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提出了新课程教学中要落实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高考备考中如何以最少的时间,让学生构建立体化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学习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高雅的情趣,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符合时代主流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优化?要以处理好六种关系为突破口:教材、考纲与学生的关系;精讲与精练的关系;课本与专题复习资料的关系;语言文字运用与备考全程的关系;古代诗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关系;阅读训练与写作实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立足课本,着眼于高考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着手于考纲,着力于训练,全程优化,科学备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应试能力。
关系之一:教材、考纲与学生的关系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我认为有三点必须重视:第一是教材,其次是考纲和考试说明,第三是学生实际情况。教材是根本,也是例子和凭借。考纲和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指明了命题方向。学生是备考的主体,备考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来落实,目标在一定意义上要靠学生来实现。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安排教学和备考要遵循的第一条底线。纵观近几年我校复习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积淀薄弱,阅读能力差,作文功底不厚实,语文学科的平均成绩在及格线上下浮动,尖子学生少。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语文学科成为学生的薄弱学科。鉴于此,要协调教材——考纲——学生三者关系,考虑到考点难度和学生实际,合理调控一轮和二轮的复习进程,适当将一轮专题复习前移,从7月下旬开始一轮教材复习,其实都搞的是专题复习,而忽视了教材、课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后面的二轮复习挤出时间,复习计划提前安排也可以给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留出足够的时间,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和转化提供时间保证。
关系之二:处理好“精讲”与“精练”的关系
教材中阐述比较详细的几个专题,如语言运用中的正确运用熟语(包括成语),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鲜明、准确、生动,这几个专题少讲或尽量不讲,让学生熟读教材,加强联系,强化练习,但是修改病句是学生的薄弱点,就要把病句的类型、辨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比如“搭配不当”这种语病中,主语、宾语陈述的不是同类事物就是主宾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中介词开头或者中途转换主语就可能缺失主语,“结构混乱”中句式杂糅的基本句式有哪些,句子中出现数量短语、并列短语、代词,就有指代不明的语病,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的概念不并列……文言文阅读中的筛选信息,概括、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重点也是难点,要尽量讲清传记文学学作品中的人物类型,性格特点,品格节操、感情态度。非传记文学作品要仔细阅读,难句要落实具体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的规律、判断方法等。如何快速找出表达作何观点态度的语句,有哪些标志要讲清;写景状物类诗歌鉴赏要使学生了解诗歌描写的主要景物,描写景物的层次(高低远近),景物的主要特征,特殊形象的含义,诗歌的表现手法等;这些要讲深刻,讲透彻。而对于哪些讲了学生也听不懂的不讲,不讲学生也会的不讲。有些专题侧重识记:如古典诗词,名言名句,有些专题侧重方法指导,如科技类文章的阅读,侧重于逻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命题人设置干扰项的方法,如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张冠李戴,措辞绝对、强加因果、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相互倒置等,树立整体阅读的意识,克服重做题轻读文的倾向。总之,该讲的要讲透彻,讲到点子上,讲到根本上,讲出命题规律,讲出答题模式、步骤,牢记术语概念;该练的练到位,要通过板书,抄写、抽查背诵,翻译,复述故事情节,拟定作文提纲,古诗文改写,课前学生朗诵,经典试题剖析等形式反复训练,强化落实,逐步提高,不留死角,不做夹生饭,不走过场,不图形式,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
关系之三:课本与专题复习资料的关系
要立足课本,对资料加以大胆取舍,对教材加以整合。在一轮复习中,知识专题复习和教材复习滚动进行,两个知识专题中间穿插一册课本。既可以避免学习过程单调乏味,又可以回归教材,温故而知新。如学习“现代文阅读”专题时,复习课本中的现当代散文阅读,穿插第二册、五册、六册课本中“哲学论文”“文艺学论文”“科技论文”专题,通过教材中例子教会学生判断重要词语、句子的方法,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含义的方法,归纳内容要点,梳理思路的方法。对文学作品阅读,要回顾教材,对散文、小说中的重要的词语,句子重新温习,对教材中的名篇、经典段落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对一些篇目的主题可以重新解读,提出新的见解,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譬如关于莫泊桑的《项链》原来说小说的主题讽刺了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后来也有人解读出小说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小说中有一句话“人生是多么无奈,常常一件极细小的事情,既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也就是说,人一生有些不可承受之轻。