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全球化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主导整个社会,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继而发展,一大批现代化教育媒体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也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课堂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我们的教材以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多种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信息,丰富教材内容。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习的帮助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这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也要求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协作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因此单纯的传统粉笔加黑板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课堂。那么教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成了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问题。为此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办公室的共同努力下,教育部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该项目培训、考试、认证,环环相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目前我县正处于组织中级层次的培训阶段。
为了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是摆在教育管理者和培训主讲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多年的教育实和培训活动,我认为培训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师观念转变
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指单纯的物质技术,它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教育技术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技术工作上还存在一些偏颇认识,没有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潜在价值,只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花边与点缀”。这对于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是非常不利的,必须从根本上把这种偏颇的教育技术观念扭转过来,树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1.1发挥各种教学媒体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身优势
教育媒体,一般指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诸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计算机课件等。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它的优势,有它自身的发展历程,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正如广播电影、电教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各种印刷媒体和黑板一样,计算机出现之后,也不会取代印刷媒体和电教媒体;教师既是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人的优秀品质的示范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是一种媒体,但这是其它任何媒体无法取代的。对于先进的媒体,老师要积极地学,积极地用,要跟上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对于实用的媒体也不能丢。在媒体运用上,不能搞简单问题复杂化。凡是能用投影仪解决问题的,就不必用昂贵的视频展示台和大屏幕液晶投影机。对各种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组合,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促其形成传递教学信息的总体优势,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2在教学教程中,不能片面强调计算机媒体的作用
计算机以其功能强大,交互能力强,资源丰富等特点,使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弥补了常规媒体的不足,这是肯定的。但在使用中存在一种观点,就是过分强调计算机媒体的作用,认为计算机可以代替传统的电教媒体,那么是否传统的媒体的在教学中就不再有它的使用价值和存在的必要呢?我们应当知道,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使用中是相对复杂的,教师只有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学习才能较为熟练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这种媒体。而幻灯、投影、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的使用非常简单,教师几乎不须经任何培训就能自由使用。由于这些媒体出现较早,因此现在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接受、认可。另外,从教学设计中教学媒体选择原则来看,计算机只是常规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它的选择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主要媒体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而定,目的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并且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成本,充分发挥已有的教学资源。这一点在当前,特别是不发达地区更应当考虑的。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在实际教学中不使用计算机这种媒体,而用常规电教媒体就可以较好地实现的教学目标,就尽可能不用计算机,让计算机这种媒体应用于能充分发挥其特长的教学上,而不要在使用媒体上实行一刀切,有的地方强调上课一定要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为用媒体而使用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误区,不宜提倡。
2加强交流与合作,促使教师端正教育技术态度
交流是心灵的沟通,思想感情的纽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运用诸如E-mail , BBS , biog等数字化方式进行高频度的信息共享、交流,教师之间互通与交往更有助于拉近心理距离,形成“同伴、互助”的人际关系,这样极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形成正确的态度和意识。态度决定方向,只有从态度上做到接纳,才会形成一种观念,最终成为一种行为指向。只有教师感觉到教育技术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是能够优化教学效果,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才会去关注教育技术,从而喜欢相关媒体、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积极地选取和使用相关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技术媒体。教师教育技术态度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即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服从阶段是指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教师仅仅从表面上转变自己原有的传统教学观点,在使用相关媒体、手段和方法上随大流,比如:仅在公开课的课堂里运用一次教育技术手段和媒体。同化阶段是指教师由被动的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和媒体变成主动采用相关媒体和手段、方法去实施教学,并在内心乐于接受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事物,并积极去认识和了解它的原理、手段和方法。表现为愿意自制课件为教学所用,愿意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并试图通过兴趣盎然的多媒体去解决它。内化阶段是指教师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事物,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并对教育技术的原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并对制作的课件进行更新,针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技术手段,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培养教师教育技术态度的过程中,应紧紧把握态度形成的三个方面,最终达到教育技术态度的内化阶段。
3加强教育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培训,做好教育资源采集、储备和整理工作
在教学应用,基层教师编制课件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教学资源、素材的采集工作。这是一项费心、费力、费时的工作。需要教师的长期的工作中,采集,加工,整理、储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获取素材的手段大致有:搜集(购买、网上下载、筛选)、制作(文字录入、录音、音轨捕捉、图形绘制、图像摄制、画面抓取、图片扫描、动画设计、视频采集)、处理(视频剪辑、格式转换、媒体合成)等。各种多媒体设计、制作工具的功能不尽相同,但大都不提供完善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的制作和处理。这些媒体素材的制作和处理必须通过专业工具进行。如:处理图片的常用工具有画图程序,Photoshop,CorelDRAW等。Hyper—Snap 可以截取屏幕、窗口等;处理声音的工具有录音机、Sound Froge等;处理动画的工具主要有Ulead GIF Animator、Ulead Cool 3D等;Premiere、豪杰超级解霸等用视频的处理、切割、压缩和格式转换功能。各种素材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在计算机又有多种存储格式,如:声音文件有WAV、MIDI、SWA、MP3等;图象文件有BMP、JPEG、PSD、PNG、GIF等;视频文件有AVI、MOV、MPEG、FLC、RM、RMVB等。教师应对种媒体的常用格式及相关处理软件有所了解,熟悉各种源的收集途径,掌握简单的素材处理软件,从而方便教师日常搜集自己需要的素材,并对收集好的资源及时分类、编号存储。
