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要给中学生留下更大想象空间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涯规划,指个人在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审慎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趋势,根据自己的职业向往,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早期的职业指导是为应对经济危机下青年失业问题而产生的,后来在美国衍生出生涯教育构想,被设想成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我国,生涯规划更多是在大学阶段开展,用以帮助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更好地选择职业。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尤其是新高考的施行,生涯规划被许多高中搬出来,用于指导学生选课走班。
  高中生的年龄介于15至18岁之间,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15至24岁是生涯探索阶段,高中生的年龄正好处于其中的前半段。此时,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和价值观还不能做出清晰的判断。而且,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与社会接触不多,他们基本没有社会经验,主要通过亲朋好友等的职业活动,对社会上的一些职业产生一知半解的感性认识,也会在与他人的讨论和互动中憧憬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之后,随着与社会接触的增加,他们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想象。正因为如此,在大学里很多学生要求调换专业。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比较细,大体上分为11个学科、71个专业门类、几百个具体专业。很多高中生难以准确了解各专业的内涵,所以在选择专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是高中生涯规划指导的应有之义,只不过,在具体实施中面临一些困难。
  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对生涯规划提出巨大的挑战,有些职业将来会消失,有些职业现在还没有出现。做生涯规划,不但需要经验,更需要想象力。2013年,牛津大学的卡尔·弗瑞和迈克尔·奥斯本发表了《就业的未来》研究报告,调查各项工作在未来20年被计算机取代的可能性。根据他们所开发的算法估计,到2033年,电话营销人员和保险业务员、运动赛事的裁判、收银员、服务员等职业,都有很大的概率会被计算机取代。不断变化的职业有些有章可循,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些都不是所谓的人生规划师能准确把握的。
  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过早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会缩小他们的人生想象空间,限制他们开展其他尝试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中学校在引導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上面不能有所作为。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职业体验机会,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跟岗实习或见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岗位或模拟情境中了解不同职业对人素质的要求,熟悉职业环境,体验职业角色,获得对职业的真切理解,明确个人成长与职业世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命运的关系,增强根据自身兴趣、专长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的意识与能力。学校要提供自由、民主、安全的心理建设环境,包容各种大胆的想法,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学会选择、规划人生。
  不确定性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受家庭、社会、时代、际遇、思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计划没有变化快,何况这个计划的时间又有些长。人生固然需要有目标指引,却很难像城市建设那样事先做好蓝图,然后根据规划实施。正是在各种探寻和尝试中,人们才会领略人生的美好,实现人生的意义。我们当然期待年轻人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保持社会竞争力,但基于宏大叙事的人生设想多以失望告终,人生正是在不断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才走向极致。当下,我们只应有一个追求,就是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让他们能静静地度过美好的、无忧无虑的学生时光。当生活本身充满乐趣,人生目标、发展愿景或许在不经意之间就涌上年轻人的心头,这岂不比刻意的引导要好上百倍、千倍?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刘洁
其他文献
●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漳江小学教师 喻文龙  学习的意义正如汕头大学毕业歌《大学问》所言:“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学会怎么做事,再学做人的操守。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吸收是为了奉献, 才能承先启后。”  ● 郑州树人中学教师 李庆华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  ●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太石镇安家咀小学教师 于万云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学习让我思想更加深邃,让我的人生获得更大自由,可以选择做
期刊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小学生而言,由于其知识积累不充分、经验不足、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教学活动中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如何安排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引导上。  一、如何安排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
期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高频词,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那么,就基础教育而言,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创新发展。《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
期刊
回望这些年来中国教育的进步,着墨最多的当是“均衡”二字。  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中国的义务教育正从“基本均衡”大步走向“优质均衡”。  笔者在乡村走访中,见识了另一种更为迅疾也更为恢弘的“均衡化”景观:“农村教育城镇化”——  小学从村庄向乡镇集中。远近不同,都是早出晚归,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最难熬的是隆冬时节,顶着清晨刺骨的寒风,家长们纷纷骑上自行车、摩托车
期刊
当前,中职招生比较困难,竞争激烈,面对复杂的形势,企业对生产型、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中职教育如何与之相适应,让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满意?这就需要一种崭新的教育质量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进步,现在质量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以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和满意度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即:教育必须“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
期刊
某地一学校营建书香校园,校长在教学楼的楼道、大厅置了一些开放式书架,把长期锁在图书室里的书搬了出来,让学生们有时间就翻翻、读读。结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对此大加指责,认为不应该把书搬出来,并质问校长:这些书弄烂了怎么办?搞丢了谁负责?  这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常务学术委员汤勇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分享的一个故事。笔者读到时,既觉讽刺,又感悲愤。不由想起一校长对当下教育的评价——“套路多于思路”。仔细一
期刊
最近几年“饭圈”成了热点话题,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已经蔓延到了中小学校园,然而非理性的“饭圈”文化一时间成了“怪圈”,对正在形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在班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清“饭圈”,走出“怪圈”。  开展学科活动,用学科魅力吸引学生。班主任在取得各科教师支持的前提下,成立以课代表为主要成员的“寻找学科魅力”活动小组,配合各学科教师开展好課
期刊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绿色环保”“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地球”等宣传口号。从本质上讲,这是环境意识的体现,提醒我们要做出对生存环境无害的经济选择。当人们选择“绿色”的时候,就是在实践环境意识。  从人类诞生开始,人与环境就存在着对立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后果。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经从局部的、小范围的问题发展成地区性的、全球性的问题。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广泛
期刊
因追星而衍生出的青少年行为和思想问题屡见不鲜,群体的盲从与撕裂、言语和行为攻击、超出能力的非理性应援和消费……不良“饭圈”文化误导和腐蚀着青少年的“三观”,也给班主任管理出了一道难题。面对班级里狂热的“追星族”,班主任该如何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呢?  去年我带的班里,有一个“不讨喜”的男生,总是蜷缩在角落,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表现都不算好。有一天上课时,我走到他的座位前,发现他的文
期刊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兴国”和“强师”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推进。其中专门提到: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是新时代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