郑愁予的《错误》也有两种解读:一种意见认为错误因女子而起,女子是主动者,诗歌中的“女子”和我两人交臂错过,但少女的心扉紧掩,或另有所盼,诗人在交臂时错过惊艳的回眸,在少女眼中,“我”“不是个归人”,“只是个过客”。还有一种意见,“骑马走过江南的我”是主动者,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到她等待我已经过了好长一段寂寞绵长的日子,我骑马来了,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可我不是“归人”,而是“过客”,让姑娘空有一腔欢喜,我让她伤心失望,错误是我一手造成的。这样解读既丰富了诗歌本身的内涵,也符合诗歌形象的模糊性和主题的多义性。我们还可以对课本中单元进行重新整合,如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中说,“中国的圣人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结合这个论断复习《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让学生讨论孔子、孟子、庄子的人生主张、处世哲学,并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的《秋水》《逍遥游》篇目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儒家、道家的思想体系;在学习“古代诗文阅读”这个专题时,穿插第三册课本中的唐诗宋词,第五册课本的“李杜诗歌”专题,分析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文言文阅读时交替复习课本中的先秦散文,唐宋散文以及课本中“史记专题”“孟子专题”,让学生大致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具体措施。积累常见实词的含义和一些特殊句式。进一步穿插《离骚》,系统讲解,让学生全面了解屈原忠君爱国思想。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在一轮复习课本时不失时机地对常见的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进行归纳整理,注重名言名句的背诵。并且利用好《教材知识整合》《创新教程——教材整合探究方略》等一轮复习材料适当向课外拓展,拓展视野。这样,知识在课内,得法于课外,学生基础得到强化和提升,逐步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运用。 关系之四:语言文字运用与备考全程的关系
把语言文字运用的前五个考点(字音、汉字、标点符号、词语、病句)贯穿于复习备考的全过程,滚动训练,强化积累,这样让学生克服了记忆知识时的遗忘,也让训练落到了实处,巩固复习效果。可以防止猴子掰包谷,捡了桃子丢了包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也养成了科学的记忆方法。
关系之五:古代诗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关系
无论现代文还是古诗文,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基本是相通的,考点上都关乎到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梳理层次、把握脉络结构,分析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品的思想感情。说具体点,诗歌中有形象、意象,抒情散文也讲一个核心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抒情的载体,抒情散文中也往往以某一核心意象作为抒情载体。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或深沉或强烈的情感;文笔优美,表达手段多样丰富。例如:
《泥泞》(2007广东卷)以泥泞象征生活中的苦难
《岳桦》(2009全国2卷)以岳桦象征倔强壮烈的精神
《灯火萧萧》(2010全国1卷)以煤油灯象征艰苦而温馨的年代。
把握文本的核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很重要,核心意象的主要作用:
作为抒情言志的载体,以寄托作者情思;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形成完整结构;
作为便于描写的形象,以突出文学意味;
作为内涵丰富的物象,以蕴含文化哲理。
这里二者就有相通之处。再比如咏史怀古类诗词的阅读要点是:
抒情载体:历史遗迹 城阁亭台
相关人物:英雄豪杰 贤相名将
感怀内容:盛衰之感 沧桑之变
借古喻今心中块垒
结构方式:史迹——景物——人物(故国)——联想——抒怀
这个模式也适合抒情散文的阅读,以抒情散文为主,它也有抒情的载体,或者自然、人文景观,或者人物、事物,也要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慨,阅读时也要抓住核心意象的特征和作者寄托的人格、情操之间的这个契合点。无论散文还是诗歌,快速准确地理解“核心意象”的象征意义和主要作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诗文的情感基调和主旨,是答题的基础和保证。这样,我们教学古代诗文,就可以让学生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者一个很小的独幕剧,学习散文阅读也可以联系一些诗文名句概括文章的情景,表达作者的志向。
关系之六:阅读训练与写作实践的关系
写作中要审题、立意、构思,本身就是阅读理解和提炼材料的过程,要读出材料的寓意,隐喻的意义,要了解材料中蕴含的命题者的意图,包含了哪些主流价值取向,能够运用哪些事例和名言警句,这也是对考生阅读能力和积累的考察。这些问题想清楚,可以让学生写一个比较详细的作文提纲,有一个准确的立意,命一个精彩的题目,加工开头、过渡、结尾三个段落,写出将要运用的名言警句、简述主要的事例,这样保证不跑题,不偏离题意。如以《留点遗憾又何妨》为题,一个同学写了一个提纲,辑录如下:
题目:留点遗憾又何妨
话题:善待自己、留点遗憾、豁达处世
写作思路:
1.文章通过描写现实生活中不同人对遗憾的不同态度从而造成不同结果来引出话题。
2.再通过举例告诉读者生活中的一些遗憾无法避免。
3.以“留点遗憾又何妨”为线索,再运用名言论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本身是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构成的一场遗憾”。
4.最后以善待自己,凡事量力而行,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盲目追求完美总结全文。
