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基于此,要实现课堂中的“多重对话”,要激发“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火花,教师必须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并不是老师抛出一个预设好的问题,然后苦苦地等待学生回答这么简单,要让学生有话说、有胆说、有激情说,要真正地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说、鼓励学生说、提供机会让学生说、创设平台让学生说,话语权才能在无形中回到学生身上。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了让话语权回归学生身上的一些方法。
一、引导学生找“话”说
教学认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通过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重组,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学语文的课文无论是篇幅的长度,还是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小学课文无法比拟的。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和生活阅历的简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想深度并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大幅度的增长。因此,教师不能指望学生在有限的课堂40分钟内对课文有通透的认识,而应该未雨绸缪,在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为上课有话说做好准备。
学生的预习能力有强有弱,在起始年级如初一和高一,教师应给予细心的指导,预习表格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是上课发言的“脚本”。预习表格的设计可繁可简,但笔者认为以下内容是必有的,如:
“质疑问难”部分,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等方面来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山来。“个性解读”部分,鼓励学生发挥特长,用其他方式来解读文章的思想内容,如爱画面的同学可画一幅画,爱唱歌的同学用一首歌来表达,爱表演的同学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等等,各施所长,各展所好。有了预习表格这个“脚本”,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变得跃跃欲试,想说的欲望让他们主动抓住了话语权。
此外,课前预习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让学生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给课文注入“活水”,学生自然会抓住话语权。如上《咬文嚼字》一课,可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类似的例子,拿到课堂上一起“嚼”,教师就不用担心话语权不出去了。
二、鼓励学生大胆说
有了课前的准备,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大胆地说。青春期的中学生特别爱面子,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想说却不敢说,于是在沉默中话语权又回到了教师手里。要想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在课的起始阶段就得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文,而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导人课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抢着“说”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有效。
1.巧妙设问。如上《窦娥冤》一课,可以这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被冤枉过,被冤枉后有什么感受”?这么一问,学生就会有倾诉满腹委屈的欲望,通过讲述自己的小委屈,学生很自然地为理解窦娥天大的冤屈做好了情感上的准备,这不正是学生话语权的回归吗?
2.多媒体辅助。如上《琵琶行》一课,可以先问问学生是否听过琵琶曲,然后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学生领会了“银瓶作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的艺术境界后,自然会评论及思考琵琶女的悲惨身世。上《林黛玉进贾府》《雷雨》等戏剧类课文,不妨给学生观看一些精彩片断,看后再让他们“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角色转换。对于一些必定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课文,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这样做等于封住了学生想说话的嘴巴。教师应当让学生转换角色,把学生请到讲台上去介绍作者,介绍课文背景,自己甘当倾听者。一个学生讲述不够全面,再让别的学生上去补充,只有等学生的知识积累都摆出来了,教师才能视欠缺的情况进行补充。角色的转换在课的起始阶段让学生尝到了当“主角”的甜头,那么学生对话语权的渴望就可以持续下去。
三、创设说的氛围,提供说的机会
大班教学中,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发言的时间、次数、人数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于是很多教师干脆独霸话语权,课堂教学要么是“一言堂”,要么是少数几个学生的“几言堂”,其他学生似乎成了课堂中的多余人。人本主义教学重视个体交住,情感交流和艺术创造等活动,以个人价值的实现、情感体验的满足、精神健康、创造力激发等为教学的宗旨。“一言堂”和“几言堂”的课无法实现人本主义教学的目标,那么,如何打破“僧多粥少”的局面呢?笔者认为以下两个办法最能顾及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拥有话语权。
1.“开火车”轮流说。“开火车”发言不是什么新颖的做法,中学语文老师容易忽略它,但这却是大班教学中最能让全体学生都有话语权的做法。“开火车”发言可以运用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如导入环节让学生轮流谈感受,质疑环节让学生轮流提问题,解疑环节让学生轮流谈看法,朗读环节让学生轮流读课文等等,每次让3~7个学生发言,一节课有几次这样的安排,大部分的学生就有了话语权。为了省时间,学生不必举手也不必站起来,“火车”可以横着开,可以竖着开,也可以斜着开,还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形式多变。
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学生很珍惜“开火车”这样的发言机会,“开火车”前他们会很认真地思考和准备,“开火车”时努力展现自我。经过长期训练,最木讷的学生也会抬起头来大胆发言。老师在备课时应处处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说的环节,才能够逐步完成话语权的转让。