总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第一线的教师,在注重计算机应用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现有传统媒体资源。同时,大力推广和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这种新的教学媒体和手段,以便充分发挥其效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使之整合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教育技术才有希望。
为了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是摆在教育管理者和培训主讲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多年的教育实和培训活动,我认为培训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师观念转变
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指单纯的物质技术,它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教育技术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技术工作上还存在一些偏颇认识,没有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潜在价值,只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花边与点缀”。这对于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是非常不利的,必须从根本上把这种偏颇的教育技术观念扭转过来,树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1.1发挥各种教学媒体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身优势
教育媒体,一般指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诸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计算机课件等。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它的优势,有它自身的发展历程,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正如广播电影、电教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各种印刷媒体和黑板一样,计算机出现之后,也不会取代印刷媒体和电教媒体;教师既是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人的优秀品质的示范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是一种媒体,但这是其它任何媒体无法取代的。对于先进的媒体,老师要积极地学,积极地用,要跟上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对于实用的媒体也不能丢。在媒体运用上,不能搞简单问题复杂化。凡是能用投影仪解决问题的,就不必用昂贵的视频展示台和大屏幕液晶投影机。对各种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组合,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促其形成传递教学信息的总体优势,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2在教学教程中,不能片面强调计算机媒体的作用
计算机以其功能强大,交互能力强,资源丰富等特点,使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弥补了常规媒体的不足,这是肯定的。但在使用中存在一种观点,就是过分强调计算机媒体的作用,认为计算机可以代替传统的电教媒体,那么是否传统的媒体的在教学中就不再有它的使用价值和存在的必要呢?我们应当知道,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使用中是相对复杂的,教师只有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学习才能较为熟练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这种媒体。而幻灯、投影、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的使用非常简单,教师几乎不须经任何培训就能自由使用。由于这些媒体出现较早,因此现在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接受、认可。另外,从教学设计中教学媒体选择原则来看,计算机只是常规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它的选择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主要媒体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而定,目的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并且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成本,充分发挥已有的教学资源。这一点在当前,特别是不发达地区更应当考虑的。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在实际教学中不使用计算机这种媒体,而用常规电教媒体就可以较好地实现的教学目标,就尽可能不用计算机,让计算机这种媒体应用于能充分发挥其特长的教学上,而不要在使用媒体上实行一刀切,有的地方强调上课一定要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为用媒体而使用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误区,不宜提倡。
2加强交流与合作,促使教师端正教育技术态度
交流是心灵的沟通,思想感情的纽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运用诸如E-mail , BBS , biog等数字化方式进行高频度的信息共享、交流,教师之间互通与交往更有助于拉近心理距离,形成“同伴、互助”的人际关系,这样极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形成正确的态度和意识。态度决定方向,只有从态度上做到接纳,才会形成一种观念,最终成为一种行为指向。只有教师感觉到教育技术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是能够优化教学效果,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才会去关注教育技术,从而喜欢相关媒体、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积极地选取和使用相关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技术媒体。教师教育技术态度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即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服从阶段是指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教师仅仅从表面上转变自己原有的传统教学观点,在使用相关媒体、手段和方法上随大流,比如:仅在公开课的课堂里运用一次教育技术手段和媒体。同化阶段是指教师由被动的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和媒体变成主动采用相关媒体和手段、方法去实施教学,并在内心乐于接受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事物,并积极去认识和了解它的原理、手段和方法。表现为愿意自制课件为教学所用,愿意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并试图通过兴趣盎然的多媒体去解决它。内化阶段是指教师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事物,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并对教育技术的原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并对制作的课件进行更新,针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技术手段,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培养教师教育技术态度的过程中,应紧紧把握态度形成的三个方面,最终达到教育技术态度的内化阶段。
3加强教育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培训,做好教育资源采集、储备和整理工作
在教学应用,基层教师编制课件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教学资源、素材的采集工作。这是一项费心、费力、费时的工作。需要教师的长期的工作中,采集,加工,整理、储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获取素材的手段大致有:搜集(购买、网上下载、筛选)、制作(文字录入、录音、音轨捕捉、图形绘制、图像摄制、画面抓取、图片扫描、动画设计、视频采集)、处理(视频剪辑、格式转换、媒体合成)等。各种多媒体设计、制作工具的功能不尽相同,但大都不提供完善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的制作和处理。这些媒体素材的制作和处理必须通过专业工具进行。如:处理图片的常用工具有画图程序,Photoshop,CorelDRAW等。Hyper—Snap 可以截取屏幕、窗口等;处理声音的工具有录音机、Sound Froge等;处理动画的工具主要有Ulead GIF Animator、Ulead Cool 3D等;Premiere、豪杰超级解霸等用视频的处理、切割、压缩和格式转换功能。各种素材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在计算机又有多种存储格式,如:声音文件有WAV、MIDI、SWA、MP3等;图象文件有BMP、JPEG、PSD、PNG、GIF等;视频文件有AVI、MOV、MPEG、FLC、RM、RMVB等。教师应对种媒体的常用格式及相关处理软件有所了解,熟悉各种源的收集途径,掌握简单的素材处理软件,从而方便教师日常搜集自己需要的素材,并对收集好的资源及时分类、编号存储。
总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第一线的教师,在注重计算机应用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现有传统媒体资源。同时,大力推广和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这种新的教学媒体和手段,以便充分发挥其效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使之整合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教育技术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