阅读了一篇课文,让学生讨论、发掘一下文本中的相关片段或材料,可以提炼出哪些作文的主题,那些经典句子可以用到一篇什么题目的文章中,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提炼出“面对挫折”、“灾难的价值”、“悲剧的力量”、“生命的意义”、“诠释母爱”等主题。阅读之后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读书札记,随感,读后感之类的散文随笔,记下阅读的心得体会,或者自己某一瞬间产生的联想,思想的启迪,灵感的顿悟,思维的火花,这或许正是创造的胚芽和契机。
关系之一:教材、考纲与学生的关系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我认为有三点必须重视:第一是教材,其次是考纲和考试说明,第三是学生实际情况。教材是根本,也是例子和凭借。考纲和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指明了命题方向。学生是备考的主体,备考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来落实,目标在一定意义上要靠学生来实现。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安排教学和备考要遵循的第一条底线。纵观近几年我校复习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积淀薄弱,阅读能力差,作文功底不厚实,语文学科的平均成绩在及格线上下浮动,尖子学生少。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语文学科成为学生的薄弱学科。鉴于此,要协调教材——考纲——学生三者关系,考虑到考点难度和学生实际,合理调控一轮和二轮的复习进程,适当将一轮专题复习前移,从7月下旬开始一轮教材复习,其实都搞的是专题复习,而忽视了教材、课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后面的二轮复习挤出时间,复习计划提前安排也可以给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留出足够的时间,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和转化提供时间保证。
关系之二:处理好“精讲”与“精练”的关系
教材中阐述比较详细的几个专题,如语言运用中的正确运用熟语(包括成语),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鲜明、准确、生动,这几个专题少讲或尽量不讲,让学生熟读教材,加强联系,强化练习,但是修改病句是学生的薄弱点,就要把病句的类型、辨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比如“搭配不当”这种语病中,主语、宾语陈述的不是同类事物就是主宾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中介词开头或者中途转换主语就可能缺失主语,“结构混乱”中句式杂糅的基本句式有哪些,句子中出现数量短语、并列短语、代词,就有指代不明的语病,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的概念不并列……文言文阅读中的筛选信息,概括、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重点也是难点,要尽量讲清传记文学学作品中的人物类型,性格特点,品格节操、感情态度。非传记文学作品要仔细阅读,难句要落实具体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的规律、判断方法等。如何快速找出表达作何观点态度的语句,有哪些标志要讲清;写景状物类诗歌鉴赏要使学生了解诗歌描写的主要景物,描写景物的层次(高低远近),景物的主要特征,特殊形象的含义,诗歌的表现手法等;这些要讲深刻,讲透彻。而对于哪些讲了学生也听不懂的不讲,不讲学生也会的不讲。有些专题侧重识记:如古典诗词,名言名句,有些专题侧重方法指导,如科技类文章的阅读,侧重于逻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命题人设置干扰项的方法,如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张冠李戴,措辞绝对、强加因果、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相互倒置等,树立整体阅读的意识,克服重做题轻读文的倾向。总之,该讲的要讲透彻,讲到点子上,讲到根本上,讲出命题规律,讲出答题模式、步骤,牢记术语概念;该练的练到位,要通过板书,抄写、抽查背诵,翻译,复述故事情节,拟定作文提纲,古诗文改写,课前学生朗诵,经典试题剖析等形式反复训练,强化落实,逐步提高,不留死角,不做夹生饭,不走过场,不图形式,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
关系之三:课本与专题复习资料的关系
要立足课本,对资料加以大胆取舍,对教材加以整合。在一轮复习中,知识专题复习和教材复习滚动进行,两个知识专题中间穿插一册课本。既可以避免学习过程单调乏味,又可以回归教材,温故而知新。如学习“现代文阅读”专题时,复习课本中的现当代散文阅读,穿插第二册、五册、六册课本中“哲学论文”“文艺学论文”“科技论文”专题,通过教材中例子教会学生判断重要词语、句子的方法,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含义的方法,归纳内容要点,梳理思路的方法。对文学作品阅读,要回顾教材,对散文、小说中的重要的词语,句子重新温习,对教材中的名篇、经典段落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对一些篇目的主题可以重新解读,提出新的见解,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譬如关于莫泊桑的《项链》原来说小说的主题讽刺了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后来也有人解读出小说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小说中有一句话“人生是多么无奈,常常一件极细小的事情,既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也就是说,人一生有些不可承受之轻。郑愁予的《错误》也有两种解读:一种意见认为错误因女子而起,女子是主动者,诗歌中的“女子”和我两人交臂错过,但少女的心扉紧掩,或另有所盼,诗人在交臂时错过惊艳的回眸,在少女眼中,“我”“不是个归人”,“只是个过客”。还有一种意见,“骑马走过江南的我”是主动者,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到她等待我已经过了好长一段寂寞绵长的日子,我骑马来了,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可我不是“归人”,而是“过客”,让姑娘空有一腔欢喜,我让她伤心失望,错误是我一手造成的。