2.鼓励学生上台板书。各种课型的教学都应鼓励学生上台板书,练习课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讲读课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观点,作文课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新颖的题目,新颖的写作等等。教师可视学习内容的多少,把黑板划分为4到6个区域,每次请4到6个学生,或请4到6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板书。如上《登泰山记》一课,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解读课文,并画出登泰山示意图,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画出登山示意图,最后全班评价,给各组打分。5分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抓住了话语权,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何乐而不为?板书的过程其实是一次无声的发言,学生的话语权得到了无声的体现。
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思考不愿发言,根本原因是长期得不到说话的机会,从而养成一种坐享其成的懒惰心理。因此,教师尽可能多地让一些学生发言和上台板书,并组织全班学生对多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不仅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精神,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实现了对话语权的把握。
四、尊重差异,营造和谐的发言氛围
十个指头有长短,人的禀赋、智慧、能力和体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文教学在素质、知识、能力和实践等方面,可以制定一个共同的基本要求,鼓励所有的学生达标,但是不能用划一的标准、划一的内容和划一的练习去削弱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差异在理解课堂言语、领悟题旨、评价人物和审美欣赏时,都会有棱有角地显露出来,教师不应该用划一的答案去磨平它,而是鼓励其呈现,使人人感受到这是“我的见解”,不是最好的,至少是唯一的“这一个”,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上《长亭送别》一课,谈到莺莺看淡功名利禄时,总会有学生说:“她家那么富有,当然可能抛弃功名利禄,单纯追求爱情了。”这样的观点显然偏离了教学的方向,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努力做到:延缓判断,不急于评论提出的看法孰优孰劣,严禁武断地否定。此外,对产生的标新立异的思维闪光点要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允许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对学生的偶然失误持宽容态度;当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评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青春期的学生有着一颗极敏感的心,他们在课堂上是否敢于发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尊重差异,引导全班学生营造和谐的发言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勇敢地抓住自己的话语权。
(责编 李新海)
一、引导学生找“话”说
教学认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通过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重组,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学语文的课文无论是篇幅的长度,还是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小学课文无法比拟的。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和生活阅历的简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想深度并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大幅度的增长。因此,教师不能指望学生在有限的课堂40分钟内对课文有通透的认识,而应该未雨绸缪,在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为上课有话说做好准备。
学生的预习能力有强有弱,在起始年级如初一和高一,教师应给予细心的指导,预习表格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是上课发言的“脚本”。预习表格的设计可繁可简,但笔者认为以下内容是必有的,如:
“质疑问难”部分,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等方面来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山来。“个性解读”部分,鼓励学生发挥特长,用其他方式来解读文章的思想内容,如爱画面的同学可画一幅画,爱唱歌的同学用一首歌来表达,爱表演的同学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等等,各施所长,各展所好。有了预习表格这个“脚本”,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变得跃跃欲试,想说的欲望让他们主动抓住了话语权。
此外,课前预习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让学生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给课文注入“活水”,学生自然会抓住话语权。如上《咬文嚼字》一课,可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类似的例子,拿到课堂上一起“嚼”,教师就不用担心话语权不出去了。
二、鼓励学生大胆说
有了课前的准备,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大胆地说。青春期的中学生特别爱面子,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想说却不敢说,于是在沉默中话语权又回到了教师手里。要想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在课的起始阶段就得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文,而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导人课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抢着“说”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有效。
1.巧妙设问。如上《窦娥冤》一课,可以这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被冤枉过,被冤枉后有什么感受”?这么一问,学生就会有倾诉满腹委屈的欲望,通过讲述自己的小委屈,学生很自然地为理解窦娥天大的冤屈做好了情感上的准备,这不正是学生话语权的回归吗?
