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大难题,究其原因是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又刚开始接触作文,对作文知识知之甚少,作文能力较差。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便叫苦连天,或感到无话可写,或生编硬造,应付了事。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使作文成了学生的包袱。如何让学生从怕写作到爱写作文,从苦恼地作文到快乐地作文?我认为,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作文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贯穿写作的过程。实践也已经证明,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对于作文也就有了写作的愿望,那么作文教学也就变得十分简单。具体来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浅化入门,培养自信心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及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理解、体会、造就的。如果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浅化入门的方法很多,比如,我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作文课时,运用了“故事引入法”。我从一本故事书中,挑选了一则简短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然后我再让几位同学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给小伙伴们听。在此基础上,我要他们把故事写下来,能写几句写几句,不会写的可用拼音替代,把写好的故事拿给父母看,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兴奋。第一堂作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学生对于写作文没有一点畏惧、畏难的心态,这真是一个极好的作文的开端。
二、创设习作的情境,写自己想说的话
新的教学法遵循儿童的心理思维规律,分阶段分步骤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儿童的思维形式中,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儿童主要是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和想象来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就要重视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并把语言功能的发展与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儿童的心目中,一切都具有生命,都是可以相互沟通。小动物可与人交谈,天上的云彩可以变成各种生物的形态,风雨雷电是人的各种活动的表现形态。因此,我们引导学生用词语、句子和语言片段来描述情境,生动地再现情境,也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早进入创造性想象活动的领域,引导儿童运用语言片断和段落描述情境、发展情境或创造新的情境。
三、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展开想象翅膀
想象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产生各种表象并重新予以组合,形成新的表象的过程。想象往往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都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表象的运动,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适时加以指导,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驰骋,想象出更丰富的内容,写出更感人的文章。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去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激活体验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学生的信息认知渠道多元化,解决了学生脑子空洞,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大难题,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1.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源于生活,只有对生活勤于观察,善于积累,才有内容可写,才能把作文写好。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指导他们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善于积累素材的好習惯。
2.开展活动,积累材料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这给作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写作前,教师应常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活动的细节,为写作做准备,游戏结束后再指导学生写作。
3.通过阅读,积累素材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让学生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让他们在写作文时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积累写作素材。
4.通过日记,积累素材
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及时提笔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内容、感受,久而久之便不会再把写作当成一件苦差事。让学生在日记里无拘无束地表现喜怒哀乐,他们就能够写出真实的事情。
实践证明,兴趣和积累是写作成功的钥匙,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潜能,学生的写作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一、浅化入门,培养自信心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及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理解、体会、造就的。如果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浅化入门的方法很多,比如,我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作文课时,运用了“故事引入法”。我从一本故事书中,挑选了一则简短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然后我再让几位同学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给小伙伴们听。在此基础上,我要他们把故事写下来,能写几句写几句,不会写的可用拼音替代,把写好的故事拿给父母看,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兴奋。第一堂作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学生对于写作文没有一点畏惧、畏难的心态,这真是一个极好的作文的开端。
二、创设习作的情境,写自己想说的话
新的教学法遵循儿童的心理思维规律,分阶段分步骤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儿童的思维形式中,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儿童主要是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和想象来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就要重视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并把语言功能的发展与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儿童的心目中,一切都具有生命,都是可以相互沟通。小动物可与人交谈,天上的云彩可以变成各种生物的形态,风雨雷电是人的各种活动的表现形态。因此,我们引导学生用词语、句子和语言片段来描述情境,生动地再现情境,也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早进入创造性想象活动的领域,引导儿童运用语言片断和段落描述情境、发展情境或创造新的情境。
三、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展开想象翅膀
想象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产生各种表象并重新予以组合,形成新的表象的过程。想象往往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都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表象的运动,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适时加以指导,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驰骋,想象出更丰富的内容,写出更感人的文章。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去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激活体验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学生的信息认知渠道多元化,解决了学生脑子空洞,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大难题,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1.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源于生活,只有对生活勤于观察,善于积累,才有内容可写,才能把作文写好。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指导他们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善于积累素材的好習惯。
2.开展活动,积累材料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这给作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写作前,教师应常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活动的细节,为写作做准备,游戏结束后再指导学生写作。
3.通过阅读,积累素材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让学生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让他们在写作文时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积累写作素材。
4.通过日记,积累素材
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及时提笔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内容、感受,久而久之便不会再把写作当成一件苦差事。让学生在日记里无拘无束地表现喜怒哀乐,他们就能够写出真实的事情。
实践证明,兴趣和积累是写作成功的钥匙,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潜能,学生的写作能力必将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