这样解读既丰富了诗歌本身的内涵,也符合诗歌形象的模糊性和主题的多义性。我们还可以对课本中单元进行重新整合,如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中说,“中国的圣人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结合这个论断复习《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让学生讨论孔子、孟子、庄子的人生主张、处世哲学,并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的《秋水》《逍遥游》篇目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儒家、道家的思想体系;在学习“古代诗文阅读”这个专题时,穿插第三册课本中的唐诗宋词,第五册课本的“李杜诗歌”专题,分析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文言文阅读时交替复习课本中的先秦散文,唐宋散文以及课本中“史记专题”“孟子专题”,让学生大致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具体措施。积累常见实词的含义和一些特殊句式。进一步穿插《离骚》,系统讲解,让学生全面了解屈原忠君爱国思想。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在一轮复习课本时不失时机地对常见的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进行归纳整理,注重名言名句的背诵。并且利用好《教材知识整合》《创新教程——教材整合探究方略》等一轮复习材料适当向课外拓展,拓展视野。这样,知识在课内,得法于课外,学生基础得到强化和提升,逐步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运用。 关系之四:语言文字运用与备考全程的关系
把语言文字运用的前五个考点(字音、汉字、标点符号、词语、病句)贯穿于复习备考的全过程,滚动训练,强化积累,这样让学生克服了记忆知识时的遗忘,也让训练落到了实处,巩固复习效果。可以防止猴子掰包谷,捡了桃子丢了包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也养成了科学的记忆方法。
关系之五:古代诗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关系
无论现代文还是古诗文,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基本是相通的,考点上都关乎到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梳理层次、把握脉络结构,分析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品的思想感情。说具体点,诗歌中有形象、意象,抒情散文也讲一个核心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抒情的载体,抒情散文中也往往以某一核心意象作为抒情载体。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或深沉或强烈的情感;文笔优美,表达手段多样丰富。例如:
《泥泞》(2007广东卷)以泥泞象征生活中的苦难
《岳桦》(2009全国2卷)以岳桦象征倔强壮烈的精神
《灯火萧萧》(2010全国1卷)以煤油灯象征艰苦而温馨的年代。
把握文本的核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很重要,核心意象的主要作用:
作为抒情言志的载体,以寄托作者情思;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形成完整结构;
作为便于描写的形象,以突出文学意味;
作为内涵丰富的物象,以蕴含文化哲理。
这里二者就有相通之处。再比如咏史怀古类诗词的阅读要点是:
抒情载体:历史遗迹 城阁亭台
相关人物:英雄豪杰 贤相名将
感怀内容:盛衰之感 沧桑之变
借古喻今心中块垒
结构方式:史迹——景物——人物(故国)——联想——抒怀
这个模式也适合抒情散文的阅读,以抒情散文为主,它也有抒情的载体,或者自然、人文景观,或者人物、事物,也要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慨,阅读时也要抓住核心意象的特征和作者寄托的人格、情操之间的这个契合点。无论散文还是诗歌,快速准确地理解“核心意象”的象征意义和主要作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诗文的情感基调和主旨,是答题的基础和保证。这样,我们教学古代诗文,就可以让学生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者一个很小的独幕剧,学习散文阅读也可以联系一些诗文名句概括文章的情景,表达作者的志向。
关系之六:阅读训练与写作实践的关系
写作中要审题、立意、构思,本身就是阅读理解和提炼材料的过程,要读出材料的寓意,隐喻的意义,要了解材料中蕴含的命题者的意图,包含了哪些主流价值取向,能够运用哪些事例和名言警句,这也是对考生阅读能力和积累的考察。这些问题想清楚,可以让学生写一个比较详细的作文提纲,有一个准确的立意,命一个精彩的题目,加工开头、过渡、结尾三个段落,写出将要运用的名言警句、简述主要的事例,这样保证不跑题,不偏离题意。如以《留点遗憾又何妨》为题,一个同学写了一个提纲,辑录如下:
题目:留点遗憾又何妨
话题:善待自己、留点遗憾、豁达处世
写作思路:
1.文章通过描写现实生活中不同人对遗憾的不同态度从而造成不同结果来引出话题。
2.再通过举例告诉读者生活中的一些遗憾无法避免。
3.以“留点遗憾又何妨”为线索,再运用名言论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本身是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构成的一场遗憾”。
4.最后以善待自己,凡事量力而行,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盲目追求完美总结全文。
阅读了一篇课文,让学生讨论、发掘一下文本中的相关片段或材料,可以提炼出哪些作文的主题,那些经典句子可以用到一篇什么题目的文章中,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提炼出“面对挫折”、“灾难的价值”、“悲剧的力量”、“生命的意义”、“诠释母爱”等主题。阅读之后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读书札记,随感,读后感之类的散文随笔,记下阅读的心得体会,或者自己某一瞬间产生的联想,思想的启迪,灵感的顿悟,思维的火花,这或许正是创造的胚芽和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