2.多媒体辅助。如上《琵琶行》一课,可以先问问学生是否听过琵琶曲,然后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学生领会了“银瓶作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的艺术境界后,自然会评论及思考琵琶女的悲惨身世。上《林黛玉进贾府》《雷雨》等戏剧类课文,不妨给学生观看一些精彩片断,看后再让他们“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角色转换。对于一些必定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课文,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这样做等于封住了学生想说话的嘴巴。教师应当让学生转换角色,把学生请到讲台上去介绍作者,介绍课文背景,自己甘当倾听者。一个学生讲述不够全面,再让别的学生上去补充,只有等学生的知识积累都摆出来了,教师才能视欠缺的情况进行补充。角色的转换在课的起始阶段让学生尝到了当“主角”的甜头,那么学生对话语权的渴望就可以持续下去。
三、创设说的氛围,提供说的机会
大班教学中,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发言的时间、次数、人数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于是很多教师干脆独霸话语权,课堂教学要么是“一言堂”,要么是少数几个学生的“几言堂”,其他学生似乎成了课堂中的多余人。人本主义教学重视个体交住,情感交流和艺术创造等活动,以个人价值的实现、情感体验的满足、精神健康、创造力激发等为教学的宗旨。“一言堂”和“几言堂”的课无法实现人本主义教学的目标,那么,如何打破“僧多粥少”的局面呢?笔者认为以下两个办法最能顾及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拥有话语权。
1.“开火车”轮流说。“开火车”发言不是什么新颖的做法,中学语文老师容易忽略它,但这却是大班教学中最能让全体学生都有话语权的做法。“开火车”发言可以运用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如导入环节让学生轮流谈感受,质疑环节让学生轮流提问题,解疑环节让学生轮流谈看法,朗读环节让学生轮流读课文等等,每次让3~7个学生发言,一节课有几次这样的安排,大部分的学生就有了话语权。为了省时间,学生不必举手也不必站起来,“火车”可以横着开,可以竖着开,也可以斜着开,还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形式多变。
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学生很珍惜“开火车”这样的发言机会,“开火车”前他们会很认真地思考和准备,“开火车”时努力展现自我。经过长期训练,最木讷的学生也会抬起头来大胆发言。老师在备课时应处处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说的环节,才能够逐步完成话语权的转让。
2.鼓励学生上台板书。各种课型的教学都应鼓励学生上台板书,练习课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讲读课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观点,作文课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新颖的题目,新颖的写作等等。教师可视学习内容的多少,把黑板划分为4到6个区域,每次请4到6个学生,或请4到6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板书。如上《登泰山记》一课,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解读课文,并画出登泰山示意图,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画出登山示意图,最后全班评价,给各组打分。5分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抓住了话语权,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何乐而不为?板书的过程其实是一次无声的发言,学生的话语权得到了无声的体现。
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思考不愿发言,根本原因是长期得不到说话的机会,从而养成一种坐享其成的懒惰心理。因此,教师尽可能多地让一些学生发言和上台板书,并组织全班学生对多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不仅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精神,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实现了对话语权的把握。
四、尊重差异,营造和谐的发言氛围
十个指头有长短,人的禀赋、智慧、能力和体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文教学在素质、知识、能力和实践等方面,可以制定一个共同的基本要求,鼓励所有的学生达标,但是不能用划一的标准、划一的内容和划一的练习去削弱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差异在理解课堂言语、领悟题旨、评价人物和审美欣赏时,都会有棱有角地显露出来,教师不应该用划一的答案去磨平它,而是鼓励其呈现,使人人感受到这是“我的见解”,不是最好的,至少是唯一的“这一个”,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上《长亭送别》一课,谈到莺莺看淡功名利禄时,总会有学生说:“她家那么富有,当然可能抛弃功名利禄,单纯追求爱情了。”这样的观点显然偏离了教学的方向,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努力做到:延缓判断,不急于评论提出的看法孰优孰劣,严禁武断地否定。此外,对产生的标新立异的思维闪光点要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允许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对学生的偶然失误持宽容态度;当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评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青春期的学生有着一颗极敏感的心,他们在课堂上是否敢于发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尊重差异,引导全班学生营造和谐的发言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勇敢地抓住自己的话语权。
(责编 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