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措施;方式方法
  一、导入新课的生活化方法
  导入新课时注重生活气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去学习。要从现实生活入手,把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入课堂,导入教学。如在讲"珍视生命"时,上课铃声一落,教室里一片安静,教室多媒体放映着南方某旅游景点缆车坠落事故的惊险过程,哭声震天的画面,再配以雄浑沉重的画外音,强烈地震憾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突然,画面和声音嘎然而止。紧接着,教师很有感情地开启新课导入:"这一案例,让我们触目惊心,然而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种情境的导入,借助电视台主持人的感人的解说词,使课堂气氛显得庄重严肃,这样,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使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开启了学生情感的闸门,引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进行思考,为上好本节课埋下了伏笔。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教材编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材中不乏社会事件的展示,不乏生活实例的列举,但还是难以赶上社会时事的瞬息万变。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课程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作取舍,可以选用当前有针对性时政热点作为素材,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资源,也可挖掘自身的资源,“现身说法”。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尤其可以选用当地学生生活情景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更能感同身受。比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中,不必机械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可以选用的生活的具体素材很多,因为学生自己也是消费者,也会遭遇某些商品价格上涨,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创设教学情境
  首先,在讲课过程中,创设真实的情景就是利用了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在具体生活实际中,对相关的思想道德建设有良好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对实践事例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不断获取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比如说具体讲解“父母的爱”,可以有效地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可以播放一些在地震中,父母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孩子,结果父母死亡而孩子很好地生存了下来的视频。通过这样一个具体的实例,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样也会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父母多交流,多体谅父母。通过这样的实际应用,能够促进学生与具体的实例产生共鸣,会受到相关的情感感染,这样就会促进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激之情以及具体的感恩之
  四、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建立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的去体味、去尝试。例如,在讲解法律知识之后,可以建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和原告、被告,然后对于一些情况进行讨论。在思想道德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公交车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身份的人乘坐在同一辆公交车中,继续发展故事。教师既可以设定固定的情节,让学生进行演绎,也可不设定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識,自主的设定情境,展开教学。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尚小,参与意识、表现意识还较为强烈,采用这样的场景模拟,能够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一幕幕短剧,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感悟体验,启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处理。此外,教师可以尽量选择近来的热门话题,让学生讨论,能够体现他们的参与性及建设性等。
  五、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信任并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与自我完善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在获得充分肯定与鼓励理解的基础上,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当深入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包容与理解其生活或学习当中的弱点与不足,并及时地进行适当的提醒;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发表意见或想法,自由沟通交流;虚心听取学生经过思考总结后具有深刻意义的独特见解,增添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学生都要从日常生活入手,从自我实践入手。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并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帮父母打一盆洗脚水或者帮父母洗一次脚,或者要求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打扫一次家里的卫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亲身经历一些事情,并学会照顾别人,他们会从心底里意识到父母的辛苦,从而学会感恩,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感恩的知识,而且通过亲身实践,提高了道德修养,对其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法治观念的加深,而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充分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成效,教师需要有效地控制自身的生活化设计,使得学生可以在此教学模式下学到相应的知识,在帮助他们打下牢固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基础的同时,也充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志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10).
  【2】张美贞,旷新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8).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社会各行业的竞争压力。为了有效地贯彻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将企业的党建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突出企业社会经营活动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企业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党建文化;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在企业发展中,党建文化在企业中占据重要作用,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源泉,能够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思政教育,能够有效统一企业员工思想,提高员工积
期刊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对于提高建筑行业产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单位扩大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使用信息化工具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当中,成为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于建筑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情感提升的重要载体,同时承担着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始终贯穿法治教育意识,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并结合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在一定学习情境中或在相应法律知识的背景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并借助必要的法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讲授时注入法治的养分,让法治意识在每一个学生心中埋下种子,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顺应社会形势进行了调整。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提上了日程,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融合成为了核心任务,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在此,文章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合措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必要性;现状;措施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离不
期刊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2010年春天,温总理那句朴实而感人的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顷刻间响彻大江南北,让无数中华儿女为之热血沸腾。  一、公平正义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含义  我们今天所有倡导的公平正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出发来研究社会公正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公正属于生产关系
期刊
摘要: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从人与自然的视角反映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必要和重要的,也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一直都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生存,生产的条件。和蔼可亲,美丽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国有企业要想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创新,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有所创新。只有从最基本的思想意识抓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帮助。而本文则是就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为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国有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国有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国有企业正常工作的思想基础,能够保证企业员工对党的高度信任,从而维护国有企业的阶级性和党性。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各个企业的重视,与思想政治建设相比,文化建设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因为企业的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但总的来说,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为了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只有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和文化建
期刊
大地震发生后,阿曼达和同学们被埋在了废墟下,大家都很害怕。  阿曼达坐在同学们中间。他的前面是同桌琳达,因为跟阿曼达坐在一起,受阿曼達的影响很深,在特殊时刻能保持冷静。他的后面是好朋友马克,因为经常与阿曼达在一起,阿曼达的所作所为他都知道,这个时候沉默无语。他的左边几个胆小的同学,一个个抱头痛哭。右边脆弱的几个同学们,一个一个脸上暗淡无光。  阿曼达双手盘起,放在胸前,开始沉思:琳达如果知道有人来
期刊
摘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最首要的观点,马克思的实践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以往的研究中总是夹杂着马克思之后的学者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对当时的工人运动在思想上革新和实践上作出指引,而且也对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历史溯源;当代价值  1 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溯源  (1)政治批判:马克思早年实践观的倾向。马克思实践观的萌芽最早
期刊