变造成物资上的流失,几乎看不到有关研究论文,尤其是对宣德官窑瓷器的研究更是空白。土木之变遗珍引起高明远的关注,进而开始了他的寻觅、收集这些流失的瓷器之路。
  高明远到有关博物馆进行考察、寻找有关历史资料,搜索有关信息。对已发现的宣德官窑瓷器就与北京博物馆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景德镇御窑出土宣德官窑瓷器进行对比,还要请专家进行鉴定。经过对土木之变活动地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初步掌握的地方有:大同—左云—呼和浩特—达茂旗—二连浩特—蒙古国。他开始沿着这条路追寻,一追就是三十年。
  他不断地查阅相关的史料,进农家,听掌故,多请教,凡有古玩店,他都要进去寻访,一定要弄清楚个来龙去脉。
  有心人,天不负。一次,在包头与一位朋友的交流中得到了关于这些瓷器的相关信息,他和朋友连夜开车前往,一直来到靠近蒙古国边境一个只有七户人家的小村庄。那里的人们用那些陈年的坛罐盛水甚至喂猪!高明远惊喜万分,如获至宝,全部收集起来。这些珍贵的器物,成为高明远最得意的藏品。

传承精神


  喜欢决定了道路,敬业拓宽了境界。一次,高明远收来了一款精美的瓷品,打开坛盖,里面的东西让他感到惊讶:那里竟然是包装完好无损的茶叶!喜欢钻研的他更来了兴趣。虽然他之前不懂茶,也对茶没有什么研究,但他当时就想,这么精美的瓷器作为包装,里面的东西肯定更有与众不同的价值。于是,他的收藏领域又拓宽了,凡有老茶,他都一概收下。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多的是融入了思考。他发现,这些古茶不光每款都有一个故事,更与一个光辉的名字有关——那就是光耀历史的晋商精神!之后,凡有字号的茶,他都要买下,翻阅资料,仔细研究对比。
  高明远说,从收藏古茶和不断的学习中,他了解到,山西不产茶,山西人也不爱喝茶,但山西的的北部和西北部却有一个广阔的茶叶消费市区,蒙古、西藏、新疆、西亚、俄罗斯等地的人民都喜欢饮茶养生。聪明的山西人抓住这一机会,从宋代就开始贩茶。到明清时期,山西已成为全国贩茶的主力军,垄断了全国80%的市场,当时活跃在国内外的晋商茶庄就有200多家,也为之后晋商票号奠定了雄厚的资本基础。历史应该记下晋商对茶文化的贡献,因为没有晋商,就没有万里茶道。山西人走出的万里茶道,仅次于著名的丝绸之道。
  当初收藏只是缘于爱好,而今,他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随着收藏的日益丰富,高明远又有了更大的想法。他成立了晋商茶庄遗珍馆,以物证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晋商的传奇,让实物作为晋商精神和晋商文化最好的见证。晋商茶庄遗珍馆陈展晋商茶庄当年万里茶路的历史遗珍1000多件,包括字号220家,茶品8种,共有瓷器、木器、紫砂、牛皮、羊皮、泥、铁、银、纸等包装15种。此外,还有3000多件藏品曾在北京、上海、太原、临汾等地搞巡展。这些古代茶品,以实物的形式,真實见证了当年晋商的繁荣和深远影响。
  央视、光明网、文物网等多家媒体对他的展出进行了报道。上海、广东的客商出高价要购买他的遗珍馆,他的原则是,坚决不能让这些宝贝离开大同!人们来这里喝茶与交流可以,不卖门票,更不卖茶。他说,作为文化古城,不光要有建筑,更重要的应有历史实物收藏。他要为宣传大同的文化与旅游打造一份软实力。同时,他认为,今天,我们弘扬晋商精神,就是要学习古人那种不靠资源、肯于吃苦、聪明睿智、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激发身边的人和子女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他特意让自己的孙子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读研,专门学习相关知识,让这份事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伟承。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高明远先生生活非常节俭,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把山西打造成老茶的拍卖基地,让游客在参观、拍卖的过程中,品老茶,赏美景,希望晋商茶庄遗珍馆我为市的旅游业增添一抹文化元素,在“同心同力,发展大同”的时代感召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其他文献
身边芳草  近些年,去广灵不下于十几次,总以为对广灵还是了解的,广灵四面环山,县城在中间的大盆地里,站在山巅俯视那盆地,像神仙造就的一个巨大的盆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但不通火车、更不通飞机,交通不便,甚为闭塞,经济不发达,没有轻工业,更没有重工业。在我印象中也没有什么古迹可资作旅游。然而最近一次去广灵参观了几个景点,却彻底颠覆了我的印象。广灵的十大景点,个个都惊艳异常,比如水神堂,比如涧西村,再
期刊
终于,我像一棵树,无声地融进这片莽苍苍的绿海,完全和这里的热风、飞鸟以及杂草重叠在一起。历经沧海桑田,火山早已平庸,非但看不出不羁,甚至跟泥土、房子、植物、花朵一个样,平平常常,安安分分,简简单单,默默无语。  踏上云州大地,心像上了发条,只专注于地质的遗迹。金山、狼窝山、阁老山、马蹄山……无一不是神奇的造化。从高空俯瞰,它们像一群疾跑的动物,跑着跑着便把桑干河谷烘托的生机盎然,精彩纷呈。  阳光
期刊
作为首家省级运营中心,云台崖山西运营中心备受安化当地政府及八角茶厂的高度重视,安化县政府、厂家多次协助运营中心,在山西、内蒙、河北、北京、天津等地进行战略推广,伴随着京张、大西高铁的开通,云台崖以大同做为中心地,不断向周边扩散,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这一切源于一个茶人的情怀,他叫李国斌。  李国斌的日常生活很单调,唯独对茶情有独钟,从爱上茶那一刻起,他就不断地寻觅高品质的茶,然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期刊
我喜欢观察普通人的生活,喜欢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他们的心境,想象他们的生活状态。这几年,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脸上那感恩、幸福、满足的笑容。  去年冬天,我见到了居住在养老中心,一辈子打光棍的五保户袁亮,他是定安營村人,不识字,傻愣愣的,胖乎乎的,71岁了,十分精神。他穿着厚厚的棉袄,敞着怀,我建议他扣好扣子,他笑嘻嘻地说:“都是发的新衣服,一点也不冷。”说起日常生活,他有些激动,嗓门非常大:“我咋
期刊
时光骎骎,逝者如斯。  转眼又是一年六一。  看孩子们兴高采烈,盛妆表演,心中无比艳羡。真想亦如这些稚子一般,也将每一天的日子,过得欢天喜地,锣鼓喧天。溫一颗童心,慢煮岁月,把那些无忧无虑的年华,熬成时光的汤,细品慢咂,悠长回味。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所有成年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但很少有人能记得这一点了。  其实,不是不记得。  而是,即使记得了,又能怎样呢?  反正已经来不及了,反正已经回
期刊
亲爱的家:  一别多日,君可念我?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我安顿好孩子,惜别了你,拉着行李箱踏上了说远不远却不知何时返程的旅途。回到了久别的校园,杏花满树,垂柳新绿,春意正浓。  第二天上午,学生也陆续归来,结束了漫长而不安的假期。教学依旧,人亦依旧,只是,校门从此紧锁,生活一改常态。我的两个教学班分成了四个,工作量增了一倍,日子万分充实,闲暇一刻难求。但是,眼前守着学生,心中感到了踏实。虽然假期一
期刊
李安民老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同铜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西装笔挺,精神矍铄,声若洪钟,说起大同铜器的历史与发展,他思维敏捷,侃侃而谈,根本不敢相信他就是年近八旬的老人;说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和传承,他更是目标寥远,自信满满。听着李老的讲述,我们与他一同走进大同铜器的历史过往。曾经辉煌 无奈衰落  李老说,大同铜器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唐宋以来,大同铜器畅销全国。明清时
期刊
在云冈,天空如盛夏的地中海。被打翻的夜空,有星斗落入石头。  武周山横卧,令一片高原倾斜。五万尊佛像,如五万部书卷压皱时光。刹那成为千年,王公脱帽,饮食男女手捧竹简,短葛换了罗衣。  古人们来来往往,刻满难懂的字迹。篆书森立微笑,汉隶苍茫远望,而马上的魏碑来去,如雕刀砍削纵横,剖开石头,找寻历史的真身。  一把雕刀来自秣莵罗。肉身丰饶,等着大地来收割。  天地肥厚,而生民激荡,有如武周川的水波。 
期刊
自太后临朝专政,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  后性严明,假有宠待,亦无所纵。  ——《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  方山之陵的兴起  在山西大同北郊有一座山,名曰梁山。这个梁山跟水泊梁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只是近现代以来的名称,而回到1600多年前的北魏时代,它的名字叫方山,在它旁边不远处,就是西汉初年刘邦被匈奴人包围的白登山。  《魏
期刊
大同市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市总工会主席雷雪峰在成立仪式上讲话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勉励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大同市总工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思践悟,见诸行动。  市总工会与大同泰瑞集团有限公司产学研结合,共建的大同工匠学院、农民工实训基地,7月10日,正式在大同市泰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挂牌成立。市人大一级巡视员、市总工会主席雷雪峰作主旨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